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7475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docx

如何写好高水平论文

科研经验——如何找到创新点?

 

看到周边的同学和朋友,经常为找不到创新点而烦恼,昨天与我的原来导师的师妹网上也聊起,向我求助。

于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估计对一些虫子都有帮助。

我也是跨了几个学科,本科是工科,硕士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实验的,估计与大多数虫子相同,博士学管理的,相当于跨了几个学科,现在做高校老师。

有点心得,在此,献给各位虫子,希望能对一些虫子有帮助。

 

创新难,难创新,首先就是要找到创新的点,才能想实现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我觉得可以从如何几个方面:

1。

科研扫盲,这是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必要的一步。

首先是把导师,师兄,师姐的文章和论文,科学基金的申请成功报告,没中的申请报告,结题报告,横向课题的报告,咨询报告等全部浏览一遍,知道自己在什么领域,这个领域你的导师和前几届做什么,这个对于硕士来说,我觉得很有必要。

这相当于给你科研扫盲,对于那些博士跨学科的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2。

寻找问题和分解问题,创新的源头。

如连问题都找不到或不知道如何分解问题,科研的基本功需要加强和科研思考的方式需要转换。

多参加知名专家或者基金委或者部委的讲座。

这个可以听到很多现实问题的描述,不一定是怎么解决,可能是抛出了问题。

问题导向,往往就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

还有有的虫子可以走捷径,就是关注当年国家基金(自然、社科、863,973等)申请指南和已经中标的基金项目,这些都有网站,上面都有每年中标项目和项目列表统计,多去看看。

如果2007年,有个基金项目你正好赶兴趣,这时你正好处于选题时候,就可以选他,等那个基金结题了,你的博士论文也差不多了。

尽管处于两个地方,但是肯定结果不一样。

还有就是多观察和对经常见的问题问个为什么?

不要相信任何权威,敢于对一切质疑。

导师不一定是对的。

许多重大创新都是建立对权威的挑战,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我硕士是做实验的,我举个简单例子,农村的小孩大概都知道田边的稻子长得好,谷子饱满,我想大多数都知道阳光充足呀,肥料好呀,根系可以深入田埂吸收营养。

但是估计有的农村出身的同学可能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长在田埂护边上的稻谷更好,这是为什么呢,平时护边上的稻子并没有被水淹没,所以这就一个问题。

仅研究这个问题或现象,我原来的老板的团队就做了863,973项目,其实就是一个适度亏缺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延伸到医学,你看那些得胃病的人,往往是饱一顿饿一顿,或者经常吃的很饱(据说经常吃的很饱容易变傻),其实如果我们让得胃病的人吃饭的时候“适度亏缺”不就容易了吗?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那么为什么适度亏缺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发明什么药物让这个人吃了这个药胃还没吃饱情况下就产生饱意或者适度亏缺呢?

所以,问题就是要平时多观察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已经发生的问题,我们往往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不问为什么,建议大家看看每年搞笑诺贝尔奖的情况。

比如现在学管理,管理的问题就多了,举个简单身边例子,读博士的时候,发觉大家相互交流很少,有的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所以,许多老板开什么周会月会,但是往往是气氛不热烈,老板说得多,那么为什么这样呢?

你如果深究下去,会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问题不是没有,而是你没有观察,或者没有对经常的问题,问个为什么?

分解问题,我想学管理的大概知道WBS(工作分解结构),这个对于其他学科虫子来说,真的很有帮助,可以去google,XX搜索下。

各个学科不一样,看了这个工具,大家结合自己学科捉摸吧。

没有共同的经验,就是工具一样。

最后提醒一下,在工作分解结构之前或者看问题之前,一定要高处着眼,低处着手。

高处,就是你头脑里要想着你这个问题所有有关联的各个方面,而低处就是从叶子着手解决。

3。

看文献——获取创新灵感或者解决问题方法的路径依赖。

看文献,不是看书。

这个很多虫子也贡献了很多经验。

但是我周围的人也知道小木虫,但是很多人看了那么多经验,可是看完了还是很困惑?

原因何在呢?

我观察了很周边的同学和同事,我发觉一个重要的就是动手太少,看纸质期刊太少。

这个我想小木虫很多发SCI的,一般看国外期刊,但是现在很多图书馆的国外期刊也有纸质版本,看纸质版本,你可以浏览到你的这个领域顶级期刊相关的研究,一些人为什么没有找不到创新,有可能就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研究的领域到底有那些方向。

,随便浏览纸质版本,或许一个并不相关的问题,你无意中看到了,给了你启发,电脑搜索的电子文献往往我们是按主题或者关键词搜索的,请问,你能保证你提前设置的关键词是最新的吗?

创新要看不同主题的文章,很多来源于交叉和其他学科。

当然有的学科即使要创新也要需要实验设备支撑,这个也是不断磨合的过程。

要想找到自己创新点,我觉得看文献很重要。

如何看呢?

首先,准备好一个不大不小的笔记本(可以命名为科研灵感本),最好有个厚重封皮,准备一支笔。

摔开电脑,周边的同学许多很依赖电脑,存了很多文献,至于看了没有,估计大多数占空间。

还有电脑一看,网络一开,你得思维无法完全集中于文献,一会儿QQ,一会儿小木虫论坛等等,打扰太多。

灵感=心静+环境。

去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带着前面1,2想到的问题和听到的问题(也要记在你那个专门的科研灵感本上),静下心来,加起来的时间至少2个月,边看期刊的时候,如果闪现什么灵感,马上记下来,切记,一定要记下来,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注明出处,你的灵感是解决什么问题的,这个文献给你的启示到底是什么,如果你当时沿着这个灵感还有其他想法,就沿着这个思路下去,直到你不知道写什么,那么就停止,看第二篇。

看期刊,最好是从目录看起,稍微沾边的都要浏览一下。

对于做实验的科研来说,一般期刊比较少,也比较专业,所以很快能看完。

但是对于社科,比如,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来说,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期刊,所以时间很长,但是一定要静下心来,这个时间可以在一年级上完课就去读。

对于社科的来说,往往创新不容易,我这里特别提醒一下,由于我原来学工科的,现在学管理,我觉得社科类的研究生一定要去浏览下工科类的杂志或者理科类的杂志或者交叉学科的杂志,一般会有大收获。

我的几篇小论文都是启发来源于工科。

另外,社科研究的问题往往是一个系统的问题。

所以,只要是系统问题,工科类的控制类杂志(像控制与决策,电气自动化,机械工程等),系统类杂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运筹学等),计算机类的杂志(计算机学报,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微型计算机系统等)都要看。

即使就是工科的也可以去看,比如有点人研究水资源配置,显然就是一个系统问题。

这些杂志很有帮助。

4.利用网络——创新帮助的好助手。

网络当然有很多专业论坛,数据库等,我都将其归类为电子文献。

如何看电子文献。

首先得按主题分类,很多虫子都贡献了,这里不说了。

按照上3,这样你从纸质期刊得到很多灵感,那么现在你把你的这些灵感关键词或者主题,从电子文献中去索取,也要按照3的办法,看的时候,马上记下来,或者建立一个WORD文档或者专门的软件,把感兴趣的截取下来,并在旁边注明给你得启发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这个很重要,有的人看了文献,就丢在一边,看得多,丢得多。

另外,在看电子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关掉QQ和论坛等东西,不要让这些断了你灵感的来路。

5.积累——创新的技巧和关键手段。

按3,4步骤,这样你就积累了很多灵感了。

厚厚一个本子或者一个长篇word文件,这样重温一遍。

请记住,没有积累,是没有创新的!

这个积累不是说把文献从数据库下载下来,放在计算就里面,而是你看了文献,你的随时闪光点或灵感的用笔记下来的看得见的积累。

这样,你把你这些闪光点,找了相关文献,觉得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就马上动手写,不要拖,不要找借口,要知道写作的激情会失去的,找不回来的。

把小论文写好了,放在一段时间,再看,可以的话,修改后就投,如果觉得可以,投高一些杂志,觉得一般,投一般核心,觉得实在不咋样,就投哪些不是核心的。

这里,我周围一些同学和同事,有个观念就是要发就发好的,我觉得这个不好,即使是一篇非核心的,看到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了,心里还是会高兴的,这会给你极大的精神动力。

如果,你的稿子就是要发SCI,EI,SSCI等,发了一年半载都难中,会打消你得积极性和使你苦闷,而一旦苦闷了,灵感就跑了。

灵感是非常偏向哪些思想活跃的人,那些有精神的人。

还有要注意,大的创新点是要靠小的创新点集成的。

没有小的,那有大的。

胜利的目标总是在不断的加油中接近的,小论文就算你的油,写写,你就顺了,这点对于社科类的虫子,估计很重要。

6.走向大自然——获取一颗创新的生态心。

现在其实我们很多解决的问题来源大自然,大自然是生命的来源,也是创新的生命起源。

不管你是理论研究还是社会研究,保持一个生态心很重要,过于功利,浮躁,布满灰尘的心都是创新的杀手。

走向大自然,不要逛什么街和超市。

这点,估计有的人会说,这与找创新点有何关系?

登高而望远,试问,你在那么喧闹的超市,那么多帅哥美女从你前面经过,你的神经会得到休息吗?

你的思维会有闪光吗?

所以,如果在实验室或者宿舍呆烦了,不知道怎么做。

不如带上自己科研灵感本和笔,去郊外或者爬山,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说不定心中的苦闷气出去了,灵感就进来了。

总结:

注意看交叉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杂志,多记,心静,多动手,贴近大自然。

我的心得:

没有不开窍的脑袋,只是方法不对。

不是没有创新,而是积累不够。

看完了,觉得好,别忘了评价,你的鼓励是我永远贡献经验的动力。

如何发表高水平论文

SCI/EI/ISTP/一级期刊的基本知识;

如何利用数据库和查找文献;

如何寻找领域前沿;

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和投稿;

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SCI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拥有的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

SCI是SCI的光盘核心库;而SCI-Expanded(简称SCIE)是SCI的扩展库。

国内高校在统计论文索引情况时一般对SCI和SCIE都认可为SCI索引。

ISTP会议录索引

ISIProceedings(ISTP-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是美国ISI编辑出版的查阅各种会议录的网络数据库。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也在统计ISTP索引的数量。

一般而言SCI索引的会议必然会被ISTP同时索引,但是反之不然。

影响因子IF

期刊引用报告JCR(JorunalCitationReports)是ISI对其SCI索引的期刊进行的参数化评价,影响因子IF(ImpactFactor)是其中一项最有代表性的参数。

IF是当年其它SCI论文引用该刊此前2年所发表文章次数除以该刊前2中发表的文章数目,其值越大,说明该期刊越重要。

影响因子IF举例

2004年计算机软件工程大类方面的76种期刊中,影响因子最大的是JOURNALOFMACHINELEARNINGRESEARCH(5.952),最小的是COMPUTERGRAPHICSWORLD为0,国内最高水平的JOURNAL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为0.28,2004年LNCS的影响因子为0.513需要强调单篇文章的引用次数问题,自引与他引的问题。

SCI收录期刊分区

随SCI在国内的普遍使用,高影响因子期刊的论文刊发量逐渐成为学术评价的关注重点。

但是一个刊物的影响引子每年有变动,各个领域刊物影响引子也不具可比性。

因此,中科院根据影响因子大小,按学科对SCI收录期刊进行年度分区,水平从高到低分为1234四个区。

这样对一个刊物水平高低的认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定义上。

不论什么领域,只要论文发表的刊物在同一分区上,就可以认为这些论文水平相当。

2004年版SCI分区目录http:

//10.11.32.135/cglw/scie_2004FQ.asp

会议是否SCI索引

最直接的方法是看会议主页上的说明。

如果说明中没有明确肯定,则可以写信给会议的组织方咨询,一般老外答复都是比较含蓄的(例如我师兄的ICCS经历),而国内的答复就会非常直接(其实国内会议如果是SCI的都会在主页上隆重注明的)。

另外还可以直接查询看这个会议前几年是否都是SCI索引,但是有的会议会隔年索引,所以这个办法不是非常可靠。

使用这个办法还要注意SCI索引中会议的缩写格式,以免漏查。

LNCS会议被SCI收录

最后要说明的是索引周期,即从论文出版到被SCI索引需要一段时间,会议论文一般大概是三个月左右。

目前计算机领域的LNCS系列会议基本会被SCI收录。

EI索引

美国《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Index),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创办,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

EI-Compendex和PageOne

EiCompendex标引文摘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行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

据说2006年起EI取消光盘版,只有EIVillage2,即Compendex和PageOne合并。

EiPageOne

EiPageOne题录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

有的PageOne也带有摘要,但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

所以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请注意学校里面说的EI一般是指前者!

在数据库中检索时,要主要看清楚检索结果中的检索序列号是否11位,并且数据库源是否Compendex。

SCI和EI会议

目前学校更认可SCI索引,虽然很多很高级别的会议也只被EI收而不被SCI收。

从这一点来说,其实文章最好先投SCI的会议,以免“浪费”。

对期刊而言,SCI有一个评价标准例如影响因子等,而EI则不然,所以这对EI也是一个不太好的因素。

索引的周期

对会议来说,SCI的索引周期前面说过一般是三个月左右,而EI就没有固定规律,从一两个月到将近一年的都曾经碰到过。

确定会议是否EI索引

对一个会议来说,是否确定EI收很难,即使是会议的主办方,一般也不可能百分百确定本届全部几册都会被索引(依据:

我师兄投CE2004时电话咨询的过程)。

但是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会连续几届都被EI全收,那么这届就不会有问题。

另外,有些会议会在海报上注明自己是会被EI收的,这种也是可以投的。

比较有用的LN系列

德国Springer出版社的LNCS(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和荷兰的BrillAcademic出版社的LSCCS(LectureSeriesonComputerandComputationalSciences)都确定被SCI全收。

注意:

同一个出版社的其他会议论文集系列不一定会被SCI收!

例如Springer的LectureNotesinComputationalIntelligence。

推荐的一些国际会议

周围同学和一些老师公认的评价原则(重要性依次递减):

针对性、届数、录用篇数、录用率、特邀嘉宾的影响力。

网络上大家公认新加坡南洋理工的一个帖子,网址如下:

http:

//www.ntu.edu.sg/home/assourav/crank.htm

请注意这些会议级别和SCI、EI并无直接关系,也就是说,顶级不见得SCI或者EI。

Rank1的文章1篇,胜过普通会议10篇。

AREA:

SystemTechnology

SIGCOMM:

ACMConfonCommArchitectures,Protocols&Apps

INFOCOM:

AnnualJointConfIEEEComp&CommSoc

SOSP:

ACMSIGOPSSymponOSPrinciples

SOSDI:

UsenixSymponOSDesignandImplementation

CCS:

ACMConfonCompandCommunicationsSecurity

IEEESymposiumonSecurityandPrivacy

MOBICOM:

ACMIntlConfonMobileComputingandNetworking

USENIXConfonInternetTechandSys

ICNP:

IntlConfonNetworkProtocols

以上都是本人关注的网络、系统和安全的顶级会议,许多论文后来都被推荐到IEEE或ACMTransactions系列。

关于LNCS

如果只是认准SCI的话,推荐,相关的会议列表可在其主页上下载,一般比较完整详细,但也有计划外指标(这几年国内主办了不少)。

如果感觉你自己的文章很有感觉,或者觉得你的idea过于新奇,不妨投投顶级会议看看最权威的评价,对于你的研究将会有莫大的帮助。

按照前几届师兄的提法,不要投业内知名的垃圾会议如ICMLC和SMC,LNCS也有此倾向。

中文期刊级别

一级与A类,一级要比A类的范围小些。

一级其实是校人事处定的,估计最初是定给学校的教职员工的;而A类是明确定给研究生教育的,所以从两者的选取原则上有一定差别。

请注意,这里列出的一级是某高校的一级,各个学校和单位的目录可能会有所差别

如何使用文献数据库

IEL:

即IEE和IEEE,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

ElsevierScienceDirectOnSite(SDOS):

荷兰的一个出版集团,也极其影响力;

ACMDigitalLibrary:

ACM的所有文献;

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

即Springer公司的LNCS系列会议,虽是SCI但水平不高,作为文献价值不大。

CNKI:

清华的中国期刊网,能全文检索。

SCI数据库的使用

ISIWebofKnowledge:

即SCI检索库;

熟练使用SCI数据库非常有用,请务必掌握;

除查找被收录的文献外,还可以使用JCR;

JCR和影响因子

JournalCitationReport,包括各类期刊的影响因子。

建议找到一个学科,按影响因子IF排序,一般来说,IF高的难度大,低的难度小,不过太低的,如<0.1比较危险,可能被淘汰。

注意IF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国内有些期刊如《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得出自己的IF,但我们所谈论的是SCI期刊间的引用,不可同日而语。

利用GOOGLE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GOOGLE也很有效。

直接输入全部或部分文献名,作者名等均可;

我来浙大前,在自己这个方向搜集了大约200篇文献,95%从因特网上获取;

无法从因特网上直接获取的文献,往往被引用率也不高,因为别人难以得到。

建议至少读500篇外文文献,其中100篇精读。

如何寻找领域前沿

确定方向,读一些国内一级或IEEEMagazine的综述;

熟悉本领域最具影响的国际期刊(IEEETransactions)和顶级会议(Rank1);

在最近3年的期刊或论文集中寻找自己感兴趣方向的文章5篇左右;

认真反复读懂(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如何寻找领域前沿

跟踪国际会议,把握前沿脉搏;

熟悉领域大牛,争取和他们建立通信,定期访问他们的主页,了解最新动向;(我的体会);

如何撰写高水平论文

话题要新,紧跟前沿;

文献要新、丰富、高水平;投国外一般不引用国内期刊,投国内则必须;

最好有数学公式,体现理论深度;

试验环境和结果要介绍清楚;

性能最好和前人方案比较,有说服力;

投国外多用图表,投国内多用定义。

如何投稿

找到网站,国外一般可以电子投稿;国内则一般电子和书面文档均需要;

国外无需审稿费,国内期刊要审稿费,一般100-200元,会议一般不要;

发表费用,国外期刊基本不用,国内一级一般>1000元,国际会议一般2000-4000,学生注册可以便宜些。

投稿后,隔1、2个月可以催一下。

如何投稿

不论是否要求,建议另起一页,写清所有作者的学校、身份、简历和研究方向;

如投中文一级期刊,不妨写一份简单的说明,如文章成果的一些解释等,言词尽量客气。

如果投会议,可以自己选择一些会议并设定时间表,投A如被拒改B,接着CDE等,时间安排好一年至少可以投6-8轮。

和老板沟通投稿事宜

有些老板希望发高水平国际期刊或顶级会议;

有些老板可能不在意,只要SCI/EI就行;

无论如何,投稿前务必和老板沟通一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把握数量和质量的平衡

清楚老板对自己的要求;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先发1-2篇会议,再1-2篇国内期刊,最后1-2篇国际高水平期刊或顶级会议。

多发文章:

损失太多经费、一稿多投道德风险、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注意事项

不要一稿多投,但尚无明确定义,一中一英?

一个会议一个期刊?

不要伪造数据,胡编乱造。

如果今后想在学术上继续发展,更要注意文章质量而非数量。

(SCI删除的例子)。

如何写好论文

1.做计划!

写研究论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你真的有一份研究论文要写.写一份计划书,其中应当包括在某一天需要完成的一系列的重要进展.(例如:

9月20日前找到10份资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按照计划来执行.你也需要时间来看看自己还缺什么材料,什么材料在图书馆中可以查到,选择相关的材料,阅读并做笔记,并整合之.之后,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论文中提出的观点.

2.开始使用Wikipedia,不要停下.Wikipedia是一个很适合开始进行你的研究的地方,你可以搜寻与你的主题相关的关键词,浏览每页上的链接,并且接

着看它所建议的资源.做笔记,尤其是对任何它推荐的好的资源.我们在这里的目标是:

获取对你要写的主题的一个相对较好的综览.并且由于它的超链接的特性,Wikipedia比大多数纸质的资料更有用.到你准备好动笔写之前,你应该已经由此得到了许多比Wikipedia上所呈现的更好的资料.所以,不要直接在你的论文中引用Wikipedia.

3.整理自己的参考书目.一旦你找到了关于你的主题的一本好的学术书籍或是一份文献,那很棒.在它的最后将会出现几十甚至上百份资料供你去查阅.通常,你可以略读这份参考书目并且将标题看起来与你的研究相关的东西记下来.学术文献的作者们并不会竭尽心机来给标题起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名字,所以通常你可以很容易的从标题与子标题中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接下来,返回开头并且寻找你是否认识哪位作者的名字,这将很有用.对第一本书完成这样一份工作之后,你可以接着对后面的书继续做这样的工作.这样,你将迅速获得远比你所需要的多得多的资源.(但是你确实需要这样做,因为你的图书馆不一定拥有所有这些提及的书籍以及期刊,馆际间的图书传递速度很慢以致于对于需要在学期末完成论文的学生来说并没有多大价值.)

4.脑海里要有研究的问题.学术的说,当数据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的主题应当从你的研究中浮现出来.当你做研究的时候,你需要一个”研究主题”,也就是你想回答的问题.当你遇到新的材料的时候,问问自己这对回答你的问题有没有帮助.你应当放弃那些看起来相关但实际上对回答你的问题没有帮助的资料.找到一大堆资料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确,找到一些资料是必要的,但是太多就会浪费你的做研究的时间.找一两个好的资料做背景(你最初在Wikipedia上找到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