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三下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6方帽子店》表格式+反思.docx
《部编新人教版三下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6方帽子店》表格式+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人教版三下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6方帽子店》表格式+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新人教版三下语文教案《第八单元26方帽子店》表格式+反思
XXX小学语文科第六册教案设计
(20XX-20XX学年度下学期)
课题:
26.方帽子店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教师
XXX
教学
内容
简析
本课通过写一家卖帽子的店铺,不懂得根据顾客的真实需求进行变通而专卖方帽子,结果被新帽子店所取代的故事,说明了因循守旧、不懂变通,最终被社会淘汰的道理。
学生
学情
分析
本课故事性极强,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非常积极主动地进行故事阅读,能够借助拼音扫除阅读障碍,同时能够体会故事的“趣点”所在。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理解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
难点:
明白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事物最终被社会淘汰的道理。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橱、改、蕉”等7个生字,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故事内容,理解方帽子慢慢成为古董的原因,感受孩子们的创造性,明白因循守旧、不懂变通的事物最终被社会淘汰的道理。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一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迷语:
“白天一肚子毛,夜里空肚子熬。
(打一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根据谜语猜迷底,教师提醒他们重点从人身上的穿戴用品展开联想,同时背定学生的回答。
板书:
帽子。
学生根据谜语猜迷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引导学生简要说说自己对帽子的认知(样式、作用),教师激趣导入:
我们所见的帽子里面基本上都是圆圆的,正好跟我们圆圆的脑袋挺般配的,可是有一家帽子店却偏偏做起了方帽子的生意,大家想看看这个故事到底写的什么内容吗?
补充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
导入二
一、话题交流,引出学习
1.板书“帽子”,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都见过哪些帽子。
课件补充各种各样色彩、款式的帽子,引导学生观看并说说这些帽子的共同点(都是为了保暖、遮阳或者装饰),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各类帽子里面部分(都是圆形的),并说说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更加符合人的脑部结构)。
2.补充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读题并进行质疑(方帽子是什么样的?
戴在头上有什么感觉?
...),教师适时导入:
是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方帽子,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二、预习交流,感知故事
1.引导学生同桌间轮读课文,注意看看各自有没有将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教师巡视督促,并适时予以个别朗读指导与纠正。
2.指名学生逐段轮读课文,教师随文适时进行生字范读指导与强调,重点指导他们读准“嚷、筒、董”三个字的后鼻音,特别要注意“筒”读第三声;“溜”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第四声。
同时进行部分句子、段落的朗读指导。
3.认真回顾课文,想一想自己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生:
我知道了这家方帽子店只卖方帽子,别的什么都不卖。
师:
你是从课文哪个地方知道的?
生:
我是从课文第1-3自然段知道的,因为店主说,他们从来都是做方帽子,不能改的。
生:
我知道方帽子不仅不好看,带着还很不舒服。
师:
你觉得这样的帽子能够长久卖下去吗?
学生简要说说自己对帽子的认知
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都见过哪些帽子
学生读题并进行质疑
学生同桌间轮读课文,注意看看各自有没有将文中的生字读准,句子读通
学生逐段轮读课文
师生互动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生:
不能,所以后来这家帽子店生意做不下去了,方帽子也成了古董。
师:
谁知道“古董”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
就是指很老、很旧的东西。
生:
还指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
师:
那么,圆帽子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
最初是一些小孩子想到了用纸来折帽子,后来发展成了用布做帽子。
师:
看来大家都非常仔细地阅读了故事,也对课文有了很多的感知。
相信接下来的学习,你们表现得会更棒!
4.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故事的内容,同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师适时进行归纳(写一家卖帽子的店主不懂得根据顾客的真实需求进行变通而专卖方帽子,结果被新帽子店所取代的故事),明确课文脉络层次(1-3、4-16、17-20、21),同时简单概述各部分的内容。
三、精读故事,感悟文旨
1.质疑引入:
店主如此盛赞的方帽子,在顾客那里又有怎样的评价呢?
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人们对方帽子感受的语句并画出来,想一想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
方帽子)
(1)学生自读圈画相关的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补充。
教师重点引导他们抓住人物的语言想象他们内心的感受。
(2)让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
①“他们圆圆的脑袋藏在方帽子里,紧的地方太紧,宽的地方太宽,冬天戴着不太暖,夏天戴着却热得满头汗。
”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圆”“方”体会帽子跟人的脑袋形状不一致,才导致“紧、宽”等不符合人们的意愿,同时抓住“不太暖、热得满头汗”体会方帽子给人们的感觉。
(板书:
不舒服)
②“小孩子们觉得方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他们想,圆圆的头为什么戴方帽子呢?
圆的不行吗?
”引导学生抓住“又奇怪又不舒服”体会方帽子给孩子们的真实感受(板书:
式样奇怪),同时抓住两个问句体会他们善于思考、质疑的美好品质。
师生互动
学生再读课文
学生自读圈画相关的句子
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再读课文,看看方帽子店主又是如何对待顾客这些感受的。
(1)学生继续研读,圈画出相关描写,感受方帽子店主的内心想法。
(2)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课文第3自然段店主的话体会他们的固执己见,从“不能改”感受他们不敢创新的缺点。
同时抓住第11-14自然段中店主对儿子戴圆帽子的反应,体会他对于新事物如临大敌之感,进一步体会他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
3.质疑讨论:
面对明知不好的方帽子,大人和孩子各自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最初大人们继续买方帽子,但小孩子们却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不好的帽子)?
(1)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5-10自然段以及第16自然段,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小孩子们都是如何做的,他们又是怎样想的呢?
(2)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小孩子们设计的帽子形状以及不断改进帽子材质的过程,体会他们对“新帽子”特点的理解(板书好帽子:
各式各样舒服),同时从中再次感知善于动脑思考并敢于创新的品质。
4.再读课文第17-20自然段,看看故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方帽子店与对面的新帽子店进行对比,说说方帽子店的结局是什么(被新帽子店取代)。
同时引导他们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教师归纳并补充板书:
不懂变通、因循守旧,必将淘汰。
5.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方帽子店的故事及生活中同类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他们齐读“不憧变通、因循守旧,必将淘汰”。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过渡引入:
好故事总是注重对情节的安排,常常会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受。
孩子们,再读故事,看看哪些情节是你们最意想不到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这个部分的内容。
(1)学生阅读思考,尝试进行复述练习,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教师提醒学生用自己的话简
学生继续研读,圈画出相关描写,感受方帽子店主的内心想法
学生再读课文第5-10自然段以及第16自然段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再读课文第17-20自然段
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方帽子店的故事及生活中同类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阅读思考,尝试进行复述练习,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要复述。
(2)指名进行复述,适时提醒他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让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价复述情况,教师予以肯定。
2.教师小结:
面对同样的事情,大人和小孩子的看法和做法有时候却大不相同,小孩子更喜欢追求创新,而大人则往往不懂变通,因循守旧。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多成年人逐渐被不断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孩子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我们能从方帽子店主那儿有所启示。
指名进行复述
师生互动
板
书
设
计
26.方帽子店
方帽子:
式样奇怪、不舒服
(不懂变通、因循守旧、必将淘汰)
好帽子:
各式各样、舒服
教
学
反
思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紧扣故事中“方帽子”这一物件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些比较典型且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到故事中,通过读、画、品方帽子特点的语句,人们对于方帽子的不同感受以及店主的表现等,不断实现了对故事内容的深度理解,同时在比较感悟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在本课教学结束后,孩子们不仅实现了有所感、有所悟,也让他们实现了由文本学习向生活过渡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