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481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 全国通用.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发现与探索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学设计

1.连通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以“连通器原理及应用”为内容的实验探索活动,提高学生对物理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能提高人们生产实践活动水平的体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2.通过用连通器原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连通器的道理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

2.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并熟悉实验操作。

3.制作“图3”及“实验三”教学视频资料,借以辅助教学,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制作“探索延伸”栏目演示装置一套。

5.准备题图中的两把茶壶。

(可以不备)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解释应用实例和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的难点是“实验三”课题的设计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导语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可以采用直接由两把茶壶(有实物最好)哪个装水多引动讨论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连通器原理及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关于连通器的概念说给学生就可以了,不要求严格掌握内容。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实验一”器材1套。

(见图1,由老师组装好)

②做好小组实验分工

③进行安全操作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与设计研究“连通器原理”,并用所得知识探讨周围物品中对连通器原理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安排了三项实验

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通过学生小组里的实验演示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连通器最大特点是什么?

二是连通器内液面有什么特点?

组织学生边实验边研究,求得答案。

“小资料”回答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题学生自己可以解决。

实验二是研究连通器的原理。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并指导学生研究“思考问题”栏目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可以在小组里研究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总结出正确答案。

问题的核心是连通器内的液面总是一样高,一定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住这一点。

接下来的“讨论”是对“导言”部分的回应。

学生自主学习是可以解决的。

实验三是用连通器原理进行的实验设计。

教师可以先把问题画在黑板上,再提出这交叉处怎么办?

指导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画出一份设计图,再进行全班的设计交流。

交流后,可以播放视频课件进行巩固。

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的实验,教师可以再举一些事例安排教学活动。

比如:

畜牧场的自动饮水器、卫生间器具的下水部分等。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

建议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感悟连通器原理的作用。

2.应注意的问题

(1)尽可能让多数同学参与实验活动。

(2)要注意研讨活动的指导。

(3)本课建议用1课时。

五、背景资料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现在有些地方,仍然是建造很高的水塔,用水管把水塔和用户连起来,构成一个连通器,把水送到用户。

有些高楼还在楼顶建造水箱,用水泵把自来水压入水箱,再用水管连接本楼各用户,构成连通器,以便高层楼用户用水。

2、液位计也是应用连通器原理的实例。

在工业用锅炉,贮油,贮液槽或大容量变压器油箱上,常装置一根垂直细玻璃管,它的两端都与容器内部相连通,所以只要观察细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就能判断容器内部的液面高度。

3、在平整大面积农田时,往往需要测量地面是否平坦,这时就可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制作一个简单的测高器来进行测量。

4.所谓“连通器”是由二个或几个底部相通的容器组成,在连通器中,只注入一种液体时,不论容器的大小、形状如何,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保持在相同水平高度。

2.走进三维空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走进三维空间”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对“三维空间”探究的兴趣,了解三维空间是人们活动的客观存在的空间,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和探索态度。

2.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和了解“立体”的概念,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空间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了解平面图与立体图的关系及空间想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1.“引言”:

导入“空间”与“体积”有关系。

2.“探索课题”:

  从长方体牙膏纸盒看,它有六个面,由于我们视线的局限性,从图中只看到三个面,在我们思考问题时,要“想到”看不到的另三个面,其中必须依靠的是“空间想象”。

3.“探索活动”:

通过观察与实验与空间想象训练,逐步了解3个面看不见的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及藏在大正方形中心1块的思维方法。

这个“观察与实验”虽然逐步都有思维结果,但必须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看不见”部分的想象过程,为“走进三维空间”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练一练空间想象的正确答案是:

(1)图:

(1)—B,

(2)—A,(3)—D,(4)—C.

(2)图:

A—(3),B—

(2),C—

(1)

(3)翻动立方体

第一次翻动:

下面是5,上面是2。

第二次翻动:

下面是6,上面是1。

第三次翻动:

下面是4,上面是3。

(4)填数字:

(见教材)

4.“探索发现”:

(1)空间想象能力的作用。

(2)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性。

5.“探索延伸”:

答案:

图7的答案:

A—M,B—Q,C—P,D—N。

图8的答案:

2号面的对面是6号面。

6.小资料:

▲空间:

是物质运动存在形式。

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具有客观性和无限性。

是三维关系,只能是:

上下、左右、前后,用三个量完全量度。

▲想象力:

在已知的事实或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在思想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三维空间:

指人的活动的客观存在的空间。

▲立体:

有长、宽、厚的形体。

▲立体图形:

图上所有的点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3.有趣的离心现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有趣的离心现象”的实验学习活动,引起学生对离心方面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寻找生活中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及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确。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向学生渗透一些离心力,向心力方面的科学知识。

二、课前准备活动:

1.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教材所需的器具与资料,并对教材中的三个实验要亲自动手做1-2次,发现学生动手实验中容易发生问题,以保证实验结果正确。

2.进行安全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什么叫离心现象。

2.会动手做好三个实验,并从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离心现象。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探索活动”:

实验一:

“飞球走壁”

按照第10页实验步骤多做几次,使小球恰好在盆壁上转动。

通过“思考问题”①②交流对离心现象的感受。

实验二:

“旋转的水”,按教材中的步骤多做几次,再次交流对离心现象的感受。

按照实验程序①②③把塑料勺伸到小碗中间,慢慢地搅动小碗,使小碗在盆的中央旋转。

加快旋转速度,然后停下来,发现当小碗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时,小碗里的水会沿着碗壁升起来,随着转动速度的加快,水不断被甩到碗壁上,当旋转速度慢下来时,水又从碗壁流到碗底。

要多做几次,才能使实验效果明显。

“思考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离心力对液体和固体所产生作用是一样的。

实验三:

“制做一台简易离心机”

▲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

1.用绳子拴塑料瓶;试着找到装满水后,提起绳子使瓶子保持水平状态。

2.手拨动瓶子,使瓶子以绳子为轴快速旋转,使塑片与硬币分离(提示:

混合物在离心仪中快速旋转,两种不同物质,将由各自重量差异而彼此分离)

▲这个实验还说明了:

“在旋转的物体上,离心力对液体和固体所产生的作用是相同的。

当物体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时,该物体中的液体或容纳物就会飞到物体的外缘,从而脱离旋转的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对离心力的应用就是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

2.探索发现:

①熟读①②进一步理解本课主题“离心现象”的结论。

②有条件的同学在课下,按下面要求做“空中转动的桶”的实验。

(1)把水倒进水桶里。

(2)把绳子的一端牢牢绑在水桶的手把上。

(3)用手抓住绳子另一端,在空中甩圈,不断地加快速度,你会发现水乖乖地留在了桶里,却没有漏出来。

游戏中的科学

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劲地把水往桶底拉,水在这个力的控制下都留在了桶里。

(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游戏最好在室外人少的地方做。

3.相关资料:

▲离心力是向心力的反作用力。

例:

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绳拉球提供了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而手感到绳子的拉力,手受到的是离心力。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有一股力作用离心方向,称离心力。

▲离心力就是物体在圆盘上旋转时,产生背离圆心的力,若把石头放在转盘上,石头会感受向外拉的力量。

▲离心力和向心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两种力是一个力,只是看的角度不同。

4.生活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生活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为内容的实验与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探索新知方面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方面科学知识的体验。

2.通过实验活动,学习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方面的知识,并能简单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前准备

1.课前实验准备:

(按小组准备,每4—5人一组)

2.课前资料准备:

(可以参见背景资料)

(1)生活中的酸和碱的相关知识。

(2)了解溶液pH的重要意义。

3.实验演示准备:

pH试纸的使用方法:

(1)在玻璃片或白瓷板放一小片pH试纸。

(2)用一支塑料吸管沾取少量待测液。

(3)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4)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待测液的pH(酸碱度)。

注意:

(1)不得直接将pH试纸伸入到待测液中检测。

(2)pH试纸不得用蒸馏水润湿。

(3)塑料吸管重复使用时,每次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洗净再使用。

三、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健康的密切联系,感悟研究事物最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

初步知道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

由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而推导出科学结论是较为困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和一段话直接切入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要了解一些生活中酸和碱的知识。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要先熟悉实验,要准备一套实验器材,并能很好的操作。

②要注意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视频课件。

③课前教师要按小组配备实验用品:

pH试纸、塑料吸管、白醋、橘汁、牛奶、汽水、洗洁精、肥皂水、洗发液、护发素。

④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是通过酸碱性小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液体的酸性和碱性,并体验酸碱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对“pH试纸的使用”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练习。

落实演示实验关于“学习pH试纸的使用”的要求,实验效果才更好。

活动过程:

进行三项活动

实验一

是通过“学习pH试纸使用”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掌握“液体酸碱性的测定方法”。

实验一是全课的基础,教学进程不要太快。

在老师演示后,让每个学生都亲自试一试,这样总结出来的使用方法,他们更容易掌握。

实验二

是通过“测定生活中常见液体的pH”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生活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这个实验要让每组学生协作完成六种生活中常见液体的酸碱性的检测,并指导学生将测定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注意:

塑料吸管重复使用时,每次在使用前要用清水洗净再使用。

小组讨论

是通过“根据物质的酸碱性的特点,小组内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以认识物质的酸碱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要从“物质酸碱性的角度”一步一步引导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去理解,虽然有一定难度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二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

要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讲解,以加强对课题结论的理解。

(5)探索延伸

建议用小组讨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提示学生要采用本课实验中的结论,结合实验二的相关内容思考。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不要过分强调概念性知识,让学生有所感悟即可。

五、背景资料

1.生活中的酸和碱的相关资料

(1)人们在购买葡萄、橘子等水果时,常习惯地问问“酸不酸?

”。

的确,许多未成熟的水果是很酸的,这是因为它含有许多有机酸,如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酒石酸等。

随着水果的成熟,有些酸会逐渐分解,酸味也就随之减轻。

(2)日常生活中另有一种重要的酸是乳酸。

许多人喜欢吃酸奶、酸菜、泡菜,也都要靠乳酸帮忙。

久不活动,偶尔参加一次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常感到腰酸腿疼,这就是因为肌肉中的葡萄糖在新陈代谢中分解成了乳酸,剧烈的活动使肌肉里蓄积了较多的乳酸,固有酸痛之感。

(3)食醋因含有乙酸(俗称醋酸)而具有酸味。

醋是常用的调味品。

做鱼时,放点儿黄酒和醋。

能解腥味,味道也更鲜美。

烧菜时放点醋,可以使维生素C不受或少受破坏。

吃凉拌菜时放点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同时还可以降低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

(4)鸡汤的味道既鲜美,又富有营养,因为里面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草酸能帮助你洗掉衣服上的蓝墨水或铁锈。

蚊子、蚂蚁叮咬了人的皮肤,因分泌了少量蚁酸而使人发痒;胃液里有极稀的盐酸有帮助消化和杀灭细菌的作用,但当胃酸过多时,它又使人“烧心”和“返酸水”;新摘下来的柿子并不酸,倒是涩得舌头发麻,其实,这也是酸在作怪,这种酸叫鞣酸;羊肉的膻气则是挥发性很强的癸酸引起的;苦味酸有苦味;甘氨酸、水杨酸有甜味;等等。

2.了解溶液的pH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

(1)化工生产中有许多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溶液里才能进行。

(2)测定雨水的pH(因为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

(3)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

(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等等。

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5.不敲自鸣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以“声音共鸣现象与应用”为内容的实验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现象——“共鸣”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索活动,体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活动,初步了解共鸣的有关知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

2.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熟悉实验的操作。

3.关于“探索延伸”栏目问题,教师最好准备一二件乐器,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2.本课教学难点是共鸣现象的认识,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由插图联想到悦耳动听的琴声,以导语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对“共鸣”一词给以适度解释。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认识声音共鸣现象的存在与应用。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2个相同的音叉(带座)、1台袖珍收音机、空盒子(木制或纸制)、2个玻璃杯、1支竹筷。

②做好小组实验分工

③进行遵守实验规则和安全操作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制作装配的简单实验,认识声音共鸣现象的存在与应用。

建议将这个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使学生更清楚要研究的内容。

活动过程:

本课活动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通过故事证明人们很早注意了共鸣现象的存在。

故事要讲得生动,建议不采取读书的形式。

故事中抓住这两句话:

“正好寺院里在敲钟,就在这时挂在房中的磬又自动响起来了。

“在磐体锉磨了几处,从此以后这个磬就再也不发生自鸣现象了。

让学生研究中去理解。

第二部分是通过“实验一”观察共鸣现象。

这个实验各小组都做,会有干扰,教师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实验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问题”栏目的内容。

可以启发学生连系上学期共振现象研究进行思考。

第三部分是通过“实验二”继续观察共鸣现象。

这是对比实验。

这个实验各小组都做,虽然会有干扰,但实验效果还是明显的。

提醒学生收音机音量不要开得太大。

让学生理解“思考问题”栏目的内容有一定困难,因为盒内空气的振动不好观察到,教师要做好启发和引导。

同时可以延伸到实验三再强化理解这一段话。

第四部分是通过“实验三”观察研究共鸣箱问题。

要求学生按实验程序进行教学活动。

提醒学生要保持教室安静,才能保证实验效果。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讨“思考问题”栏目的内容,不会太困难。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引伸到共鸣与共振是一个道理的话题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去理解。

连接到“探索延伸”栏目的实验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内容较多,第一个实验有一定困难,最好由教师演示进行教学活动。

这个实验又很重要,是“探索发现”栏目的主要解释。

第二内容最好用实物,让学生听一听,摸一摸共鸣箱就会体验到共鸣的效果。

2.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实验是教师演示还是学生小组内进行实验活动,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本课建议用1课时。

五、背景资料

1.声源: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各种声源发出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高有低,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不同。

自然界中不仅固体能够振动发声,气体和液体也能够振动发声,如风声和海浪声。

我们每个人在说话、唱歌时,都是一个声源。

2.共振现象:

声音的共振现象叫共鸣。

共振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这样的:

A物体与B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时,B物体的振动就会引起A物体的共振这样一种现象。

3.为什么曹绍夔用一把钢锉,在磐体锉磨了几处后这个磬就再也不发生共鸣现象了?

这是因为:

物体发声的固有频率是由物体的形状、尺寸、质量的分布等因素决定的,当用锉在磬上锉磨几处以后,就改变了磬的形状、尺寸和质量的分布,因而也就改变了磬的固有频率,使它与钟的固有频率不同了,所以也就不能再发生共鸣现象了。

4.实验三证明了声音共鸣现象的存在。

我们周围有许多微弱的声音,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

茶杯、碗、瓶子等容器实际都是共鸣器,就好像胡琴下面的竹筒一样,能够放大声音。

用茶杯等共鸣放大以后,就能听到嗡嗡声。

又因为各种物体的共鸣特性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这种利用物体放大声音的方法,可以用来区别瓶子的好坏、有无裂缝。

5.我国古代对声音的共鸣现象很早就有研究,我们的祖先还利用共鸣现象进行城防时的军事侦察,在两千三百多年前战国时代的一本书中曾有这样的叙述:

在城墙根下每隔几尺挖一深坑,坑里埋置一个容量七、八十升的陶瓮,瓮口蒙上皮革——这就成为一个地下“共鸣箱”,让听觉敏锐的人在瓮旁监听,遇有敌人挖地道攻城的响声就可发觉,并且根据各个坑里陶瓮的响度的差异,可以确定来敌的方向和位置。

北宋的沈括还记载了一种行军宿营时非常方便的监听方法,用牛皮箭套作卧枕,几里之外处传来的敌军人马声都可以被发觉。

6.有趣的回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以“回声现象及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实验与信息收集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信息分析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实验与信息收集活动,使学生知道回声现象的产生与应用

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

2.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

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

3.关于“回声原理的应用”与“探索延伸”栏目问题,教师最好能围绕其内容制作视频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对回声原理应用的理解。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导语和插图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可以从让学生谈亲身感受回声现象的事例来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研究回声现象及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1面镜子(或硬塑板)、2个纸筒、1块机械手表、2把雨伞、2个支架(参考图3设计)等活动用品。

②做好小组实验分工。

③进行组织纪律和安全操作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信息总结研究回声的产生及其实践中的应用。

活动过程:

本课活动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研究北京天坛回音壁的回声现象。

对这部分内容可以先让参观过北京天坛回音壁,听过回声的同学讲述亲身体会。

如果有的同学能讲出另两处声学现象则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部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感知回声现象的存在。

第二部分是实验一,回声现象的研究

这部分实验是由教师演示证明回声现象的存在。

实验操作要耐心细致,还是容易做成功的。

可以请多一些同学来体验回声现象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理解“思考问题”栏目中的问题,并转化成实验的结论。

“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而产生回声。

第三部分是实验二,是进一步研究回声现象

这部分实验也是由教师演示证明回声现象的存在。

与第一个实验不同点在于这个回声是反射了两次。

可以请多一些同学来体验两次回声现象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理解“思考问题”栏目中的问题。

第四部分是研究回声的应用。

列举了三个案例让学生分析,适时播放视频课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先要介绍图意,再弄明白声波的路径,这样让学生弄清楚每个案例是怎样利用回声的。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总结了全课的实验,学生理解即可。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教材中列举了两个案例,教师要做一些启发,此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酌情考虑解决。

2.应注意的问题

(1)因为本课都是教师演示的实验,所以做好实验演示是本课关键的地方,课前要充分的演练,保证课上有较好的实验效果。

(2)本课建议用1课时。

(4)关于回声现象的应用,力争做好视频课件,使声波的路径明显的表现出来。

教师还可酌情举些案例说明。

五、背景资料

1.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2.人耳能辨别出回声的条件是反射声具有足够大的声强,并且与原声的时差须大于0.1秒。

当反射面的尺寸远大于入射声波长时,听到的回声最清楚。

3.关于回声的应用,声呐装置可谓典型。

用回声测海深、测冰山的距离和敌方潜艇的方位,都是由不同功能的声呐装置完成的。

4.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潜水艇潜在水下,看不见,摸不着,一时横行无敌。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郎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