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51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地理上册 23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2.3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运用“黄河流域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流经的主要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

2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探究含沙量大的原因,凌汛、地上河

的危害。

3举例说明治理黄河的综合措施。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师点拨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思考、小组讨论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初一时我们曾共同领略了冼星海与光未然一起创作的黄河赞歌,今天,让我们共同表达对黄河母亲的深情与依恋。

让我们一起朗诵《黄河颂》。

展示目标

1运用“黄河流域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流经的主要省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等。

2说出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探究含沙量大的原因,凌汛、地上河的危害。

3举例说明治理黄河的综合措施。

 

全体同学随着雄壮的旋律,跟着字幕高声朗诵《黄河颂》

 

由学生代表朗读,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朗读中激起对母亲河的热爱,进而充满学习的激情。

 

2总体认识本节课的任务,进而有目的地学习。

激情过度:

你知道黄河主干像什么形状吗?

师出示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45—P46有关文字及“图2—3—5黄河流域”

描出黄河的主干

找出1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省区。

3主要的支流

(师及时巡视、指点、督查学生学习

并在黑板上画出黄河主干图)

学生齐声回答:

知道!

像“几”字!

学生根据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5-46正文及图。

先描出主干再圈划出:

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入海:

渤海

上中游的分界:

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

桃花峪2流经的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评原

3流经省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九省区

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学生依据自学指导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手、动脑,培养他们图文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

教师点拨

及时巩固

承转过渡

老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及时巩固

李白曰: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中的“天上”指,“海”指

老师饱含情感的赞美: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回答、表现十分出色,为旅游团争得荣誉。

现在我们各旅游团再次准备,向游客们继续介绍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

1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快速抢答,巩固自学知识

2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北辛旅行社、荆河旅行社、龙泉旅行社,相互交流后选出代表先后向游客介绍黄河的上述1、2、3概况。

(边补充板图边介绍)

对于学生的表现,师生都给以真诚的赞美★龙泉旅行社可根据省级行政区空白图介绍。

学生信心百倍

摩拳擦掌

1培养学生的快速应变能力,促进师生融洽交流的关系。

2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和回答问题面对观众的勇气。

通过语言激励让学生能更主动的学习.

师出示要求:

根据课本P46—P47文字和图片及已有旧知,分组探讨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时间:

5分钟

赛一赛:

看哪组介绍的清晰、准确

重点探究上游什么资源丰富?

在P45“黄河流域图”中找出主要的水电站(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记住它们的名称和位置。

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

中游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哪些句子或词语能够说明中游特点?

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下游来自中游的泥沙在下游形成哪些特殊地貌?

能具体说说它们的形成原因吗?

师巡视、指导、聆听各组的表现和发言

师出示上游梯级开发图以帮助北辛旅行社

师引导学生分析图:

从河口到陕县含沙量由6.7千克立方米增加到37.7千克立方米,

此段流经,说明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师出示“地上河”及“黄河三角洲”图帮助龙泉旅行社。

并提醒大家“黄河三角洲洲”是最年轻的土地

师面带微笑,鼓励学生更好地表达,给他们信心和勇气。

同时,在每一组发言后都给以充分的肯定和赞美。

学生分为三组1北辛旅行社共同探究上游水文特征

2荆河旅行社共同探究中游水文特征

3龙泉旅行社共同探究下游水文特征

(交流探究,并选出小组代表以导游的身份上台指图为大家介绍黄河沿途的状况。

北辛旅行社导游(自豪的语气):

我们上游水能资源特别丰富,看有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很多水电站,为我国许多地方输送电能。

原因呀,她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流向第二阶梯时,落差大、水流湍急,产生了巨大的水能。

荆河旅行社导游(低沉的语气);我们中游黄河水含沙量巨大,从“一碗水半碗沙”可看出。

原因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她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我们正积极治理。

龙泉旅行社导游(幽默的语气)我们下游段形成了独特的令人仰慕(“目”)的景观,那就是河床高出地面5—7米的“地上河”。

夏季一旦决口,可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

灾难深重。

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了“地上河”外,在入海口还沉积形成了“河口三角洲”。

1通过导游的身份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励学生细致、深入地探究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

2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合作精神,而且锻炼他们的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力。

1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既可以全面认识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在交流中互相提高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2“导游”们的不同语气,既增强了趣味性又使学生更利于掌握识记上中下游的特点。

点拨

各旅行社都对本河段的水文特征作了详细介绍,真是有喜有忧。

凌汛又是一大问题,让我们了解它的有关情况。

播放凌汛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凌汛的产生原因、危害、地点及解决办法。

在轻松中了解知识,有松有驰

为了我们的母亲河更美,更利于人民的生活,我们要对她进行综合治理,国家采取了哪些办法呢?

快速阅读课本P48找出具体的措施。

师播放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一步了解治理黄河的措施。

(师提示:

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了黄河洪水,基本解除下游的凌汛威胁。

学生阅读课本P48,自学具体措施

1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种草,开展水土保持,防止泥沙下泄。

2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黄河水顺利入海。

1

通过从课本中提取有用信息,解答实际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

以便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学以致用

1常言道“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说明了黄河什么样的水文特征?

生:

含沙量大

2我们这儿的河流是通过黄河汇入大海,还是通过淮河汇入大海?

生:

通过淮河,因为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当堂达标】

1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称为黄金水道B.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

C我国第一大河D.四季通航

2.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A.我国的青藏高原

B.我国的黄土高原

C.我国的内蒙古高原

D.我国的华北平原

3黄河注入的海洋()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4黄河与长江水文特征像似的河段是()

A上游B中游C下游

5读图回答问题

A黄河有地上河之称的河段是

B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你还知道哪儿有?

C在上图中标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写出名称。

D图中2处平原最优越的发展条件是。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大声朗读,首先就进入情境,产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并有了学习的激情。

在自学中他们能高效的自学知识,小组的讲解又巩固了所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旅行社的形式合作探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热情、积极性,气氛活跃。

在导游的讲解中,我们既被他们的语言所倾倒,又牢固掌握了知识,我觉得这是成功的。

但是一些琐碎的东西还需再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鼓励他们去自主学习,大胆讲解,既让老师轻松,又能让学生学有所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