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874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定额的审核.docx

劳动定额的审核

定额工时资料的上报与审查

一承制单位对被审查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及相关情况的介绍

(一)介绍内容要求

(1)承制单位的机构设置情况介绍。

(2)承制单位在机构设置中共有多少个生产单位以及相应的人员组成情况介绍。

(3)承制单位的全员职工人数是多少,其中基本生产工人数,辅助生产工人数,其他人数各是多少。

(4)承制单位的年度生产计划,年度任务总共时介绍。

(5)承制单位的主要生产产品介绍,其中军品、民品各多少项。

(6)承制单位被审查的单位产品的初样机、正样机至批生产的定额工时各是多少。

初样机、正样机至批生产之间定额工时有怎样较大的变化。

批生产后定额工时与初样机、正样机定额工时下降幅度及水平情况。

(7)承制单位被审查的单位产品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项各有多少项。

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项定额工时各是多少。

(8)承制单位被审查的单位产品在技术、工艺上有那些加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9)承制单位被审查的单位产品部分部件、总装及调试定额工时。

(10)承制单位被审查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是采用什么方法制定的。

(11)承制单位被审查的单位产品与其它相近产品定额水平的对比情况。

(二)承制单位的被审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及相关情况介绍

范例:

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XXXX厂(研究所),是专门从事军用轮、履式车辆规划,研究、试验、设计,生产、修理的基地,也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装甲车辆试验检测的中心。

第XXXX厂(研究所)现设有29个二级单位。

其中9个为生产单位。

10个部室,其他单位10个。

第XXXX厂(研究所)现共有职工1510余人,其中基本生产工人占全员职工人数的43%,辅助生产人员占全员职工人数的36%,其他人员占全员职工人数的21%。

根据本年度生产计划大纲,计算本年度计划任务总共时为152.6万小时,其中军品为122万小时,共生产6个XXXX型号的产品以及1项XXXX型号的科研产品;民品为30.6万小时,共5个型号的产品。

本产品单位产品的初样机定额工时为62373时,正样机定额工时为33786,批生产的定额工时为25989小时。

定额工时主要变化是初样机阶段属于试制阶段。

单件生产,代料情况较多,毛坯余量大,装配、调试及返修情况严重造成了定额工时偏大。

正样机阶段属于基本定型生产,是在初样机基础上的改进,生产数量有所增加,毛坯情况基本稳定,装配、调试及返修情况的减少,使定额工时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定额工时水平较初样机阶段提高了46%。

批生产阶段属于定型生产,且生产数量较大,产品在生产中的改动、变更较小,辅助设备(工、夹、量、模)的投入,装配、调试及返修情况的逐步减少,使定额水平较初样机阶段提高59%,较正样机阶段提高23%。

本产品在第XXXX厂(研究所)生产总项数为2289项。

其中:

专用项为1280项,定额工时为18700小时;借用项为689项,定额工时为6800小时;标准件为320项,定额工时为489小时。

本产品在箱体加工方面,为了确保箱体孔隙的位置精度以及各孔的尺寸和形状误差,箱体的精加工考虑在卧式加工中心上进行。

工艺规程重新进行了调整,需重新设计制造一些夹具,购买一些精加工刀具。

为了保证磨齿精度,对磨齿夹具进行了从新设计,一方面提高了夹具的精度,特别是中心孔精度,改进了压紧装置,将原球面配合压紧改为现行的凹球面与弹子结合压紧,减小了压紧过程中产生的偏差。

另一方面缩短了夹具小轴的长度,提高了心轴的刚性,并设计制造了通用底座,拨杆及上、下硬质合金顶尖。

中间轴材料为20Cr2Ni4A,热处理芯部硬度为35~49HRC,因此需采用在热处理前铣花键,热处理后再对花键进行磨削的工艺方案,由于受结构限制,要求砂轮直径不能大于63mm,造成加工过程中砂轮散热性能差,花键长度为345mm,因此很难保证分度圆跳动公差0.05mm。

光学零件可分为透镜、棱镜、平面反射镜、分化板和特殊用途的光学零件等。

是高精尖国防光学仪器产品,对光学零件的加工无论在技术指标上、质量要求上还是在外形尺寸上都有非常特殊的要求;加工难度大、生产周期长、不确定因数多,需多次公关才能生产出几件合格零件;光学零件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合格率低易产生批量报废。

本产品部分部件、总装及调试定额工时(正样机阶段)如:

变速箱定额工时为2818小时;

转向机定额工时为1351小时;

观瞄仪器安装定额工时为146小时;

车体定额工时为13068小时;

火控部分定额工时为1419小时;

总装及调试定额工时为6809小时。

第XXXX厂(研究所)定额工时制定方法在初样机生产阶段主要采用经验估工法制定定额工时。

是根据经验对零、部件的图纸及工艺规程进行粗略地分析后,直接估计出的零、部件的单件(工序)定额工时。

其单件(工序)定额工时包括了准备与结束时间。

正样机阶段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制定定额工时。

是根据初样机生产阶段的单件(工序)定额工时的统计资料,工人完成定额工时统计情况及参考相同、相近似零件的实作工时,结合当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经过整理和分析,剔除明显不合理的数据。

制定的零、部件的单件(工序)定额工时。

其单件(工序)定额工时包括了准备与结束时间。

批生产阶段主要采用技术定额法制定定额工时。

是根据正样机生产阶段的单件(工序)定额工时的统计资料,分析生产条件,工艺技术状况和组织情况等的基础上,考虑先进合理性、科学性等要求,对定额各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计算制定的零、部件的单件(工序)定额工时。

本产品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由三个部分组成:

专用项定额工时、借用项定额工时、标准件项定额工时。

其借用项、标准件项的定额工时与所借产品的专用项、标准件项的原定额工时相符。

专用项的零、部件的定额工时由于加工要求精度高、形位公差要求多,加大了加工难度,造成了定额工时略有增加。

特别是装配、调试,由于本产品结构紧凑,装配难度大、装配精度要求高,加大了装配、调试难度,整个过程需要多次循环才能满足技术条件,造成了定额工时有所增加。

二承制单位应提供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及相关的资料

提供资料明细

(1)近二年承制单位的机构设置、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及人事报表(其中:

本生产工人数、辅助生产工人数应与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报表一致。

资料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2)近二年承制单位的生产计划大纲(包括军品、民品及委托本企加工的零、部

件)、实际完成情况及本年度进度安排情况(由生产部门提供)。

(3)近二年承制单位的完成任务总工时报表(应与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报

表一致),本年度计划任务总工时汇总表及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4)被审产品的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要求定额工时分单位或分工序。

资料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5)被审产品的单位产品的目录明细、图纸(图样)、工艺路线、工艺规程、验收

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由设计部门、工艺部门提供)。

(6)技术定额卡片(分工序或分工步。

资料由生产单位或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7)承制单位国家批准的军品保留方案的文件资料。

三审查方对承制方被审产品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上报资料及审查实施情况

审查方对各个承制单位产品的生产性质、产品的结构以及产品的性能按其产品的归

类分为三类,分别为:

第一类,机械制造企业;第二类,研究所事业单位;第三类,光电、电子企业。

并分别按其分类顺序对承制方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进行审查。

审查内容以及要求按分类顺序依次递进,顺序后的审查内容以及要求包括了顺序前的审查内容及要求。

第一类机械制造企业:

一机构设置及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和制度工时的审查

所用资料:

承制单位的机构设置及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汇总表(见表4-1)

承制单位上报制度工时=8×21.5×12×80%×95%×901=141.3万小时

(一)方法

根据承制单位上报的本年度机构设置及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汇总表,结合上年度人事报表及本年度月或季人事报表,摸清企业机构设置情况及各类人员组成情况,并到生产分厂(车间)询问落实,经累计计算后,确定全员职工人数和基本生产工人数,基本生产工人数一般占(机械制造行业)全员人数的32~48%,低于32%或高于48%都是不正常的,应重新核实确定。

基本生产工人数确定后,计算制度工时。

制度工时计算按国家有关规定每个职工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平均21.5天,每年工作12个月,作业率为80%,出勤率为95%。

公式:

每人每年制度工时=8×21.5×12×80%×95%=1569小时

表4-1承制单位上报的机构设置及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汇总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合计人数

基本生产工人数

分厂、车间管理及辅助人员

管理人员

备注

1

公司办公室

12

12

2

计划部

8

8

3

资产运营部

6

6

4

人力资源部

21

21

5

财会审计部

28

28

6

生产部

32

32

7

市场营销部

7

7

8

军品部

6

6

9

质量管理部

32

32

10

技安环保部

13

13

11

一分厂(铸造)

218

171

47

12

二分厂(锻造)

112

87

25

13

三分厂(机加、焊接)

247

190

57

14

四分厂(机加)

103

80

23

15

五分厂(装、调)

116

92

24

16

六分厂(冲、剪)

130

102

28

17

七分厂(工装、模具)

94

76

18

18

八分厂(设备维修)

79

63

16

19

动能公司

46

0

46

20

加工中心

49

40

9

21

教育中心

24

24

22

医院

28

28

23

技术中心

32

32

24

监察部

6

6

25

党群工作部

6

6

26

组织部

8

8

27

工会

15

15

28

纪委

6

6

29

保卫武装部

26

26

合计

1510

901

293

316

(二)审查

1确定基本生产工人数

根据承制单位上报的本年度机构设置及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经审查,承制单位所报人事报表中机构设置为29个,与当前的机构设置相符。

其全员人数为1510人,与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人事报表相符。

其中基本生产工人数为901人。

基本生产人数占全员人数60%,是不正常也不切合实际的,与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人事报表中的基本生产工人人数不一致(见表4-1)。

应重新核实确定,经到生产分厂(车间)询问核实后,其全员人数为1510人,实际基本生产工人数为649人,基本生产工人数占全员人数的43%,符合正常要求(见表4-2)。

承制单位将基本生产多报了252人,原因是生产单位将部分辅助生产人员合计至基本生产工人中。

2计算制度工时

承制单位制度工时=8×21.5×12×80%×95%×649=101.8万小时

注意:

辅助生产工人不计入基本生产工人。

表4-2审查后的承制单位机构设置及相对应的人员组成情况汇总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合计人数

基本生产工人数

分厂、车间管理及辅助人员

管理人员

备注

1

公司办公室

12

12

2

计划部

8

8

3

资产运营部

6

6

4

人力资源部

21

21

5

财会审计部

28

28

6

生产部

32

32

7

市场营销部

7

7

8

军品部

6

6

9

质量管理部

32

32

10

技安环保部

13

13

11

一分厂(铸造)

218

141

77

12

二分厂(锻造)

112

71

41

13

三分厂(机加、焊接)

247

156

91

14

四分厂(机加)

103

66

37

15

五分厂(装、调)

116

75

41

16

六分厂(冲、剪)

130

84

46

17

七分厂(工装、模具)

94

12

82

18

八分厂(设备维修)

79

8

71

19

动能公司

46

0

46

20

加工中心

49

36

13

21

教育中心

24

24

22

医院

28

28

23

技术中心

32

32

24

监察部

6

6

25

党群工作部

6

6

26

组织部

8

8

27

工会

15

15

28

纪委

6

6

29

保卫武装部

26

26

合计

1510

649

545

316

二计算全年任务总工时

所用资料:

承制单位的任务总工时汇总表、承制单位的生产计划大纲及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见表4-3)。

(一)方法

根据承制单位提供的年度任务总工时汇总表,结合近二年的生产计划大纲(包括军

品、民品及委托本企业加工的零、部件)及实际完成情况,本年度生产计划大纲及进度安排情况,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近二年的完成任务总工时报表,前一年度计划任务总工时汇总表进行核对计算。

公式:

全年任务总工时=∑[计划(实际)产品生产数量×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二)审查

根据承制单位提供的年度任务总工时汇总表,结合近二年的生产计划大纲及实际完成情况,本年度生产计划大纲,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及近二年的完成任务总工时报表,本年度计划任务总工时汇总表按公式进行核对计算。

民品的任务总工时经核实计算与生产计划、生产数量、实际完成情况及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相符,为30.6万小时。

军品任务总工时经核实计算与生产计划、生产数量、实际完成情况及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相符,为115.1万小时(见表4-3)。

但经审查生产计划、生产数量、实际完成情况及生产进度安排。

生产计划大纲中缺少军品备件及科研项目的计划及任务总工时。

应将军品备件、科研项目的计划与相对应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补齐。

补齐后,经仔细核实计算军品备件任务总工时补2.2万小时,科研项目任务总工时补4.7万小时,全年军品任务总工时计算确定为122万小时。

承制单位全年任务总工时计算确定为152.6万小时。

(见表4-4)。

注意:

军品备件、科研项目的计划与生产情况,任务总工时计算要准确,不得有丢、缺项的产品。

表4-3承制单位上报提供的年度任务总工时汇总表

承制单位:

时间:

小时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任务总工时

厂报

审查

差额

比率%

厂报

审查

差额

比率%

总计

1457000

军品合计

1151000

1

JP-1

96

1500

144000

2

JP-2

120

3200

384000

3

JP-3

65

1200

78000

4

JP-4

48

2625

126000

5

JP-5

50

8380

419000

民品合计

306000

1

MP-1

150

600

90000

2

MP-2

40

1200

48000

3

MP-3

34

500

15000

4

MP-4

160

800

48000

5

MP-5

300

1050

105000

 

表4-4审查后的承制单位年度任务总工时汇总表

承制单位:

时间:

小时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位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任务总工时

厂报

审查

差额

比率%

厂报

审查

差额

比率%

总计

1457000

1526000

69000

4.7

军品合计

1151000

1220000

69000

6

1

JP-1

96

1500

1500

0

144000

2

JP-2

120

3200

3200

0

384000

3

JP-3

65

1200

1200

0

78000

4

JP-4

48

2625

2625

0

126000

5

JP-5

50

8380

8380

0

419000

6

备件

895

22000

22000

22000

22000

7

科研

1

47000

47000

47000

47000

民品合计

0

306000

306000

0

1

MP-1

150

600

600

0

0

90000

90000

0

2

MP-2

40

1200

1200

0

0

48000

48000

0

3

MP-3

34

500

500

0

0

15000

15000

0

4

MP-4

160

800

800

0

0

48000

48000

0

5

MP-5

300

1050

1050

0

0

105000

105000

0

三军品保留能力工时审查

所用资料:

承制单位国家批准的军品保留方案的文件资料。

承制单位按国家批准的军品保留方案的文件资料,上报军品保留能力工时为134万小时。

(一)方法

根据承制单位提供的国家批准的XXXX[200X]XXX号军品保留能力的文件批复,该承制单位军品生产保留能力为XXX式履带车辆XXX辆,配套生产军品保留能力为履带车辆传动系统XXX套和相对应的履带车辆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及履带车辆传动系统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进行核对计算。

公式:

国家批准保留的军品生产能力总工时=∑(批准保留数量×批准保留方案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二)审查

据承制单位提供的国家批准的XXXX[200X]XXX号军品保留能力的文件批复,该承制单位军品生产保留能力为XXX式履带车辆50辆,配套生产军品保留能力为履带车辆传动系统100套。

XXX式履带车辆定额工时为21000小时;履带车辆传动系统定额工时为2900小时。

依据以上资料计算承制单位的军品保留能力工时为134万小时。

注意:

有些军品生产企业没有国家部委对该企业的军品保留能力批文,则以上年度该承制单位的实际完成任务总工时为该厂的军品保留能力总工时。

四承制单位被审产品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审查

(一)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审查

所用资料:

单位产品目录明细、图纸(图样)、工艺路线、工艺规程、验收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见参考表)。

参考表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

承制单位:

时间:

小时

序号

产品图号

产品名称

工艺路线

基数

定额工时合计

准备

结束

铸造

锻造

机加

冲、剪

(板金)

热、表

光加

装、调

台分合计

单件合计

1

01-001

1

7.2

7.2

6

1.2

4

2

轴承盖

铸-机-表

2

01-002

2

2.8

1.4

2

0.8

0.6

垫板

铸-机-热-表

3

01-003

12

19.2

1.6

1

0.2

1.2

0.2

螺栓

锻-机-表

……

……

21

08-010

1

256

256

120

32

256

箱体

铸-机

22

08-020

2

15

7.5

6

2.2

3.3

2

齿轮

锻-机-热

23

08-030

1

104

104

48

6

82

16

中间轴

锻-机-热

……

……

38

0101-11

1

12

12

6

12

物镜

光加

39

00-00-00

1

1686

1686

240

1686

总装调试

装、调

……

……

合计

1被审单位产品目录明细、图纸(图样)及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的审查

所用资料:

单位产品目录明细、图纸(图样),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见参考表)。

(1)方法

根据承制方被审单位产品目录明细、图纸(图样)及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进行逐项审查核实,确定所报单位产品定额工时汇总资料是否存在多项、缺项问题;每个零、部件所用基数是否准确,该产品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各是多少项;各占总项数的百分比(指自制项或自制某工序项)各是多少;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项各定额工时是多少,占单位产品定额工时的百分比(指自制项或自制某工序项)各是多少。

(2)审查

根据承制单位提供的被审单位产品目录明细、图纸(图样)及单位产品制造定额工时汇总表进行逐项审查核实。

未发现多项、缺项问题;该产品每个零、部件所用基数准确无误;其单位产品的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项及定额工时(见表4-5)。

表4-5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项及专用项、借用项、标准件项定额工时统计表

序号

内容

项数

占总项合计数%

定额工时h

占总定额工时合计数%

1

专用项

1280

56

18700

72

2

借用项

689

30

6800

26

3

标准件项

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