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714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docx

现代文学毕业综合考核复习题讲解

现代文学

1.为什么说中国现代文学是“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

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是一种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

文学革命本身,就体现着民族觉醒、个体觉醒和文学觉醒的多重要求。

“五四”先驱者视启蒙、改变国民性为新文学的使命,表现了对国运民生的无比关切。

鲁迅直到30年代还这祥说:

“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闻一多在《静夜》诗中也说:

“最好是让这万里塞满了沙泥,如其它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

”连高唱“艺术无目的”论的早期创造社作家,同样也十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和社会使命。

他们都以文学来推动民族觉醒和人的觉醒,探索着“理想的人性’。

稍后的革命文学家更进而以文学推动工农和被压迫阶级的觉醒,塑造无产阶级新人。

中国现代文学,就其主体来说,正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是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真正的人民的文学。

五四文学精神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社会的勇于担当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患是那一代作家精神中的母题。

从个人的关怀走向对于普遍和社会的关注似乎成为中国作家的命运。

陆文夫说,五四时期的文学对动员一代知识分子和传播新思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时的文学不仅仅是文学,简直就是革命思想的传播者,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教育传统,五四发扬了这一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

当时知识分子中普遍的忧患意识十分突出,虽然今天时代不同了,文学的功能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肯定会有所改变,但文学发展中有可变的部分,也有永恒不变的部分。

刘白羽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文学自身,在国破家亡之痛和五四文学感召下走上文学道路后,就有一种精神一直贯穿到自己的创作之中,那是自五四发源的精神,是受鲁迅影响之下的精神,是与民族国家息息相关的精神。

王晓明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民国建立后,知识界对社会普遍的悲观失望和激愤之情下酝酿产生的,知识分子是在黑暗重压下还力求有所作为的悲愤之情下勉力向前,勇猛进取,向旧的传统势力发起冲击的。

作家、知识分子并没有因为自己对社会的失望,就放弃自己的努力。

这时的文学,自然就有着沉重的担当责任和社会功用。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呐喊”,要“遵命”,用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所有伟大的作家,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作家,都对社会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心和担当精神。

五四时期的一代作家正是以其对国家、民族现实命运的关怀和担当而获得其历史的分量。

作家这种对于社会的担当精神,到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

更为可贵的是,那一代作家对现实社会的担当并没有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认识方式。

如同在鲁迅先生身上所体现的一样,作家的社会担当是以他独立思考的立场来介入社会,参与现实的。

这两者相辅相成,使作家参与社会,作用历史,进而发现和理解着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鲁迅先生正是以其冷峻的思考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深刻地理解关照着中国的命运。

余华认为,五四时期的一代知识分子是中国最优秀的一代知识分子。

他们以国家和民族命运为重,而把自我和个人始终放在次要的位置。

对知识分子一个最基本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责任感。

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和巴金等都是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知识分子。

西川认为五四时期作家从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追求到民族国家关怀的集体主义归结,给予我们意义深远的启示,也许从个人的关怀走向对于普遍的社会关注从来就是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命运。

2.从思想内涵到艺术形式到语言,《狂人日记》如何将中国小说现代化实践推上了顶峰?

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

“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

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

小说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的热情,从总倾向到具体描写,都和“五四”时代精神一致,表现了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的特色。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的第一篇小说,这篇和果戈理短篇同名的作品发表于五四运动前一年,描写了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

鲁迅利用早年获得的医学知识,以严格的现实主义态度,使社会生活的具体描写结合狂人特有的内心感受,艺术地贯串在小说的全部细节里,狂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疯话,但是狂人说的话里又包含着许多深刻的真理。

他认为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选取狂人为主角是一个十分精心的安排。

在黑暗势力陈陈相因地压在人们头上的那个社会里,一切都已经习惯,一切都视为当然,鲁迅有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过他在精神错乱时写下的谵语,从某些“人吃人”的具体事实,进一步揭示了精神领域内更加普遍地存在着的“人吃人”的本质,从而对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作出惊心动魄的概括。

借实引虚,以虚证实。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

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

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

小说的艺术构思是巧妙的。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具有现代意味。

《狂人日记》发表后,由于它所表现的忧愤的深广和批判的犀利,使许多读者耳目一新,当时吴虞还据此写了论文《吃人与礼教》,足见其影响的深入与广泛。

这篇小说是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革命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的特征。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

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直指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核心,同时对现实社会中的黑暗又进行了毫不犹豫的揭露。

同时,它又不是采用了传统的写实的手法,而是运用大量的具有现代特征的诸如暗示、影射,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手法来表现狂人的心理内面,甚至的中国文化的无意识。

因此,这是一部典型的现代主义的作品。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作为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

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3.联系中外文学思潮说明新感觉派小说的风格特征。

答案:

20年代末30年代初,正是世界范围的现代主义文学热潮时期,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加上现代小说从现实、浪漫主义基础上,还在向多元化发展,作家都在探讨新的创作手法和创作模式,于是出现了“新感觉派”小说。

“现代派”的特色与倾向:

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出现也是当时一部分作家对于社会和人生比较困惑、迷茫的反映,强调作家的主观印象、主观感觉。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文坛。

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以快速节奏来表现殖民地化的大都市畸形、变态的生活;第二,刻意捕捉新奇、独特的感觉和印象,把人的主观感受投射到对象中去;第三,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意识流、心理分析等技巧,描写现代都市人迷茫心灵和精神失落所造成的二重人格。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代表人物刘呐鸥,关键字“主观印象”刘呐鸥短篇集《都市风景线》,多写大都市病态和糜烂。

这是初步探索阶段,特点是突出作家对生活的主观感觉和印象,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

2、第二阶段,代表人物穆时英,关键字“蒙太奇”被人们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把新感觉派小说艺术推向了成熟。

他的代表作有《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他运用全新手法,把电影“蒙太奇”手法运用到小说中,镜头的切换、画而的变换,使小说篇幅不长但场景很多,容易很大。

穆时英创作的特点就在于用这种多场景、多画面的手法拓展了小说表现生活的容量。

穆时英早期的短篇集《南北极》,写到阶级对立、又宣泄破坏、占有一切的情绪,具有流氓无产者气味。

此后转向感觉主义、印象主义方法,表现爱情和死亡(《公墓》),都市的战栗和肉的沉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展览“十里洋场”的畸形“风景”。

写出人物在“快乐面具”后的悲哀,是穆的一大成就。

3、第三阶段,代表人物施蜇存,关键字“无意识”施蜇存进一步把新感觉派小说艺术引向深入,他的代表作有《梅雨之夕》、《上元灯》、《将军底头》,其创作不是停留在画面增多和镜头变换上,他的贡献是把小说的笔触引入人物内心深处,特别是人物“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使新感觉派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命运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施蛰存早年的短篇集《上元灯》中的小说,颇有诗的意味,但并不采用现代主义方法。

《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短篇集,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转向较为典型的心理分析,有时略带神怪、魔幻色彩(《将军底头》、《魔道》等篇)。

写城镇中青年女性性苦闷的《春阳》、《雾》,折射着性爱意识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

其后的《小珍集》、用心理分析方法写社会现实生活的怪现状,则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向。

4.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艾青在诗歌创作上的“创造性综合”。

答案:

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历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

艾青把现实主义精神当做自己诗歌创作的原则,同时也不拒绝其他文学潮流中的艺术精华。

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象征主义,从而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艾青在抗战以前的诗作收于《大堰河》与《马槽集》,诗作强烈的抒发了对生活的爱憎感情,揭示出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

1933年,诗人第一次使用“艾青”笔名发表了抒情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被压迫在社会底层的贫困妇女的深切了解和同情和激发起来的阶级觉醒与要求反抗的愿望。

在艺术上,真挚而浓烈的抒情,质朴而深沉的口语,一唱三叹的旋律,都使该诗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与感人效果。

此外,诗人在《巴黎》、《马赛》等诗作中揭露了资本主义文明的丑恶实质,《太阳》、《春》、《黎明》等诗作表达出对于光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这些诗作,是艾青艺术道路上的最初尝试,在艺术表现上则还带有明显的西方象征主义派诗人影响的痕迹。

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艾青开始了新的创作,出版有《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旷野》、《火把》等诗集,形成了诗人创作道路上的鼎盛时期。

1939年秋后,奋起抗战带来的热情趋于平抑,现实的困难和矛盾正日益迫近人们,这时的诗作不免带有一种荒凉、寂寞之感。

1940年5月诗人完成了著名长诗《火把》的创作,显示出思想探索的飞跃和昂奋的诗情。

《火把》是一曲表现抗战年代革命青年生活道路的青春之歌,诗中的火把是时代的光明的象征。

“光明”是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意象。

他的大量诗作都以“光明”为题目。

如“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黎明的通知”等等。

这都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的宗教般的情感。

长诗《向太阳}中那光芒四射的“太阳”,凝聚若干百万人对光明的热望;启示着一切崇高的创造。

诗人借助于对太阳的歌颂,赞美了被抗日烽火照亮了的祖国大地和人民。

长诗《黎明的通知》使代表光明与正义的“黎明”拟人化;赞美了光明的无私,揭示了人民对于光明的渴望。

长诗《光的赞歌》、《火把》。

诗人在礼赞光明的同时,也对黑暗进行了愤怒的揭露。

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艾青来到了革命根据地眼延安。

与解放区新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诗人的创作道路也出现了新的转折。

他觉得“诗必须作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作,成为革命事业里的宣传与鼓动的武器”,决心“把政治一诗密切地结合起来,把诗贡献给新的主题和题材”。

这时期创作的诗歌主要收于《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和《黎明的通知》等。

在《献给乡村的诗》中,诗人用阶级斗争的眼光观察生活,语言为了反抗欺骗与压榨,“它将从沉睡中起来”。

《向世界宣布吧》一诗,斥责反动派的造谣诽谤,歌颂解放区的光明与幸福。

《黎明的通知》告诉黑暗中的任命,黎明就要来了。

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由于艾青这时来到了光明的天地和置身与革命的中心,因而他更自觉、更有力地为革命斗争歌唱,诗作中的时代意识更为强烈,理想主义色彩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以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艾青在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进行创造性综合的过程中,以兼具理想精神的革命现实主义为底色,而在感受和表现方式上,则较多地借鉴了现代主义,从而形成了一种可称为现代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

具体到诗艺上,艾青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即感觉、情绪、想象和思想(理性)的综合。

在他的诗中,诗情、诗思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被丰富敏锐的生活感觉所充实。

反过来,他诗中的感觉、情绪和想象又总是被深湛的思索所深化和净化,从而被升华到一个更崇高的境界。

艾青在处理诗的整体情理架构和局部肌质的关系上也相当成功:

他多用铺陈手法和戏剧性的场景转换技巧,井然有序地推动着诗情逐步展开,给人清晰晓畅的印象,同时又多具体入微的细节描写和特写镜头,颇为耐人寻味。

艾青还努力在散文化的自由奔放和诗歌艺术所必需的规范约束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努力将绘画的光彩和音乐的律动融汇到诗歌这种高度精微的语言艺术中。

这一切都丰富和提高了现代诗歌艺术。

自由体诗在艾青手中真正成熟了。

艾青的诗作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流派“忠实与现实、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与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吸收哦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流派的技巧,从而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巩固了新诗发展的阵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

6、结合闻一多、徐志摩的作品,谈新格律诗派的诗美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答案: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派,提倡新诗格律化,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出新,即新中有旧。

新诗格律化理论上的积极建设者是闻一多,他以“诗歌三美”的主张进行建设,即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这是对新诗发展的规范,是形式上的要求。

闻一多对推进新诗格律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新月社在新诗格律化的创作实践中也有创作,闻一多的第二部诗集《死水》即是严格按照“三美”主张创作的,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的样子,起到了示范作用。

徐志摩更是以积极的创作对新诗格律化进行探索,在结构的完美、音韵的动听、节奏感的明显方面有完整的……(此处未记全),让人们看到了新诗格律化更好的样子。

闻一多严谨有余,鲜活不足;徐志摩轻飘有余,严谨不够。

新月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新诗的规范化,对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要求提出明确的积极的看法,这对中国现代新诗健康发展是重要和必要的。

“三美”: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关于新诗“三美”的理论集中见之于他的《诗的格律》一文。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

作者在继承我过古典诗词中的“顿”、借鉴西方十四行诗的“音步”的基础上,提出了“音尺”。

新格律诗的音乐美,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

《死水》是闻一多自认为“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的力作。

全诗五节二十行。

每行九字,这九个音节均由一个“三字尺”和三个“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如《死水》中的“绿酒”、“白沫”、“翡翠”等。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死水》《洗衣歌》等都称得上是具有建筑美的范作。

音乐美——《死水》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构成,其间又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组成。

韵脚也精心安排,基本上是二、四压韵(隔行压韵),以双音节来结尾,因此读来音调和谐铿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

绘画美——《死水》的词汇绚丽、多彩而又富有表现力。

建筑美——《死水》每节四行,每行九字,视觉上给人以匀称均齐,整齐划一的感觉.

《再别康桥》章法整齐,诗行齐整,形式多变,声调回环往复,语言轻悄柔美,意想明丽流转,富有音乐与动态美。

除此之外,诗作采用的生动的口语,新颖的比喻,古诗中常用的顶针修辞法,丰富了新格律诗的内蕴。

徐志摩抒情诗的艺术成就和独特贡献:

抒写性灵的率真、纯挚;追求意象的新颖、美妙;讲究和谐的音节、韵律;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意象美、音乐美等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提高了“五四”新诗的美学品位和读者的欣赏水平。

8.张爱玲小说在四十年代及新时期走红的原因。

(下面有第二种答案)

答案1:

张爱玲走红于1944年代的上海沦陷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十八春》和《赤地之恋》等。

张爱玲运用通俗的传奇和言情故事讲述一个现代都市中的故事,在通俗的市民的语言中营构出现代的诗的意境。

这既让知识阶层接受也让市民阶层喜欢。

这种故事一方面能为日伪统治的文坛所见容,另一方面也给当时的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她创作的作品的主要特色有:

(1)在题材上,两性关系、婚嫁迎娶为生活底蕴的切入点和主要视角。

这既与一般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家庭与恋爱有关,还源于她的一种偏执的文学观念。

她说过“去掉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

”张爱玲的作品与当时血与火的中国关系不大,与日寇的侵占香港和上海的沦陷也不大沾边,作品中也不去渲染民族情绪和抗战气愤,展示了沪、港洋场高等华人的空虚、腐烂、堕落、变态的灵魂。

(2)在人物形象方面,家庭专制的“女暴君”们——小型慈禧太后式的人物,是她笔下最成功的人物。

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金锁记》中的曹七巧。

(3)张爱玲最擅长的是叙说“家史性”的故事,性心理、性变态、情结、人格分裂等其耳熟常见的内容。

公认的代表作有《沉香屑•第一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

(4)“亦洋亦古,非中非西”是张爱玲作品的特色。

她善于写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

她笔下的沪、港“洋场”处处显示出资本主义文化和东方固有文明的交。

新旧文学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也是作者特殊的风格。

她的小说以传统章回体小说为总体格局,吸收西方现代小说的手法技巧,把心理分析的内容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式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既象传统小说那样,注重细节描绘和场景渲染,注意以人物语言和行为方式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又汇合了通感、象征、暗示等现代派小说技巧。

在这苦心的借鉴和切磋中,张爱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1995年,随着张爱玲在大洋彼暗悄然离世,海内外的“张爱玲热”再度达到高潮,这一切离不开作家自身的特有魅力。

她的小说的魅力首先来自于传奇性的故事以及弥漫于其中的梦魇般的氛围。

她的小说似梦呓,诱你走入一个传奇而虚幻的小说世界,随着她犀利的笔触,独特的话语,遭遇曹七巧、白流苏、葛蔚龙等人,让你切身感受她们生活的没落和乱世的苍凉。

人们惊悚于人性的丑恶、生命的无常、欲望的疯狂,人们想抽身逃离,但她们梦魇般的经历牢牢缠绕着你,使你铭记难忘。

这种给人以“梦魇”般的感受与作品题材的独特性密切相关。

这些“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便成为张爱玲作品的独特题材。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感受的不仅有梦魇般的氛围,梦魇般的故事,梦魇般的文化,更有梦魇般的人性展示。

她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去展示人性的深刻变幻,这是张爱玲作品经得起推敲的成功经验。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厚中西文化修养,能够融贯中西,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并不在少数,然而只有张爱玲不仅将中、外、古、今的优秀传统熔于一炉,而且能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各自优长汇于一身,将小说推向大雅大俗的境界,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是张爱玲的成功之处,也是她的作品赢得广泛读者的根本原因。

反顾她的小说创作与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渊源关系,我们就能发现她直接承传了通俗小说的衣钵,却又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提升了传统通俗小说的品格。

“是张爱玲使散失在都市里的民间文化碎片,重新凝聚起来,再生出真正的现代性的都市生命。

”张爱玲第一次在通俗文学的形式中,展示了时代崩溃与转折的进程,传达出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等方面的现代内涵。

在沟通知识分子立场和传统通俗文学方面,张爱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承传与超越上,树立了无以回避的标高。

这样也才能够够解释,她为什么能为雅俗所共赏,在她被发掘出来之后,在文坛上能掀得起“张爱玲热”的真正原因。

答案2:

张爱玲小说在四十年代及新时期走红的原因。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女作家中,张爱玲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至今海外仍有无数华人自称“张迷”。

近年来,海内读者对张氏作品也愈益钟情,张爱玲作品集一版再版,“看张”一时蔚然成风。

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寻原因。

首先吸引读者的是张爱玲的奇特身世:

从没落的贵族家庭中出走,经历了香港求学时期的战火、沪上卖文成名的风光,经历了抗战时期与汉奸胡兰成的一段姻缘;五十年代初远走异国,尔后再嫁他乡;老年寂寞自得,住在“雪洞一般”素净的房间里,看书写作度日。

这样的身世本身构成了一则传奇故事,加上作者本人“大俗大雅”的奇特性情,当然更激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期待.张爱玲作品中的市民意识,更使她赢得了广大市民或平民读者的心。

翻开张爱玲的作品,人们发现她讲述的正是大城市里的小市民的故事——无论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上海还是香港,无论故事的主人公是洋场子弟还是狭弄婆姨。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这位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已经对市民的心理作出了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描写:

她的作品世界里有着对女性性格隐秘的揭示,有着对人生微妙尴尬境遇的刻画,有着对以“欲(性欲和物欲)代“情”的两性关系的冷静批判,有着对物质追求的肯定,甚至还有至今领先的时髦,譬如汽车和别墅。

总体上说来,张氏的作品体现了对市民“小我”的认可和宽容。

当时和现在,描写市民的作品都不在少数,张爱玲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因为她以市民之心写市民,从市民的角度出发体贴细致地表现他们在都市文明的浮华背后的挣扎和苦痛、屈辱与辛酸。

她创造出一系列的市民群像,在当时凸现工农、知识分子、革命者,资本家等形象的文艺画廊中,为洋文明里的小市民争取了一席之地,并且从文化的意义上强调了这一社会阶层的存在,助使市民心态成为一个话题,无论从事文学研究还是社会学研究的人都不能回避它。

纵观近年文坛,“平民文学”、“市民文学”的呼声日益高涨,市民要求真实反映自身生活和心录的强烈愿望,由此可见一斑。

今天的市民捧读张氏当年的作品,仍然可以从似曾相识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作者切入肌肤的了解和慈悲——“因为了解,所以慈悲”,这是张爱玲自己的话。

当然,在表现市民主题时强调“女性主题,”并选择两性关系作为切入的角度,这也是张氏作品深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张爱玲的作品世界是一个灰暗和苍凉的世界,没有崇高,没有光亮,也没有希望,充满了“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傅雷语)。

但是这种情调又恰恰映射着人们某些具体的人生经验与遭遇,并且也合乎市民阶层通常所具有的弃崇高而取优美的审美倾向。

喜爱张爱玲的读者也许另有自己明亮的生活,但是当他们看张、读张的时候,他们是乐意把自己放纵到那一片主题暧昧的世界中,去体验人生的另一般华美与哀愁的滋味的。

张爱玲的再度走红:

首先,这与我们所处的时代及时代的价值取向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