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811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说明:

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B卷

题号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羁绊(pàn)蛮横(hèng)怒不可遏(è)

B.悄怆(qiǎo)好逑(hǎo)霎时(shà)大煞风景(shā)

C.龟裂(jūn)阡陌(qiān)出轧(zhá)拾级而上(shè)

D.连翘(qiáo)狩猎(shòu)纤指(xiān)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语句中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舒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弟开放。

C.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尊容。

D.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子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B.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对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C.《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程。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参差披拂(随风飘拂)B.其岸势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C.四面竹树环合(围绕)D.悄怆幽邃(忧伤)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潭西南而望中峨冠而多髯者B.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

C.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坻,为屿D.乃记之而去见渔人,乃大惊

7.下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译文:

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C.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潭中的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在阳光照耀下,水很清澈,阳光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其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四个方面。

B.第二段作者描写潭中鱼时采用了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如“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是写鱼的动态。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直接描摹水,写鱼的主要目的是比衬出人的欢快心情。

C.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D.本文写景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到了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远及近写出小石潭以及周围景物的情况。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若三句都答,则按前两句给分)(2分)

①,君子好逑。

(《关雎》)

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2)请在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颈两联和李白《送友人》的颔颈两联中,任选一题完成默写,先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出相关诗句。

(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

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

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

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

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戴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

⑥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⑦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蛭,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

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

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

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

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

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

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

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10.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3分)

11.品读文中第⑧段画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分)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

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12.将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

(4分)

五.作文(60分)

13.“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从来到去,从生至灭,我们不过在勤勤恳恳的为梦想而活。

那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基石,需要你大胆的迈出那一步。

一条路,一段人生;一次奋斗,一分收获。

每个人生来被放在不同的路口,每条路连接着一个既定的过往和一个未知的将来。

人生之路就在脚下,需要的不过是一步步的前进。

请以“路在脚下”为题作文。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00字

600字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西归绝句(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诗人原序:

“得(李)复言.(白)乐天书。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今河南唐河县)奉召还京途中。

元和五年作者被贬为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士曾参军。

武关,在今陕西省商县东。

1.此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

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喜雨亭记(苏轼)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

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⑤,虽欲优游⑥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⑧谁之力?

民曰太守。

太守不有,归之天子。

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

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选文有删改)

【注】①志:

记录。

②扶风:

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忭(biàn)欢乐

荐饥:

连年饥荒⑤二三子:

你们⑥优游:

悠闲自得。

⑦襦:

本意短衣,此处代表所有的衣服。

⑧伊:

语助词,无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亭以雨名名:

名字B.是岁之春是:

这,这个

C.商家相与歌于市市:

集市D.皆雨之赐也皆: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3分)

(2)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3分)

5.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三、名著与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

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

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

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6.选段出自《》是写给儿子的。

(2分)

7.在这封家书中,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回家(龙应台)

①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

红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

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

“这,是什么地方?

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

“这是香港。

我们要去搭火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

“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⑥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生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

“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

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

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

“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

”她开步走了。

A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乡下②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

“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

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

”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

弟弟在电话里解释:

“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

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

“这,是什么地方?

”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

“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⑪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

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⑫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

“……不认得了。

”B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⑬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⑭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

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

她看看前方,转过身来又看往后方。

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

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

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

天黑了,我要回家!

”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⑮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

我在她耳边说:

“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⑯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

: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

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⑰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8.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9.文章⑧到⑬段作者写自己陪母亲在大武山下散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分)

10.赏析A、B两处画线句子。

(6分)

A.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B.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11.本文以“回家“为题,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这个题目作简要分析。

(3分)

 

12.请谈谈你对⑯段画线句“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的理解。

(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3.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养成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简阳中学在十月要举行以“说文明话,做文明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做好准备:

在正式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演讲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4分)

①搜集、整理资料

④设计演讲(恰当运用演讲技巧)

(2)设计开场白:

演讲比赛就要举行了,请你为主持人小明设计一段开场白。

(4分)

(3)提出建议:

你认为学校除了进行演讲比赛,还可以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

请写出两种。

(4分)

①②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A2.D3.D4.C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B6.D7.D8.B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

(1)任选其中两句作答。

(共2分,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漏子、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窈窕淑女②天涯若比邻③零落成泥碾作尘

(2)任选一题完成默写。

(共4分,每空1分,标题不计分,有错字、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1分)。

其中,“岁月”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1分);“在莲上写诗”表达了对种莲人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1分)。

(意思对即可)

11.示例一:

从内容的角度赏析——作者看到了“莲”背后莲农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莲农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切(2分),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1分)。

示例二: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1分),从“三十个莲子”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2分)。

示例三: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与“多少血汗”,以及“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与“多久的辛劳”进行对比,给人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血汗和辛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1分)。

(角度明确,分析正确即可)(3分)

12.《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主题(1分),通过对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等特征的描写来表现它高洁的品质,从而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