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947988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3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x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第一章:

1.p28Host:

主机-PCs,Workstations,Servers端系统-PDAs,Phones,信息家电

2.p28PDA:

掌上电脑,又称为PDA,就是电脑的外围助理功能丰富,应用简便,可以满足你日常的大多数需求,比如看书、游戏,字典,学习,记事,看电影等等一应俱全。

3.p30ISP:

英特网服务提供商(名词解释)为不同的住户或者个人提供接入Internet的服务。

4.p35网络协议:

定义了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报文的格式与顺序以及发送、接受报文或其他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协议三要素:

语法、语义、时序

5.p38客户端(client):

客户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服务器端(server):

等待请求,响应请求。

既是客服端又是服务器端的DNS服务器对DNS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对邮件服务器、p2p程序

6.p38三种网络接入方式:

住宅接入网络、机构接入网络、无线接入网络

7.p40DSL:

数字用户线路HFC: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8.p45传输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地面微波、卫星无线

9.p47同步卫星距离地球36000KM

10.p48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

电路交换:

每次会话预留沿其路径(线路)所需的独占资源~如:

电话网;分组交换:

数据以离散的数据块通过网络来发送~如:

互联网

Internet一般采用分组交换其优点:

占用资源少,传输速率快,效率高;

缺点:

将报文分成很多包,容易丢包,不准确,延时长。

11.p57ISP三层结构,第一层(Internetbackbone主干网):

国际区域级ISP.第二层ISP(区域级ISP)第三层ISP(本地ISP)

NAP:

第一层里各个节点pop汇聚点:

第一层与第二层,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节点

Tier1是tire2的提供商;tire2是tire1的客户

12.p59延时分类:

节点处理延迟,排队延迟,传输延迟,传播延迟

处理延迟

典型几个微秒或更小

排队延迟:

取决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

发送延迟:

发送分组比特流的时间

=L/RR=链路带宽(bps)L=分组长度(bits)

传播延迟:

卫星通信高传播延迟,几个微秒到数百毫秒

=d/sd=物理链路的长度s=介质的信号传播速度

(2x

m/sec—3x

m/sec)

13.p69吞吐量:

接收方接受文件的速率。

一条链路上面R1和R2取最小值min{R1+R2+……Rn},多条链路汇聚取平均值min{Rs,Rc}

11.P74ISO国际化标准组织规定OSI(七层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应用层(报文)、表示层(报文)、会话层(报文)、传输层(报文段)、网络层(数据报)、数据链路层(帧)、物理层(比特流)

12.p81DoS拒绝服务攻击:

让合法的用户得不到网络基础设施,让其他主机来占用,是病毒的一种形式。

习题:

R11与分组交换网络相比,电路交换网络有哪些优点?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TDM比FDM有哪些优点?

答:

一个电路交换网络,可以保证一定量的终端到终端的带宽的通话时间。

大多数当今的分组交换网络(包括互联网),不能保证让任何终端到终端的带宽。

R12为什幺说分组交换应用了统计多路复用?

将统计多路复用与TDM中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进行对比。

答: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链路上的流动的不同来源的数据包不遵循任何固定的,预先定义的模式。

在分布式的电路交换,每个主机获取一个旋转的TDM帧的同一插槽。

R13假定在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间只有一个分组交换机。

发送主机和交换机间以及交换机和接收主机间的传输速率分别是R1和R2。

假设该交换机使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方式,发送一个长度为L的分组的端到端总时延是什么?

(忽略排队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

答:

在t0时刻,发送主机开始发送。

在时间t1=L/R1,发送主机完成传输和整个数据包在路由器收到(没有传播延迟)。

由于路由器在时间t1的整个数据包,它可以开始传输数据包的接收主机在时间t1。

在时间T2=T1+L/R2,路由器完成传输和接收主机(同样,没有传播延迟)收到整个数据包。

因此,最终以端到端时延是L/R1+L/R2。

R17一个长R为2000字节的分组经距离为2000km的链路传播,传播速率为2×

m/s,传输速率为2Mbps.它需要用多长时间?

另有一个长度为L的分组经距离为d的链路传播,传播速率为s,传辅速率为Rbps,它需要用多长时间?

该时延与传输速率相关吗?

答:

(1)

(2)

(3)时延与传输速率无关

R19假定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一个大文件。

从主机A到主机B的路径上有3段链路,其速率分别为R1=250kbps,R2=500kbps.R3=1Mbps.

a假定谈网络中没有其他流量,该文件传送的吞吐量是什么?

b假定该文件大小为2000'000kB。

将该文件传输到主机B大致需要多长时间?

c.R2减小到200kbps,重复(a)和(b)。

答:

a:

R=min{R1+R2+R3}=min{250kbps,500kbps,1Mbps}=250kbps

b:

2x

k/250kbps=8000s

c:

R=min{R1+R2+R3}=min{250kbps,200kbps,1Mbps}=200kbps

2x

k/200kbps=10000s

P18假定两台主机A和B相隔10000km,由一条直接的R=1Mbps的链路相连.假定跨越该链路的传播速率是2.5x

m/S。

a计算“带宽时延”积R·Tprop。

b考虑从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400kb的文件。

假定该文件作为一个大的报文连续发送。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在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数量最大值是多少’

c给出带宽时廷积的一种解释。

d该链路上一个比特的宽度(以米计)是多少?

它比一个足球场更长吗?

e根据传播速率s带宽R和链路m的长度,推导出比特宽度的一般表示式。

答:

a.

b.当

因为两台主机A和B由一条直接的链路相连,报文连续发送所以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链路上的比特数量固定的即“带宽时延”积40000bits

c.链路的带宽延迟乘积是可以在链接中的最大位数。

d.

e.

P19对于问题18,假定我们能够修改R。

对什么样的R值,一个比特的宽度能与该链路的长度一样长?

P20考虑问题18,但现在链路的速率是R=1Gbps。

a计算带宽时延积R·Tprop。

b.考虑从主机A向主机B发送一个400kb的文件。

假定该文件作为一十大的报文连续发送。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在链路上具有的比特数量最大值是多少?

c该链路上的一十比特的宽度(以米计)是多少?

P21再次考虑问题18。

a.假定连续发送,发送该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b.假定现在该文件被划分为10个分组,每个分组包含40kb。

假定每个分组被接收方确认,确认分组的传输时间可忽略不计。

最后,假定在前一个分组被确认后,发送方才能发送分组。

发送该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c.比较(a)和(b)的结果。

P22假定在同步卫星和它的地球基站之间有一条10Mbps的微波链路。

每分钟该卫星拍摄一幅数字照片,井将它发送到基站。

假定传播速率是2.4x

m/s。

a.该链路的传播时延是多少?

b带宽时延积R·Tprop是多少?

c令x表示该照片的长度。

对于这条微波链路,能够连续传输的x最小值是多少?

第二章:

1.P107应用层的服务:

web应用、HTTP(80)、FTP(20/21)、SMTP(25)/POP3(110)/IMAP、DNS、P2P、C/S、TCP、UDP

2.P110C/S和P2P的区别:

C/S的服务器:

总是处于监听状态,为客服机提供服务,服务器端一直开着拥有固定的IP地址,主机群集(服务器场)可扩展,用于创建强大的虚拟服务器。

客户机:

与服务器端通信,可以间歇地与服务器连接,可以拥有动态IP地址,客户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

如:

电子邮件,WEB服务。

P2P:

没有总是在线运行服务器,任意一对端系统直接相互通信,对等方间歇连接并且可以改变IP地址。

如:

BT下载,文件的搜索,电驴,PPLIVE,等。

优点:

拥有高扩展性。

缺点:

难以管理。

两种混合模式:

即时讯息IM、QQ、MSN,文件搜索。

3.P112客户机进程:

发起通信的进程服务器进程:

等待发起会话的进程

4.P113套接字:

位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是他们之间的接口,进程通过它的套接字在网络上发送和接收报文。

API:

应用程序接口

5.P117TCP:

面向连接的服务:

在客户机程序和服务器程序之间必须建立连接。

可靠的传输服务:

接收和发送进程间、流量控制:

发送方不会淹没接收方、拥塞控制:

网络出现拥塞时抑制发送方

UDP:

无连接的服务:

尽力传输,不需要建立连接、不可靠传输:

在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间、无流量控制、无拥塞控制

6.P120目的主机需要知道报文从何处来应知道其:

IP地址和端口号(主机上的进程标识包括IP地址和端口号)(主机的IP地址足够标识进程吗?

不能。

因为一台主机上能够运行许多进程.)

7.P122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

80client/server模式

8.P124非持久HTTP连接:

每个TCP连接上传送至多1个Web对象

持久HTTP连接:

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Web对象

9.P129报文分为:

请求报文:

请求行、首部行、空行、实体

响应报文:

状态行、首部行、空行、实体

10.P130几个常见的样本状态码:

200OK:

请求成功,所请求信息在响应报文中返回

301MovedPermanently:

所请求的对象已永久迁移,新的URL在本响应报文的(location:

)头部指出

400BadRequest:

该请求不能被服务器解读

404NotFound:

服务器上不存在所请求文档

505HTTPVersionNotSupported:

服务器不支持HTTP协议的版本

11.P134Web缓存的特点:

减少对客户机请求的响应时间

减少单位接入链路的通信流量

能从整体上大大降低因特网上的Web流量

12.P141FTP(文件传输协议):

端口号20(控制连接端口)和21(数据传输端口)client/server模式

13.P141FTP和HTTP的区别:

HTTP带内传输,FTP是带外传输

FTP的服务器在会话期间保留服务器的状态信息,HTTP不保留

端口号不同

14.P141为什么说FTP是带外传输而HTTP是带内传输?

FTP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一个连接发送控制信息(例如,传输文件的请求),另一个连接的实际传输文件。

因为不会通过发送该文件在同一连接上发送控制信息,FTP发送带外的控制信息。

HTTP使用的是1个TCP连接,当客户机发起请求时开始等待建立TCP,服务器响应后他TCP建立完成,客户机请求后服务器在建立的TCP上将请求数据发给客户机。

所以HTTP是带内传输。

15.P144E-mail电子邮件(三部分):

用户代理,邮件服务器,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传输邮件:

SMTP(端口号:

25)接收邮件:

POP3(邮局协议第三版端口号:

110)

IMAP(英特网邮件访问协议端口号:

143)

16.P153Download-and-delete下载并删除:

变换客服机不能再读

Download-and-keep下载并保留:

变换客服机后能再读

17.P156采用基于Web的电子邮件会用到哪些协议:

HTTP,SMTP,POP3/IMAP

采用代理E-mail软件会用到的协议:

SMTP,POP3/IMAP

18.P157DNS(域名解析服务)分布式数据库:

一个由名称服务器主机构成的层次结构中实现的。

应用层协议:

主机,路由器,名字服务器通信实现域名转换(地址/域名转换)

注意:

核心Internet功能,被实现为应用层协议端口号:

53UDP传输

19.P164递归查询:

名字解析的负担交给被查询的名字服务器

被查询的名字服务器负载重?

迭代查询:

被查询的名字服务器回复可以被查询的名字服务器的IP地址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可以问服务器”

习题:

R2网络体系结构与应用程序体系结构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

网络结构是指组织成层的通信过程(例如,5层的互联网架构)。

另一方面,应用架构,是由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设计,规定了广泛的应用结构(例如,客户端-服务器或P2P)

R3对两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而言,哪个进程是客户机,哪个进程是服务器?

答:

发起通信的过程是客户联络的过程中,等待服务器。

R6假定你想尽快地处理从远程客户机到服务器的事务,应使用UDP还是TCP?

为什么?

答:

你会使用UDP。

使用UDP,传输可以完成一个往返时间(RTT)-客户端发送一个UDP套接字的交易请求,服务器发送回复给客户端的UDP套接字。

使用TCP,至少两个RTT的需要-一个的建立TCP连接,另一个发送请求的客户端,服务器发回的答复。

R18从用户的观点看,POP3协议中“下载并删除”模式和"下载并保留”模式有什么区别?

答:

下载并删除后,用户从一个POP服务器检索其邮件,邮件将被从服务器删除。

这对不是在固定一台电脑的用户带来一个问题,可能要访问许多不同的计算机(办公电脑,家用电脑等)的邮件。

在下载并保存,用户检索的邮件,邮件更新后不会被删除。

这也可以带来不便,用户每次从一台新计算机上检索存储的邮件,非删除的邮件都将被转移到新的计算机上(包括很久的邮件)

R19为什么说FTP发送控制信息是“带外传输”?

答:

FTP使用两个并行的TCP连接,一个连接发送控制信息(例如,传输文件的请求),另一个连接的实际传输文件。

因为不会通过发送该文件在同一连接上发送控制信息,FTP发送带外的控制信息。

第三章:

1.P227多路分解:

将接收到的报文段传递到正确的套接字

多路复用:

从多个套接字收集数据,用首部封装数据

2.P237图3.6掌握哪些应用程序使用TCP还是UDP协议

3.P238UDP校验和:

发送者:

将报文段看作16比特字的序列

校验和:

报文段16比特字的和进行1的补运算

发送者将校验和的值放到UDP的校验和域

接收者:

计算接收报文段的校验和

检查:

计算的校验和是否等于校验和域的值:

16比特字的和=1111111111111111

NO–肯定检测到错误YES–没有检测到错误.但仍然可能是错误的

注意:

在加数字的时候,从最高位溢出的bit必须要加到结果上--回绕

例:

加两个16位整数

4.P245为什么要引入ACK?

使得接收方可以让发送方知道哪些内容被正确接收,哪些内容接收有误从而需要重传。

5.P256为什么要引入序号(equencenumber)?

为了解决接收方上次所发送的ACK、NAK是否被发送方正确地收到,弄清楚接收到的分组是新的还是重传的。

6.P251为什么要引入计时器?

为了避免分组或ACK已经丢失了,使得发送方无需进行无限等待。

7.P254GBN回退到N协议:

发送方发送了多个分组而不需要等待认证,当发送方确认某个分组已经丢失时,发送方会重新发送从这个分组之前还没有确认的分组。

GBN协议:

发方缓存,一个定时器,N个重传,累计确认

8.P259SR选择重传:

只需要对未被确认的消息进行重传。

SR协议:

收发缓存,单独定时器,单个重传,单独确认它可以保证接收方交付是按序到达。

9.P266图3.1校验和、定时器、序号、肯定确认、否定确认、窗口和流水线

10.P268TCP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11.P272ACK和序号区别:

序号:

每个报文段在数据流的编号。

ACK:

主机期望收到下一条报文的编号

12.P286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解决发送方发送的速度过快,接收方来不及接收的问题,通过将发送方速率与接收方速率相匹配,来实现流量控制。

网络拥塞:

太多源主机发送太多的数据,速度太快以至于网络来不及处理。

拥塞控制:

由于网络的拥塞,发送方减少分组的发送。

13.P307TCP拥塞控制的算法:

1 加性增:

如果检测没有丢包事件,每个RTT时间拥塞窗口值增加一个MSS

2 乘性减:

发生丢包事件后将拥塞窗口减半

3 慢启动在开始连接时,拥塞窗口值=1MSS

4 超时事件反应

第四章:

1.P338转发:

路由器将分组从输入链路接口移动到适当的输出链路接口。

路由:

决定分组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所经过的路径。

2.P338网络层的三大功能:

转发、路由、连接建立

3.P342CBR(恒定比特率):

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有一条专用固定带宽的传输链路。

ABR(可用比特率):

只要网络有足够的空闲资源发送方就会以很高的速率来发送数据报。

4.P348最长匹配:

每个地址范围可以用一个地址前缀来表示分组中,32位目的地址很容易跟转发表各表项的地址前缀作最长匹配运算。

地址前缀链路接口

1100100000010111000100000

1100100000010111000110001

1100100000010111000110002

otherwise3

目的地址:

11001000000101110001011010100001哪个接口?

0

目的地址:

11001000000101110001100010101010哪个接口?

1

5.P350路由器的内部结构:

输入端口、交换结构、输出端口、选路处理器

6.P352输入端口排队:

交换结构比输入端口总合速度慢->输入端口缓存排队

线头阻塞:

排在队列前面的分组阻止队列中其他的分组向前移动

(多个输入端口同时到达输出端口,导致缓存溢出,出现排队)

7.P355三种交换结构:

通过内存交换、通过总线交换、通过互联网交换

8.P358输出端口排队:

交换结构的分组到达速率超过输出线路速率时需要缓存

(路由器处理数据报过慢,导致输入端口缓存溢出,出现排队)

9.P363IPV4和IPV6的区别:

更大的地址空间。

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

个地址;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

个地址。

格式中IPV6取消了分片和重选,校验和:

全部去掉,减少每一跳的处理时间

选项:

允许,但从首部移出,用下一个首部域指出

10.P369IP地址:

: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IP分类:

A类:

0.0.0.0-127.255.255.255B类:

128.0.0.0-191.255.255.255C类:

192.0.0.0-223.255.255.255

D类:

224.0.0.0-239.255.255.255E类:

240.0.0.0-247.255.255.255(多播地址)

计算步骤:

1 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成二进制

2 二进制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就得到IP地址的网络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机地址。

例:

IP:

128.9.129.11掩码:

255.255.192.0求网络地址,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128.9.129.11

10000000.00001001.10000001.00001011

255.255.192.0

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

子网划分的步骤(子网掩码的计算):

1 确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的主机数目;

2 求出子网数目对应的二进制数的位数N以及主机数目对应的二进制数目的位数M;

3 对该IP地址的原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1,后M位置0,即得出该网络划分子网后的子网掩码。

网络地址:

128.9.128.0主机号:

0.0.1.11网络号:

128.9.0.0子网号:

0.0.128.0

应用:

假设某企业申请了一个C类网络,其网络号为220.170.68,该企业有6个子公司,分属于各地,每地均建有一个企业网。

此时的子网掩码应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十进制格式就为:

255.255.255.224

6个子网IP地址的前三个字节均是220.170.68,第四个字节分别是:

第一个子网:

00100001到00111110,33到62第二个子网:

01000001到01011110,65到94

第三个子网:

01100001到01111110,97到126第四个子网:

10000001到10011110,129到158

第五个子网:

10100001到10111110,161到190第六个子网:

11000001到11011110,193到222

因此各子网可使用的IP地址为:

第一个子网:

220.170.68.33到220.170.68.62第二个子网:

220.170.68.65到220.170.68.94

第三个子网:

220.170.68.97到220.170.68.126第四个子网:

220.170.68.129到220.170.68.158

第五个子网:

220.170.68.161到220.170.68.190第六个子网:

220.170.68.193到220.170.68.222

11.掩码的计算方法:

利用子网数来计算-置1法在求子网掩码之前必须先搞清楚要划分的子网数目,以及每个子网内的所需主机数目。

1).将子网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2).取得该二进制的位数,为N

3).取得该IP地址的类子网掩码,将其主机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置1即得出该IP地址划分子网的子网掩码。

如:

欲将B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27个子网

1)27=11011(24+23+21+20)2)该二进制为五位数,N=5

将B类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的主机地址前5位置1,得到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255.255.248.0即为划分成27个子网的B类IP地址168.195.0.0的子网掩码。

利用主机数来计算-------补0法

1)将主机数目转化为二进制来表示

2)如果主机数小于或等于254(注意去掉保留的全0全1的两个IP地址),则取得该主机的二进制位数,为N,这里肯定N<8。

如果大于254,则N>8,这就是说主机地址将占据不止8位。

3)使用255.255.255.255来将该类IP地址的主机地址位数全部置1,然后从后向前的将N位全部置为0,即为子网掩码值

如:

欲将B(c)类IP地址168.195.0.0划分成若干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