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947912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98 大小:30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8页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8页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8页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8页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1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docx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

跟德鲁克学管理,向科特勒学营销

前言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德鲁克认为:

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

因为使命决定远景,远景决定结构。

管理沃尔玛(Wal-Mart)和管理罗马天主教堂当然有所不同,其差异在于,各组织所使用的名词(语言)有所不同。

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而不是在原则上。

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要做人事决策,而人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

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

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

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

换言之,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同样能领导好一家非营利机构,反之亦然。

鲁克认为:

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

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但彻底搞垮它可能不用费多大劲儿。

21世纪,经理人的人数必将不断增加;培养一位经理人所需的投资也必将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企业对其经理人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

而且,企业对其员工的管理如何,对其工作的管理如何,主要也取决于经理人的管理及如何管理经理人。

企业员工的态度所反映的,首先是其管理层的态度。

企业员工的态度,正是管理层的能力与结构的一面镜子。

员工的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被管理的方式。

作为“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思想几乎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们熟知的许多管理理论的概念都是他首先提出来的,如营销、目标管理和知识工作者等。

菲利浦·科特勒说:

“如果人们说我是营销管理之父,那么德鲁克就是营销管理的祖父。

菲利普·科特勒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是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国际市场学S·C·强生荣誉教授。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领域包括:

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的竞争优势研究等。

他创造的一些概念,如"反向营销"和"社会营销"等等,被人们广泛应用和实践。

英国权威媒体《金融时报》评价说,菲利普·科特勒对营销与管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鼓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上,他比任何一位学者或者商业作者做得都多,从而把市场营销从一种边缘性的企业活动,提升成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二、他沿着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种趋势继续前进,把企业关注的重点从价格和分销转移到满足顾客需求上来。

三、他拓宽了市场营销的概念,从过去仅仅限于销售工作,扩大到更加全面的沟通和交换流程。

全球大部分产业产品过剩,实际上,问题不是出在供给层面,而是需求层面。

过多的产品在追求过少客户的青睐。

与此同时,全球化、资讯科技以及网络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变化,对企业生存环境产生了革命性的冲击,这些都要求企业进行转型。

只有逃脱传统的营销局限,转而由营销来打造企业战略,才能对市场容量及企业自身定位做出更明确的界定,才能在此次转型中蜕变成功。

本书结合中国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详细阐释了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帮助中国的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同时总结了科特勒几十年的营销经验,从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营销策略、进入国际市场、紧跟时代潮流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营销经典案例,对他的营销理论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教给大家全面、具体的营销实战操作方法和技巧。

本书是最具启迪意义、指导功能和实用价值的智慧大全集,帮助无数企业和个人走出困境,创造成功神话的永恒经典。

上篇跟德鲁克学管理

第一章自我管理——管理者善于激发自身的潜能

德鲁克认为,在当今社会,知识是人和整个社会的基础资源,而拥有知识的人便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产。

所以,管理者必须善于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个人对自我生命运动和实践的一种自发或主动调节。

自我管理的关键是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调节功能,通过发现优势准确定位自己,并且遵从自身的价值观。

激发自身的潜能。

自我管理是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建立明确的目标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是善于发现自我优势、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做事、坚持自己的价值观、注重奉献并且善于利用时间的人。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7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句是:

“人啊,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文艺复兴时法国思想家蒙田说: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难,正确地认识自己则难上加难。

有人也许会问:

难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吗?

难道认识自己就那么重要吗?

是的,在这样风云际会、变迁频繁的时代,人越来越崇拜技术、追逐利益,而却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发挥优势并获得成功。

一个新时代的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才能管理自己;而只有真正地管理自己,才能管理别人。

德鲁克认为,在当今社会,知识是人和整个社会的基础资源,而拥有知识的人便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产。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期限已经超过成功企业的平均寿命。

知识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自己,而企业也必须改变自己的职能。

企业要充分促使知识分子发挥其作用,将知识应用于一切生产环节乃至应用于知识本身。

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组织架构。

同样,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人,和作为知识生产的载体——信息技术革命将彻底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而知识经济的管理主体逐渐转向知识生产者。

毫无疑问,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知识工作者,都必须重新给自己定位,尤其要进行自我管理,通过自我管理挖掘自身潜能。

所以,如何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是每一个知识经济的参与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我管理是个人对自我生命运动和实践的一种自发或主动的调节。

自我管理的流程是自我认知、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个体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进而达到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超越。

自我管理的关键是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调节功能,通过发现优势准确定位自己,并且遵从自身的价值观,激发自身的潜能。

对于当代社会的任何一个人,尤其是管理者,自我管理都显得极其重要。

那些缔造了财富的传奇人物如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韦尔奇、艾柯卡、格鲁夫等都是自我管理的成功典范。

他们成长的经历充分地证明:

一个普通人,只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充分地管理自己,就必会成功。

自我管理是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建立明确的目标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作家杰克森·布朗说:

“缺少自我管理的才华,就好像穿上溜冰鞋的八爪鱼,眼看动作不断却搞不清楚到底是往前、往后还是原地打转。

李嘉诚先生曾经谈到他对经理人的看法:

“想当好经理人,首要的任务是知道自我管理是一重大责任,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

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

”管理自我,对于管理者而言,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而且是衡量企业家责任心的标准之一。

西门子公司有个口号叫做“自己培养自己”。

他们认为,自我管理是每一位员工应该掌握的技能。

在当今社会,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善于自我管理的经理人,更需要能够积极做好自我管理的员工。

德鲁克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革,社会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多,知识工作者甚至最普通的劳动者都需要自我管理,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为自己定位。

任何人都要把自己定位在能作出最大贡献的位置上,而且要不断努力学会自我发展,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德鲁克不是站在通常的角度理解和诠释自我管理,而是把自我管理放置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来反思。

所以在他的视野中,既充满了独特的洞察力,也包含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德鲁克用浅显的方式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甚至用有些固执的追问让读者不断地回到问题的原点。

所以,当我们理解他思想的每一个层面时,应尽可能用系统动态思考的方式将所有的问题连缀起来。

我们会惊奇地感受到:

发现自己并管理自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而问题的难点在于你必须转换思维方式,你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

大致上,德鲁克提出了7个问题。

对这7个问题本身及问题背后的问题的认识,构成了他自我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

在下面的小节中,将详细展开他的这些问题。

他提出的问题主要有:

·我的优势是什么?

怎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

·如何做事才能取得绩效?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的职业归宿在哪里?

·我该作什么贡献?

我能作什么贡献?

·我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

·我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管理忠告:

作为企业家或经理人,更应该重视自我管理。

因为,一个不能管理自身的人,绝对不可能管理好一个团队。

发现并拓展你的优势

德鲁克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多数人总以为知道自己的优势,其实事实恰好相反,人们往往花更多的精力改善自己的劣势。

而即使如此,人们也经常把自己的劣势搞错。

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只能凭借自己的优势来获得绩效,而不能把绩效建立在自己的劣势上,更不用说通过做自己根本无法胜任的事来取得绩效。

德鲁克的这一观点,极其深刻地揭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问题。

环顾我们生活的世界,又有几个人真正意识到发现自己优势的重要性?

我们在不断地弥补自己的短处,期望通过改变劣势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一个显然的逻辑是: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发挥人的优势,如果你都不能依靠你的优势取得成功,又如何能寄希望于你的劣势呢?

德鲁克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他认为,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其实在学习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学校教育也如同生产流水线一样,忽视了个体差异,一味蛮干。

我们总是把一些没有能力的人培养成低能力的人,同样的事情在企业中也广泛地存在。

比如,让一个销售方面的天才去做芜杂的行政工作,并美其名曰“接受磨炼”,这其实是对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让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这是管理用人中的铁律。

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并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而是花大量的精力去修改自己的“个性”。

而问题在于,人的天赋和个性并不能轻易改变。

我们处于一个“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的时代,花大量时间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既不能充分展示自我优势,也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

这样的逻辑非常容易得到证明。

当今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广泛,让一个资质中等的人专注于某一领域,l0年内他完全可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可是问题在于,首先,我们如何才能确定其所投身的领域在未来的社会会被广泛接受,况且观念、思想、技术更新的速度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未来社会的需要,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而言,并不是最为迫切的问题。

其次,又有谁能花费足够的精力去专注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达l0年之久?

德鲁克所倡导的发现自身的优势,并不是说你可以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而是综合个人的基本情况来看。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知识更新、变化的速度太快,每个人都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准确地发现自身优势,并坚决地不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浪费精力,更不要在你无法胜任的领域奢望获得成功。

所以,任何人——无论是知识生产者还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企业中的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都必须首先在观念上给自己重新定位,进而改变思维方式,专注于自身的优势。

若要专注于自身优势,就必须知道怎样发现自身优势。

那么,如何发现你的优势?

德鲁克认为,若能认识到发现自身优势的重要性,那么下一步就该是如何发现自身优势。

结合他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他认为,发现自己优势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反馈分析法。

任何人在面对关系到自身命运的关键决策或行动时,都首先要把自己预期会发生的结果记录下来。

9~12个月后,按照预期对结果进行反馈分析。

运用同样的方法,不断地给自己设定目标,并用实际达到的效果进行比对,此时,我们会发现,这个简单的方法非常有用。

首先,它告诉我们自己的优势在哪些方面,这是进行自我了解的重要途径。

其次,这种方法将会向我们显示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放弃什么。

德鲁克所讲的反馈分析法尽管简单却非常实用,任何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发现自身的优势。

这种方法的优点就在于它用简单的方式告诉你该怎么去做,在行动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在行动中发现自己的劣势,以及发现你根本无能为力的方面。

任何方法都在于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当然,德鲁克所讲的这个方法也有其隐含的前提。

首先,运用这个方法,必须是在进行关键的决策或行动时。

日常生活中那些琐碎的事情并不适用于这个方法。

因为运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你的优势,而解决零碎的事件需要的不是你的优势,只要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办到。

其次,运用这个方法,你必须首先有一个预期,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目标。

你所设定的目标应该相对超出你现有的能力。

你设定的目标不能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因为过于简单,你就会轻松地解决问题,从而掩盖你所具有的特殊的优势。

你所设定的目标也不能过难,因为如果你认为你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你就会失去信心,中途放弃,那么你的计划也将随之失败。

而要想把握设定目标的度,就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

最后,为了使这种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你所设定目标的时间不能过长。

德鲁克所提供的是他的个人经验,因为他从事的工作是写作、咨询、教学,其效果实现的周期相对较长。

所以,当你设定目标时间时,应该从自身从事工作的性质及环境出发,或者3个月或者半年,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即可。

德鲁克在提出反馈分析法后,接着指出反馈分析法的方法论,即反馈分析法如何指导我们的行为与决策。

他由此得出了5个基本结论。

1.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优势

你具备什么样的优势,就应该把自己的事业定位在相应的行业。

作为个体,我们必须明确:

你的归属是由你的优势决定的。

2.积极完善自己的优势

反馈分析法能告诉你你的优势是什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优势可以决定一切。

为了充分凸显你的优势,你必须补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巩固优势。

我们需要明确,反馈分析法只说明你具有某一方面的天赋。

为了使这一天赋得到提升,你必须“锦上添花”。

3.在哪些方面你缺少必备的知识

通过反馈分析法,你能快速地发现,在哪些领域你还缺少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你具备了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意味着你的事业就必然成功。

你还需要一些通用的知识,不具备这些知识,会影响到你优势的发挥,会使你的绩效低下。

大多数人,尤其是掌握某一领域高深知识的人,会轻视其他领域的知识,还有人则认为聪明的人远比掌握知识的一般人有优势,这两种观点都会影响我们发挥优势、提高绩效。

另外,我们也必须改正一些生活中的坏习惯,并且修正工作方法。

因为,很多非智力因素比如沟通方式、个人性格、生活习惯等都会影响到工作效率,都会制约个人优势的发挥。

有效地规避这些缺点,是提高绩效的重要方式。

4.我们应该放弃什么

通过反馈分析我们立刻就能发现在哪些领域缺乏最起码的能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是会存在于许多这样的领域。

对于个体而言,掌握一流技能和知识的领域并不很多。

而在很多领域,我们缺乏才干,即使达到一般水平的几率也非常小。

显然,对于这样的领域,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放弃。

5.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力强或技能高的领域

这个道理很明显,但我们却常常乐此不疲地在自己缺少能力或根本不具备能力的领域辛苦耕耘。

所以德鲁克才说:

“从低能力提高到一般能力所耗费的精力和努力,远远多于把一流的绩效提高到卓越的绩效的精力和努力。

综上所述,反馈分析碜给我们的方法论意义可以总结为:

集中自己的优势,并努力完善自己的优势;掌握足够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优势;放弃应该放弃的,坚持应该坚持的,并目牢牢记住:

发现自己的优势,就是要不断地“锦上添花”,而不是无谓地“雪中送炭”。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或许已经相对全面地理解了德鲁克关于发挥自我优势的思想。

德鲁克认识自我管理问题,运用最浅显的方式,分析并得出了最实用的方法。

我们发现了自我优势,就需要进一步地整合自我优势,推演自我优势,拓展自我优势,并达到应用自我优势的目的。

首先,整合自我优势。

你所擅长的领域,必然还有与之接近的领域,比如营销领域就密切结合着广告、策划、销售等其他领域。

将某一方面的才能迅速地转化,并密切结合其他领域,将迅速提高你的绩效。

作为职业经理人,甚至最普通的人,都必须有这样的意识。

你需要补充相应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并且永远面向市场,不断地发挥你的天赋所爆发出的灵感和创造力。

其次,推演和拓展自我优势。

你要善于运用类比思维,如果你具备某方面的优势,那就意味着你的优势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表现出来。

这一点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尤为重要。

因为企业家在某方面的才能会通过他的思维方式迅速地体现在他的企业运营方式上,甚至会折射到企业的战略方针上。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企业家发现了自身优势,他可以以同样的思维方式去经营企业,并且迅速发现企业的优势所在。

在这方面,杰克·韦尔奇的“数一数二”理念充分地印证了这一推论。

有趣的是,韦尔奇的“数一数二”战略正是在德鲁克的启发下形成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美国政府的高利率以及财政赤字政策,全球经济增长放慢。

但是,随着技术加速进步、市场急剧变化,竞争更加严峻。

在那种环境下,胜败立现。

对企业来说,没有足够的实力,就没有机会生存下去。

通用电气公司当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

一方面,日本企业的产品大量进入美国,通用公司的市场份额大为减少,利润下降;另一方面,通用公司是推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很多领域,通用公司已经不具备优势。

韦尔奇接任通用公司CE0的时候,通过雷吉·琼斯的介绍,韦尔奇和德鲁克见了面。

德鲁克问道:

“如果你当初不在这家企业,那么今天你是否还愿意加入进来?

”言外之意,通用公司虽然还是美国排名第10的大公司,但它已经面临着来自全球特别是日本的竞争压力,利润已经开始萎缩,一些业务处于疲弱不堪的状态。

德鲁克接着问道:

“那么你打算对这家企业采取什么措施?

”问题十分简单,也非常深刻,发人深省。

在德鲁克一系列严峻问题的启发下,韦尔奇认识到,必须发现并把握通用公司的优势,并且不断地完善通用的优势。

于是,他“数一数二”的理念得以清晰化、明朗化,也就是说通用公司如果要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就要使所从事的业务在各自的市场上成为第一或第二。

对不是这样的业务,或者关闭,或者出售。

很显然,通过德鲁克的启发,韦尔奇马上意识到,对于面临严重危机的通用公司而言,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必须在自己有优势的业务中做第一或第二,不把精力和努力放在那没有优势的业务上。

不难看出,韦尔奇将发现自我优势的那种思维方式迁移到了“数一数二”战略上,并且迅速整合了通用公司,使通用公司很快摆脱了困境,走向了成功。

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只要善于运用,其边际效应都将迅速增大。

发现你的势固然重要,推演并拓展你的优势则更有意义。

作为企业家或经理人,从上面的例子中,能否吸取到相应的经验呢?

国内当下很多企业之所以做不大、做不长、做不强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他们的发展方是:

衣帽厂建了一半,发现纺织更赚钱,于是转而投资建纺织厂;纺织厂刚筹备了一半,发现种棉花更来钱,于是又买地办农场;农场还没办,又发现办技校更有前途……最后,一事无成。

国内企业家的投机心理太重,他们不是在发现并拓展自己的优势,而是在投机游中不断地腾挪转移。

这将注定他们无法把握自身优势,成为卓越的企业家和经理人。

管理忠告:

我们发现了自我优势,就需要进一步地整合自我优势,推演自我优势,拓展自我优势,并达到应用自我优势的目的。

提高你的工作绩效

反馈分析法告诉了我们如何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如何强化自己的优势。

当我发现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时,我们必须修正或者放弃固有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因为这些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利于发挥我们的优势,并影响工作的绩效。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发现抑制绩效有效发挥的因素,并进而提高工作绩效。

德鲁克认为,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以及沟通方式都会影响工作效率。

那么,你如何获取信息?

德鲁克认为,就像发现自身的优势一样,如何做事也是很个性化的问题。

因为人的个性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形成的,都不可能轻易改变,而且在工作之前,这种状态已经形成。

然每个人做事的方式是既定的,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自己做事的方式。

如同我们要通过做自己擅长的事来取得成效一样,我们也要按照自己做事的方式来取得绩效。

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表现个性的观念,或者要求我们改变自己的习惯,或者要求我们与众不同、追求个性。

其实,这些看法都只是表面现象。

一个人的个性或者是与生来的,或者是生活经历铸就的,并不会轻易改变。

所以,管理者不要指望通过改造人的个性来提高绩效。

在知识经济时代,明确自己如何获取信息对于提高效率极为重要。

关于个人获取信息方式,德鲁克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善于阅读,一种是善于倾听。

但是,令人惊异的是,很少有人知道善于阅读和善于倾听的区别,而且很少有人既善于读又善于听,甚至只有更少的人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

在德鲁克看来,一个人善于阅读还是善于倾听,体现在他的做事方式上。

因为任何人需要通过阅读或倾听来获取信息,从而进行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或倾听体现了不人的不同禀性。

善于阅读的人,借助阅读能有效地整理思维,并有效率地作出正确的决断;而善于倾听的人,能够借助和别人的交流来发现问题,并快速反应,形成决策。

为了证明一观点,德鲁克以艾森豪威尔和约翰逊为例,说明了解自己是哪种类型人的重要性。

艾森豪威尔是个善于写作和阅读的人,他曾为麦克阿瑟做秘书工作。

在他担任将军的时候,每逢遇到记者招待会,助手都事先将记者的提问以书面方式提供给他,所以他的回答总是贴切而生动、游刃有余。

而当他成为总统时,他需要直接面对记者的提问,因此他的回答就变得模棱两可、不知所云,情况变得非常糟糕。

约翰逊也是美国总统,他和艾森豪威尔恰好相反,善于倾听而不善于阅读。

他的助手给他起草的稿件根本没有起到作用。

德鲁克用他超乎寻常的洞察力,敏锐地发现了人和人在做事细节上的差别。

对于处于知识经济的每一个人而言,了解自己属于何种类型至关重要,因为你不懂自己的做事方式就如同你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一样可怕。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

你的做事方式其实与你的优势一样重要。

你的优势是你的天赋,而善于倾听还是善于阅读则体现了你获取信息的方式及能力,这决定了你能不能发挥优势。

你如何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了解自己如何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无论是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还是改变自己的处境,都需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地完善自我。

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学习的方式,甚至我们一直在用错误的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

德鲁克认为,正是因为人们不懂得学习的方式,所以很多学校都用一种方法教育所有的学生。

然而事实是,许多一流的作家在学校时学习成绩平平,并且在他们的记忆中学校学习是一种纯粹的折磨。

而与之相反的是,他们的同班同学很少有人对同样的学校和老师有这样的记忆。

这就说明一流的作家通常不是通过读和听来学习,而是靠写来学习的,由于这不是学校允许的学习方法,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贝多芬身上。

贝多芬一生留下大量草稿。

但是,据他自己说,他真正作曲时从不看草稿。

原来,他只有把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他才能永远记住。

对贝多芬来说,写的过程就是学习,而看草稿对他根本没有价值。

这些天才式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都具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他们学习的方式也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