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0021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docx

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修改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统计与可能性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12页-113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明确收集、记录、整理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3、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

2、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引用资源(教学具准备):

实物挂图

教学流程:

⒈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⑴引导学生回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①   广泛地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原始数据。

②   对数据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③   数据处理、分类和计算。

④按一定的顺序或方式表示出来。

提问:

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

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刊、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⑵提问:

记录数据有哪些方法?

举例说明。

(如选举中队长统计选票时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作图形符号的方法…)

⑶出示填空题。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的关系。

()统计图能清楚地直接比较出数量的多少。

小结:

我们学过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在描述数据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根据数据特点进行选择。

⒉指导学生完成第1题

⑴引导观察教材提供的两张统计表,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第一张统计表,重点引导学生对各个城市的数据进行比较,突出最多量和最少量;第二张统计表,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还要引导学生说说发展变化趋势。

⑵思考:

这两组数据分别制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

为什么?

⑶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进一步讨论这两种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⑷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

练习:

填空。

  ①绘制统计图时,要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

②要制出能反映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以及关系的统计表,应制成()统计表。

③为了给病人描绘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统计图。

⒉下面记录了某年某地区七月上旬、八月上旬的气温情况:

七月:

22。

C、24。

C、25。

C、28。

C、26。

C、23。

C、28。

C、29。

C、31。

C、33。

C

八月:

33。

C、32。

C、31。

C、28。

C、26。

C、24。

C、24。

C、23。

C、22。

C、21。

C

整理数据,填写下表:

月份

22—24

25-27

28-30

31-33

七月

八月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机动)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册112页-114页“练习与实践”第2~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体会要根据相关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和统计表。

3、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关统计量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引用资源(教学具准备):

实物挂图

教学流程:

(一)回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二)出示教材113页的统计图指导观察统计图

1、指名回答,这是什么统计图?

2、组织讨论:

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与普通复式条形图有什么不同?

(①直条方向是横着的,也就是用横轴方向表示数量的多少;②表示同一组两个数量的直条不是并着排列的,而时是首尾相接。

3、独立完成统计表。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统计表填写完整。

4、小组交流讨论教材中提出的4个问题

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统计图或统计表进行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

(三)指导完成第3题

⒈出示第3题统计表,说说从表中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⒉引导学生完成折线统计图:

描点、标数据、连线。

(注意实线和虚线之分)

⒊指导观察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发现,乙车路程和时间所对就的点连接起来有何特点?

(小组讨论)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0.5.26主备人王卫峰

⒋进一步分析每辆车行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明确乙车所行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

⒌在讨论中完成对两个问题的解答。

(四)指导完成第4题

⒈讨论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特征?

⒉独立完成书上3个问题的解答,然后集体校对

⑶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机动)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册第112页“整理与反思”和第115页“练习与实践”第5、6题。

教学目标:

1.让这生进一步体会数据与现实生活的的密切关系。

2.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及作用,

3.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4.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体会有关“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的特点和作用。

2.进一步掌握简单统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

引用资源(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集体讨论复习:

1.    什么是“中位数、众数与平均数”?

并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    举例说说怎样求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二)出示生物小组的同学每次用10粒绿豆做发芽试验,下面是他们经过整理的10次发芽情况。

 

(1)这10次试验中,发芽的绿豆一共有多少粒?

总的发芽率是多少?

(2)这10次试验中,发芽粒数的众数是多少粒?

(三)出示教材中115页第5题

1、先让学生把图中每个直条所表示的人数标出来。

2、依次比较每组两个直条,说说没有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哪个年级少?

有1颗龋齿的人数哪个年级多?

哪个年级少?

……

3、从整体上比较两个年级学生牙齿健康情况。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4、指导一年级学生龋齿颗数的众数。

一年级共有50个学生,那么就有50个反映每个人龋齿颗灵敏的数据,而这50个数据中,龋齿是1颗的共有19个,所以一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是“1颗”

5、引导回答,六年级龋齿颗数的众数。

6、学生独立计算第(3)个问题。

(四)出示第6题,引导观察表格。

1、指导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

2、指导学生计算每组数据的中位数,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中位数要注意什么?

(先把数据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3、表示这组男生体重的一般情况,平均数和众数哪个更合适?

练习

一、基础训练

1.在47、25、36、18、47、58、25、47中,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每人销售件数

1800

54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

1

3

5

3

2

2.某公司销售部人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表:

这15人销售件数的众数是()。

二、综合应用

1.在海陵2007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中,11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下。

9.7

9.7

9.8

9.6

9.5

9.6

9.4

9.1

9.4

9.6

9.6

(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

(2)如果按照“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的评分方法来计算,平均分是多少?

你认为这样做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2.某鞋店上个月女鞋进货和销售的情况如下表:

尺码

35

36

37

38

39

40

进货数量/双

30

100

150

90

50

20

销售数量/双

17

94

120

83

37

15

(1)你认为这样进货合理吗?

为什么?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2)鞋店在确定进货量时利用了哪些统计知识?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机动)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册第116页“整理与反思”和第116-117页“练习与实践”第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3、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判断简单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能设计简单的公平游戏规则。

引用资源(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师小结:

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    完成练习与实践的1-3题。

1、 完成第1题,让学生连线后,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

2、 第2题在学生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再说说思考的方法。

3、 第3题,要抓住怎样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这句话的?

再让学生按要求进行判断。

四、    复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判断游戏是否公平,为什么?

2、 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游戏规则公平,你认为口袋里可以怎样放球,为什么?

3、 小结:

不管怎样放球,只要使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这样的游戏规则就是公平的。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五、    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的4-5题。

1、 让学生交流对题目的理解。

2、 让学生各自判断第

(1)题中的三种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过程。

3、 交流时可让学生排一排“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4、 完成第5题。

着重要让学生说说每个分数的思考过程,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六、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可能性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练习:

1、   判断

(1)我扔硬币4次,正面朝上的一定有2次。

()

(2)浙江的夏天温度可能超过30℃。

()

(3)明天我遇到的第一个人一定是我班的同学。

()

2、甲乙两人下棋,用带有1-7数学的扑克来抽牌,抽到数字大于4的扑克牌甲走,抽到数字不大于4的扑克牌乙走。

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为什么?

3、   利用下边的空白转盘设计一个实验,转盘上设计红色、黄色和绿色三块区域,使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停在绿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2倍。

 

4、   在一个书包里放3只黄乒乓球和5只白乒乓球,让你每次任意摸出1只球,这样摸100次。

(1)摸出黄乒乓球的次数大约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

(2)摸出的黄球大约会有多少次?

(3)如果想摸出黄球的次数达总次数的80%左右,你认为放入几只白球、几只黄球恰当?

板书设计:

统计与可能性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总复习     综合应用

(1)

复习内容:

教科书p118——120“住房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所呈现的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思考,增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2、在解决旅游问题时,要利用生活经验正确理解旅游人数、出发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交通工具及在旅游目的地可能产生的开支情况等有关旅游活动的基本信息,弄清它们所表达的实际含义。

3、增强学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

1、折线统计图的制作及分析;利用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析。

2、让学生在应用证书、小数、百分数以及量与计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用资源: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住房的变化”

1、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

(1)出示课本118页说说是一幅什么图,反映的是什么情况,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人均居住面积”。

(2)学生独立解答第1题,计算后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求“这几年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是怎样想的?

(3)思考第2题,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再在全班交流。

在交流时启发学生回答:

1999年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多少?

这个数据是从多少个城市中统计得来的?

猜一猜这个数据是怎样算出来的?

9.78平方米是669个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不是每一个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都大于9.78平方米?

会不会有些城市的人均居住面积少于9.78平方米?

 2、填表。

组织学生把课前了解到的自己家1998年、2002年、2006年人均居住面积和口情况填在118页的统计表中,并算出自己家里人均建筑面积。

 3、汇总、统计。

指导学生把全班同学调查得到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并完成119页的统计表。

(统计时提示学生先分小组用计算器算出本小组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的和,在把各小组住宅建筑面积的和与人口数的和分别相加,从而算出全班同学家庭住宅建筑面积的总和与人口数的总和。

并算出相关年份的人均住宅建筑面积。

 4、完成统计图。

要求学生先思考画怎么样的统计图,然后动手画一画。

 5、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参加本次活动的的收获和体会。

 6、阅读。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你知道吗”,并交流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二、复习“旅游费用的预算”

(一)观察、分析信息

1、课前谈话:

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

在旅游时我们会有哪些费用?

2、出示情境:

小芳和爸爸、妈妈8月5日从南京出发,6日到9日在北京旅游,8月10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与北京间的火车和飞机票价如下。

通工具

票价

说明

火车(硬卧)

274元

身高1.1m~1.4m的儿童乘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

飞机(普通舱)

1010元

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乘飞机时享受半价票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问:

通过观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旅游的天数,交通工具情况。

(3)讨论:

⑴身高1.1m~1.4m的儿童乘坐火车时享受半价票是什么意思?

 ⑵已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乘坐飞机时享受半价票又是什么意思?

⑶如果一个同学身高1.5米,年龄11周岁,那么他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时可以享受半价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住宿

伙食

市内交通

旅游景点门票

每日120元

每日80元

每日50元

每人250元

 指导学生观察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提问:

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组织小组讨论:

⑴住宿费、伙食费、市内交通费是指一个人的花费还是一家三口的花费?

⑵旅游景点门票每人250元是指一个景点还是所有景点?

(二)根据信息填写表格

1、指导完成第一问题:

(1)分别算出各项费用,再算出合计数

提问:

在计算数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计算交通费时注意:

小芳能否享受半价火车票?

一天需要50元的市内交通费,4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内交通费?

计算食宿费时,要算出4天总的食宿费用。

计算门票时要按人数算出总的门票费用。

(2)组织计算,集体校对。

如果往返都乘火车,则买火车票一共需要274×3×2=1644元,各项费用合计3394元。

(三)分析信息 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第二个问题: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成人票打六五折,儿童半价票不打折)至少要准备多少元?

提醒学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机票的折扣,合理地使用第一问题中的一些计算结果。

如果往返都乘坐飞机,买飞机票一共需要1010×4×65%+1010×2×50%=3636(元),各项费用合计为5386元。

2、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第三个问题

如果去时乘火车,买火车票一共需要274×3=822(元);返回时乘飞机,买飞机票共需要1010×2×65%+1010×50%=1818(元)。

各项费用合计为822+1818+1750=4390(元)

(四)小组合作、实践运用

课后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上网、报纸等途径收集信息。

制定出全家的旅游计划,并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交流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总复习     综合应用

(2)

复习内容:

教科书第十二册p121~124的“绿地面积”、“保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统计图表以及实际调查和测量,了解我国城市以及所在学校的人均绿化面积,体会绿地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表,对所阅读的材料和所调查所得的材料能够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反思,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通过调查和阅读等活动,体会到我国与先进国家在绿化方面的差别,从小培养学生的绿化和环保意识。

2、阅读分析教材提供的材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小组合作实验获得滴水龙头、洗脸,洗手的用水量,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估算、推算出相关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比,增强节水意识。

3、通过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教学流程

一、复习“绿地面积”

(一)阅读分析

1、出示两张统计图(书上第121页的图)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先自己观察

(2)再把观察到的与同桌交流

(3)再集体交流

3、解决表后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我国绿化情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情况怎样?

你了解吗?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1)看书了解

(2)学生补充介绍

(3)对于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和看法?

(二)实践反思:

我校的绿化情况怎样呢?

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和走访,说说你们的调查情况

(1)实物投影(或黑板出示)学生的调查情况

(2)通过调查和统计,你有什么收获?

(3)你认为可以怎样改善学校的绿化环境?

(4)阅读“你知道吗?

”并算一算有关问题

二、复习“保护水资源”

(一)创设情景,引起思考

1、播放2007年5月太湖水污染,无锡自来水变质,市民抢购纯净水的场景。

2、播放我国北方干旱的场景。

说说你有什么想法,揭示课题——《保护水资源》。

(二)阅读资料,了解国情

 阅读教材提供的这段资料后,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资料中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实际含义,再让学生说说相关的感想:

重点要使学生体会到: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而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

(三)合作实验,完成图表。

从下面任意选择一项实验,先小组合作获得数据,再通过计算完成统计图表。

实验一、了解一个滴水的龙头在一段时间里流失的水量。

实验二、比较刷牙、洗脸时连续放水或用容器盛水的用水量。

实验三、比较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

小组分工合作,老师分头指导。

做滴水龙头在一段时间内流失水量的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量杯和计时工具;二要提醒学生每隔半分钟作一次记录。

推算1小时、1天、1年流失的水量时,先要根据实验数据算出平均每分钟流失的水量,再用这个数据依次乘60、(60×24)、(60×24×365)。

要提醒学生使用计算器,并注意单位的换算。

做不同用水状态下刷牙、洗脸的用水量实验时,一要为每组学生准备好盛水的工具和量杯;二要指导收集流水的方法:

可以

先记录一个同学用流水刷牙、洗脸的时间,再把相同时间流出的水收集起来,并量出有多少升。

讨论修改栏

南沈灶小学集体备课个案

年级六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13、5、16主备人叶翠红

做不同流量的水洗手时的用水量实验时,可用容器直接接住流水,并用量杯量出有多少升。

推算全班一年共可节约多少吨水

时,可以先算出全班同学1天能节约多少升,再用算出的结果

乘365天,最后根据1升水重1千克算出一年节约的水有多少千克,并换算成以“吨”作单位的数。

(四)分析数据,畅谈体会。

通过实验和计算,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观察口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想想哪些节约用水用水的办法,在全班交流。

(五)顺势引领,课外延伸。

节水、护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课后每人写一条节水、护水的广告词。

 

讨论修改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