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1027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最新】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四组消化液中,都能消化淀粉的一组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肠液、胰液

C.胰液、肠液、唾液D.肠液、胰液、胆汁

2.某校4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分别准备了补充能量的物质:

甲-糖;乙-牛肉干;丙-水果;丁-蛋糕。

哪位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更快地补充能量?

()

A.甲B.乙C.丙D.丁

3.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其血液化验的结果往往是()

A.血小板的数量减少B.红细胞的数量减少

C.白细胞的数量增多D.血细胞的数量正常

4.甲、乙、丙三人同行,而丙由于车祸不幸受伤,需要甲或乙供血,已知丙的血型为A型、甲为○型、乙为A型,医生首先考虑由()供血。

A.甲B.乙C.都可以D.都不行

5.化脓的伤口中脓液的主要成分是(   )

A.死亡的红细胞               

B.死亡的白细胞

C.死亡的血小板               

D.死亡的细菌

6.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 )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B.压迫伤口远离心脏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简单处理伤口即可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7.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A.肺泡数量多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壁薄D.以上都是

8.关于人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具有的共同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要吸收二氧化碳B.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都要吸收氧气D.都要释放出能量

9.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气压()

A.高于外界大气压B.低于外界大气压

C.等于外界大气压D.无法确定

10.可以反映肺呼吸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A.呼吸频率B.肺活量的大小

C.呼吸的深浅D.心输出量的大小

1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水由呼吸系统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排出D.皮脂腺的分泌

12.正常人肾动脉血浆和肾小囊中的液体,含量不相同的物质()

A.蛋白质B.水C.氧气D.尿素

13.下列叙述中,与小肠的消化作用无关的是()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绒毛与微绒毛

B.小肠蠕动

C.小肠内有胆汁

D.小肠内有肠液和胰液

14.与流入小肠壁内的血液相比,流出小肠壁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特点是()

A.氧增加了B.二氧化碳减少了C.养料增多了D.废物减少了

15.下列现象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

A.草履虫对刺激作出反射B.冬天冷得发抖

C.植物根的向地性D.用电刺激蛙离体腓肠肌,肌肉收缩

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B.巩膜和角膜C.巩膜和虹膜D.角膜和瞳孔

17.“生理盲点”是指视网膜上连接()的部位,因为没有感光细胞所致

A.玻璃体B.晶状体C.视神经D.脉络膜

18.听觉感受器位于()

A.半规管B.前庭C.耳蜗D.咽鼓管

19.下列关于抗体的途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人体在抗原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

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它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长有短

D.能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所有病原体

二、填空题

20.双缩脲试剂可检测,维生素C可以用来检测。

21.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脂肪最终被分解为___和___.

22.心脏包括左右__________和左右____________,其中在心房和心室间存在瓣膜,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3.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尿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红细胞里有一种含__________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其特点是:

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______________,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_______________。

25.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特别是___________的调节作用。

26.耳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7.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会再患麻疹,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

三、判断题

28.泌尿系统是人体唯一的一条排泄途径。

(______)

29.侏儒症患者,人矮小,但智力正常;呆小症患者,人矮小而痴呆。

()

30.遇到巨大声响,要迅速闭嘴,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______)

31.观察人血涂片时,最容易看到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______)

32.煤气中毒造成死亡是因为呼吸过程中肺通气发生障碍。

(______)

33.静脉血是指颜色暗红,含氧多的血液。

(______)

34.近视眼患者应配带凹透镜矫正。

(______)

35.饭后一段时间,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

36.给儿童打预防针是保护易感人群。

(______)

37.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减少固体垃圾。

(______)

四、综合题

38.人体离不开大米,大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能量保证。

下面是大米在人体内的主要变化,请分析回答问题:

(1)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人体消化道中最先消化淀粉的部位在__________,淀粉最终在__________内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后,首先到达的右心房,然后经过___________循环再回到心脏________、左心室,最后经_________远离心脏直至全身。

(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过__________滤过作用进入__________形成原尿。

若某人的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_________病。

(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______________,在那里它被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39.李大爷去年患上糖尿病,一年来主要依靠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稳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李大爷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的颤粟,而后感觉到疼痛,颤栗是一种反射活动,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孤如图。

①结构①在反射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构⑦是由_____________及相应的肌肉组成。

李大爷的痛觉是在__________产生的,这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李大爷只能肌肉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液的稳定,而不能口服胰岛素制剂,其中的理由是胰岛素是一类_________激素,口服易被消化液___________。

如图A、B两只试管,A试管加入2毫升淀粉糊,B试管加入1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如图的物质,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40.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

41.在这个实验中有两个步骤不完善,请你加以改进完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B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3.如果不完善此方案,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完善后淀粉糊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试管。

参考答案

1.C

【解析】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肠液里面含有胰腺、肠腺等分泌的多种消化液,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C正确。

2.A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是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补充能量最快的食物;故A正确;

B.乙-牛肉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而不是主要能源物质;故B错误;C.水果能够为人体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故C错误;D.蛋糕虽含有丰富的能源物质---糖类,但需要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后,人体才能吸收利用;补充能量慢,故D错误。

故选:

A

考点:

此题考查的是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3.C

【解析】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患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其血液化验结果往往是白细胞增多。

4.B

【解析】输血的原则是同型相输,输血前还要做交叉配血实验,已知丙的血型为A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该以输型血型的血为原则,因此可以给丙输血的是乙。

5.B

【解析】

血液中的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病菌后自己也会死亡,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从伤口流出,形成脓液。

6.B

【解析】

【分析】

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出血类型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

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

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

静脉出血

颜色暗红,血液较缓

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

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

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详解】

静脉出血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因此某战士在抢险时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暂时性止血措施是“压迫伤口下方的血管”即远心端的血管。

选项B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管出血的类型特点和止血方法。

7.D

【详解】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细胞;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

故D正确,A、B、C项不全。

8.C

【解析】

呼吸作用吸收的是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9.C

【解析】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吸气结束;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当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呼气结束,因此吸气或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是相等的。

10.B

【解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

11.D

【分析】

人体排泄途径有三条:

1、通过肺呼气排出二氧化碳和部分水蒸气,2、通过皮肤出汗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3、通过肾排尿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详解】

A、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属于排泄,属于排泄;

B、汗液是人体内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代谢废物由皮肤排出,属于排泄;

C、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过程,属于排泄;

D、皮脂腺是附属于皮肤的一个重要腺体,它能分泌皮脂,能够滋润皮肤、毛发等作用。

皮脂为油状半流态混合物,含有多种脂类,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等,它不是人体代谢终产物,所以皮脂的排出不属于排泄。

故选:

D。

12.A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原尿中除了蛋白质含量甚少之外,各种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尿素、尿酸和肌酐等的浓度都与血浆中的非常接近.故是正常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和肾小囊中的液体,含量相同的物质是尿素、葡萄糖、无机盐,含量不同的是蛋白质。

13.B

【解析】

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是与小肠吸收功能相适应的,小肠蠕动与小肠的消化作用无关,B正确。

14.C

【解析】因为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流出小肠壁的血液中养料增加。

15.B

【解析】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没有神经系统参与的生理活动就不是反射,选项中冬天冷得发抖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B正确。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因此答案为C。

考点:

眼球的结构功能

17.C

【解析】

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即视网膜连接视神经的部位,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18.C

【分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详解】

听觉形成的过程是: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C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19.D

【解析】抗体是抗原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A正确;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B正确;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有长有短,如流感病毒的抗体存留只有几天,而天花病毒的抗体可以存留约60年,C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D错误。

20.蛋白质;吲哚酚试剂

【解析】试题分析:

蛋白质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震荡均匀,会观察到出现紫色的现象,所以应用双缩脲试剂可检测蛋白质。

蓝色吲哚酚试剂使还原型维生素C变为氧化型维生素C。

维生素C溶液在中性条件下,使吲哚酚试剂由蓝色变为无色。

维生素C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使吲哚酚试剂由蓝色变为粉红色,所以用吲哚酚试剂可以来检测维生素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基本常识

21.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解析】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在小肠内蛋白质最终分解成氨基酸,淀粉最终分解成葡萄糖,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2.心房心室防止血液倒流

【解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脏各腔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不同,与此相适应,心脏各腔的壁的厚薄也不同,左心室收缩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因此左心室的壁最厚;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23.肺肾脏肾单位

【解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气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形成尿液的主要场所是肾脏,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4.铁结合分离

【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25.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解析】人体之所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人体也有调节作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它具有作用时间短,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使人体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26.外耳中耳内耳

【解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如图:

27.特异免疫

【解析】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会再患麻疹,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28.错

【解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29.对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的生长与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在幼年时如果生长激素分泌较少,人体生长迟缓,身材就会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成为侏儒症。

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如果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导致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30.错

【解析】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题干说法错误。

31.错

【解析】

以下是显微镜下血涂片的截图:

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可以看出:

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有细胞核;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看不见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个体太小,因此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看到的血细胞是(红细胞),因为红细胞数量多且是红色的,题干说法错误。

32.错

【解析】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可见,煤气中毒时,障碍发生在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题干说法错误。

33.错

【解析】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说法错误。

34.对

【解析】近视时,晶状体的焦点在视网膜前方,于是看东西就不清楚,在眼镜前面加一片凹透镜,将外面的平行光线先发散,再传入眼镜,矫正了过度汇聚的光线,使得光线经过晶状体后能够被汇聚到视网膜上,于是就看清楚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5.√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之所以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是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饭后,胰腺吸收到了营养物质,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36.对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给儿童打预防针是增强儿童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者的措施,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37.错

【解析】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38.口腔小肠肺循环左心房主动脉肾小球肾小囊糖尿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水

【解析】

(1)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最终在小肠内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

(2)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

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门静脉→体静脉→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3)葡萄糖随部分血液流到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葡萄糖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若某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可能患有糖尿病;(4)葡萄糖随着血液循环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这样,大米的重要使命就完成了。

39.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运动神经(传出)末梢大脑皮层传导蛋白质消化

【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