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名句名篇.docx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名句名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名句名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名句名篇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名句名篇
【考点分析】
考纲点击
备考指导
1.识记A
(1)背诵并默写课内外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名句的意蕴,
根据要求正确书写;
(3)能识别名句名篇中的形近字、通假字、
生僻字;
(4)能帮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受到熏陶和感染,能养成语文学习中重视积累的习惯,提高人文素养。
【考情分析】
本考点是新课标考试的重点。
由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考试大纲》中所谓的“常见”,一是知名度高,家喻户晓;二是适用性广,常被引用;三是以从新考纲和新教材推荐和要求背诵的篇目中选取的语句为主。
所考内容从朝代看,侧重于先秦和唐宋;从文体看,侧重于诗歌和散文;从内容看,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从来源看,绝大多数出自规定的背诵篇目,极少数延伸至背诵篇目之外,体现了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从命题看,新课标全国卷一般是给出上句或下句,让考生补写空缺部分。
设三个小题,每个小题两个空,共6分。
题型较稳定。
【学习方法指导】
1.领悟含意
我们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
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有的考生将其中的“叶”写成了“夜”,“襟”写成了“巾”,此乃不理解句中字义的结果。
若记住了“隔叶黄鹂空好音”是写黄鹂鸟隔着树叶徒然唱着美好的歌,“泪满襟”是泪水沾满了“衣襟”,也就写对了。
再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也要领悟其大致含意。
2.重视生僻字
对名句名篇,只背诵不行,还要能默写,特别是能正确书写生僻字和难写的字。
如2011年辽宁卷中的“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中的“柯”,就容易写错。
3.注重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意义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存在着,这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
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
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的“云归而岩穴暝”一句中的“暝”,与“明”同音,但是意思相反。
4.留意出处和语境
默写名句名篇,不能机械古板,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填空。
如一些名言名句在流传的过程中,部分字词发生了变化,出处不同,说法也不同,所以必须注意出处。
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
还有就是诗词中有很多作品使用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营造了情趣各异的诗歌意境。
识记其中的诗句,可以联系其中营造的意境来加深印象。
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词《雨霖铃》中的名句。
有的考生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岸”误写成“暗”,“残”误写成“惨”。
只要明白此名句是写词人设想酒醒后看到的情景:
杨柳岸边,晨风习习,天空中挂着一钩残月;“柳”而未能“留”,睹柳令人伤感,“月残”人不团圆,令人倍感凄惨,就不会写错了。
附口诀:
哲理句子含意深,爱国抒怀有豪情。
立足教材抓重点,课外名言不可轻。
平时积累多诵读,边背边写功夫硬。
生僻字词通假字,识别区分明字形。
关注出处多思考,上下语句看语境。
想起原句不要慌,品味三遍再确定。
书写完毕再检查,一字不错才算赢。
【想一想】识记名句名篇除了掌握以上方法外,还要养成分时段记忆和准确默写的习惯。
和老师交流一下你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吧!
【拓展延伸】
(1)分时段复习课内名句名篇的背诵。
背诵要一一过关,不要收窄范围。
可以用分割时段的方式进行背诵。
(2)准确默写,不增、漏字,不写错别字。
高考对默写题的评分标准是每错或漏或多一字,所在空都不得分。
一字之差等于全句都错,所以我们不能光想到自己能背就行了,还要做到默写准确无误。
为此,我们备考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理解性记忆,在理解句意文意的基础上背诵默写;②加大抄读默写力度,强化检查纠错工作,以巩固记忆效果。
操作时可遵循“抄读——默写——订正”三个步骤,做到步步为营,层层推进。
名篇名句的默写是高考语文的必考考点,各省市的赋分不等。
试题的材料多出自高中语文课本,课外名句的考查有减少的趋势,以减轻考生备考的负担。
考查的重点是名篇及名篇中的名句(景中传情的写景名句,富有生活哲理或抒发积极向上情怀的句子)。
理解性默写是根据话题或情景,按照要求,用古诗文中的名句填空。
它要求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对内容要理解,才能准确选择,比记忆型默写的难度有所增加。
这种题型有渐冷的趋势。
从试题的表述看,过去是“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现在的表述是“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很显然,过去试题着眼于句,而且每小题只要求默写一句;现在的“空缺部分”,从2002年-2011年的试题看,至少是相连的两句,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五尺应门之童”,多则要求写出四句甚至五句,如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中的五句,这实际上隐含着“篇”的要求了。
从默写的内容看,过去多为“警句”。
所谓“警句”,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法,是“简练而含义深刻动人的语句”从当时的具体试题看,多为包含哲理的句子。
现在试题的范围扩展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现的是一种人情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是意味深藏的景物描写。
默写这样的句子在过去的试题中似乎很少见到。
再从默写的材料来源看,过去默写的名句多来自课本以外,课本内的则比较少。
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的默写是每套试卷必不可少的内容。
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使更多的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多数试卷都设置了二选一.四选三或五选四等多种形式的选做题。
【要点名师透析】
一、名句名篇不是难点,同学们应考时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如果对所考查的诗文不很熟悉,就在草纸上写一写横线前后的句子,一边写一边默读,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忆起原诗文的句子。
具体而言,可借助引导句与出处去搜索记忆,合理回想,选有把握的写。
对于一时记不起来的,不要急躁,先放一放;对于实在不会写的,要果断放弃。
答题完毕,要连同引导句一起回读检查,以便于及时订正。
2.书写细心,不要漏字,也不要多填字。
特别注意生僻字和通假字、异形词的写法。
字要写得工整美观。
二、默写名句名篇答题技巧规律总结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识记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
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题后又会突然回忆起来。
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要包括引导句在内作“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发现并纠正。
另外,如果命题是三选二,答题时就应以最有把握的题做起,做了两题就够了。
如果三题都做(最好不要这样),要确保前两题完全正确,因为高考阅卷评分有时规定只看你做的前两题,有错误即扣分,即使你第三条做对了也不给分。
另外,在复习和应试时还应注意:
(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例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
以上三句中的“羁”“鹜”“壑”就极易写错,复习中要反复多写几遍,强化记忆。
(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义。
例如: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司马迁《史记》)
以上三句话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第三句中“销”的意思是“熔化”,易误为“消”。
(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例如:
为由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以上三句中,“教”容易误写成与之同义的“叫”,“长”容易误写成“常”,“材”容易误写成“才”。
(四)要留意具体环境
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瓮》)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第一句如果不联系“卖炭的老人虽然衣衫单薄,却愿意天气寒冷卖个好价钱”的具体语境,就可能想当然地把“愿”写成“怨”;第二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写成“使”;第三句如果不联系“晴空”“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成“宵”。
(五)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
例如: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与元九书》)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以上这四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
“春色满园”写成“满园春色”,“淡妆浓抹”写成“浓妆淡抹”,“歌诗”写成“诗歌”,“孤帆一片”写成“一片孤帆”。
(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
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
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例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赠萧瑀》)
像上面的句子,已经标明了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了,虽然平时写的是“路漫漫”;也不能把“蝉噪林逾静”写成“蝉噪林愈静”,虽然意思并没有改变;更不能在“疾风知劲草”后接“烈火识真金”,虽然这种说法已成俗语。
诚然,名句名篇主要靠点滴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但高三复习的有限时间里,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多些归纳,多些总结,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古诗文默写的六种形式
高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默写题所考内容在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文体上侧重诗歌和散文,在内容上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其中,湖南卷侧重于课本内容。
随着高考的改革,古诗文默写的形式也精彩纷呈,实现了由单纯识记默写向理解识记默写能力培养的跨越,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六种。
(一)、一线串珠式默写
命题者用一“话题”贯穿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联系与“话题”有关的名句,然后进行准确默写。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送我至剡溪”。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清泉石上流”。
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_______;________”。
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
2.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情绪却异彩纷呈。
李煜《_______》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_______”。
李白《_______》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
张继《_______》中的“月落呜啼霜满天,_______”。
_______《_______》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词常用“空、自”等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
陆游《_______》中的“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
李清照《一剪梅》中的“_______。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岳飞《满江红》中的“莫等闲,_______,_______”。
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
这些句子都用一“空”字抒写了怀才不遇之情。
4.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_______,著有《归去来兮辞》《饮酒》等。
他写的《归田园居》中有“ _______,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
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
杜甫在《登高》中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
”_______在《_______》中写道:
“飘飘何所似?
_______。
”这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
李密在《陈情表》中有“_______,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情。
(二)、比较式默写
此种考查方式单刀直入或用一个“主题”引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曲同工的诗句,要求考生在揣摩题旨和细细回忆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对名句进行准确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和《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
而在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下·重阳》)。
4.《劝学》中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异曲同工。
(三)、嵌入式默写
此种考查方式交代篇目、作者和内容,要求考生在分析判断的同时准确默写出名句。
1.陆游曾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2.王勃《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两句描写深秋的景色。
3.南宋词人______在《扬州慢》中用“过春风十里,________”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4.杜甫在《______》中借感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诗句“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自己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情怀。
同样,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四)、观点式默写
在这种形式的默写题中,试题明确篇目、作者和观点,让考生在理解的前提下默写名句。
1.《劝说》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比喻说:
“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
”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最后四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
3.《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认为父母应该这样爱子女:
“________,________。
”
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政治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
”
6.柳永的《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7.杜甫《______》中慨叹诸葛亮壮志未酬、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
(五)、引入式默写
在这种方式中,命题者用一观点切入,然后连缀一组名句,让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大意和关键词,以达到正确默写的目的。
1.“男女思念之情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如宋代词人______写的《______》中有表达男女情感不受时空限制的词句:
“ 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柳永的《______》中有表达他对女友一往情深的诗句:
“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
2.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白居易《________》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中的“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之,同学们在复习古诗文时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这样才会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才能在考场上从容应对,做好古诗文默写题。
教学资源网
【基础知识梳理】
《考试大纲》规定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50篇)
(一)古文
1.孔子语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2.鱼我所欲也《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7.桃花源记陶渊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9.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0.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