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886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docx

货币银行学名校考研真题第12章货币政策

第12章货币政策

12.1重点内容归纳

一、货币政策概述

通俗地讲,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政策目标;

(2)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3)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多重的,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

二、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①法定准备金制度。

法定准备金政策指在国家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②再贷款(再贴现)。

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贴现率。

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

③公开市场操作。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①消费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的投机。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以抑制房地产投机。

④道义劝告,指的是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策的相应措施。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这就是所谓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主要是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

(1)凯恩斯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用符号表示为:

R→M→r→I→E→Y,

式中,R为存款准备金;M为货币供给量;r为市场利率;I为投资;E为总支出;Y为总收入。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市场利率,因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首先影响的是利率的升降,然后才是投资和总支出的变化。

(2)货币主义理论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

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

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最后是名义收入Y,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

由于M作用于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这一变动在短期内有影响,在长期内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3)托宾q理论

q指现有资本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

该模型认为,只要购买资本所花费的1美元使企业的市场价值增加超过1美元,即q>1,企业就会投资。

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

为股票价格。

(4)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财富效应指由货币政策改变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而对人们拥有的财富发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们消费支出变化的现象。

可表示如下:

式中,W为财富;C为消费。

(5)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

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强调利率变化对信贷配给可能量的影响并特别强调制度因素和预期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投资的利率弹性甚小,货币政策仍能通过影响贷款人即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供应可能量而作用于经济活动。

因此,货币政策仍然是有效的。

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时,除影响银行准备金之外,还会因利率变动引起银行资产价格变动,进而改变银行的流动性。

银行流动性变化将迫使银行调整其信贷政策,信贷配给可能量大小的变化,又影响实际经济活动。

信用供给可能性效应的模型可以概括为: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r)→流动性(L)→信用量(K)→国民收入(Y)。

四、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根据中介指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可分为两类:

一是近期指标,即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强,但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远,主要是指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另一类是远期指标,即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弱,但离政策目标较近,主要指利率指标和货币供应量。

五、货币政策的效应

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包括:

(1)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时滞”。

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组成。

(2)货币流通速度。

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预料到或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偏离,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

(3)微观主体预期的对消作用。

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体广泛采取的对消其作用的对策,可能归于无效。

(4)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5)透明度和取信于众问题。

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需要配合,需要搭配实施,是由于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

在经济疲软、萧条的形势下,要想通过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克服需求不足,以促使经济转热,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而在经济过热的形势下,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需求过旺,以克服通货膨胀和虚假繁荣,财政政策不如货币政策。

同时,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消极的负作用。

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负作用有所缓解。

12.2名校考研真题与解析

12.2.1概念题

1.货币政策有效性(北京工商大学2004研)

答: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程度。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是由有效需求不足所引起,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预期作用,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发挥原来的作用,货币政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力有限。

货币政策有效性实际反映了不同学派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看法。

2.货币政策时滞(北师大2003研;东北财大2001研)

答: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

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组成。

内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南开大学2001研)

答: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通常认为中介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如下一些指标:

①可控性。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的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②可测性。

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的做出反应。

③相关性。

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④抗干扰性。

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

中央银行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使货币政策能在干扰度较低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避免货币当局错误判断经济形势,造成决策失误、控制失当的局面。

4.货币传导机制(浙江大学2004研)

答:

货币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

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一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1)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社会经济单位总以货币、债券、股票和实物资产等形式持有资产,货币只是资产的一种形式。

每一种资产都有收益率,各经济单位通过比较各种资产的收益而随时调整其资产结构,这个调整必将影响到整个经济活动。

对此,凯恩斯学派认为,当货币政策变动时,例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债券,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货币资产收益率下降;经济单位以货币买进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则增加投资,引致总需求增加,导致产出增加。

整个传导过程可表示为:

货币政策工具→M(货币供应)→r(利率)→I(投资)→E(总支出)→Y(收入)。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先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利率水平,再经利率水平的变动改变投资活动水平,最后导致收入水平的变动。

货币政策对收入水平影响的大小取决于:

①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利率的影响;③利率变化对投资水平的影响;④投资水平对收入水平的影响,这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

这一传导过程中各个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其中任意环节出现阻塞或障碍,都可能导致货币政策效果的减弱或无效。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是利率。

(2)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

该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银行增加贷款,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升,从而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增加,引致产出提高,直到物价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量完全吸收掉为止。

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

M→E→I→Y。

M→E,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

这是因为:

①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

②货币需求函数中不包含任何货币供给的因素,因而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

③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由于货币需求并不改变,公众手持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从而必然增加支出。

E→I,是指变化了的支出用于投资的过程,这是一个资产结构的调整过程。

①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或用于购买金融资产或用于购买非金融资产;

②不同取向的投资会相应引起不同资产相对收益率的变动;

③这就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

最后是名义收入Y,Y是价格和实际产出的乘积,货币供给的变化在短期内会引起实际收入和价格两方面的变化,而在长期只会影响物价水平。

12.2.2简答题

1.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及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东北财大2002研)

答:

(1)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政策工具的总称。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此外还有一些选择性政策工具和直接控制手段、道义劝告等等。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指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超额准备金可以反映银行体系扩大放款和投资的能力,也是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运行效果的良好“预测器”。

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是中央银行可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和货币创造的基础,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关系,其数额的变化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所以,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操纵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测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通常选择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主要有四个: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及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①中央银行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

②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变动又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

③中介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分析货币失衡的原因。

(北京工商大学2004研)

答:

货币失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不相等的情况。

货币失衡的原因可以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方面考虑。

从货币供给方面考虑,由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决定了货币供给量,所以如果货币失衡是因为货币供给过多或过少,则影响货币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银行的行为。

中央银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其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向,从而确定货币政策,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当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判断失误或由于一些政治原因,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应量,导致货币供给过多或过少时,造成货币失衡。

从货币需求方面考虑。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当收入水平增加时,企业和公众对货币的需求增加,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就会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物价上涨,货币失衡。

利率水平影响投资需求,当企业的预期收益大于借贷利率时,企业投资需求上升,对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失衡。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货币失衡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中央银行的货币行为和企业的投资需求,当然其他因素也会对货币失衡有影响。

比如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我国地方政府存在内在的投资冲动,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导致投资需求处于一种不正常的高位,从而增加对货币需求量的增加,而中央银行为了控制宏观经济,往往倾向于控制货币供给量,以防止因地方投资需求造成通货膨胀,这个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矛盾就造成了货币的失衡。

3.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

为什么近年来一些国家直接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

(北师大2003研)

答:

(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念和特点

通货膨胀目标制指货币当局事前向社会公众宣布年度物价上涨目标,并通过观察包括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股票指数在内的一系列指标来定期分析经济态势和物价走势,做出适当的货币政策操作,确保实际物价上涨水平维持在公布的通货膨胀预期目标之内。

这一新的政策框架的特点是:

①抑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惟一的政策目标,政策当局必须事先确定一个目标通货膨胀率并向全社会公布;②货币当局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相应的承诺,通货膨胀目标的实现与否,成为评价货币政策绩效的首要标准。

为此,中央银行享有充分的独立性;③新的政策改革使得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不再重要,中央银行的政策反映主要根据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是否偏离公布的目标而定。

(2)一些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目标,是因为与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相比,它具有很大的优点。

通货膨胀目标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从而克服了传统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特定金融变量的弊端:

①增加了政策透明度。

公众可对货币政策目标、手段及政策调整依据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公众对货币政策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众对货币政策的实绩进行评估。

②赋予了中央银行最大的政策灵活性:

(a)强调了反通胀,社会公众对单一金融变量的关注程度下降,使中央银行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综合运用多方面信息对本国经济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b)在盯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在物价指数和目标通货膨胀率的确定、反通货膨胀路径的选择等方面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③通货膨胀目标有利于解决通货膨胀难题。

因为货币当局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声誉,使社会公众相信中央银行至少不会一旦遇到外来冲击就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在真正遇到严重外来冲击时可以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缓和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压力。

选择通货膨胀指标序列的原则:

①可测性,即该指标的精确数据可以在较短时间得到,并且事后不需要太多的修正;②相关性,即该指标能真实的反映货币对商品价值的变化;③可控性,即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价格变化的长期趋势,一次性冲击应能有效地剔除。

4.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上海交大2000研)

答: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它是一个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效果等一系列内容在内的广泛概念。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共有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方式

货币政策四大目标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矛盾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①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相互替代关系。

②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③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经济的增长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国际收支赤字。

④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货币当局稳定物价的努力常常会导致资本流入和需求减少,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由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固有的矛盾,货币当局只能做出适当的选择而不可能达到所有目标。

可能的选择是:

①侧重统筹兼顾,力求协调;②侧重于权衡或选择,使经济环境的需要而突出重点。

具体的目标选择不但有赖于各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特殊国情,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说也反映了人们对货币经济和货币政策认识的深化程度。

(3)中国关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选择的观点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选取的是单一稳定币值的目标。

但是,货币政策应选定怎样的目标问题,我国理论界近年来一直存在着争论。

主要观点有:

①单一目标论。

这又可分为两种相对立的意见。

一种是从稳定物价乃至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强调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惟一目标;另一种是从货币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出发,主张用最大限度的经济稳定增长保障经济起飞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稳定物价,即强调经济增长应摆在首位。

②双重目标论。

这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应是单一的,而应当同时兼顾发展经济和稳定物价的要求。

强调他们两者的关系是:

就稳定货币而言,应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稳定,即在经济发展中求稳定;就经济增长而言,应是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即在稳定中求发展。

如果不能兼顾,则两者的要求均不能实现。

③多重目标论。

鉴于货币政策涉及面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加快,就业和国际收支问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因此又有人提出: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包括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均衡和经济增长、稳定物价等方面,即目标不应是双重的,而应是多重的。

5.中国加入WTO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上海交大2002研)

答: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运行的环境、社会资金总量和结构将发生变化,这将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其有利的一面表现在,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对于货币政策的及时反馈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市场化货币政策工具会产生促进作用;不利的一面主要是,对外资银行开放将会削弱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具体表现在: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将发生改变

加入WTO后,现有对外资银行的多种限制都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业务量将迅速增加,原来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渠道的机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当外资银行被允许经营外汇和人民币业务时,外资银行便成为传导货币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

由于外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际金融市场,因而与国内金融机构相比较,他们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和约束较小。

比如利率管制和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政策性较强的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很弱。

随着外资银行在金融中介业务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大,货币政策产生直接作用的覆盖面有所缩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作用产生“泄漏”,即外资银行在受到国内制度约束时,会更多地转向国际市场。

国内货币政策放松时,外资银行可能仍保持谨慎贷款;反之,国内货币政策从紧时,外资银行可能从其他渠道回避管制。

(2)利率管制制度的效率有所减弱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管制利率制度,中资和外资银行经营的人民币存贷款业务都必须遵守《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不得擅自决定。

从严格意义上说,人民币利率还不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市场利率,有很大程度的政府行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有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困难。

这是因为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工具——利率不能随市场灵活变动,从而难以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

中资银行无法真正实现商业化改革和增强其竞争力。

在中国经营的外资银行外汇存贷款利率不受中央银行管制,而国内银行业的外汇存贷款利率则是受严格管理的。

这样,利率政策对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业的区别将导致不平等竞争,并使国内银行业处于不利地位。

因此,外资银行业务量比率的增加实际上意味着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业务量越来越大,并使其管理效率下降。

人民币对外币的多种交易产品无法确定其交易价格,多种外汇业务无法开展。

管制利率使价格杠杆难以发挥作用,限制了我国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3)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加强

外资银行作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最直接的联结点,对于融合两个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使货币政策的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加强。

比如,当国内利率水平与国际市场有代表性的利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时,外资银行的运作将给货币政策带来外来冲击;当国内利率水平高于国际市场时,大量资金可能通过外资银行流向国内银行业,它们可以通过同业拆借或其他新的金融工具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这就部分地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此外,由于外资银行受到的约束要比国内银行业少,其经营环境更为宽松。

比如,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除中国银行)外一般不能进行外汇远期业务,而外资银行则至少可以进行外币之间的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业务等,外资银行具有利用国内银行业禁用的金融工具的自由。

外资银行的介入,将使货币政策对外依赖程度有所增强。

这样,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变化情况,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取向,采取相应对策,将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6.论货币政策时滞与通货膨胀控制。

(人行2004研)

答:

(1)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货币当局采取措施,产生经济效果的时间间接。

货币政策的时滞可以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有采取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

内部时滞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

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当局制定决策到决策产生效果的时间间隔,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时间较长,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

外部时滞长短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2)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的持续快速上升过程,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货币贬值。

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主要有紧缩性需求管理、收入政策、对外经济管理和供给管理。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紧缩性需求管理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最有效、运用最多的通货膨胀控制工具。

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提高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等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