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docx
《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大连池市第二小学校
五年组
2015.6.29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现对本教材内容作以下分析: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
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
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二、复习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⑤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复习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旋转。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不够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高,以至五年组平均分不高,优生不多,差生不少。
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做,需要班主任齐抓共管。
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本学期应该利用时间重点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同时抓好优生,使本年组更多学生争取考到85分以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多利用多媒体小平台,创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的教学情境。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3)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知。
(4)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组织好一对一帮教学习,抓好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学习。
(5)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让学生及教师自己反馈教学情况,以便查漏补缺。
(7)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9)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40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
(10)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利用学校星卡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开展"优秀作业本评比"、"每周学习表现良好学生"评比等活动,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五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单元
复习内容
复习目的
重难点
措施
时间
1
观察物体
图形的运动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对称的性质特征。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特征。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欣赏图形变换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探究图形的性质特征,会画图。
运用观察、比较、绘画的方法。
7月1日
2
因数与倍数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倍数、和数等概念。
2、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练辨别2、5、3倍数特征的数。
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采取观察、比较、提问、测试的方法。
7月
2日
3
长方体和正方体
1、加强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进一步理解体积的意义和度量单位,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单位换算。
3、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采取观察、比较、提问、测试的方法。
7月
3日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能熟练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小数等的互化。
3、加强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进一步理解掌握公因数、倍数及约分和通分的有关知识。
掌握区分概念及应用。
采取提问、计算、测试的方法。
7月
4-5日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巩固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
2、巩固运用定律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正确计算。
提问、板演、测试。
7月
8日
6
折线统计图
1、加强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众数。
2、熟练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掌握其特点,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会求众数。
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提问、测试。
7月
9日
7
数学广角
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优化的有效性。
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测试。
7月
10日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组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大连池市第二小学校
五年组
2015.6.29
一《观察物体》与《图形的运动》
一、知识链接
1、轴对称的意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迭,如果它能狗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轴对称的特征: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的性质:
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重合,对应线段重合,对应角重合。
4、旋转的意义:
物体绕某一点或轴运动,这种运动叫做旋转。
旋转的三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
5、图形旋转的性质:
对应点、对应线都旋转相应的度数,对应点大奥旋转点的距离相等,对应角度相等。
6、图形旋转的特征:
图形旋转后,其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
二、填空题: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正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
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
对称轴。
3、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钟摆运动是()现象。
4、钟表上的分针绕其轴心旋转,分针经过15分后,分针转过的角度是____;分针从12出发,转过150°,则它指的数字是____.
5、
(1)指针从A开始,绕圆心()旋转()°会转到B;指针从C开始,()旋转()°,会转到D。
指针从B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指针从D开始,顺时针旋转90°,会转到()。
(2)从10:
00到10:
15,分针旋转了()°;从1:
30到1:
50,分针
旋转了()°。
6、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4)图2绕点“O”()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二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因数和倍数的特征及内在联系。
2、明确2、3、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地进行判断。
3、正确的认识质数与合数,不与奇数、偶数混淆,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更清楚地区分。
4、巩固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明确2、3、5的倍数的特征。
准确地判断、区分奇数、偶数、质数与合数。
教学难点:
判断、区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出示4×9=36复习因数与倍数。
当两个数相乘时,它们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倍数,这两个数就是它们的积的因数,也可以写成除法的形式。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自主整理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2)、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4)、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
(组长负责记录)交流汇报:
你们是怎样整理的?
3、归纳总结
二、基本练习
1、填空题
(1)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2)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3)一个三位数,个位是最小的偶数,十位是最小的奇数,百位是最小的质数,这个数是()。
(4)若2()
24是3的倍数,那么()里最小可以填(),最大可以填()。
(5)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也可能是()。
(6)有三个连续奇数,它们的和是75,这三个数分别是(),()和()。
2、选择题
(1)223至少加(),至少减(),才是5的倍数。
A、7B、3C、2D、8
(2)两个不同奇数的和()。
A、一定是奇数B、一定是偶数C、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3)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A、偶数B、合数C、质数D、奇数
(4)如果n表示自然数,那么4n一定是()。
A、奇数B、因数C、偶数D、倍数
(5)一个数既是42的因数,又是2、3、7的倍数,这个数是()。
A、21B、42C、7D、14
4、判断题
(1)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4.8既是6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
()
(3)一个数的倍数一定要比它的因数要大。
()
(4)7×8=56,所以7和8是因数,56是倍数。
()
(5)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也一定是9的倍数。
()
三、拓展练习
1、10的质因数有(),21的质因数有()。
2、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
(1)16
(2)40(3)69
3、12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至少还剩下几个苹果?
至少在加几个苹果才能正好分完?
4、有一批货物,2箱2箱地数剩1箱,3箱3箱地数剩2箱,5箱5箱地数剩1箱,这批货物至少有多少箱?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提炼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相关知识点
1、直接揭示课题:
2、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提炼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点,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用图表的方式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熟练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3、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
快速翻阅课本,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大声读出来。
4、谁能简单概括一下这一部分内容?
指名回答。
二、学生自主整理
1、学生分小组整理:
(提示:
1、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2、组内分工;3、整理归纳知识。
)
2、小组展示汇报:
①你们小组是怎么整理的?
(介绍意思)
②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整理的?
(学习顺序、分块整理、枝形图)
整理知识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整理。
三、班内交流:
1、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那些特征
(1)、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特征长方体:
相对(面、棱相等)
正方体:
都(面、棱相等)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
它们有哪些相同点?
(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
不同点在哪里?
(长方体是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是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同。
)
如果长方体的棱不是相对的相等,而是都相等会怎样呢?
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正方体都具有,即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有关表面积的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它们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所以在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一般需要知道?
正方体需要知道?
字母公式?
(S长=(ab+bh+ah)×2,为什么乘2?
S正=a2×6为什么乘6?
)
4、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V长=abh,V正=a3)
(2)、二者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没有联系?
都可以用哪一个公式来计算?
(板书:
V=Sh,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
(3)、计量体积时就要用到体积单位,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000。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5、怎样计算容器的容积呢?
(1)、计算物容器的容积V长=abh,V正=a3
(2)、容积单位:
Lml
1L=1000ml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四、当堂训练:
1、明察秋毫
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
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
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
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
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
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
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一间教室的空间大约是140立方分米。
()
2、你能给这些物体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①一本数学书的体积大约是320(),它的表面积大约是400()。
②一节集装箱所占空间约是60()。
③一个汽车油箱的容积大约是72()。
④一个茶叶罐的容积大约是900()。
3、比一比,看看谁选的正确。
①3.05立方米=()
A、305立方分米B、3050立方分米C、30.5立方分米
②.4560立方分米=()
A、56升B、4560升C、4.56立方米
4、综合运用。
①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②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③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4、一间教室长10米,宽6米,高4米,门窗面积19.6平方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壁和顶棚,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共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四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地约分和通分,能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重点、难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准备:
小黑板,自主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到了哪些知识?
谁愿意说一说?
(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学生回顾整理
2.小组交流
3.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
4.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网络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
(一)、填空。
(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5米的( )(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8平方分米=( )平方米70厘米=( )米 17千克=( )吨
(3)1128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符号。
14○0.12599○13○3566.5千克○615千克
(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030是( )个215 0.875=7( )=( )32=35( )
(6)12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一项工程必须在2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 )。
9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11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
(8)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90,另一个数是()。
(9)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它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
(10)b和t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判断题
1、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个苹果的14。
()
2、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3。
()
4、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约数。
()
5、在5a这个分数中,a可以是任意一个整数。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里。
(1)47米表示的意义是把()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4份。
①4米 ②1米 ③单位1
(2)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4倍,这个分数值就( )
①不变 ②扩大4倍 ③缩小4倍
(3)甲每小时做7个零件,乙每小时做8个零件,做一个零件( )
①甲用的时间多 ②乙用的时间多 ③两人用的时间同样多。
(4)把一个分数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 )去约,比较简便。
①公约数 ②最小公倍数 ③最大公因数
(5)12是36和24的( )
①最小公倍数 ②最大公因数 ③公倍数
(四)、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6 1.93.25.87584.125
(五)、解决问题。
(1)五(4)班有学生48人,三好学生有31人,三好学生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本科技书,小明看过80页,还剩下31页没有看,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各占这本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3)何师傅每隔6天值一次班,陈师傅每隔8天值一次班,今天他们同时值班,至少要过多少天他们又同时值班?
(4)解放军进行军事训练,第一天4小时行了58千米,第二天5小时走了73千米,哪一天走得快些?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要11天,乙队单独完成要15天,两队各做5天,分别完成这件工作的几分之分?
谁做得多?
(6)有张长方形花纸,长80CM,宽50CM,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能剪出多少小这样的小正方形?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思想品质。
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小黑板,自主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师: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大家相互补充,比一比谁整理的全面、系统。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
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整理的结果。
学生大概会出现不同样式的网络结构图。
如:
树状整理图,表格整理图,大括号整理图,编号整理图等。
内容包括: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3)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加法
(2)异分母分数减法(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a.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b.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