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655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docx

外国文学第二学期复习资料剖析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

作为文学思潮的浪漫主义(Romanticism)开始于18世纪末,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影响到整个欧洲,各国都有其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三大背景

1、现实基础: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思想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文学渊源:

浪漫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以前文学的一些经验。

18世纪的感伤主义文学,以及卢梭的个性解放、回归自然等文学思想都对其产生了影响。

总体来说,浪漫主义既反对王室贵族的古典主义审美趣味(高雅、工整、理性、节制),也蔑视工业社会、中产阶级的习俗(机械、铜臭、沾沾自喜)。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形式特点

1、属于理想型文学,以自由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

2、强调“天才”、“独创性”、“创造性”。

3、回归自然。

4、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等常常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5、看重丑与恶的美学价值,常以生活中晦暗神秘事件为描写对象,迷恋奇异、未知的事物。

6、喜用想象、梦幻、虚构、夸张、变形、比喻等方法。

学习民间文学、口语、民谣,创作诗体长篇小说。

·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

施莱格尔兄弟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阐述浪漫主义的主张。

他们提倡个性解放、创作自由、艺术无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有着强烈的思辨色彩,大部分诗人的诗作都带有宗教式的神秘、沉思。

代表作家:

诺瓦利斯(1772—1801),荷尔德林(1770—1843)。

法国浪漫主义的诞生以夏多布里昂1801年发表的《阿达拉》为标志。

成就最高的是雨果。

英国

开创英国浪漫主义潮流的是“湖畔派”三诗人,成就较大的则是拜伦、雪莱、济慈。

“湖畔派”三诗人——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湖畔派”。

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常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合著《抒情歌谣集》,该诗集再版时,华兹华斯写了《抒情歌谣集序言》,这篇序言成了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还有:

拜伦、雪莱、济慈

华兹华斯(1770—1850)

《抒情歌谣集序言》所提的诗歌主张:

1、诗歌的题材问题。

“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

2、诗歌的语言问题。

诗应该“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

3、诗的本质问题。

“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华兹华斯的诗以歌咏自然为中心,其笔下的自然以英国独特的自然风景和生物为表现对象,具有地域性和国族性。

农人和乡村生活是他大自然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坎伯兰老乞丐》、《我们共七个》。

(英)拜伦(1788—1824)

“比英国其他一切诗人都更伟大,……他那种人格的力量,不但过去不曾有过,将来恐怕也不会再有的。

”(歌德)

成名作: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812-1818)

“拜伦式英雄”——指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主人公,他们狂放不羁、傲世独行、忧郁孤独,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与之抗争、受命运捉弄却从不服输,经历过种种生死磨难和风流艳遇。

读者从这些主人公身上看到拜伦的影子,把他们称为是“拜伦式英雄”,如《海盗》中的康拉德,《莱拉》中的莱拉,《柯林斯之围》中的阿尔普等。

长篇叙事诗《唐璜》(1818-1823),在诗中诗人提到:

“我要和一切与思想作战的人/作战,至少在文字上,(如果可能,/也在行动上。

)而在思想的敌人中,/暴君和献媚的奴才一直是最凶”

拜伦精神——激情与反抗、愤世嫉俗、崇尚绝对自由

(法)雨果(1802—1885)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罗曼·罗兰)

《〈克伦威尔〉序言》(1827),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欧那尼》(1830)的发表标志着法国浪漫派最终战胜古典派。

“浪漫主义……真正的意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将“美丑对照”视为浪漫主义新文学区别于古典主义旧文学的主要特征。

他在《〈克伦威尔〉序言》论述: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真实产生于两种典型:

即崇高优美与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美学原则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1831)

加西莫多,外表极端丑陋→转变→内心极端善美

爱斯梅拉达,内外皆美

克洛德,侍奉上帝的主教,内心却燃烧着情欲和邪念。

《悲惨世界》

人物:

米里哀、冉阿让、沙威

芳汀

序言:

“只要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可从三个层面理解:

·巨幅历史画卷

反映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历史。

细致地描写了19世纪的两大历史事件:

滑铁卢战役、1832年巴黎起义。

·苦难的“百科全书”——对下层人的关注和书写

雨果把下层人民的苦难,明确归之于“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他整部小说的目的,就在于揭露这种压迫如何“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且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

·心灵史诗——仁慈和宽恕的力量

整个《悲惨世界》充满着善与恶的冲突和斗争,每一次情节高潮都是以善恶冲突为原动力的,战场是人类空旷的心灵。

上帝把良心安置在每个人的心中,在进行善与恶选择的关键时刻发出慈悲忏悔的声音。

斗争的结果往往是善的胜利,雨果对基督教的仁慈、宽恕和爱深信不疑,他把这些高尚道德的力量视为改造人性和社会的手段,米里哀主教的仁爱拯救了迷惘中的冉阿让,使其从一个充满仇恨的人蜕变成善良的天使,而冉阿让的良知、自我牺牲和宽恕又唤醒了法律机器沙威那近乎枯萎的心灵。

雨果:

“不论人是如何绝望和堕落,上帝还是在他的深处埋下了火种,从天上吹来一口灵气总能使它复燃,灰烬总不能把它埋藏,污泥总不能使它窒息——这就是灵魂。

人道主义——它首先基于对人的认识,即每一个人都是有良知与灵魂的人。

因此,人道主义所给予的宽恕、怜悯、同情和爱,不是出于施舍,不是出于优越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出于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需要人的尊严和平等的对待。

《九三年》——“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朗德纳克——反革命、暴力,顽固的保皇党

西穆尔登——革命、暴力,很有原则的革命者

郭文——革命、非暴力,革命的浪漫主义者。

母亲和三个小孩——非革命、非暴力。

任何一次历史变革,都会将人分成立场分明的两个阵营:

革命与反革命、忠诚和背叛。

然而,雨果关注的不是这些人,而是漂流在这两个阵营之外的人,即母亲和孩子。

雨果没有正面否定法国大革命,但是他思考的问题也决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哲学、历史的相对价值,乃是“一个绝对的人道主义”。

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一、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1.社会历史原因

社会风气:

金钱至上,世俗文化,物欲横流。

阶级矛盾:

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矛盾;大资产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农民、无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心理:

由“热情”变为“冷静”,由主观性强变为客观性强,由歌颂或抗议变为分析批判。

2.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

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说”、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

3.文学自身的原因

作为创作手法和艺术精神,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存在,并延续下去。

亚里士多德“摹仿说”,莎士比亚“举起镜子照自然”等。

18世纪的启蒙文学在文学分析、人物刻画、细节描绘、体裁等方面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思想特征:

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和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三、艺术特征

1、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2、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特点:

1、30、40年代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批判和揭露现实的同时,也流露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作家:

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

2、从50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

作家:

福楼拜、都德、左拉

(法)司汤达(1783—1842)

司汤达1783年生于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

于1842年3月20日因中风去世,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

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

亨利·贝尔

米兰人

写作过

恋爱过

生活过

具有内倾性的现实主义作家,认为小说家应是“人类灵魂的观察家”

《拉辛与莎士比亚》——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红与黑》(1830)

作品起初定名为《于连》,出版商建议司汤达改个名字,就成了《红与黑》。

于连的短暂人生:

19岁在维里埃尔小城的德•莱纳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到贝尚松省城入神学院学习;21岁到首都巴黎的德•拉莫尔侯爵家当秘书;23岁犯枪杀未遂案,两个月后被判处死刑。

《红与黑》描写了两种爱,即“心灵的爱情”和“头脑的爱情”。

于连形象分析:

作为一种社会典型,于连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是王政复辟时期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才智之士”的代表。

于连最显著的性格特征是自卑与自尊的相互纠缠。

自卑是因为于连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认同社会等级秩序中的阶级身份观念,对自己的出身和社会地位感到羞耻。

自尊是因为于连内心中拥有天赋人权和平等的观念,因此对自己的才能、人格和尊严深信不疑、极力维护。

于连最后慷慨赴死,这固然是对自己欲图枪杀市长夫人感到愧疚,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自我抗争与自我回复,它在直面庸常的运命中保持了人的最高尊严,在否定生命的无价值中肯定了有价值的生命。

于连的自我毁灭戳破了阶级身份的神话和秩序。

思考:

比较司汤达的《红与黑》与路遥的《人生》

司汤达对于连之死的描写:

“明媚的阳光使万物洋溢着欢乐,于连也浑身充满了勇气。

在露天行走,给了他一种甜美的感觉,仿佛久在海上颠簸的水手登上陆地散步一样。

‘来吧,一切顺利,’他对自己说,‘我一点都不缺乏勇气。

’这颗头颅从不曾像将要落地时那么富有诗意。

路遥的《人生》对高加林返乡的描写:

“天还没有明时,高加林就赤手空拳悄然地离开了县委大院。

他匆匆走过没有人迹的街道,步履踉跄,神态麻木,高挑的个子不像平时那般笔直,背微微地有些驼了;失神的眼睛深陷在眼眶里,没有一点光气,头发也乱蓬蓬的像一团茅草。

整个脸上像蒙了一层灰尘,额头上都似乎显出了几条细细的皱纹。

漂亮而潇洒的小伙子啊,一下子就好像老了许多岁!

到现在,高加林才感觉到自己像个一无所有的叫花子一般。

他感觉到自己孤零零的,前不着村,后不靠店。

他不知道自己从什么路上走来,又向什么路上走去……”

司汤达书写的人的存在内涵,以人的主体精神为主,尊严和荣誉第一,人的存在绝不能以失掉这些为代价。

路遥书写的人的存在内涵,以人的肉身存在(温饱、职业、地位)为主,人的尊严附庸在物质存在上,失掉了物质,尊严也就无处容身。

(法)巴尔扎克(1799-1850)

“他(拿破仑)用剑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法国社会是历史家,我只能充当它的书记。

“我是粉碎障碍的专家”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包含巴尔扎克从1829年到1848年近20年间创作的91部小说。

是1816-1848年法国社会的编年史式的历史画卷。

被誉为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题解:

巴尔扎克小说写的几乎都是人间的悲剧,却以喜剧冠名,带有讽刺之意。

喜剧在欧洲是粗俗之作,而悲剧则是高雅严肃的艺术。

巴尔扎克描写的主要是金钱腐蚀下人的堕落,主人公往往是金钱的牺牲品,而不是正面英雄,他们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人物的崇高美。

所以,巴尔扎克用“喜剧”来命名,有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嘲弄与批判之意思。

作者采用了分类整理法和人物再现法将91部小说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分类整理法,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政治生活、乡村生活6大场景。

人物再现法,就是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

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

《人间喜剧》的三大主题:

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塑造了资本主义时期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高老头》

主要人物:

高里奥老头、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老头的两个女儿(雷斯托伯爵夫人、银行家纽沁根的太太)。

《高老头》分成两部分看:

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拉斯蒂涅和他的三个“人生教师”(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老头)。

拉斯蒂涅形象分析

法国复辟时期青年野心家的典型。

他是《人间喜剧》中刻画得最成功的典型之一,《高老头》对他入世之初这一段思想历程的描写,可以说是现实主义人物塑造最精彩的篇章。

野心家的形成历程:

两个典型环境:

伏盖公寓(贫穷、寒酸、脏乱)、鲍赛昂夫人府邸(富丽、豪华、典雅)。

人生三课:

第一课是鲍赛昂夫人上的利己主义哲学。

第二课是伏脱冷上的强盗哲学。

“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样钻进去。

清白老实一无用处。

第三课是高老头上的金钱关系。

“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

啊!

我的钱到哪儿去了?

……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目睹了鲍赛昂夫人由于追求忠贞的爱情,不得不退居乡野;目睹了高老头沉溺于父爱,最后孤独死去,拉斯蒂涅终于彻底明白,“美好的灵魂不能在这个世界待久的。

真是,伟大的感情怎么能跟一个猥琐,狭小,浅薄的社会沆瀣一气呢?

”他埋葬了高老头,同时也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埋葬自己的感情和良心,随后便以全新的姿态投入世俗生活的战斗,欲火炎炎地踏上了野心家的道路。

《高老头》结束后,到了《纽沁根银行》中,拉斯蒂涅已经通过纽沁根太太的关系爬上去,成为银行家搞投机活动的得力助手;在《幻灭》里,他成为男爵;在《不知道自己是演员的演员》里,他又晋升为伯爵,还当上了政府的部长,俨然是一个高贵而又无耻的政治家了。

金钱与人性

拉斯蒂涅的人生三课可归结为一个主题:

金钱的力量巨大无比,谁控制了金钱,谁就能支配和驾驭这个世界。

《高老头》以及《人间喜剧》都在讲述着这个可悲的现实。

马克思将人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对人的依赖阶段,对物的依赖阶段,自由人阶段。

从深层次上看,巴尔扎克表述了人类发展中的悖谬现象:

历史的进步离不开财富的创造,而创造财富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性的失落;被金钱点燃的欲望驱动着人们去疯狂忘我地积聚财富,而欲望之火又烤干了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也耗尽了追求者自身的精力与生命;人类不断地创造物质文明,最终却又沦为物的奴隶。

(法)福楼拜(1821—1880)

“人生如此丑恶,唯一忍受的方法就是躲开。

要想躲开,你唯有生活于艺术,唯有由美而抵于真理的不断的寻求。

”——福楼拜

作品:

《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包法利夫人》(1851-1856),可看李健吾的译本。

《包法利夫人》的副题是“外省风俗”,描写了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爱玛的悲剧一生。

修道院受教育阶段;在小城镇道特,与查理·包法利结婚;迁居永镇,认识罗道耳弗;定期去卢昂,与赖昂私会;自杀死亡。

人物:

爱玛、查理、罗道尔弗、赖昂

包法利夫人——一个用庸俗行为试图超越庸俗环境的伪浪漫主义者

“一个浪漫的人,在精神上或感情上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之中,这个人是深沉还是浅薄,取决于他(或她)的心灵的素质。

爱玛•包法利聪慧、机敏,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但她的心灵却是浅陋的:

她的魅力、美貌和教养都无法抵消她那致命的庸俗趣味。

她对异国情调的向往无法驱除心灵中小市民的俗气。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第118页)

爱玛式的“爱情”:

原初的情感应该是一种基于天性相惜、心灵相契、想要融为一体的原始渴慕,是茫茫尘世中两个孤独个体的相濡以沫,爱玛使之降格,在她的观念中,爱情沦为虚饰的形式、欲望的享受以及迷狂的激情。

她的心灵被厚重的物质遮蔽,以致看不清情之朴素纯洁的根底,短暂的人生像一架迷失了方向的马车狂窜乱撞,疲惫而死。

高利贷商人勒乐堂而皇之地控制、主宰了爱玛的命运,暗示着爱玛的死是一个物质压迫、欲望毁灭的悲剧。

查理

在福楼拜笔下,查理是游离于资本主义物欲力量所催生的各种“虫豸”之外的一个“异类”,他既没有罗道耳弗的放荡玩世,郝麦的装腔作势,也没有勒乐的贪婪狡诈,公证人的寡廉鲜耻,相对于那个日益成熟严酷的社会来说,查理像不足月的产儿,处处显示出不合时宜的一面。

在爱玛眼中、罗道耳弗之流衬托下,查理显得缺乏生活情趣、平庸无能、懦弱迟钝。

然而,也正是在这些人的衬托下,读者才会看到查理的知足豁达、宽厚忠恕、淳朴善良。

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

“维多利亚黄金时代”,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从1837年继位,在位64年,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兴盛,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向外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这一时期也是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

产生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如简·奥斯丁、狄更斯、勃朗特三姐妹、哈代等。

勃朗特三姐妹:

夏洛蒂(1816-1855)、艾米莉(1818.7-1848.12)、安妮(1820.1-1849.5)。

夏洛蒂•勃朗特和《简•爱》

夏洛蒂笔下的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平民女子的正面主人公形象,在英国小说史上,她是第一位不靠外在的形体美,而全凭内在的心灵美赢得男主人公的爱慕的女主人公。

《简•爱》否定了当时盛行的以金钱、门第、美貌为交换条件的婚姻,申述了爱情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和给予,同时也昭示女性解放的出路在于:

经济独立、感情独立、人格独立。

小说的女性意识体现在:

1、打破了灰姑娘“美德有报”式的爱情模式。

2、打破了“英雄救美”的故事模型。

简·爱:

“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没有感情的机器吗?

你想错了,我的灵魂,我的心跟你的心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

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人经过坟墓,我们站在上帝的脚跟前,我们是平等的。

艾米莉·勃朗特(1818.7-1848.12)

“我若祈祷,那唯一/启动我双唇的祷文只有:

/请别扰乱我的心;/给我自由”(艾米莉)

《呼啸山庄》

自然之地:

呼啸山庄,文明之地:

画眉山庄

第一代:

希斯克利夫、凯瑟琳、辛德雷;林惇、伊莎贝拉。

第二代:

哈里顿(辛德雷的儿子)、小凯瑟琳(凯瑟琳和林惇的女儿)、小林惇(希斯克利夫和伊莎贝拉的儿子)。

在小说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关系经历了乐园、诱惑、尘世的疏离、回归天堂的历程,两性之爱在经过漫长的尘世疏离后,最终回归到原初的状态。

凯瑟琳:

“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只要他还在,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还在,而他却消灭了,这个世界对我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就不会像是它的一部分。

从小说整体上要表达的对物质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来看,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要把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塑造为一个魔鬼式的复仇人物,而是要借助这个人物的行为警醒世人,他的复仇之剑指向的是遮蔽灵魂和天性的理性文明。

托马斯·哈代(1840-1928)

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小说家和诗人。

写作了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44篇,诗集8部,诗剧2部。

哈代以写诗歌始,又以写诗歌终,但他是以小说创作的成就奠定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的。

代表作:

《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等

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小说多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小说分为三类,即罗曼史和幻想小说、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其中性格和环境小说代表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哈代:

“有时候,我把无生命的自然看作是沉默寡言的人。

《德伯家的苔丝》

小说副标题:

“一个纯洁的女人”。

小说中“路”这一象征是情节发展的媒介,构成了人物活动的轨迹。

孤立无援的人走在漫漫长路上,是但丁和班扬天路历程的继续,象征了人生道路的坎坷曲折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不同的是但丁和班扬的道路通向天国,而哈代的路则通向死亡。

苔丝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在路上”的行进过程和漂泊状态,“在路上”即是家园丧失,无家可归,再没有代表安全、幸福、秩序的心灵庇护所。

造成苔丝“在路上”的原因:

1、农业资本主义的形成引起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2、传统的父权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却又无处不在

3、过去和历史渗透到现在,仍然影响着人的命运。

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俄国文学在19世纪之前几乎处于沉寂状态,19世纪以不可思议的辉煌惊现于西方和世界面前,产生了一大批拥有广泛声誉的伟大文学家,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

一、俄国历史文化要点

俄国自9世纪有文字始,其文化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主要原因是政治的不稳定。

12世纪之前是接连不断的内战,权力争夺;13世纪至16世纪是蒙古人的入侵及统治;直至17世纪末彼得大帝时代,多难的俄国才形成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国力迅速提升,文化得到发展。

1812年俄法战争,亚历山大一世与拿破仑。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

俄罗斯的宗教文化

从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受洗开始,基督教成为俄罗斯的国教,并迅速渗透到其民族生活的每一部分,促成了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形态。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俄国没有经历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世俗化历史转型,基督教文化在俄国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精神导向的作用,其民族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是启示和超越的。

这也是基督教在俄国改称为东正教之由来。

“俄罗斯人民的灵魂是由东正教会塑造而成的,它获得了纯粹的宗教形态。

这种宗教形态一直保存到今天,保存在虚无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身上。

”——别尔嘉耶夫

基督教人道主义:

首先,人应在与上帝的关系中确证自我。

其次,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精神,而不在于物质。

第三,在实践的伦理层面上,人应最大限度地贬抑肉体性存在。

俄国文学形象系列:

“多余人”、“小人物”、“忏悔的贵族”、“新人”。

二、普希金(1799-1837)

普希金生于俄国一个世袭贵族家庭,出生后被交给农奴出身的奶娘哺育带养。

1811年进入贵族学校“皇村学校”度过六年时光。

1831年与小他13岁的美女纳达丽雅·冈察洛娃结婚。

1837年2月8日与妻子的追求者丹特斯决斗,受伤,两天后去世。

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

1、他为俄国的诗歌语言做出了规范化努力,实现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的民族化。

2、普希金的创作展现了真正的俄罗斯的民族生活。

3、奠定了俄罗斯文学的创作基调,即基于俄罗斯宗教精神的人道主义。

《叶甫盖尼·奥涅金》开启了“多余人”形象。

《驿站长》开启了“小人物”形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