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240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9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docx

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前三章选择题50组

一、单选题。

据悉:

从2021年开始浙江省要重点推进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右图为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航天基地,根据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宁波与已建成的四大航天基地相比,描述正确的是()

A.与西昌相比,产业协作条件好,科技人才多B.与文昌相比,发射时,可以节省更多燃料

C.与酒泉相比,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D.与太原相比,线速度更大,发射安全性更好

2.关于已建成的四大航天基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文昌外,其他三大基地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B.四大基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夏季气温最高的是酒泉D.年降水量最少的是西昌

【答案】1.A;2.C

1.宁波位于长三角经济带,经济更为发达,人才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协作条件更好,故A正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卫星可以获得更大的向东运动的速度,所以文昌发射更节省燃料,B错误;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与宁波相比,晴朗天气更多,“发射窗口”更好,C错误;发射安全性与线速度无关,D说法错误;综上所述选A。

2.太原不是位于我国西部地区,A错误;酒泉位于非季风区,B错误;酒泉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气温更高,降水更少,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睛】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我国古代历法,按地球公转的方向,每隔15°定为一个节气,共有24个节气。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下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如果把地球公转轨道,按春夏秋冬大至均分为四段,则北半球得到太阳辐射最多的一段是()

A.立春到立夏B.立夏到立秋C.立秋到立冬D.立冬到立春

4.四季变化与黄赤交角有密切关系。

如果黄赤交角在现有基础上增大2°,在大气上界()

A.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会增多B.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会减少

C.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无变化D.赤道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会增多

5.天文四季以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划分依据,气候四季以气温为划分依据。

二者在时间划分上有一定的错位,其主要原因是()

A.东西方历法不同B.阳历与阴历计时标准不同

C.闰年与闰月的计时方法不同D.热量的传导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答案】3.B;4.C;5.D

3.北半球得到太阳辐射的多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立冬到立春,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南半球,这个时间段北半球得到太阳辐射最少,D错误;立夏到立秋,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北半球,这个时间段北半球得到太阳辐射最多,B正确;立春到立夏阶段中,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向北半球移动;立秋到立冬,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向南半球移动,这两个时间段北半球均没有比在立夏到立秋时段获得的太阳辐射多,AC错误,故选B。

4.黄赤交角的变化主要影响五带范围的变化,如黄赤交角增大,则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但就北半球或南半球而言,北半球和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并无变化,C正确,AB错。

黄赤交角增大,热带的范围扩大,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变大,赤道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会减少,D错。

故选C。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天文四季是以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为划分依据,大气上界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纬度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紧密相关。

而气候四季是以气温为划分依据,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可知,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削弱到达地面,使地温升高,之后对流层大气显著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热量的传导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天文四季与气候四季在时间划分上有一定的错位,D正确。

这种错位与东西历法、阳历与阴历的计时标准、闰年和闰月的计时方法等无关。

故选D。

【点睛】热带、寒带与黄赤交角变化情况相同,温度与黄赤交角变化情况相反。

如:

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

地方时和区时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6.当北京时间为2021年6月8日8点时,全世界还有?

()

A.多一半的地方是6月8日B.恰好一半的地方是6月8日

C.多一半的地方是6月7日D.恰好一半的地方是6月9日

7.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的时刻数要小

【答案】6.A;7.D

6.当北京时间为2021年6月8日8点时,北京时间使用东八区区时,由此计算,此时零时区为6月8日0时,零时区向东至东十二区为6月8日,跨12.5个时区,零时区以西至西十二区为6月7日,跨11.5个时区,因此此时全世界多一半的地方是6月8日,少一半的地方是6月7日,无6月9日,因此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不同经度具有不同地方时,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每隔经度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因此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因此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早,则时刻数大,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

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或整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所在经线(或时区)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所在经线(或时区)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2016年11月30日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从立夏到立秋所经历时间与从立冬到立春所经历时间相比()

A.时间相等B.时间较长C.时间较短D.无法确定

9.下列关于某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至时日地距离最近

B.夏至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杭州雨水昼长与谷雨昼长相等

D.杭州立夏昼长与立秋昼长相等

【答案】8.B;9.D

8.地球公转过程中,每年7月初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

从立夏到立秋,地球公转经过了远日点,而从立冬到立春,地球公转经过了近日点。

由于地球经过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比经过近日点的公转速度慢,所以从立夏到立秋所经历的时间比立冬到立春所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故选B。

9.日地距离最近应在近日点(1月初),而不是在冬至日这一天(12月22日前后),A错。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远日点附近(7月初),而不是在夏至日这一天(6月22日前后),B错。

雨水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半球,杭州昼短夜长;谷雨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昼长夜短,所以这两天杭州的昼长不可能相等,C错。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立夏与立秋关于夏至对称,立夏与立秋两天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所以杭州在这两天昼长相等,D正确,故选D。

【点睛】地球每年1月初到达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7月初到达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可记忆为“一快近,七慢远”。

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广泛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夏秋多暴雨。

地质学界认为该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的风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岩浆喷出一冷却凝固一风化侵蚀一风力堆积B.风力堆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

C.岩浆侵入一冷却凝固-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一固结成岩-风化作用一风力堆积

11.目前,下列地质作用中对该地区丹霞地貌改造最明显的是()

A.流水溶蚀B.地壳抬升C.生物风化D.冻融作用

【答案】10.B;11.D

10.基岩为风成沙漠相砂岩,说明第一个过程应该是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风力堆积-固结成岩过程;后经地壳抬升,该沉积岩露出地表,在外力作用下,不断风化侵蚀,形成其有独特形状的地貌。

其形成过程为:

风力堆积一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由材料知,该地区春秋多寒潮霜冻,说明存在强烈的冻融作用,D正确;此岩石为砂岩非石灰岩,故不存在流水溶蚀,A错误;地壳抬升作用极其缓慢,对该地貌的改造作用微弱,B错误;由材料和图可知,该地生物量小,生物风化作用不明显,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的信息提示,再调用学过的外力作用与地貌相关知识进行推断。

题1的判断过程应从岩石的形成入手,分析其最早形成的外力作用是沉积作用,然是地壳抬升,最后是外力侵蚀。

题目主要是根据材料信息,从“春秋季多寒潮霜冻”推测其形成与冻融关系密切。

图左示意浙江某地花岗岩地貌,图右示意山顶残留石蛋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地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断裂下陷D.冰川侵蚀

13.山顶残留石蛋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作用一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球状风化

C.岩浆侵入-褶皱断裂-风力侵蚀D.沉积作用-褶皱隆起-球状风化

【答案】12.A;13.B

12.根据材料,该区域为浙江省,属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峡谷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A正确。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等;图中没有显示断层的信息;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锋、U形谷,与图示不符合,排除B、C、D选项。

故选A。

13.该山地为花岗岩地貌,“石蛋”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型花岗岩,在内力作用下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在风化作用下山顶形成球状的风化壳即“石蛋”,故选B。

排除A、C、D选项。

【点睛】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乙岩石是()

A.变质岩B.岩浆岩C.沉积岩D.石灰岩

15.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作用④是()

A.外力作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重熔再生

【答案】14.A;15.D

14.根据所学“岩石圈物质循环”知识可知,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故甲为岩浆岩,①是冷凝作用;已生成的岩石裸露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②是外力作用;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情况下会发生变质,成为变质岩,故乙是变质岩,③是变质作用;所有已生成的岩石经重熔再生,又会成为新的岩浆,故④是重熔再生。

故图中乙岩石是变质岩,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由上题分析可知,所有已生成的岩石经重熔再生,又会成为新的岩浆,故④是重熔再生作用,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再生,又形成新的岩浆。

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右图为左图中甲地盐场景观图,有1300多年的手工晒盐历史。

当地大部分盐田由多根木柱搭架,架上用泥土铺成平面夯实,四周筑以泥梗围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甲地采用木柱搭架方式晒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气候D.植被

17.形成甲地深切河谷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6.A;17.D

16.读材料“当地大部分盐田由多根木柱搭架,架上用泥土铺成平面夯实,四周筑以泥梗围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平地少,而晒盐需要平坦的土地,因此用木柱搭架方式,人为搭出一块适合晒盐的场地来晒盐。

因此这种晒盐方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A正确。

与资源、气候、植被关系不大,BCD错误。

故选A。

17.图示甲地区位于横断山区,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板块挤压,地壳抬升,加上流水侵蚀,形成高山峡谷。

因此甲地深切河谷主要内、外力作用是板块挤压,流水侵蚀。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有利于晒盐的条件:

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广阔的场地,较高的气温

下图为世界某大洋等深线分布及周围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台湾地震频繁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19.推测乙所在大陆西岸形成的宏观地形是()

A.雄伟的环形盆地B.高大的褶皱山C.巨大的火山D.绵延的裂谷带

【答案】18.D;19.B

1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湾地震频繁的原因是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9.乙所在大陆是北美大陆,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B正确;图中河流由西向东流,西部地势高,是高大的山地地形,不是雄伟的环形盆地,A错误;巨大的火山位于板块的张裂处,应位于大洋中脊处,C错误;绵延的裂谷带应位于板块的张裂处,而不是在板块的挤压碰撞地带,D错误。

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

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3、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两种基本关系:

一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二是相邻板块彼此分离。

4、一般来讲,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资料显示其位置曾发生过变化,监测表明目前其湖水深度还在加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地区与贝加尔湖成因相似的是()

A.长江三角洲B.杭州西湖C.洪泽湖D.渭河平原

21.推测原贝加尔湖位于现在位置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22.色楞格河穿过巴尔古津山后,注入贝加尔湖之前()

A.流经三角洲B.形成河漫滩C.侵蚀加强D.流速加快

【答案】20.D;21.B;22.A

20.材料信息表明,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表明贝加尔湖是内力作用中断裂下陷形成。

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A错误;杭州西湖属于海迹湖,B错误;洪泽湖是河成湖,C错误;渭河平原是岩层断裂下陷、流水堆积形成,与贝加尔湖成因最相似,D正确。

故选D。

21.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北部有前贝加尔洼地,说明原来湖泊在目前的前贝加尔洼地,后因现贝加尔湖地区断裂下陷更强,地势更低,湖水从西北的洼地流入目前湖泊的位置,因此其原来位置应该在现在位置的西北方向,B正确。

贝加尔湖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都有较高的坡地和山地,成为贝加尔湖原来位置的可能性小,ACD错误。

故选B。

22.色楞格河上游落差大,在穿过巴尔古津山前流域面积较大,注入贝加尔湖前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贝加尔湖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

“悬挂式洞瀑”是水从悬崖上的洞穴口流出,悬挂于崖壁形成的瀑布。

从空中俯瞰,一块块平整的台地“悬浮”在大地上,一帘帘瀑布从崖壁上的洞穴中喷涌而出,直泻谷底,瀑布落差超过200米,气势磅礴。

下图为悬挂式瀑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的地貌类型是()

A.雅丹地貌B.喀斯特地貌C.丹霞地貌D.冰川地貌

24.形成该地貌类型的岩石一般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25.影响悬挂式洞瀑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河流侧蚀作用④河流下蚀作用⑤河流溯源侵蚀作用⑥河流堆积作用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23.B;24.C;25.A

23.观察图片在的画面,可以发现图中有竖井、悬瀑、溶洞和地下暗河等景观,这些景观是喀斯特地貌区的典型地貌景观,所以判定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4.接上题分析,该地貌类型是喀斯特地貌,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岩石是石灰岩,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5.形成悬挂式洞瀑的主要岩石是石灰岩,石灰岩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后经地壳运动,向上抬升至高处,才有了流水的侵蚀作用。

①符合题意。

瀑布从崖壁上的洞穴中喷涌而出,直泻谷底,瀑布落差超过200米,在这里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强烈,④⑤符合题意。

在悬挂式洞瀑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出现岩浆活动,②不符合题意。

河流侧蚀作用和河流堆积作用都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形平坦的地区,“悬挂式洞瀑”这里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以侵蚀作用为主,③⑥不符合题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

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

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

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7.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壳下沉、流水侵蚀、河流堆积B.河流下蚀、流水堆积、地壳下沉

C.地壳抬升、流水堆积、地壳下沉D.流水堆积、地壳抬升、河流下蚀

【答案】26.D;27.D

26.据材料“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

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可以推断出图中出现的多级阶地是在地壳运动的上升期形成的。

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④,一段时间之后地壳继续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③,依次反复形成②阶地,而①位于洪水位以下,平水位以上,属于河漫滩,尚不属于阶地,因此最早形成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7.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

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

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

从图中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阶地的高程在不断升高,阶地呈现一层一层的堆积状态,由于河漫滩平原是由河流侧向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

可以判断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流水堆积,D正确,排除ABC。

故选D。

【点睛】阶地一般是河流的河水向下切割侵蚀河床形成的。

根据阶地的数量和高度,可以判断当地的构造运动情況。

在当地高度没有过发生变化时,河流向下侵蚀到当地侵蚀基准面时,不再向下切割,形成一个比较平整的河床面。

当地壳上升时,河流继续向下侵蚀已经形成的河床面,原来的河床底在河流两侧就形成了高出河床的平整的阶地。

唐朝诗人胡瑜在《庐山桑落洲》中写道: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

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结合下图,从地理学角度完成下面小题。

28.桑落洲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拾升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数家新住处”位于①岸B.适合建河港的是②岸

C.“古岸崩欲绝”位于②岸D.①处流速较②处要快

30.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

B.

C.

D.

【答案】28.D;29.D;30.B

28.由材料和已学知识可知,桑落洲属于沙洲,且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处,新住处是由凸岸堆积而成,因此桑落洲由流水堆积而成,D正确;地壳抬升处应为高地,此处是河谷,且没有地质构造,无法正常判断曾经的地壳运动,A错误;此处海拔低,位于平原,起伏和缓,以侧蚀,搬运和沉积作用为主,侧蚀不形成沙洲,B错误;流水搬运不形成地貌,只是一种运动形态,C错误。

故选D。

29.曲流处,凹岸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水深岸陡,适合筑港;凸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适合建房,图中①岸为凹岸,适合建港;②岸为凸岸,适合建房,AB错误。

古岸崩欲绝,应该是河岸受到侵蚀,应位于①处,C错误。

①岸为凹岸,②岸为凸岸,①处流速较②处要快,D正确。

故选D。

30.①②连线处河道弯曲,凹岸水流急,被侵蚀,岸陡;凸岸处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岸缓。

读图可知,①处为凹岸,流水侵蚀,岸陡;②处为凸岸,泥沙沉积,岸缓。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河流地貌:

1、侵蚀地貌分为:

下蚀(侵蚀河床)、侧蚀(侵蚀阶地、谷地)、溯源侵蚀(侵蚀谷坡,向河源方向延伸)。

下蚀一般在上游最突出,原因是河流的上游多为山区,落差较大,河流速度快,因此下蚀严重。

侧蚀在中下游最突出,中下游落差较小,水流减慢,因此侧蚀严重。

溯源侵蚀的根本原因在于‘下蚀’,因此在河流的源头出现。

2、堆积地貌分为:

河漫滩(平原)、堆积阶地、洪积-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日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图中字母附近是冷锋的是()

A.aB.bC.cD.都没有

32.图中四地风速最大的地点为()

A.①B.②C.③D.④

33.图示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A.b地此刻为阴雨天气B.A此刻地盛行上升气流

C.①地气压值低于③地D.c地此刻为阴雨天气

【答案】31.B;32.B;33.D

31.图示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日天气形势图,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高压脊,水平方向上为辐散气流,不会形成冷锋;b为低压西侧的低压槽,冷气团主动接近暖气团,为冷锋;c为低压东侧的低压槽,暖气团主动接近冷气团,为暖锋。

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32.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

B正确,ACD错误。

所以选B。

3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b地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A错误;A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B错误;①地气压值位于1030hpa—1035hpa之间,③地气压值位于1000hpa—1005hpa之间,①地气压值高于③地,C错误;c地位于暖锋锋前,会出现阴雨天气,D正确。

所以选D。

【点睛】北半球的锋面气旋,近地面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辐合,低压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南半球的锋面气旋,近地面气流运动方向为顺时针辐合,低压的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

2018年9月16日17时,强台风“山竹”在广东江门登陆,中心最大风力为14级(45米/秒)。

“山竹”是有可靠气象记录以来登陆广东最大的台风,也是1979年以来对珠三角整体影响最大的台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能反映受台风影响地区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和水平方向上气流状况的示意图是()

A.

B.

C.

D.

35.“山竹”对珠三角影响极大,原因主要是当地()

A.地势较低平B.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