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鲁迅.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1626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鲁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 鲁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 鲁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 鲁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 鲁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鲁迅.docx

《第二章 鲁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鲁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鲁迅.docx

第二章鲁迅

第二章鲁迅

一、鲁迅生平及创作简介

1.鲁迅生平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和文学遗产。

鲁迅的精神被指称为中华民族魂。

鲁迅被尊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同时也是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鲁迅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位作家,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可能读过鲁迅的作品,但是与此同时呢,每一次读鲁迅的作品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

可以说,那有一种常读常新的感觉,那么从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开始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当中。

首先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鲁迅的生平和创作简介。

首先来看鲁迅的生平。

鲁迅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家中的几代都是读书人,他的祖父周介孚在京城做官,所以周家呢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名望的。

鲁迅在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应该说是衣食无忧,但是呢在他13岁的时候,鲁迅的家庭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故,就是他的祖父周介孚因为牵涉到一场科考的贿赂案当中而被捕入狱,接着他的父亲得了重病,不治而死,那么这样的变故,使得周佳遭受了经济危机,由于祖父入狱需要花钱打点,父亲治病需要花钱,周家一开始是变卖田产,后来就典当衣服首饰,少年的鲁迅因此呢就常常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他还曾经寄人篱下,到乡下的舅父家去避难,在这个过程当中鲁迅可以说饱受了世人的冷与嘲讽。

鲁迅后来谈到这段经历说: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吗?

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这样一场变故,可以说给鲁迅的影响是非常深的。

在1898年的时候,鲁迅决意离开故乡到南京去求学。

而当时呢由于家境不好,他只能选择不花钱的学校,就是洋务的这种新式的学堂,江南水师学堂,那么这样的新式学堂在当时呢是被人们认为是没有出息的学校,而人没有前途,鲁迅那就到这样的学堂去学习了。

江南水师学堂是一个新式的学堂,但是鲁迅去了以后发现这个封建的思想仍然非常浓重,学校好像是培养海军的,但是学校有游泳池,因为淹死了几个学生,游泳池那就被关闭了,而且学校还在这个游泳池上盖了一座庙,所以鲁迅说这个学校是乌烟瘴气,一团糟糕。

次年他就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

在这个学校学习期间呢他开始接触到一些新思想,比如说学习了自然科学,物理学,地质学,矿物学的知识,同时还接触到了欧洲18世纪以来的启蒙思想,比如说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就是系统的介绍了社会进化学的这种思想,鲁迅受到的影响很大。

在1902年鲁迅毕业之后就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到日本去留学,在日本,他一开始到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在1904年的时候,他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呢因为他在日本期间看到了西方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非常的重要,因此呢他希望以此来促进国人对维新的重视,第二个原因就是由于他自己的父亲当时好像是被庸医耽误了,鲁迅决意要学医,去救治像他父亲这样被庸医所耽搁的病人,鲁迅一辈子都不相信中医,他的父亲当时据说是被一个名医越治越重,最后就死去了。

那这两个原因就是他选择学医的原因。

鲁迅在日留学期间,当时的日本东京实际上是一个海外的中国的革命党人活动的一个中心。

所以在那儿云集了一些中国的革命党人,那么鲁迅也和他们有过接触,而且也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经历了在他人生当中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变,就是弃医从文。

我们大家都对这个非常熟悉,这个幻灯片事件,鲁迅在学校上学期间,老师在课堂上就放映了一张幻灯片,就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他替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抓住以后杀头,那当时围观在周围的中国人非常的冷漠,鲁迅就为这个场景所触动,正是他认识到要想改变民族的命运首先要改变的是国人的精神,最能够改变国民精神的是首推文学和艺术,所以呢他决定弃医从文。

在1906年他就离开了仙台医学专科学校。

到东京从事文学活动,从1907年他开始发表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论文,比如说像《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等,他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这样的重要的思想。

与此同时,他还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文学活动,比如说和他的弟弟周作人翻译了一些外国的作品,合编为《域外小说集》。

这是他最初的在日本的一些文学活动。

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回国以后,他先后在杭州和,绍兴的中学任教。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当时的教育部部长蔡元培就邀请鲁迅去教育部任职,所以鲁迅就去了,后来呢他又随着教育部迁移到了北京,这一段时间呢,可以说是鲁迅非常苦闷和消沉的一段时间,首先他亲历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鲁迅感到非常的振奋,他亲自鼓动学生去上街演说,可是呢,辛亥革命的事实让鲁迅发现辛亥革命根本没有触及到中国的真正的改革,没有改变中国沉睡落后的社会现实,这让鲁迅感到极度的失望,那么再加上当时他的个人的情感生活,这个不幸的婚姻也使鲁迅感到非常的痛苦,他在这个教育部任职,机关里呢非常腐败,整天无事可做,这个时候的鲁迅就开始整日躲在屋里抄写古碑,整理经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成了鲁迅一生当中这次重要的转折,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在友人的鼓动下鲁迅压抑已久的思想情感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地喷发出来。

这就是在1918年的时候,他首次使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连续发表了一系列的小说。

此外,他还写了精悍的,锋利的杂文,又在《坟》,《热风》,《华盖集》等集子当中。

在文学创作之余,鲁迅还积极的参与组织文学社团,编辑新文学刊物,应该说在这个时期鲁迅是非常活跃的。

五四之后,鲁迅先后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任教,致力于中国小说的研究和讲授,但在这期间五卅运动之后,他经历了像女师大事件,还有318惨案,在这样一些血的残酷与事实面前,鲁迅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和挫折。

1926年8月,由于他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他就离开了北京到厦门去任教,不久又从厦门辗转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那正是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期间,他亲历了广州的415反革命政变,这个415反革命政变的发生距离412才仅仅几天而已,在这次事件当中,许多共产党人和工人被杀害,残酷的事实再一次使鲁迅感到巨大的冲击,无比的悲愤和痛苦。

1927年10月,他就和许广平一起从广州到达了上海,从此定居上海。

从1927年开始鲁迅就进入到了他生命当中的最后的10年。

那么在最后的10年当中鲁迅的思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而且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此同时呢他参与了左联,支持左翼文学运动,1936年鲁迅在上海逝世。

这是鲁迅生平的一个简单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鲁迅的文学创作。

2.鲁迅的文学创作

鲁迅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散文和杂文上。

他的小说集了一共有三部,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散文集呢则有《野草》和《朝花夕拾》。

杂文是鲁迅笔下数量最多的文学作品,那充分地反映了鲁迅的文学成就,前期的杂文主要有《坟》《热风》等等,那么在最后的10年当中呢,鲁迅主要是以杂文为主。

这一时期创作的杂文集非常多,像《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等。

我们前面说鲁迅被尊称为现代小说之父,他也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那么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他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

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文体上,尤其是从文体上来说,他不断地进行着新小说的文体实验,当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推向成熟,对后来的现代小说开创了多种试验的源头,除了小说以外,鲁迅还倾力进行范文的创作,在他的笔下,尤其是杂文这种形式得到了这种丰富的发展。

可以说是鲁迅非常有代表性的文体。

除了小说之外,杂文也非常能够反映鲁迅的文学成就。

在简单的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和创作之后,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问题,鲁迅的思想发展。

二、鲁迅的思想发展

我们前面讲,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我们要想进入到鲁迅的文学世界,我们必须要了解鲁迅的思想,因为他的思想是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

通过前面介绍鲁迅的生平,那么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一种感受鲁迅的一生啊,正好处在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极为曲折的历史时期。

比如说就从他1909年从日本回国到1927年这段时间,他就经历了辛亥革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五四运动的潮起潮落,五卅运动以及大革命的高潮到失败的历史转折。

所以说呢鲁迅他亲历了多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那么在风云变幻当中,鲁迅的思想也充满了变化。

所以我们很难就用两句话把鲁迅的思想交代清楚,而我们也很难把鲁迅的思想归纳到某一个思想体系当中,我们可以说鲁迅是反传统,鲁迅是存在主义,鲁迅是启蒙主义,又或者说鲁迅是个性主义,是人道主义,那么到后期他又是阶级斗争的战士。

那么这些似乎又都从不同侧面触及到了鲁迅思想的某一部分,但是呢我们又很难把鲁迅的思想完全归纳到某一个思想体系当中。

我们说鲁迅的思想是非常丰富,复杂甚至说是矛盾的。

但是从整体上学界通常把鲁迅的思想分为前后两期。

以1927年,他到上海定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从1927年他到上海定居之后,进入到了他的生命当中的最后10年,那么在这10年当中,鲁迅的思想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就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从早期坚持个性主义,到后来站到阶级角度认识到群众的力量。

他的思想经历了这样的一种变化。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着重谈一下他的思想的这种变化。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鲁迅前期思想当中的进化论。

进化论是鲁迅早期思想当中非常鲜明的一个特征,实际上不仅仅是鲁迅,许多的知识分子都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可以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时代思潮。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是第一次系统的把达尔文的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学说介绍到中国来。

那么这样的一种学说为当时的思想阶级改良派,他们的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的基础,与此同时,它也是像鲁迅这样的年轻的,爱国的知识分子接受世界进步思潮最早的开端。

早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就曾经读过《天演论》,他就受到进化论的影响,后来到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潜心研究了包括了进化论在内的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比如说他在1907年写的一篇文章《科学史教篇》当中提倡科学,阐明科学和救国之间的关系。

那么可以说,早期鲁迅是接受了以进化论为代表的18世纪以来这种启蒙主义的思想,那么他在接受进化论的过程当中,他一方面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否认质变否认革命的庸

俗进化论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他也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当中弱肉强食这样一种消极因素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弱小民族联合自卫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这样一种思想。

总的来说,他在接受进化论的过程当中,他对其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摒弃,提取了当中的合理的进步的因素。

鲁迅后来说进化论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

那从这样的一段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他从进化论学说当中汲取了注重生存斗争,相信事物的新陈代谢和强调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性等等的积极因素。

在五四运动期间,当时的整个进步的思想界,进化论还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必胜于旧也是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共识,那么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联合起来去反对封建的旧文化和旧道德。

所以鲁迅呢,他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新必胜于旧,青年必胜于老人。

今必胜于古,将来必胜于现在。

这正是反映了当时的他的一种进化论的信仰。

正是从进化论出发,他猛烈地抨击封建的制度和封建的礼教。

正是从进化论出发,他坚信将来必胜于过去,他也相信青年人必胜于老人。

这样一种进化论的学说给予鲁迅要求社会变革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哪呢就是仅仅用生物进化论去解释社会现象有失偏颇,强调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忽略了人类的社会的这种进步过程当中需要经过这种斗争的。

在20年代中后期,鲁迅亲历了像五卅运动,女师大风潮,318惨案这样的事件,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在一起用强大的反革命武装来来镇压革命的人民,这样一种血的事实呢使鲁迅受到非常大的震动。

特别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广州的715事变,是对鲁迅一个新的冲击,而且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亲眼看到青年的学生分化成两派,原来他是坚信青年必胜于老人的,但是他现在看到,青年的分裂,这时候呢他感觉到原来的那种进化论思路轰毁了。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鲁迅原来的那种进化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那么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唯物论,和马克思的这种阶级观念。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五四的时候就开始了,以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中国传播渐广。

很多的知识分子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虽然他没有直接加入,但是他也在不断的自己学习,比如后面在和太阳社和创造社进行革命文学的论证争过程当中,鲁迅说他被逼着读了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那么鲁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来分析社会现象。

以阶级论为武器来参与到文学革命的论争当中,比如说在和梁实秋进行辩论的时候,他在一篇文章叫《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中提出:

“文学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家虽自以为“自由”,自以为超了阶级,而无意识底地,也终受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

”所以鲁迅也曾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说焦大不会爱上林妹妹。

原文是“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检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的人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鲁迅说这话只是根据焦大与林黛玉所属阶级的不同,文化与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而作出的判断,用以证明文学的阶级性。

”虽然鲁迅对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表示同情,同时他也支持左翼文学的运动。

但是和那些到革命当中去寻找出路,把革命及其政党理想化,进而形成思想和行动的依附的一些知识分子不同,鲁迅他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出于自己对中国问题一种独特的判断,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仍然保持着自己思想,行动的独立性。

并且用一种怀疑的眼光对革命政党和实际的革命运动包括后来他所支持的左翼文化运动他都采取一种冷静的审视的态度,一旦他发现所谓的革命者借着革命的名号来限制人们的思想自由,这个时候鲁迅总是毫不妥协的斗争。

虽然鲁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唯物论,但是鲁迅并不是完全的放弃掉知识分子的这种个体性,独立性,仍然保持着他自己的独立思考。

前期:

个性主义

在鲁迅早期的思想中个性主义也是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

那么集中反映他思想的两篇文章是《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

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就鲜明地提出了一个立人的思想,他指出,如果要想在国与国的竞争当中取胜,立人是最重要的。

首在立人,立人而后举。

立人的核心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立人呢?

就要“尊个性而张精神”,个性的张扬,个性的解放,这是立人的关键。

人民精神的强弱能够决定国家民族盛衰的关键。

个性主义是鲁迅反封建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来源。

鲁迅正是一个性解放为口号去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束缚,那么这样一种个性主义的思想,它也有它的局限性,明显的带有一种唯心的色彩,就是在重精神轻物质,而是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精神是本体。

鲁迅的这种个性主义思想主要是从19世纪西方的现代哲学家那汲取的营养,比如说尼采,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开始翻译介绍尼采的文章,鲁迅对尼采非常的推崇,特别是尼采的超人学说,那么他从尼采的思想那呢又汲取了一种“图强”的精神,呼唤精神界的战士,主张与阻碍进步的庸众作战,其目的在于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

他从尼采等西方哲学家那里继承了深刻的怀疑主义精神,终其一生,追求着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的个性和思想的自由。

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束缚和奴役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到了后期并不是说鲁迅就放弃了个性主义,而是他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中,在新的社会事实面前他的思想有一些变化,日益趋于成熟,比如说这个时候他主张社会革命,他认为社会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天才,依靠超人,依靠个体的力量,看到了社会革命的重要性,对群众的力量也有了新的认识。

比如说在《革命时代的文学》当中他就曾经这样说:

“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就说明社会革命的重要性。

第二年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先驱的血》这篇文章中说:

“大众存在一日,壮大一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就滋长一日。

”他也看到了群众的这样一种力量。

这个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尽管对无产阶级革命采取了同情、支持、合作的态度,但鲁迅仍然保持了自己思想和行动的独立性,并以他深刻的怀疑主义的眼光,对革命政党和实际革命运动,包括他参与发动的左翼文化运动,进行了冷静而严峻的审视。

刚才我们研究了鲁迅前后期思想的发展的变化,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梳理大家对鲁迅的思想也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

最后我想用学者汪晖在他的一本书叫《反抗绝望》当中他的一段话来总结一下鲁迅的思想,“他的精神结构中充满了悖论:

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于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的民族的灭亡;他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又无情地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自我;……鲁迅以他全部的人格承担了20世纪中国面临的无比复杂的问题,他以自身的复杂性证明了中国和世界的当代困境和抉择的艰难。

”我想这段话非常充分的说明了鲁迅思想的丰富性,复杂性,甚至矛盾性。

三、《呐喊》与《彷徨》

接下来我们进入到具体的文本世界当中《呐喊》与《彷徨》。

鲁迅一生中一共有3本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呐喊》出版于1923年,它收录了1918年至1922年的小说十四篇,包括《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故乡》,《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等等。

《彷徨》出版于1926年,收入1924年至1925年间所做的11篇小说,包括《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孤独者》,《肥皂》,《长明灯》,《伤逝》等等。

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部作品在创作的情感基调上的差异,《呐喊》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下,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的精神,而《彷徨》写于五四的落潮期,随着新文化运动落潮之后,新文化的队伍逐步分裂,所以北京显得非常寂寞,鲁迅这个时期的精神,心境也很低落,所以鲁迅在《题《彷徨》》一诗中写道: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这首诗那正是他当时真实心境的写照。

就是一方面他又要同反动势力作斗争,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似乎看不到历史发展的前景和路径。

感到很迷茫,因此和《呐喊》相比《彷徨》就显得更沉郁,从题材上来说,知识分子题材就居多。

(一)对启蒙主义话语与实践的复杂态度

1."启蒙主义"的文学观

我们前面在第一讲的时候讲到晚清的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正是看到了文学在启发民智方面的重要的作用,所以才把文学的创作推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上,可以说,他们都是从启蒙主义的角度来认识文学的这种社会价值。

因此呢鲁迅,或者说和鲁迅同时代的中国的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大都是抱着启蒙的思想来开始文学创作的,用鲁迅的话来说,他是想要用文艺这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令中国人从“瞒”和“骗”的大泽当中挣脱出来。

就是看到了文学的这种启发民众,唤醒民众的这样的一种巨大的力量,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国民性问题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鲁迅呢,是国民性问题最深刻的思考者,最有力的表达者和最持久地关注者。

那么不妨引用鲁迅自己的一段话就是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谈到自己进行文学创作的一个初衷,他说:

“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生物先前的陈晓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心式的别号。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的这段话,可以说充分地阐释了鲁迅小说创作的的这样一种初衷,就是一种启蒙主义的态度。

真是抱着这种启蒙主义的态度,在《呐喊》和《彷徨》当中我们看到鲁迅始终贯穿着国民性批判的这样的一种主题,对封建专制文化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深入的国民精神深处,探索国民的心理痼疾,展开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反省。

刚才我们谈到了鲁迅对启蒙主义的一种坚持,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似乎更复杂的一面,就是鲁迅对启蒙主义又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

我们来看一下鲁迅自己的一段话,“在我自己本以为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需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

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夜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一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在呐喊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是一位举着反封建大旗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的文化运动旗手的形象。

可是我们却在这篇文章当中感觉到鲁迅的无奈,甚至感受到鲁迅的一种消极,他的一种绝望,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从1909到1918,他从日本留学回国到他参与西文化运动的这十年间,鲁迅的思想和他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在这短短的十年间,首先鲁迅他经历了社会和历史的变革,比如说像辛亥革命,张勋复辟,二次革命的失败等等,同时那他也经历了个人生活当中的一些打击,比如说她不幸的婚姻,还有兄弟两个人的失和,和自己的亲弟弟周作人的失和,那么这一幕幕历史的丑剧和悲剧还有现实人生当中的悲剧,可以说是鲁迅的心灵找到最沉痛的打击。

我们见面再谈鲁迅生平的时候讲到过在参加新文化运动之前他整日在幽暗的会馆里面抄写碑文,所以当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的时候,鲁迅已经是一个接近40岁的中年人了,他也曾经经历过年青时候的激情澎湃,充满着乐观。

比如说,他在日本的时候,他就参与了很多的文学活动,但是呢最后都一一的失败了,那回国之后辛亥革命一度使他感到非常振奋,但是最后面辛亥革命的现实令他极度的失望。

所以这个时候的鲁迅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当中有激情澎湃的年轻人从思想上和情感上来说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已经对启蒙主义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从他自己的经历当中,他对启蒙主义有一定的质疑。

据他的弟弟周作人回忆,最初鲁迅对《新青年》的态度非常冷淡,而钱玄同向他约稿的时候,鲁迅就对启蒙主义提出了怀疑。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述了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回答: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鲁迅把当时的社会比喻成一个铁屋子,人们都沉睡在这个铁屋子里,他说:

“铁屋子单凭细小的批判就能破毁吗?

你们把熟睡的人们唤醒,能不能给他们引出出路。

”这就是当时鲁迅提出的两个问题。

从这些表述我们都可以看出鲁迅对启蒙主义有一种怀疑。

之前参加的这些活动真的有效吗?

真的能够改变中国的社会现实吗?

有用吗?

所以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而拥有得不过是呐喊与于生人中,无人应答的孤寂和悲凉。

所以鲁迅不过是把自己对启蒙的怀疑,自己的消沉和绝望都深深的掩盖起来了,因为这样的一种情绪和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这种主调是不符合的。

鲁迅说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所以他只好在文中用很多的曲笔,那么这样的一种情绪我们在他很多的表述中都可以感受到。

比如说,他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的很了。

”因此他比同时代人更深刻地意识到,启蒙者所批判的封建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在国民精神深处,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

鲁迅把中国漫长的历史比喻成人“肉宴席”,“吃”与“被吃”似乎是中国人的两种命运。

在这样的一个比喻当中,在鲁迅看来,人人都是悲剧的制造者,人人又都是悲剧的承受者。

所以他在尖利地批判封建文化的同时,他又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文化已经深深的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深处,难以完全拔掉,所以鲁迅常常说他身上有种毒气和鬼气,他认为在他身上也负载着一些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