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618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docx

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学设计

1、导入:

现在是冬天了,天气比较冷,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衣、羽绒服,晚上睡觉时都盖上了比较厚的被子,为什么我们穿上棉衣、盖上被子会感觉到暖和呢?

生:

同学们的问题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它们会生热吗”

2、新授

如果我们有疑问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生:

做实验

对,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像科学家那样,从实验中去寻找科学答案,但应该怎么做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生讨论

把我们的讨论结果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

在进行实验前有没有哪位同学想提醒同学们在实验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生:

老师也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几点:

(小黑板出示)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填在实验记录单里。

生实验

把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小黑板提前画好表格)

通过刚才的实验及同学们间的交流,请同学们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

不能生热

那为什么我们穿棉衣、盖棉被会感到暖和呢?

根据我们刚才的实验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哪位同学能帮老师解释一下?

生:

棉花、羽绒、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够保护我们身体散发出的热不会被很快传递出去,所以会感到暖和。

不会生热,但能保温

3、保温性能一样吗?

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如棉花、毛衣等材料不能生热只能保温,那么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一样吗?

生:

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

生设计方案

把我们的实验方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交流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生实验

把我们的实验结果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交流(小黑板提前画好表)

通过刚才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

生:

4、收获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想继续研究吗?

生:

5、拓展

同学们的收获这么多啊,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保温,但有时更需要散热,请同学们在课下继续搜集人们在这方面的应用,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搜集的材料多。

附送: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四上《它们会生热吗》教案

袁秀峰

一、教学目标:

知识: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热传导的特征,并通过实验探索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

能力:

培养学生装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在分析观察实验的结果以及学习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对保温和散热基本方法的了解

难点:

认识保温瓶胆的构造起保温的作用

三、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44支皮毛10块毛巾10块手套10只棉花10份四个大小一样材料不同的水杯,方座支架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冬天到了,天越来越冷了,为了御寒,同学们都是怎样做的?

晚上睡觉盖得被子是什么用材料做的?

他们给你的感觉怎样?

2.下面用你带来的毛巾、棉花、手套还有老师发给你的皮毛包住手感觉一下。

3.为什么感觉很暖和?

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把自己知道的和想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4.小结:

生活处处皆科学。

它们是不是真的会生热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好吗?

板书:

它们会生热吗?

二、探究保温的原因

活动一:

它们能生热吗?

1.先猜一猜:

手套、毛巾、棉花、皮毛这些材料到底能不能生热呢?

(同意能生热的同学举手)

2.要想证明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3.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对还是错?

4.学生交流后小结(出示课件):

◆用手套、毛巾、皮毛包住温度计的液泡,测一测,过段时间后温度是否上升了。

◆如果温度计的读数升高了,证明它们能生热;◆如果温度计的读数跟原来的读数一样,说明它们不能生热。

5.要保证实验成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团结,配合得最好!

各小组汇报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

小结(出示课件):

1.使用温度计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温度计;

2.不要用手触摸温度计的液泡;

3.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4.做好初始温度记录。

(打出内容后全班齐读)

6.各小组按要求分工。

(除了每人测一种材料外,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7.开始做实验:

每个小组根据分工,完成包住温度计液泡的任务,做好实验准备;

老师了解准备情况,告诉学生:

当老师告诉你3分钟时,你马上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告诉小组长,让下组长把读数记录在表格中;老师说6分钟时同样。

看看温度计的初始温度是多少?

马上报给小组长,小组长记录在表格中。

开始计时。

(3分钟记录一次;6分钟记录一次)

⑸根据实验结果,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

它们能否生热?

8.各小组汇报交流。

(如果有学生的结论出现“能生热”的情况,让这个学生到前面来演示,并找一个结论“不能生热”的同学也上来一起演示,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哪个同学测试的方法不对,然后交流:

为什么不对?

9.得出结论(出示课件):

它们不能生热,但能保温。

板书:

不能生热能保温

10.讨论:

它们为什么能保温呢?

引导:

棉花、毛巾、手套、皮毛内部有什么?

(空气)

棉花、毛巾、手套、皮毛还有空气是热的良导体还是热的不良导体?

空气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传递热的?

(在棉花、毛巾、手套、皮毛中的空气容易对流吗?

)(不容易)

把刚才我们搜索的信息整理一下,交流:

它们为什么能保温呢?

11.小结(出示课件):

在棉花、毛巾、手套、皮毛的孔隙里充满了不易流动的空气;棉花、毛巾、手套、皮毛、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们最不容易传热,所以能够保温。

材料越厚,孔隙越多,不流动的空气越多,保温性能越强。

活动二:

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一样吗?

1.(刚才,我们通过齐心协力的探究,知道了皮毛、棉花、毛巾、手套等材料不能生热,但能保温,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

)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一样吗?

你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看法吗?

2.该怎样证明你们的观点呢?

(板书:

不同材料保温性能)

3.做这个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事项呢?

引导学生:

什么时候的温度应该是杯中水的初始温度?

每个杯子中的水的多少不一样行吗?

在不同的时间下对它们进行比较行吗?

杯子的大小和厚度及形状的不同对得出正确的结论

有没有影响?

4.(学生讨论后出示课件):

(指名读内容)

必须同时把温度计分别插入不同的水杯中;

温度计的读数不再上升时的温度就是杯中水的初始温度。

水的体积、杯子的大小、厚度及形状必须相同;

必须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比较。

5.老师找来四个不同的杯子,这四个杯子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但他们的大小和厚度及形状不符合我们本次实验的要求,猜一猜,谁的保温性能最强?

6.找四名同学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实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看谁的操作最好!

7.先记下初始温度;5分钟后,读出不同水杯中温度计的读数。

8.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板:

材料不同,保温性能不同。

三、课堂评价

至此,我们的探究任务全完成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你认为你们小队谁的表现最好?

四、课外拓展

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保温,有时候更需要散热,课下观察人们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板书设计:

它们会生热吗

不能生热能保温

不同材料保温性能不同

 

《它们会生热吗》教学反思

袁秀峰

冬天,穿上棉衣、盖上棉被就会感觉暖和,孩子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可是穿棉衣、盖棉被为什么会暖和,其中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却很少有孩子关注。

所以我就从这个问题作导入,引出学生的思考,结果全班学生几乎一致认为是“棉衣、棉被会生热”,当时我想引导学生是否有其他的思考,想引出矛盾,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环节,看到这种情景,我改变了教案中的设计,“棉衣棉被是否会生热?

大家的看法对不对呢?

老师不发表自己的评论,还是大家自己用实验来说话吧!

”这样进入实验探究环节。

我还适时的提示学生:

做实验之前想一想,我们要验证什么?

怎样去验证?

验证结果说明什么?

大家一定考虑好。

完成实验后,每一个小组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同学们,结果出现两组数据,一种是手套将温度计包起来,不同的时间温度计读出的温度不一样,还有一组是温度计读数一样。

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学生会通过温度计读数是不变的,也就是说通过实验说明,棉衣、棉被只是保暖,不能生热,矛盾产生是我没有预计到的,这时我灵机一动,提问学生“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呢?

”学生分成两派各持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提议两种说法各派一名代表上前来把刚才的实验再做一遍,大家注意观察问题出在哪里。

在两位学生实验的时候,大家屏住呼吸,仔细观察,待两位学生完成实验后,学生们迫不及待的举起手来,回答其中一位学生温度计的拿法不正确,不能用手抓住温度计的水银柱,那样测出的温度不准确。

既然这样我又让学生用正确的测温度的方法来测温度,最后通过事实验证棉衣、棉被不生热,只能保温。

学生运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调动了每一个学生参与的兴趣。

俗话说:

智慧出在人的手指尖上,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验证,这样获得的知识将终身难忘,这样的课也使我体会到了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愉悦!

 

《它们会生热吗》评课

刘艾英

优点: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为本,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件对整个教学加以贯穿,激发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用科学的观点解释问题,在比较、归纳中的得出结论。

2.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他人合作。

3.老师能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产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4.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体现了“以人为本”。

5.学生回答后,老师能够把产生的问题返回给学生,教师没有急于做出解答,让学生思考的更深入。

 建议:

1.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有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设计了,关键就看我们有没有给我们充分的时间,有没有给学生适当的提示。

不要因为几位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就放弃这个环节。

应该反思自己问题是否恰当,学生是否能理解。

如果学生不理解,我们应该怎么进行合理的引导。

课堂开放了,但教师“导”的作用没有降低,应该更恰当。

2.学生说的“会”、“懂”与实际动手操作是有差距的,因此教师应该多巡视,否则,一个实验下来,不但得到的数据有问题,而且还让学生对科学实验有了不科学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