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经典.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6378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励志经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励志经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励志经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励志经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励志经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励志经典.docx

《励志经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励志经典.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励志经典.docx

励志经典

美国“最牛高中生”:

被18所名校同时录取(图)2008年06月19日17:

25北京晚报

 

移居美国5年后被18所名校同时录取

  据美国媒体18日报道,日前美国纽约一个18岁高中生被18所大学同时录取。

据悉,他可能也是美国第一个向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7所名牌大学同时说“不”的中学毕业生,因为他最后选择了到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和法律。

  被18所名校录取

  据报道,现年18岁的美国“最牛中学生”鲁卡兹·兹比鲁特将于下周毕业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新乌得勒支中学,他在新乌得勒支中学就读的4年中,不但成绩出众,并且还是一个活跃人物——鲁卡兹既是该校“模拟联合国”团队的副队长、也是该校辩论小组的创建者和现任组长,同时鲁卡兹还是该校模拟审判小组的总裁和校报总编辑。

此外鲁卡兹平时还爱踢足球,并经常到附近社区充当志愿者。

  今年鲁卡兹报考大学时,同时报名申请了19所美国名牌大学,其中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知名的高等学府,然而令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各项成绩都出众的鲁卡兹竟然被其中18所大学同时录取,其中包括他申请的7所常青藤名校。

  自称如同中了头奖

  鲁卡兹5年前才跟随父母从波兰移民到了美国纽约市,当鲁卡兹接二连三收到一封封美国名牌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鲁卡兹说:

“每次当厚厚的录取通知书邮件寄来时,我都目瞪口呆,吃惊得张开嘴巴。

我报名申请了所有这些著名的大学,因为当时我心里想:

‘为什么不呢?

’可现在我却感觉自己就好像中了彩票头奖一样。

  不过,鲁卡兹的“大学录取记录”却并不是非常完美,因为在他申请的19所名牌大学中,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却拒绝了他。

不过,对于初中一年级结束时才到美国纽约接受教育的鲁卡兹来说,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最终选择哈佛大学

  面对18所名牌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鲁卡兹简直挑花了眼。

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是大多数中学毕业生梦寐以求渴望进入的高等学府,然而,鲁卡兹最后却选择了到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和法律。

  鲁卡兹也可能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个向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7所名牌大学同时说“不”的中学生,因为毕竟很少有年轻人能够拥有同时向这些大学说“不”的机会。

  鲁卡兹的中学指导老师安尼蒂·马格里诺说:

“我认为鲁卡兹之所以能如此出众,是因为他拥有目标、非常独立、非常富有决心,这是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美国教育界专家德西丽·琼斯说:

“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大学的招生录取率已经非常低,能够被所有这些大学同时录取,真是太不同寻常了。

  尽管老师将鲁卡兹的成功归结于他自己的勤奋不懈,然而鲁卡兹却认为,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主要都是因为他的父母为他做出了真正的牺牲。

  据悉,鲁卡兹的父亲米罗斯劳本来在波兰的一家工厂中充当主管,从事着既轻松又赚钱的工作,然而为了让自己的3个孩子到美国纽约接受教育,他辞职去纽约布鲁克林区当起了建筑工人。

  鲁卡兹的母亲芭芭拉本来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拥有非常成功的事业,可为了照顾3个孩子,她回家当起了家庭主妇。

芭芭拉谈起自己的儿子鲁卡兹时自豪溢于言表,她说:

“我们真的为他感到骄傲,我们相信有一天他会改变世界。

 

高考只是漫长人生的一个环节(2008-06-1611:

05:

05)

分类:

【D】【新东方文化】

[作者:

赵尔迪来源:

新东方]

  高考能决定一时成败,却决定不了人生境遇,能决定软弱者的自卑,却阻挡不了坚强者的执著。

无论08高考是否如意,相信都只是漫长人生的一个环节,该做的事情还很多。

泰戈尔说过:

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

其实即使得到了星星,我们也要十分的警觉,因为我们还希望看到月亮。

  除了灾区的12万同学们因地震延期原因要等到7月初才能参加高考,全国其余各省市1000多万考生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等待,终于在高考考场上完成了最后“一试霜刃寒”的决战。

或兴奋、或焦虑、或如释重负、或惴惴不安。

无论怎样,发挥得好与坏,得意还是失意,欢笑还是哭泣,最终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

尽管有很多争论,但都不能否定高考是现有体制下最为公平的人才遴选途径,你可以说你没有发挥好,也可以抱怨你的运气差,但你不能否认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经济学基本原理,考试发挥也是围绕着我们实力上下波动的。

就如同你不能希求用买馒头的价钱去买到钻石一样,你不能妄想平时学习偷懒考试不及格,高考当中突然灵光乍现,无端被开光,睡着觉都能考上顶尖大学。

高考公平就公平在:

一、考试结果大都能反映我们真实的知识水平(即使发挥失常也说明你心理素质不过关,不是全面合格人才);二、无论身份背景高低,考试面前一律平等,没有绿色通道。

所以,所有参加完高考的同学们心态要好,相对公平的测评体制下,所有的结果都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如果你得到了不该得到的东西,那说明就是对其他人不公平了。

 

  有了平和的心态之后,我们要去了解高考之后的路该怎样走。

高考之所以能牵动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心,因为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同学的人生轨迹。

人生发展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链条的完整和坚固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一个链条的品质同时也决定了下一个链条的发展,就象我们经常说今天的你取决于三年之前的你,又决定了三年之后的你一样。

而人生的失败很可能就是从最薄弱的那个链条的溃败开始的。

所以我们希望人生每一个链条都能坚不可摧,每一步都走的扎实无悔。

对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众多链条中最被人关注的一环,因为这个链条不仅承上启下,还是距离人生第一个重要发展最接近的一环——就业,上没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会很大程度决定未来会有怎么样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样的收入水平。

我想大多数家长和同学关心的都是这个问题。

 

  现实生活中,人生薄弱的链条并不是不可修补加固的,完好的链条也不是可以任凭风雨侵蚀永不生锈的,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并不注定未来你没有希望,只意味着要想飞跃你必须从现在开始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上了理想的大学也并不保证你就能有美好的未来,只意味着你距离梦想比其他人更近了一点。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一个人是和我从小长大的朋友,小时候我们臭味相投,一起贪玩逃课,后来我迷途知返,但他仍执迷不悔,我怎么劝他也不听。

一个人做一时的傻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傻事而且死不悔改乐在其中,我这个朋友就是这样很难得的一个人。

等他琢磨过味儿来已经有些迟了,他大学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了一个大专读中文专业。

中文专业在当时即使是正规本科毕业工作也不是特别好找,所以入学后我这个朋友就立志考研究生——北大的研究生。

当时我们都心存疑惑,但又不好打击他,谁都可以有理想也都应该有理想,我们知道现实能告诉他怎样调整选择。

他又像以前一样的执著,大学几年非常的勤奋,他没有很多同学喝酒泡吧的潇洒,也没有很多同学花前月下的浪漫,自习室图书馆是他主要的娱乐场地。

他毕业时成绩很不错,但北大毕竟是全国很多优秀的人才竞争的地方,他连续考了两年都失败了。

而当时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家里经济条件也一般,我们都劝他但他还是不听,他想一条路跑到黑,那个时候我相信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而事实告诉我们什么叫事在人为,第三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师从一个中国著名的教授。

今天,他已经成为一个知名公司的副总,年薪百万以上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大学的同学,他是当地的一个状元,家乡敲锣打鼓送他来南开读书。

全家甚至全村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了。

但大学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游乐场,没有人管的日子的确逍遥自在,下午打球,晚上泡网吧,早上睡觉,娱乐日程安排的很饱满,而且还是完全按照美国的作息时间。

四年大学留给他除了惊人的体重、出色的球技,更有很多的遗憾:

其中之一是没有拿到大学的学位证书——太多的科目没过。

毕业后曾经从很多同学那里听到过他的消息,让我同情同时又很错愕。

最后一次联系是他给我打电话借钱,说着一样的借口,抱着一样的目的。

犹豫了很久,我只能告诉他:

我可以带你吃饭,给你衣服,但没办法借你钱。

后来,就已经完全没有了他的消息。

不禁感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从上边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清楚看到,高考能决定一时成败,却决定不了人生境遇,能决定软弱者的自卑,却阻挡不了坚强者的执著。

无论08高考是否如意,相信都只是漫长人生的一个环节,该做的事情还很多。

泰戈尔说过:

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

其实即使得到了星星,我们也要十分的警觉,因为我们还希望看到月亮。

高考两超600分的“问题”考生(2008-05-2510:

03:

28)

标签:

教育

筱川

问题一:

高考两超600分,为何复读再复读?

高分考生魏赫两次踏入了“同一条河流”,在他熟悉的中学里“复”读。

2006年高考624分、2007年高考618分、少数民族地区考生、2006年高考时为省级三好学生,这一切,让魏赫在高考的竞争中很有优势,而落榜、复读却偏偏两次“眷顾”他。

2006年高考的志愿情况,魏赫及家人已记不清楚了。

但不难推断,如此高分,落榜多属志愿填报失当。

我们还是来看看魏赫2007年落榜的缘由吧。

在提前批和本科一批,他均只填报了一所院校,一点保险含量都没有。

提前批他填报的是浙江大学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一批填报的是南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类、自动化、工商管理类,且不服从专业调剂。

2007年,浙江大学在魏赫所在省提前批次调档线为640分,魏赫的成绩未上调档线,绝缘浙大自不必说。

本科一批南开大学在魏赫所在省的调档线为620分,超过他的高考成绩2分。

好在少数民族地区政策性加分惠及于他(根据魏赫所在省的规定,他可享受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学生报考本一院校加10分投档的优惠政策),其档案被顺利投到南开大学。

从录取情况看,南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最低录取分为623分,可魏赫的投档成绩为628分,却被退了出来。

如果说南开大学有意与魏赫过不去实在冤枉,因为南开大学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表示,“在安排专业时不考虑加分因素,只按实际高考成绩分数安排专业”,而魏赫的“实际高考成绩”只有618分,其所填其他专业志愿,南开大学均已满额(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不服从专业调剂,又冷落了二、三院校志愿,志愿很生气,后果自然也很严重。

问题二:

机会擦肩过,为何不抓住?

其实,两次落榜,原本是可以挽回的。

一些省份出于对考生的关心,会主动与高校联系,争取机动计划,或对一些高校未完成计划,再次征集考生志愿,最大限度避免高分考生落榜。

据魏赫的姐姐介绍,魏赫2006年落榜后,有关方面曾给家里打过电话,传递了电子科大接纳高分落榜考生的信息,但魏赫选择了复读。

2007年,也接到过有关方面征集志愿的电话,但魏赫认为在征集志愿的院校中没有合适的院校,其中虽有华东师大,但他不愿当教师,所以没有填报。

显然,魏赫及其家人对招生批次不甚熟悉,因为华东师大师范类专业已在提前批录取,本科一批录取的是非师范类专业。

不仅如此,魏赫本人对院校的认识也有些偏执,此为“后话”。

问题三:

心里似乎很有数,为何志愿不靠“谱”?

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只适合女生就读?

魏赫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是听老师说的。

魏赫的父母及姐姐曾给他推荐过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但他更相信老师的话。

难怪,已大学毕业也在中学当老师的魏赫的姐姐对同行的某些说法有些不满。

她说,“老师还说魏赫比较适合搞科研,但我认为他比较适合搞外交,他为人处世较好,从事财经、管理也比较合适。

老师也不一定了解他,我们在一块生活了10多年,应该比老师更了解他。

魏赫说,他最喜欢上海交通大学与桥梁有关的专业,但因怕收分太高,未敢填报。

对于志愿填报,魏赫似乎心里很有数。

但他不留退路的志愿,却将自己送进了死胡同。

他还认为,学什么专业就要读什么类型的院校,如学石油类,就要读石油大学,学财经类,就要读财经大学,想当教师就要读师范院校……可是,他第一专业志愿填报电子科学与技术,却舍电子科大而选南开,按照其理论,让人不得其解。

也许是经历了两次落榜,魏赫清醒了许多。

“他说他以后要听听家长的意见,对志愿不再掉以轻心,不再那样固执了。

”魏赫的姐姐高兴地说。

(文中考生为化名)

疾少年坚强走过高考路(图)2008年06月09日13:

53荆楚在线-楚天金报

 

图为:

龚克自信地走向考场刘大家摄

  昨日下午17时,英语高考结束的铃声敲响,给今年的高考画上了句号。

一名拄着双拐的考生从省实验中学2楼考室走出。

雨中,旁人为他撑起伞,少年回报灿烂的一笑,仿佛能驱散满天的阴云。

18岁这年,高考路上,残疾少年坚强地走过。

  少年斯文而不乏刚毅,是省实验中学高三

(1)班考生,名叫龚克,刚满18岁。

3年前,龚克从十堰考入省实验中学的科技实验班,龚母赵红还是一名中学教师,为了圆孩子的求学梦,她向学校请了长假来汉陪读,与儿子一道租住在学校对面一间狭小的民宅里,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全部靠龚克的父亲在十堰工作的收入维持,日子虽然拮据,但龚克的好成绩时常宽慰着家人。

  赵老师告诉记者,龚克6个月大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了残疾。

望着两岁多的儿子拖着残腿在地上摸爬,做母亲的心都碎了。

孩子残疾了,却仍然要面对现实的社会,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坚强起来。

渐渐地,赵老师和丈夫变得近乎“冷酷”:

不再给孩子喂饭,把碗勺交给孩子,不吃就要饿着;孩子摔倒了大哭,父母大声说着:

“勇敢些!

”但并不伸手拉上一把。

3岁半时,由于找不到幼儿园接收,赵老师教龚克认会了拼音,之后让孩子自学认字。

父母上班的日子,幼小的龚克就趴在客厅的地上,与书为伴。

就这样,一直自学到小学四年级的课程,10岁那年,龚克被学校接收就读四年级。

  成长中的龚克是阳光的,他坚强而无自卑感。

在路上,拄拐的他勇敢迎着路人诧异的眼神;闲暇时,他一人逛商场、书市;学习中,挑战难题是他的最爱。

  龚克的教室在5楼,他一直坚持自己拄拐上楼,从未迟到过。

据老师介绍,龚克成绩优异,物理和生物学科尤为突出。

高中3年,他在这两门学科上共获得9项全国与省级奥赛奖项,平时模拟考总分均超过600分。

高考前,他还通过了华科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可享受一定的降分录取。

  对于大学,龚克有着太多的憧憬。

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现状,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者赵莉实习生鲁云翡)

高考生心情日记:

数着日子等待着高考2008年04月10日09:

59每日新报

  上了高三,郁闷的事情好像一下子多了,虽然有时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开心一点,让父母安心,却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让心情down下来。

  升入高三之后,每天忙作业会睡得很晚,说是睡得很晚,其实不过是三四点钟才能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罢了,很久没有换上睡衣躺在床上好好地睡一觉了。

转天上课,还要一副精神饱满的样子。

虽然已经努力一百分了,可到了现在这种数着日子等高考的时候,心里还是没着没落的。

每次考试最怕的就是排名次,稍微下滑一点,就有老师排着队找你谈心。

最近,大家都开始努力了,自己只能更努力来保住名次。

也许是因为压力太大的关系,看身边每件事都不顺眼,和父母闹不痛快的次数也渐渐多了起来。

我真的不想和他们吵架,也不知道自己哪来这么大的火气。

开家长会时,妈妈翻了我的书桌,虽然她一再解释是因为要确定是不是我的座位才翻的,但心里还是老大不痛快,觉得她并不尊重我,或者说是一种不信任。

  现在大家都忙着高考,身边充斥的不仅是紧张,好像还有淡淡的寂寞。

没有朋友会因为你的心情不好而守在你身边,也许他们也和我一样郁闷吧。

老师一下子成了大家泄愤的靶子,老师义务加课会被骂,老师留作业多会被骂,老师换一件我们不喜欢的衣服都会引起公愤。

有的同学因为上课被老师冤枉睡觉,就摔门出去。

有的时候我也想这样发泄一下,但一想到后面无止境的谈话,还是决定继续做我的好学生。

  同桌起疹子了,他回来时怕同学们担心会传染,还特意开了个医院证明。

可他刚回来这几天,有些同学还是躲他远远的,要是我也一定觉得挺心凉的。

看来郁闷的不止我一个,大家都在郁闷吧。

  文/考就考吧

父亲领路14岁男生考全省第一进中科大少年班2008年04月08日11:

08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今年3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举行了30岁“生日”庆典。

提到中科大少年班,人们就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天才”、“神童”的字样。

然而,四川省特级教师陈玉华却不这么看,虽然他的大儿子陈卫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后,但他认为,如今在加州大学任教的儿子“仅仅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罢了”。

陈玉华的小儿子陈化也获得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

两个孩子都这么有出息,陈玉华有什么教子“秘方”呢?

  以身作则为他示范

  记者在成都望子成龙学校见到陈玉华时,他正伏在茶几上做数学题。

晚上6:

30,他要给学生辅导数学。

见到记者,陈玉华从包里拿出一张A4大小的纸说道:

“我已经把我的家教经验简单地罗列出来了。

  在这张纸上,陈玉华认认真真地写着6条家教心得,其中,第一条是“充分利用大环境,努力营造小气候”。

他说,“大环境”就是社会环境,“小气候”当然就是指家庭氛围了。

“身教重于言教,我和我爱人都能够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我想这是最重要的家教经验了。

”陈玉华称,他和妻子都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两人都在当老师,从来不打麻将,也很少看电视,平时就忙着备课、改作业、家访、辅导学生作业,工作相当认真。

陈玉华给自己总结的“十六字方针”是:

“从不聪明,但也不笨;把握自己,全靠勤奋。

”1997年,陈玉华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

勤奋自律的父母给孩子树立了好榜样。

选自《高考族》08年1期

  作者:

李菁菁

2007

排名

2006

排名

姓名

年龄

2007财富

(亿人民币)

公司名称

主要产业

5

19

张近东

44

336.1

苏宁电器

家电零售

40

35

马化腾

36

101.9

腾讯

即时通讯、门户网站、在线游戏

51

24

祝义才

43

87.7

雨润集团

食品、房地产

63

12

丁磊

36

75

网易

网络游戏、门户网

76

76

马云

43

67.5

阿里巴巴

电子商务

  这是最新出笼的2007年福布斯富豪榜,我从中截取了部分榜单。

榜单中的这5个人你熟悉吗?

当张近东遭遇苏宁,当马化腾光大QQ,当祝义才携手雨润,当丁磊创建网易,当马云执著于阿里巴巴,你可以不熟悉他们的名字,不了解他们的经历,却无法否认我们的CPU在他们营造的圈子里运行,我们的生活与他们名下的产品或服务丝丝相扣。

你可以不关心他们的企业成长,不在意他们的创业经历,可是作为高考族却不能忽视这5位成功人士大学时代的母校。

以丁磊为例,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都以他为荣,相信后来人也定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从丁师兄身上得到某种关于人生关于成功的启迪。

  和富豪做校友未必能在将来也成为富豪,但是,那所培养出卓越人物的学校却是值得我们向往和关注的。

  PARTⅠ丁磊

  电子科技大学

  行走江湖的身份证

  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但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丁磊

  丁磊,1971年出生,宁波人,19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

  1997年5月,26岁的丁磊创办网易公司。

当年年底,丁磊耗时7个月写出了网易免费邮箱系统(由于资金紧张,他忍痛“割肉”将免费电子邮箱系统及域名以119万元卖给了位于广州的飞华网。

后来,这个著名的域名随着飞华被后起的TOM收购)。

在丁磊主导下,网易先后推出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邮箱、虚拟社区等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

  2000年7月,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几经波折,网易股价一度冲到72美元,丁磊也从“郁闷小子”变为富豪榜上的常客。

  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摇篮”的电子科技大学坐落在成都市,是我国最早的7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1960年即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迈上新的台阶,相继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其通信和电子类专业称雄全国,在电子信息类学科中拥有16个博士点、44个硕士点,6个国家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设博士后流动站,7个学科设有14个“长江学者教授”岗位,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6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一批与世界著名企业共建的联合实验室。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中,电子科技大学拥有所有二级学科——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而且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学校依据传统优势而发展起来一批强势本科专业。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集中了学校相关专业的优势力量,拥有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信息与系统研究所,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教学、实验基地(实验室),6个联合科研实验基地及培训中心,2个教学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

汇集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全国教学名师1名,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6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38人,以及一大批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年轻讲师。

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了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两大专业,包括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工程等专业方向。

各专业方向都与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重视现代通信基本理论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训练,既有共同的学科基础,又各具专业特色。

毕业生在通信、计算机和外语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广泛适应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尤其是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的需求。

  电子工程学院由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集成电路与系统系和电子实验中心组成,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和信息获取与探测技术博士点,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电子类)等两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和“极高频复杂系统”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设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等本科专业,都是学校近年来最火爆的专业,录取分数比较高,就业形势好,但学习难度较大,需要很好的数理基础和头脑,适合强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也很抢眼,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足以傲视群雄。

  学校到底怎么样,还是“曾经沧海”者最有发言权。

下面,是我在论坛上搜索到的一些发言,谨供大家参考:

  “说实话,刚进大学的时候,对这个学校还是挺有意见的,地处四川盆地,学校小,感觉像中学,那时候对自己的专业也是模模糊糊,不知道是搞什么的;同时还觉得学校太‘工’了一点,缺乏足够的人文气息。

但是临近毕业了,对学校渐渐有了感情和体会,忍不住想要把自己的这些感想分享出来。

首先,学校具有就业优势。

在这个‘毕业=失业’的时代里,这是一个不能说不重要,更不可能避而不谈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