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895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在前面的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写在前面的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写在前面的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写在前面的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写在前面的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在前面的话.docx

《写在前面的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在前面的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写在前面的话.docx

写在前面的话

写在前面的话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向市区数学老师推荐了专业阅读书籍——郑毓信教授的《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

该书是郑教授的《数学教育:

从理论到实践》的姐妹著作,主要收入了自那时以来新完成的一些论文;除去数学课程改革、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等持续热点以外,本书还以较大篇幅对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新出现的一些研究方向,如数学教育的社会转向,后现代主义与数学教育、语言视角下的数学教育等,进行了综合介绍。

正像有许多老师在读后感中提到:

阅读此书有点累。

是的,恐怕这就属于大家不得不读的那类书。

我觉得,阅读此书,可以帮助大家了解数学课程改革、建构主义、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等热点问题,了解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新出现的一些研究方向,澄清一些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教学的有关认识,以便在更高的数学教育国际视野下有效实施小学数学教育,同时促进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拜读着大家的读后感,足以让我深深感受到老师们阅读此书的热情。

为让大家分享老师们的随感所悟,从600多篇文章中挑出了15篇,这些文章是对某个章节或对某个观点的真实的独特的感悟。

15个作者分别是:

柳雪娇(鲁迅小学),俞建栋、金莹、孙镓丽(北海小学),王玲(塔山中心校),金丽艳(蕺山中心校),谢月红(元培小学),何敏儿(聋哑学校),胡一英、宋阿木(群贤小学),胡江卫(东浦镇中心校),章盈、章慧铭(马山镇中心校),蔡凌燕(灵芝镇中心校),钟芳(斗门镇中心校)。

现把它们汇集成一个文档,以飨读者,作为专业阅读读后感的一次交流。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汤春燕

 

原本师范毕业的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已有十七年,在日常的的教学中总感觉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深感自己力不从心,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贫乏、不足。

拿到郑教授的著作,看着目录,我首先感兴趣的是第(四)部分第(2、3)节-----数学的专业化发展,便细细的阅读起来,读了郑教授的文章,深感成为一名新课程下优秀的数学老师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到底该如何努力呢?

现把一些读书的体会浅谈如下:

一、善于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

数学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能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在联系,才能在备课时居高临下地驾驭教学内容;对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的问题,才能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做出科学的判断与引导,使学生受到启迪,并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和研究问题的兴趣。

德国的布鲁姆等提出要学习的知识有:

作为科学的数学知识,学校的数学知识,学校数学哲学,一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特定题材内容的教学法知识等。

我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应该学习一些高等数学的基础课程,通过高等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使教师受到高层次的严格的思维训练,更有利于教师深入地掌握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数学素养;教师应该学习教育基本理论。

教育基本理论是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从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出发,除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外,还应学习具有学科独特个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数学教学心理学、数学能力心理学等。

教师应该学习各种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

各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现代科技呈现综合化趋势,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教师只有博古通今,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建立起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信赖。

文章中案例一的英国学者斯根普的成长可以清楚地看到广泛的理论学习对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

二、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专业能力。

在实践中人们的认识才能提高并转化为行动的信念和能力,教师必须把教育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才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

文章提到,首先,一位数学教师必须依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创造性地去进行教学,其次,尽管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被看成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积极的倡导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学不好数学,应该从该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寻求其学不好数学的原因。

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学好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

三、勤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专业研究水平

教学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自己。

文章中案例二的邬瑞香的成长就让我们获得这样的启示,一线的教师的教育研究要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工作,要进行积极的批判和认真地反思。

我觉得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自己的语言、行动,经验和思想,总结成功的经验。

2.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的设计无论如何完善都难免有疏漏之处,课后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我的教学日臻完善。

3.反思学生的举止,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对我们的数学课堂尤为重要,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某种信息。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于教学。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到的见解,可以拓宽教师的思路,记录下学生的举止,可以使得师生相互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扎实的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深刻的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才能使我的素质不断提升,成为一名新形势下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

昌安实验学校刘云娟

 

现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非常时兴的话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确实是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

今年暑期,在我镇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中,有4位优秀教师介绍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之路;6月份,市属的一次活动中,也专门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教学沙龙讨论活动。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在读这一章节时,有一种特别的感触。

在这一章节中,郑教授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若干重要内涵:

对专业知识的很好掌握;一定的专业工作能力;工作的创造性质,特别是,我们不应墨守成规,也不应盲目地去追随各种潮流,而应加强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分析,包括必要的批判,从而就能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象、环境等做出创造性的工作。

其中邬瑞香老师和吴正宪老师的成长经历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积极的批判与认真的反思可以被看成教师成长的主要动力”。

“多年的教改实践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

”我想,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这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两点,那么,名师都如此,我们就更应该这样去做了。

“在众多学术研究成果面前,在繁杂的教育信息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汲取过滤,学习百家之长,博众家之采,结合自己实际创出特色。

”这又是多么重要的一点啊。

因为现在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共生的社会,到处都是“经典”的理论和观念,试图侵占你的大脑。

而博采众长固然重要,但潜心钻研、懂得筛选和扬弃、并力行实践,保持自我的独特性和思维的独立性尤为可贵!

由此我想到孔子告诉他学生子张的一段话: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就是说,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可以寡悔。

于是我开始提醒自己:

不只是听别人讲,也要自己静心思考。

“思考,让你永远处于保质期限内。

”一位教研院领导也曾这样说过:

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自主发展。

确实,没有自己理性的思考,没有默默的研究精神,那是不行的。

因此,由多才多艺型转向专业型,由经验型教学转变到理论指导下的自觉实践,由单纯教学型转向教学与研究并重型,这三个转变将是我努力要做的几点。

书中还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被看成任何一个希望从事研究工作的人所必须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对于我自己来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正在努力要求自己做到,真正难的还是“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就拿这本书来说,虽然暑期里花了一些时间来研读它,但是真正能看懂的却只是那么几处,大部分内容都让我觉得高深莫测。

因此,一直以来,我只是对专业期刊比较有兴趣,也比较容易看懂,因为这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但看到这句话后,让我觉得:

数学教育领域内的一些代表性著作同样也应该多看一些,以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虽然很难,但是也应该去尝试。

镜湖小学 蔡凌燕

 

“大众数学”与“20%最好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

今年暑假的继续教育和以往有所不同,省去了炎炎酷暑的东奔西走,取而代之的是在清凉舒适的家里静静地品位《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一书。

翻开此书,最初的感觉就是“太深奥了,我能读得懂吗?

”甚至稍稍有点惧怕的心理。

然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却发现里面谈及了很多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困惑与争执,作者对很多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

尽管才疏学浅的自己无法深层次地领略这位研究者的思想,但他的很多先进理念仍不断地抨击着我,使我这个初出茅庐不久的教坛新兵也开始审思自己的教学,并深深地折服于作者对数学教学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

也许是只能领略书中皮毛的缘故,很多萌动的想法暂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在这里,我仅想谈谈最令我感触深刻的一点——数学课程目标的定位。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自2001年读师范时拿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至今,我的思维一直被“基础性”、“普及性”和“面向全体学生”这些字句紧紧地栓住了,头脑中不期然地形成了这样的定位:

先实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在人人学懂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不同人在数学上的发展。

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是怀抱着这样的想法,但问题出来了:

每天的教学中,光是辅导后进生就几乎用去了我除了上课以外的全部时间,课堂教学设计也尽可能多地考虑后进生,对于那20%最好的学生来说,没有更多适合的挑战来发挥他们在数学上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大展身手。

如何处理好“大众数学”与“20%最好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呢?

我想了这么几个主意,或者说是在原来教学基础上的改进。

首先,在课堂上给予这20%的学生充分的机会和时间。

1.改善教学设计。

例如:

问题的探究,规律的小结,概念的表述……尽可能多地把机会留给这部分学生,让他们在大胆表现的同时不断获得锻炼,感受探究的精彩,体会成功的快感,维持探究的兴趣。

2.小组合作中的引领。

在小组合作中,让这部分学生带头负责并合理分工,引领其他学生共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还有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不放过任何一个精彩的想法。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奇思妙想。

假如是对的,可以推广应用;假如是错的,也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甚至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并纠正问题。

其次,课后作业给予这20%的学生适当的自主和创新。

1.星级自选作业。

曾经看到过有些老师设置星级自选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练习,既能达到人人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又能考虑学优生的发展空间,还能考验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是否准确。

2.创造性作业。

有些特殊的内容,如:

位置与时间,克和千克……可以布置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的同时不断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特别有数学天赋的孩子,说不定,这20%的学生中有那么一两个是未来的数学家,另外的也将会是各个理科行业的佼佼者。

我们应该激发并培养他们的研究精神,不能让他们在未走上研究道路前就失去了研究的热情。

鲁迅小学柳雪娇

 

感悟数学语言的魅力正视数学教育的不足

——《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读后感

拿到书本翻看目录时,最吸引我的便是第五部分的第三篇:

语言与数学教育。

于是,我直接将书大跨度地翻到了那一部分的开篇,刹那间想起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学生明明会算会做,可是新课程的到来使多数学生都遭遇了不明白题意的现象,有时候就连老师和家长都会对题目好好斟酌一翻,同样遭遇困境的兄弟学校将其立为本校的一大课题,也曾受到教研员的关注,同样是因为在她自己儿子身上也出现了相同的困难。

“阅读”一向是语文课程所关注的内容,大到书面考试,小到平时学习课文,阅读理解无不渗透其中,而我们的数学一向只会注重如何算,用什么方法,有什么思路,却往往忽视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了学生虽然会算却不会做的现象,只有当老师或家长解释了题意,充分分析其要点后,学生才能得心应手的进行相应的计算,不敢妄议人家老师也没重视的话,首先应该正视的是我自己就没能充分地重视起来。

数学本身是一种语言,一种简约的科学语言,一种有灵性的语言。

简单说从听讲到解题,都以语言为媒介,再说那些看似深奥的数学定律也无一不深藏着语言的魅力。

对于数学教育而言,语言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活动。

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数学学习的成绩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向调查报告表明,列入“英语不熟练”的学生,在各年级数学考试中不及格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在数学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除了要有领会一般的自然语言的能力外,还需要逐步了解和掌握数学中独有的语言特点。

例如一个简单的“或”、“和”、“任”:

一个看似平凡的“大约”、“一定”……它们都是数学语言领域的霸王。

之前提到不少学生由于不清楚、不熟悉、不习惯数学界一些特定词语、符号这些特定数学语言的传达,结果就造成误解题意。

在现实教学中,数学课上从来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花时间单独教有关的语言,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语言,常常只是使用中提到,一带而过。

所以,教师和学生并未以足够的精力来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问题,于是就可能存在一种循环:

要弄懂语言才会理解意义,而语言又是在掌握意义的过程中学的。

这样一来,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内容又是语言的载体;这个循环如果不打破,或者说,如果没有机会对数学语言理解问题给予专门的、充分的关注,是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的,也不利于教师对学习问题的诊断和解决。

感悟间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饭桌上闹过的一个笑话,那是一个家长请学校老师一起吃饭,家长要自己的孩子和老师们一一打招呼,称呼完语文老师,轮到英语老师时,家长忽然开口要孩子用英语的方式来打招呼,当然对于一个已经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实在是件简单不过的事情,孩子对着英语老师腼腆地笑笑称呼也就脱口而出了,下一个轮到我了,我本想开个玩笑就随口说了句,“那章老师这里就用数学的语言来称呼吧。

”说完我就有些后悔,是啊,对于小学生的他们来说,什么时候有过属于数学的专署语言呢?

饭桌上的空气顿时凝固了,刚想要为自己开脱的时候,旁边的一位孩子的亲戚笑了起来:

“哪有什么数学语言呀,老师是和你开玩笑呢。

”这时候,孩子紧张的脸才开始放松,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事件已经过去很久,可是我一直没忘记,不仅仅因为这是个尴尬的笑话,更因为这让我一直都在思考难道属于我们数学的就没有语言可言?

到今天回想起来,属于数学领域的语言实在是太广泛也太重要了,而只是我们平时忽视了对语言的理解,只注重了算理和算法,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对数学语言的再思考和再认识,使我们认识到要学好数学就首先要掌握好数学语言,要学会用数学语言去思维,这也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前提。

袍江小学章慧铭

 

今年的盛夏是火热的,火热的并不仅仅是与往年一般的高温,还有那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召开,更有我们全体市属教师如火如荼开展的暑假读书活动。

刚一拿到《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一书,心里还真的有点打疙瘩,平生最怕的书就是带着高深理论的书籍,一则理论高深,怕自己的素养不够,不能很好的领会其中的深意;再则,理论高深,必定枯燥,怕自己的耐力不够,读到后来半途而废。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不禁被郑教授那开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理性的分析所打动,好似一阵清风吹散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的些许疑问,帮我又重新梳理了平时并不十分清晰的教学理念。

郑教授在全书的论述中以较大的篇幅对近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新出现的一些研究方向进行了概述,对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第二部分第四节: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被大加推崇,被誉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三大学习方式,于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随处可见,仿佛少了其中某一样,就不能突现新课程理念,这种盲目的追随,人云亦云,追求形式,不求实效,其实与新课程理念相去万里。

在郑教授本节内容的论述中,让我对此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首先,让我认识到新课程所提倡的动手实践不简单等同于一般的课堂游戏,要放弃单纯的追求形式,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注意活动的必要内化,作为教师,在积极提倡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应努力作好必要的引导工作,实现活动的内化,包括思维中的必要重构,真正起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其次,让我认识到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探索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自主探索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毫无目标的自由探索,教师应该适时适度地参与学生的探索,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或层面不断对各种相关的方法作出比较,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自己的方法作出积极的反思与必要的改进。

再次,让我认识到新课程所提倡的合作交流并非仅仅指学生间的互动,而也应当包括师生间的积极互动,“小组合作”并不是合作交流的唯一形式,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象和环境灵活地应用各种可能的教学形式,包括全班讨论、师生问答与集体评价等,创建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共同体的积极一员。

最后,在郑教授本节的论述中,还让我对“情境设置”这一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观察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情境的设置,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对课程的进一步展开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另外让我认识到在创设情境时要处理好数学化与生活化的关系,学校数学与日常数学的关系,防止用“生活味”去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性”。

郑教授在本书中的论述,给了我关于实施新课程的不少理念,但他给予我最多的还是一个个对我深有启发的问题,因此,我想我将在今后不断捧起这本书,不是寻找答案,而是寻找方向……

绍兴市东浦镇中心校 胡江卫

 

教了两年的小学数学,使我认识到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独特性。

暑假读《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从书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

对于儿童的学习活动来说,即使是十分初等的题材也可能包括相当复杂的思维发展过程。

1.关于10以内加法。

书中的理论有些深奥,但我看出了个大概,即认为一年级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计算过程主要依赖于实物模拟,在进行计数时是“从头数起”,如计算8+3,此阶段的学生是这样计算:

先拿出8根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然后将它们“合起来”,从1开始数……,数到11,于是8+3=11。

第二层次,还是依赖于实物模拟,但进行计数时是“往后数”,还是计算8+3,此层次的学生是这样计算的,先拿出8根小棒,再拿出3根小棒,这时他不是和第一层次的学生一样将它们“合起来”数,而是直接从8后面的9开始数,9,10,11,于是得到8+3=11。

第三层次,学生已经脱离了实物模拟,采取了“已知事实”(8+2=10,和10+1=11)的直接应用:

8+3=(8+2)+1=10+1=11。

显然,怎样让学生顺利地从第一层次过渡到第二层次再过渡到第三层次,是接下去进一步学习的关键。

现在我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有的学生计算速度快,而有些学生那么慢了。

2.关于148页中的实验题(

(1)某种奶酪的售价为每千克28元,问5千克这样的奶酪售价是多少?

(2)某种奶酪的售价为每千克27.50元,问0.923千克这样的奶酪售价是多少?

)。

看到这个实验结果,我有些不相信,觉得不可理解。

于是我决定找读三年级的儿子实验一下,结果他的情况和书上的结果差不多,他很快就给出

(1)题的算式28×5,而对于

(2)题他想了想说:

“0.923千克还不到1千克,那么总共的售价还不到27.50元”,我问他不管结果多少只要列出算式就可以了,可是他还是不敢肯定用乘法,在我的提示下才犹豫地说出“27.50×0.923?

我仔细地看了书上的理论分析,明白了“学习并非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

从以上两例子表明:

“即使就小学数学题材的学习而言,也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思维活动,从而我们要纠正这一方面的简单化认识,并努力加强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真实思维活动的深入研究,这样我们就将不仅知道如何去教,而且也确切地知道为什么应当这样去教!

绍兴市群贤小学  胡一英

 

读《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有感

最近阅读了《数学教育:

动态与省思》一书,对本书第二部分第二小节的感触特别大。

该小节主要阐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指出了数学教育改革希望解决的一些问题,如:

“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与“数学上普遍的高标准”的问题;

“大众数学”与“20%最好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发展”;

“学生的个体发展”与“个人的社会定位”;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的必要优化”;

“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创造性)”与“数学活动的规范性”;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数学的形式特性”;

“学生的主动建构”与“教师的指导作用”;

“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

“动手实践”与“活动内化”等我们一线教师十分关心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在平时教学中,我曾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的必要优化”的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所以对本章中的该内容特别加以的注意与思考。

下面谈谈我的观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数学,并不意味着他的学习方法是完善的,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全部采用教师认为最完善的方法去学习,但是如果一味地闭门造车,不去关心别人的方法,不去比较、反思,那学生的能力从何提高,潜在的智慧如何开发?

但有的教师认为如果对算法进行优化,那就谈不上多样化,似乎多样化和优化之间存在矛盾。

其实不然,方法和方法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优越性的东西都是与一定环境相联系的,对于某一具体题目不同算法之间必然存在一个最基本,更适合学生个体的算法。

多样化和优化之间应统一于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必然会导致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算法优化要以学生多样化的算法为基础,同时通过算法优化使学生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因此,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教师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优化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绝不能定向性地规定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去解题,而应把优化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优化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进一步比较、探索的过程,究竟哪一种算法好,要依不同的学情而定,只要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认识到自己的差距,感受到别人方法的优点;心甘情愿地借鉴他人的算法,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了。

第二、要把握好算法优化的合适时机。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独立思考,获得至少一种算法,并了解其它各种方法的认知差异,产生强烈的再次尝试的欲望,此时便是算法优化的最佳时机。

第三、教师要明确“优化”并不是统一于一种方法,把优化过程作为引导。

学生主动寻找更好方法的过程,从而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新河弄校区金莹

 

说实话,这是一本较深奥的数学研究读本,没有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话,还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

不管怎样还是翻阅了整本书,或多或少有些收获,这本书对本人印象最深刻,觉得对以后教学最有启发的是第四部分第一章节:

专业化小学数学的创建。

那就谈谈本人的心得体会。

 专业化小学数学的创建,其核心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