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3823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docx

新课标版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测试12地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

地理单元验收试题(12)【新课标】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

A.a<b<cB.b=cC.a=bD.b<a

2.C年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河流B.湖泊C.山脉D.城市

3.甲地比乙地()

A.纬度高,地势高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D.气温年较差较大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图,读后完成4~5题。

4.图中最大山脉的主体走向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

5.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C.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D.丙地吹偏东风,气温较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

C.春旱、暴雪、沙尘暴D.洪涝、寒潮、泥石流

7.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

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

下表为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8--10题。

 

8.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利用、风力作用B.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风力作用D.风力作用、海浪作用

9.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针叶林

C.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0.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B.保护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

12.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②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③全球气候变   

④退耕还沼,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

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西北部和中部。

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江。

读红水河流域图,回答13-15题。

13.红水河被成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与此相关的主要流域条件有()

①流域降水条件②流域气温条件

③流域地形条件④流域植被条件

A.①④B.①②C.①③ D.③④

14.比较红水河和黑龙江流域航运量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降水、气温B.地形、气温

C.地形、降水 D.资源、地形

15.该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寒潮②台风③滑坡④泥石流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3-20米/秒为可利用的风能,据此计算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

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导致甲地周边地区风能电站密度小的原因主要是()

A.有效风能密度小

B.常规能源供应充足

C.当地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D.交通不便,劳动力缺乏

17.影响乙地附近有效风能密度等值线发生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距海远近C.海拔高度D.纬度位置

读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18-19题。

商品粮基地类型

占全国四类商品粮基地的比重(%)

耕地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农业人口

19.91

4.7

28.5

46.89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积温(℃)

2500~3400

2000~4500

4200~4500

4500~8000

年降水量(mm)

400~500

<250

850~1000

1000~1900

18.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各类商品粮基地的排列正确的是()

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方高产区

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

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

19.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A.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少

B.④地粮食单产不如①地高

C.④地人均耕地小于①地

D.④地复种指数低于①地

白居易诗《观刈麦》(节选):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此诗为其任周至县尉(今西安市西)时所写。

据此回答第20-21题。

20.下列对材料一白居易诗理解正确的是()

A.诗中的小麦是春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B.诗中的小麦是冬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阴坡,蒸发小,水分条件较好

C.诗中的小麦是春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阴坡,蒸发小,水分条件较好

D.诗中的小麦是冬小麦,当地农田多分布在“南冈”,是因为冈之南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21.影响材料所在地小麦产量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①春旱②水土流失③雪灾④干热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图,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

回答22-23题。

22.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23.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因素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D.政策因素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中银铁路与2011年1月11日正式通车运营,彻底结束宁夏中北部、山西西南部没有铁路以及太原、银川两地间没有直达火车的历史,从太原至银川只需5个小时,用时仅相当于公路的1/4。

据此完成24-25题。

 

24.与太中银铁路相交的铁路线有()

①京包线②包兰线③同蒲线④陇海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太中银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遭遇最严重的困难是()

A.水资源短缺B.建设资金不足

C.筑路设备和技术落后D.沿线地质条件复杂

二、综合题

26.下左图为2010年12月16日我国部分地区降水量图,右图为B区域中P县城的放大图。

表1为P县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资料。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

55.05%

19.8%

4.9%

15.4%

4.9%

2008

40.2%

44.1%

6.2%

1.3%

8.2%

 

                            

表1   P县的土地利用结构

 

(1)简要说明此次降水的形成原因和左图中冰雪分界线在A处向北凸出的原因。

 

(2)分析P县土地利用结构有哪些变化,该变化对R河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3)P县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请你就P县农业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7.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

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有何特点?

为什么?

 

28.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30年,自1949年到1978年末,中国国家生育国策采取了苏联模式——“英雄母亲”任意多生育的极端时代。

据估计,前30年中国多出生人口超过4亿多人口,很快由1949年时的4亿人口,到1979年时接近10亿。

后30年,1979年到2010年,中国生育国策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只生一个”的时代。

有资料显示,此时期中国总共减少了4亿多人口增长。

材料二:

民政部2010年6月10日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三:

最近,中国人口统计学专家何亚福向媒体公开表示,中国将于2011年先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和浙江为试点区,允许当地父母生育第二个孩子。

自2014年起,中国将全面实行两胎政策,使中国这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对人类生育策略达到最真挚、最科学、接近真理般反璞归真最科学般的国策。

材料四: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

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由“英雄母亲”到“只生一个”都体现了对我国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影响。

A.政策B.收入水平

C.受教育水平D.传统观念

(2)尽管从1979年到2010年,中国总共减少了4亿多人口增长。

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到2050年将达到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为了缓和人口压力,我国应采取右图中人口增长模式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3)对于即将试点的“两胎政策”,在不同的学者间存在一些争议。

你是否赞成我国于2014年全面实行两胎政策?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失调有什么影响?

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29.早在“十五”末就提出的“成渝经济区”终于落地,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是2011年获批的首批区域发展规划之一,将成西部大开发下十年重点发展区域。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

经济区建成后,两地将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共同培育和建设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读下图,完成后面的问题。

(1)比较图中M、N两地≥10°C等积温线的弯曲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成语“蜀犬吠日”能反映该地区哪一种地理现象?

并分析其原因。

 

(3)指出图中A、B两城市的城市地域形态,并分析导致两城市地域形态差异的原因。

 

(4)图中B城市周边地区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目前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5)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成渝经济区的设立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30.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

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图甲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庄两地≥10℃积温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图甲中N所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最可能为,简述N处降水量与周边地区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4)结合图乙,说明图示省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5)该省是我国著名的重化工工业基地,2010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该省正式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省工业发展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受太平洋影响b、c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降水b<c,受大西洋影响a、b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降水b<a。

2.CC年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原因是祁连是上迎风劈降水。

3.D甲地比乙地距海远,大陆性强,温差大。

4.A图中最大山脉是南岭,为东西走向。

5.C根据等压线可以判断出风向为偏西风,高压脊附近降水少

6.A7.D乙为冬季风强盛形成,应为寒潮。

丙接近沙源地且由寒潮形成,所以为沙尘暴。

根据形成甲的四个已知条件可知甲为华北的春旱。

8.B由表中数据可知,A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河流径流深度小,可确定为我国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主要为风力作用。

D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600毫米,年径流深度为900毫米可知为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为流水作用。

9.C由表中B、C河川径流带的年降水量可知,B为我国半湿润地区、C为我国湿润地区,对应植被为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0.A温带草原区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防止过渡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

11.A通过图中河流流量和降水量正相关可知为雨水补给。

12.D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大小主要取决于地表植被的覆盖率,覆盖率高,雨水在地面流速慢,时间差大,故此题选D。

13.C河流的水能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和地势起伏(落差)。

14.B红水河航运量不大的原因是流域内落差大。

黑龙江流域航运量不大的原因是纬度高,温度低,河流结冰期长。

15.B此处纬度低,寒潮极少发生。

16.C本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对甲地进行区域定位,并明确甲地周边地区的地理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甲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17.A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根据等值线的弯曲判断乙地附近有效风能密度的大小是解题的切入口,同时结合图中有效风能密度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即可做出正确判断。

读图可知,乙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受南北两侧山地的阻挡,风速较小,有效风能密度较小,导致乙地附近的有效风能密度等值线凸向高值区。

18.A结合表格中的积温和年降水量可判断A为正确选项。

19.C耕地面积除以农业人口即可反映四地人均耕地的多少,经过计算可知,四地中,①地的人均耕地最多、④地的人均耕地最少,由此造成,虽然④地的单产高,但商品率却低于①地。

故选C。

20.D“五月”“刈麦”,为冬小麦(且有地名提示);“南冈”即山冈之南,为阳坡和夏季风迎风坡,水热条件较好。

21.D水土流失不属于气象灾害;雪灾主要发生在冬季,对冬小麦生长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春旱影响小麦返青,干热风影响小麦灌浆和成熟。

22.B根据甲产业布局从1990年到2006年的变化,多集中在人口稠密的省区,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23.C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这三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技术力量雄厚。

24.B京包线从北京至包头,位于太中银铁路的北部,没有相交;陇海线从江苏连云港至兰州,位于太中银铁路的南部,没有相交。

故选B。

25.D本题主要考查《考试大纲》中“交通运输线的影响因素”的知识点。

沿线经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地区,穿越陡峭的吕梁山脉,跨越黄河干流,地质环境十分复杂,故选D。

二、综合题

16.

(1)西北季风(冬季风)南下,与当地暖湿气团相遇,形成降水(锋面雨),北侧的秦岭、大巴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较为明显,使四川盆地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

(2)森林、草地的比重上升,(或耕地、荒地的比重下降)。

影响: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变小。

(3)地形崎岖不利于耕作;土壤肥力较低且土层较薄易被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短缺。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

17.

(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

(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

(3)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

此时,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

(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球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

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

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

28.

(1)A

(2)C

(3)不赞成。

虽然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比较庞大,巨大的人口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放松。

赞成。

我国经过30年自然增长率较低的人口增长,造成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供应趋紧、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寂等问题,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两胎政策。

(4)影响:

造成将来男性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及社会经济结构。

措施:

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

②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

③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

④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

29.

(1)都凸向河流上游(或都凸向积温低值区)由于M、N两地均位于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积温较高,故都凸向积温低值区。

(2)四川盆地阴天雾天多,光照少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水汽充足。

加之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失,因此阴天雾天多,光照少。

(3)A为团块状,B为组团式。

A城市地处两江交汇的丘陵地区,地形和河流的分割使城市的发展失去了完整性;B城市地处平原地区,有利于城市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4)热量丰富,水源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5)成渝经济区原有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利用沿江经济走廊,加快形成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加快成渝经济区经西藏向印缅的经济辐射。

30.

(1)夏季(1分)该瀑布位于黄河的中游,夏季是黄河的汛期,水量大(1分)

(2)地形(1分)太原位于地势较高的黄土高原,气温较低(或石家庄位于地势较低的华北平原,气温较高)(2分)

(3)600mm(1分)该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N处位于山地(太行山)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N处的降水量要多于周边地区。

(2分)

(4)矿产资源(或煤、铁、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动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低;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等。

(每点1分,满分4分)

(5)主要环境问题:

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2分)

调整方向:

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