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微课.docx
《反思微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微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反思微课
反思微课
本文转载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在线学习,零存整取学习策略
一、初识“微课”
微课刚热起来的时候,教育部全国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段露航博士曾问笔者:
王老师,你对微课怎么看?
那时笔者对微课还了解不多,随口说了一句:
大概也是像以往的一些信息化热一样,一阵风就过去了吧?
没过多久,在一次被黎加厚教授命名为“标点符号联欢会”的微课沙龙上,笔者见到了微课概念的提出者胡铁生老师,于是向他当面请教微课的来龙去脉。
胡老师告诉我,当时他作为市教育局负责教学资源评比的工作人员,发现老师们拍摄的课堂教学实录,在专家评审时根本无法一一看完。
很多专家只看了开头一小部分就不再继续看下去了,他觉得非常可惜。
于是,产生了让老师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制作微视频来参加评比的设想。
正是这一从实际出发的设想,导致了微课概念的诞生。
微课甫一提出,就受到热捧。
据《佛山日报》2011年7月4日报道,佛山在全国首创的“微课”模式,在市民中掀起“淘课热”。
短短两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
[1]教育部高层领导对微课非常重视,大力推动微课的研究与应用。
全国性微课大赛正紧锣密鼓地筹备,黎老师他们正在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微课培训。
在那次座谈会上,笔者被要求就微课发表看法。
仓促之中,笔者表达了对微课的四点意见:
一、微课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创新实验;二、微课可能在网络教育与非正式学习领域更有发展潜力,应该与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结合起来,开创一种全新的网络教育模式;三、微课不大可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但可以被传统课堂所利用。
例如老师们在上课时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微视频辅助教学;四、微课要精,不能滥;必须选择优秀的教师制作一批优秀的微课才有意义。
那次座谈会反响较大,媒体有报道,以至于笔者也一度被外界认为是微课的积极鼓动者之一,其实笔者对微课的态度依然是有所保留的。
记得当时在座谈会上,笔者说微课不大可能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黎加厚老师还追问了一句:
到底会不会?
笔者也再次回答:
不会!
后来又有一些人问笔者对微课的看法,笔者写了一篇题为《微课热是暂时的,但微课是长期的》博文作为回答。
笔者表示:
这一轮的微课热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各种微课大赛推动的;一旦各种大赛落幕,热潮就会逐渐减退,这几乎是近年来各种“教育信息化热”的常态。
在笔者看来,微课只是对教学视频作了一点小小的变革,和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数字故事热、电子书包热、电子白板热、翻转课堂热一样,都是一些基于数字技术的带有过渡性质的变革。
这些变革不可小觑,它们都在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着不懈的“蚕食”,使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不断萎缩。
但要说是革命性的变化,还为之过早。
为什么又说微课是长期的呢?
因为微课恰好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需要。
以往教学视频大都是对课堂教学的实录,时间很长,在网络上传播的时候,很难让人有兴趣看完。
改为短小精干的微课之后,正好符合了网络学习者碎片式学习习惯,所以这种微视频形式必将长期存在下去。
后来笔者受邀参加全国微课大赛作品评审,看了一批微课作品,并在博客上推荐了一些微课,书面回答过北大汪琼老师的研究团队关于微课问题的提问,并接受《中国教育网络》杂志的邀约,撰写了一篇名为《微课:
课堂,还是网络》的论文。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微课的未来在网上,而不在课堂;同时提出了一个“零存整取式网络教学模式”,主张利用微课改造现有的网络教育模式,即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改造,构建起以“微课程+微作业+微测验+微学分”为主体的网络教育新模式。
[2]这篇文章影响较大,不仅网上转载较多,很多关于微课的文章和新闻报道都有引用此文中的观点和论述,但唯独对于笔者提出的“零存整取式网络教育模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讨论。
二、微课研究的误区
文章发表以后,笔者继续通过教育技术圈中朋友们的博客和微信,了解微课研究方面的进展。
笔者发现微课研究开始步入一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越来越多的学者陷入对微课定义的讨论之中,二是微课的提倡者们越来越寄希望于通过微课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先说第一个问题。
关于微课的定义现在已不下十种,至今仍莫衷一是,但我始终觉得这个问题不那么重要。
微课也好、微课程也好、微型学习也好,不就是一个名词吗?
对学术研究来说,弄清定义也许是必要的,但对于实践来说则意义不大。
笔者认为,微课的核心要素就是微视频,只要是用于教与学的微视频就是微课,微课几乎可以与微视频划等号,微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在“微视频”这三个字上。
视频在今天之所以变得重要,就因为它可以真实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比文字和图形带来的信息要更加丰富多彩。
曾几何时,网络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一度认为拍摄视频不再重要。
当年笔者担任中山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的时候,就对中心的视频拍摄工作不太重视,而把重心放在建专题学习网站和教学资源库上。
那时的教学视频冗长、乏味,确实没多少人看。
微课概念诞生之后,我们发现,如果将视频拍得短一些、精干一些,放到网上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的。
这比过去只强调在网上看课件或文字图片效果更好,可汗学院的成功就是一个明证。
可汗说视频重塑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
教学视频的重新走红,纠正了我们以前的一个错误观念,那就是认为“教师的讲授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应该予以抛弃”的观点,更新为“好的教师讲授以及好的讲授方式对于学习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可汗学院的教学视频大量采用了教师讲授的形式,虽然教师并不一定需要露面。
至于围绕微视频,配套一些其他类型的教学资源,或者组织一些教学活动,都是可以的,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而不应该把它作为定义微课的主要依据,更不能模式化、单一化。
学者们之所以讨论微课的定义,可能是因为“课”这个词本身就不能只是一种资源,而应该包含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活动等基本要素,课程的含义就更复杂了。
笔者以为,用微课定义微视频,其实就是一种借用,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因为微课比微视频来得更响亮、更容易引起人们重视罢了。
笔者对微课采取一个广义包容的理解,它既包含教学视频切片,也包含专门制作的一小段教学视频。
很多学者把教学视频切片排除在微课之外,笔者认为没有必要。
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五分钟课程》网站里,笔者就看到很多名家讲课的视频切片,认为那就是很好的微课。
只要你切得好,保证围绕一、两个小知识点内容的完整性,就可以了。
微课本来就是来自一线教师实践的创造,你非得把它弄得大而全、高不可攀,所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反而可能让更多教师望而却步。
那种符合专家学者制定的标准的微课,除了在比赛中能够获奖之外,在教学应用中未必比得上一段好的教学视频切片。
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经常临时自制“微视频”,就是利用视频播放的拖拉条,选择围绕某个小知识点的视频片段,设定好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播放给学生们看,作为自己讲课的补充与辅助。
再说说第二个问题。
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国内专家学者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至今为止,依然成效不大。
这让笔者想起了爱德华·德·波诺讲的一个故事:
如果你在一个地方挖井,当挖到足够深度的时候仍然没有挖到水,你会选择继续将洞挖深挖大,还是另择新址打井?
选择前者的属于垂直思维,选择后者的属于水平思维。
这个答案没有谁对谁错,但水平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方法。
笔者赞同后一种思维模式。
在反思为什么我国学者多年主张并实践的信息技术的“课内整合模式”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效果的原因时,笔者逐渐认识到课堂教学就是为教师讲授而设的,虽然讲授最好辅以讨论、协作、探究、播放视频等多种形式,但教师始终应该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
所谓以学生为中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心中有学生,采取尽可能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而不是指让教师在课堂上“靠边站”,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唱主角(偶尔做做是可以的,但成为常态就有问题了。
至于杜郎口中学那种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属于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特别个案,并不是一种普适性模式。
如果不以升学率论英雄,对杜郎口模式的争议性会更大)。
要开展个性化学习,课外有大把的时间和空间,干嘛非得放在课堂狭小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
今天我们最应该改变的就是上课时间太多、留给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以及老师们连学生课外的时间也要牢牢掌控。
为什么微课也不大可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在很多文章中都有讨论,这里不妨再归纳概括一下。
第一,这是由课堂这种教学形式所规定的。
课堂教学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教室)和规定的时间(课时)开展的有明确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内要实现某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讲授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这是被千百年来教学实践所证明的。
你可以举出很多反面的例子说明,讲授不一定是必须的或最好的;你也可以批评讲授式教学有多少种弊病,这些都有道理。
但作为普适性来讲,笔者相信任何一种已知的模式在课堂上都难以替代讲授式教学模式。
还有什么比拿起书本和课件就讲,放下书本和课件就交流讨论来得更方便更快捷更省事的?
你非得让老师们事前把自己的讲课录下来,然后到课堂上播放;或者花很大的时间精力录制精美的微课,让老师们在课堂上一段一段播放微视频,然后配合视频组织一些事先定制的教学活动,你不嫌麻烦吗?
不嫌机械吗?
老师的作用何在?
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如何体现?
老师会不会觉得自己可有可无?
明明面前有个活生生的老师不让讲,你却偏要让学生看视频里老师讲,学生们会不会总有一种疏离感?
怎么才能与视频里的老师交流?
如果只能与课堂里的老师交流,那课堂里的老师能替代视频里的老师吗?
如果能替代,为什么不直接让他(她)讲?
如果不能替代,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来上课?
为什么非得坐在一起看视频?
视频作为教学的一种资源,在课堂上使用是可以的,用得好用得恰当,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分享优质资源的作用;用得不好或不恰当,只会适得其反。
在课外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观看,笔者完全赞同。
那么让学生在课外看视频,在课堂上交流讨论这种翻转课堂方式呢?
理论上是很不错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有问题。
首先中国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都被学校占据了,晚上回到家里连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视频?
即使不做作业全看视频,也很无趣。
看一个微课也许只要10来分钟,看多个微课就不止10来分钟了,那跟看长视频有多少区别?
而且家里的环境不一定有学校学习氛围那么好,如何保证学生在家看视频的时间和质量?
如果保证不了,回到学校的交流巩固就无从谈起了。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也是在特定条件下诞生的产物,未必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模式。
第二,教学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而不是一个预成性过程,课堂的魅力也正在此。
教师每天面对学生时,都可能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通过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会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气、变化多姿。
好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坏的课堂也同样如此。
而微课是一个预先定制的产品,这种东西在课堂上偶尔用用可以,但让它占据课堂过多的时间,课堂就会变得相当无趣与沉闷。
即使微课制作得再精美也不行。
电影制作得够精美吧?
当年爱迪生就曾设想用电影代替教师的讲授,但这个预言完全落空了。
微课能胜过电影?
教育是科学,但也是艺术,像课堂这样的微观教学更是艺术,其艺术性甚至超过科学性。
优秀的教师都是艺术家。
艺术是什么,是创造!
好的教师会将每一堂课都视为自己的一个新作品,课堂上某些微小的改变都体现了他(她)的匠心,这是事前录制的视频做不到的。
所以笔者预言微课也好、翻转课堂也罢,都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现场讲授,甚至替代不了教师讲授的主流地位,就像我们此前大力推动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都没有能取代现实中教师讲授的主流地位一样。
在课堂里,讲授可以改善,也必须改善,但无法取代。
再好的演唱会视频,也替代不了现场听演唱会的感受,除非不能去现场。
一个聪明的教师,宁可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也不愿总是在课堂上播放别的教师的讲课视频,因为这会伤害自己作为教师的自尊,危及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让微课主导课堂是一种错误的定位。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微课?
是因为微课适合网络学习者的学习习惯,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很难长时期地观看一段教学视频,时间超过十分钟左右就有可能“出逃”。
所以过去网络教育中,按照课堂教学时间录制40-5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学视频是一种失败;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试图将适合于在线学习的微课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又是一种错误。
在课堂内大家都坐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彼此之间有一种约束和氛围,注意力持续时间完全可以比在网络上个别化学习时更长。
40-50分钟是千百年来摸索出来的一个合适的时间长度。
再长可能大家会感觉累了,注意力难以集中,生理上也有需要放松一下了。
更短呢?
可能不利于知识传递的连续性系统性,学生们刚刚进入教学情境就突然结束,会感到不适应;下节课再开课还得让学生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重新聚焦,得不偿失。
有作者提出应该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向微课的10-20分钟看齐,是一种缺乏课堂洞察力的想法。
微课的教学应用现状
尽管微课在各种竞赛中风生水起,在媒体宣传中也热热闹闹,但教学应用的情况到底如何?
相关的调查研究论文还很少。
从一些学者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微课的课堂应用还比较少,课外应用多一些。
有老师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笔者,微课目前主要热在各种大赛和评奖上。
赵小蕊在2014年对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半以上的教师偶尔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使用微课,几乎没有人一直使用,经常在其教学中使用微课的人数仅仅占2%;一半的语文教师认为在语文课上使用微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太明显,27.5%的教师认为使用微课与之前对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仅有21%的语文教师认为在语文课上使用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没有人认为微课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很大。
[3]当然,这些调查只是初步的,仅限于个别学科,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对中小学以及高校微课比赛的参赛教师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微课的应用效果体现在有利于同行交流借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科组教研和校本研修水平、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有利于促进区域网络教研水平等方面。
这些作用都是针对教师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的,而不是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仅有31.55%的中小学教师和26.19%的高校教师认为,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习成绩。
调查还发现,微课主要由学校信息技术老师拍摄(60.68%),其次是同科组教师(25.73%),有些还是聘请专业公司拍摄的(8.25%),个别教师自己拍摄的极少(3.4%),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如片头片尾、画面效果、字幕显示等),48.77%的教师微课视频的拍摄难度大、制作成本较高。
这些因素限制了普通教师参与微课制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微课的制作与推广。
[4,5]
笔者在担任中山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时期,曾主持过学校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讲课比赛。
当时技术专家们认为,PPT制作的课件过于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不能参赛。
只有用那些比较“高级”的软件,例如authorwave、flash、dreamwaver、VB等制作的课件,才能参赛。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
PPT课件被教师普遍接受,而那几种“高级”软件却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这件事使笔者认识到,什么样的技术才是能够真正影响教育教学的革命性技术,那就是必须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瓶颈问题,同时又能够被大众所普遍掌握、技术壁垒极低、且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技术。
历史上纸的发明并没有立即带来教育领域的革命性转变,因为早期的纸是莎草纸和羊皮纸,价格高昂、数量稀少,不能为普通大众所拥有。
只有当我国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纸张变得极其廉价和易得之后,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才导致现代学校制度的诞生。
[6]以这种标准来考察微课,可以看出目前微课还够不上革命性技术的标准。
笔者还有一种观点:
判断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或教学模式有没有生命力,要看在比赛、项目结束之后,教师是否还会继续使用这些资源或模式进行教学。
如果教师在没有项目支持和比赛激励的情况下,还愿意继续采用研究和比赛时采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才证明这种教改是有生命力的,是真正成功的;如果一旦没有了项目支持,没有了获奖、竞赛等激励因素,教师又都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去,那就证明这种教改实际上是不成功的、是难以普及的。
对高校教师参加微课制作的动机调查发现,绝大部分(84.63%)的教师希望能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证书奖励,66.98%的教师希望比赛成绩作为职称评定的参考指标之一,61.1%的教师希望有奖金奖励,56.55%的教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先进典型被推广宣传,48.58%的教师希望得到政策支持和优先立项等。
[7]说明目前微课热更多的是出于功利动机,而不是课堂教学的需求。
由于微课兴起的时间还不太长,现在下结论也许还有点早,但已经可以初见端倪。
根据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即使把时间拉长到五年、十年,微课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也未必能够成功。
微课的未来
有人说,王老师你是不是改变了对微课的看法?
你以前说微课是长期的,与翻转课堂结合后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似乎又对微课的前途不大看好。
其实不是这样的。
笔者对微课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但基本的看法从头到尾还是一致的,有些微调是事实,也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笔者说过,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
[8]
笔者始终认为,微课(微视频)是为网络而生的,是网络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资源,微课的未来在网上,在课外。
事实上不需要等待未来,现在就可以看到。
虽然微课在课堂内的应用不容乐观,但网上应用已经呈现出喜人的局面,各种微课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很多商业网站的微课要收费才能看到。
微课的内容也不仅限于学科知识,更多地向实用性、技能型方向转变,广泛应用在非正式学习与非学历教育领域。
在一些微课大赛的官网上,单个微课的点击率也都在几千上万次以上。
以前慕课中的视频是比较长的,现在不是也越来越“微”了吗?
微课不是成为慕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吗?
以前视频公开课不也是很长吗?
现在最受欢迎的公开课是什么?
不是更接近微课的TED吗?
所有这些都佐证了笔者对微课前景的判断。
笔者相信,今后在网络上的教学视频都将会慢慢向微课看齐,都会变成微课。
你看微课的前途有多广大!
任何事物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才能长久,微课正好符合了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的规律,所以也会很长久。
至于微课带来的知识碎片化、认知表浅化等问题,一些学者主张通过制作专题化系列化微课来解决,笔者以为虽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但不是最佳的办法。
制作系列微课确有必要,但目的不应该只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建构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知识结构,而应该帮助学习者建立以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的个性化知识结构。
笔者曾经打过一个比方,网络时代知识就像打碎的花瓶一样,被拆解为大大小小的碎片,今天我们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帮助学习者把大大小小的碎片“复原”为原来的那个花瓶,而是应该鼓励学习者利用这些碎片,通过自己的加工改造,拼出自己的个性化图案。
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某些学科的系统知识还是必要的,但试图让微课学习者像课堂学习者一样去学习已无必要。
今天的学习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系统学习、碎片式学习、和零存整取式学习。
校内学习以系统学习为主,网络学习则包含碎片式学习与零存整取式学习两种类型。
碎片式学习又分为被动与主动两种类型。
例如,我们每天浏览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内容,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与知识,就是一种被动学习。
这种学习往往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较强,浅尝辄止。
主动学习则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当我们遇到某个具体的、实用性的问题,如学做个菜,了解某个人的简历,弄清某个名词的意思、查找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我们一般会通过搜索引擎去网络中寻找答案,或者通过网络向其他人提问。
碎片式学习往往是临时性的,彼此之间没有多少关联,一般不需要进行过多的整合与建构,但不排除大脑会对这些零散的信息与知识进行一定的自加工,只是我们自己未必意识得到。
这种学习的指导理论是西蒙斯的关联主义,其关键就是建立与相关结点的连通,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9]
零存整取式学习是网络学习的另一种形式。
[10]这种学习适合对那些相对复杂和开放的问题的探索,例如对于“李克东难题”的探讨,对于电子书包、慕课、微课等新事物的探讨等等。
这类学习需要笔者提出的新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其关键在于对同一主题进行不断的、碎片式的重构,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11,12]这种学习具有系统学习的某些特征,如围绕一个主题或中心开展学习、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学习过程大致符合由浅入深的普遍规律、可能也包含对某些学科知识进行半系统性学习等。
但与学校的系统学习相比,又有很多的不同。
首先,它是以个人兴趣和需要为中心的,是从问题开始、并以一系列不断涌现的问题为线索向前推进的;其次,这种学习完全是个人主导的、个性化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的过程;第三,学习的过程是生成性的,而不是预成性的。
也就是不会按照事前预设的计划、内容、步骤、进度一成不变地进行,而是“跟着感觉走”、“跟着需求走”,中间往往是可间断的、跳跃的、顿悟的,因意识流而变化不定;第四,这种学习建构的不是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而是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所学知识并不是按照专家学者提供的知识分类结构组织起来的金字塔式结构,而是以个人兴趣和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组织起来的蛛网式结构;最后,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通过统一的测评、获得学分与证书,而是为了实现个人愿望或解决个人面临的真实问题。
我把学校里的系统学习称为“学科导向的系统学习”,而这种零存整取式的学习,可以归入“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范畴。
系统学习适合那些基础性的经典知识的学习,对于那些已经被高度结构化的学科知识,还是以系统学习方式为佳。
然而也必须看到,目前学校内的系统学习正在遭到网络碎片式学习的挑战。
学校的系统学习宜少而精,主要是为今后的网络学习打下知识与方法的基础。
网络学习适合那些开放性的、没有现成答案的前沿领域的学习,对于那些还没有被结构化的新信息、新知识,以碎片式学习和零存整取式学习为佳。
有鉴于此,笔者主张,中小学生要想掌握某门学科或专业的系统知识,还是以接受学校教育为好;成人学习者或进不了学校的学习者,如果想要学习某个学科的系统知识,可以接受网络教育。
当然,网络教育最好参照笔者提出的“零存整取式网络教学模式”,对网络课程进行微课化改造,以适应成人学习者的需要;而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碎片式学习”,有自我需要和目标的主动学习者则可采用“零存整取式学习”。
而微课,将为所有类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育变革展望
今天,世界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变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教育变革提供支持的技术条件也基本具备。
网络和信息技术真的无法改变教育吗?
传统教学模式将永远这样延续下去吗?
非也!
如果我们对教育不要理解得那么狭隘,如果我们的眼光能从学校和课堂里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就会发现,教育正在改变,学习正在改变,而且变化的速度是惊人的。
想想看,原来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各级各类的学校和书本,现在网络成为一个最大的学校和最大的书本;原来我们主要向老师和书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