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抗旱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4437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3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抗旱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合肥抗旱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合肥抗旱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合肥抗旱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合肥抗旱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抗旱预案.docx

《合肥抗旱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抗旱预案.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抗旱预案.docx

合肥抗旱预案

 

合肥市抗旱预案

 

 

 

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17年4月

项目名称:

合肥市抗旱预案

项目单位:

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编制单位:

安徽省

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淮委

 

项目负责:

韩玉杰

参与成员:

赵家祥王向阳许一

王辉时召军钱筱暄

王兵刘猛尚新红

柏菊胡勇陈小凤

胡军李欣燕胡永胜

报告审核:

王振龙章启兵王发信

报告审定:

赵以国

 

目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原则1

1.3编制依据2

1.4适用范围3

2基本情况4

2.1自然地理情况4

2.1.1地理位置4

2.1.2地形地貌4

2.1.3水文气象5

2.1.4河流水系5

2.2经济社会情况10

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11

2.3.1水资源总量11

2.3.2水资源可利用量12

2.3.3开发利用现状12

2.3.4城市供用水情况13

2.3.5水质状况及水污染情况13

2.4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14

2.5干旱灾害概况14

2.5.1旱灾成因14

2.5.2干旱特点16

2.5.3重点易旱区分布17

2.5.4历史旱灾情况17

2.5.5典型干旱年及抗旱减灾措施18

2.6抗旱能力20

2.6.1抗旱工程体系20

2.6.2抗旱非工程体系30

2.6.3抗旱供水区域划分31

2.6.4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情况32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3

3.1指挥机构33

3.1.1市防汛抗旱指挥部33

3.1.2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机构33

3.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33

3.1.4其他防汛抗旱组织34

3.2职责分工34

3.2.1市防指职责34

3.2.2市防指办职责34

3.2.3市防指各成员职责35

4监测预防40

4.1旱情信息监测40

4.2信息报告与处置41

4.3预防措施42

4.3.1抗旱工程体系建设42

4.3.2抗旱非工程体系建设42

4.3.3节水措施43

4.3.4水污染防治44

4.3.5供水危机预防措施44

5干旱预警45

5.1干旱预警启动45

5.1.1干旱等级划分45

5.1.2干旱预警启动条件46

5.2干旱预警发布46

5.3预警支持系统47

6应急响应48

6.1应急响应等级及启动条件48

6.1.1Ⅳ级响应启动48

6.1.2Ⅲ级响应启动48

6.1.3Ⅱ级响应启动49

6.1.4Ⅰ级响应启动49

6.2应急响应启动程序50

6.3Ⅳ级响应措施50

6.3.1抗旱组织发动50

6.3.2总体抗旱措施51

6.3.3各区域具体应对措施53

6.4Ⅲ级响应措施56

6.4.1抗旱组织发动56

6.4.2总体抗旱措施57

6.4.3各区域具体应对措施58

6.5Ⅱ级响应措施59

6.5.1抗旱组织发动59

6.5.2总体抗旱措施60

6.5.3各区域具体应对措施62

6.6Ⅰ级响应措施63

6.6.1抗旱组织发动63

6.6.2总体抗旱措施65

6.6.3各区域具体应对措施66

6.7供水危机应急响应66

6.8应急响应结束67

7城市专项抗旱预案68

7.1城市供水现状68

7.1.1合肥城区供水情况68

7.1.2城市备用水源69

7.2城市干旱预警69

7.2.1城市干旱判别指标69

7.2.2城市干旱等级划分标准70

7.2.3城市干旱预警指标70

7.3会商报告制度和预案启动72

7.4应急响应72

7.4.1Ⅳ级干旱应急措施72

7.4.2Ⅲ级干旱应急措施73

7.4.3Ⅱ级干旱应急措施74

7.4.4Ⅰ级干旱应急措施75

7.5应急结束76

8后期处置77

8.1灾后恢复77

8.2工作评价78

8.3奖励与处罚78

9保障措施79

9.1资金保障79

9.2物资保障79

9.3应急备用水源准备79

9.4应急队伍保障79

9.5通信与信息保障80

9.6技术保障80

10宣传培训与演练81

10.1新闻报道81

10.2培训81

10.3演练81

11附则82

11.1审查和批准82

11.2修订完善82

11.3名词术语定义82

11.4干旱预警指标83

附件85

 

附表

附表1合肥市主要提水灌溉泵站统计表

附表2合肥市抗旱服务组织情况统计表

附表3合肥市抗旱预案简表

附图

附图1合肥市抗旱应急响应流程图

附图2合肥市水利工程图

附图3合肥市墒情监测站分布图

附图4合肥市易旱区分布图

附图5合肥市主要抗旱水源及供水路线图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以及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在全省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科教基地和全国三个技术创新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首批命名的三个园林城市之一,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

新世纪以来,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作用日渐显现,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合肥市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抗旱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与淮河之间的皖中腹地,当地水资源量有限,尤其是江淮分水岭两侧区域,缺水情况严重。

而沿巢湖周边地区,因水质条件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质型缺水情况。

合肥市域内旱灾频发,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增强合肥市政府主动应对干旱灾害的能力,提高抗旱工作管理水平;有效动员社会资源防旱抗旱,最大限度减轻干旱缺水对城乡人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促进抗旱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要求,编制《合肥市抗旱预案》。

1.2编制原则

(1)“以人为本、依法抗旱”。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旱灾预防、抗旱减灾、灾后恢复等方面提出基本要求,重点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健全抗旱减灾体系,防抗有机结合,提高抗旱减灾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3)“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结合区域旱灾时空分布,区分轻重缓急,重点考虑易旱地区,兼顾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抗旱减灾措施。

(4)“政府负责、协调一致”。

贯彻抗旱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需服从流域和地方政府、上级主管单位的预案,并与相关部门的预案充分衔接。

(5)“科学全面、切实可行”。

结合抗旱管理实际需求,突出抗旱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合理确定不同干旱等级下的抗旱保障对象和目标以及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全面部署,突出重点。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

(4)《安徽省抗旱条例》

(5)《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6)《合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7)《合肥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8)《抗旱预案编制导则》(SL590-2013)

(9)《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

(10)《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

(11)《合肥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14年修编)

(12)《合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

(13)《安徽省抗旱预案》(2013年修编)

(14)《安徽省中西部重点区域及淠史杭灌区水量分配方案》(皖政办秘﹝2011﹞151号)

其它相关法规、政策等。

1.4适用范围

该预案为合肥市抗旱预案,用于指导合肥市所辖行政区域的城乡全面抗旱工作。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情况

2.1.1地理位置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市域总面积1.14万km2,现辖四县(肥东、肥西、长丰、庐江)、一市(县级巢湖市)、四区(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并拥有四大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

合肥市介于北纬30°56′~32°33′、东经116°40′~117°58′之间,分别与淮南、滁州、马鞍山、芜湖、安庆、六安6个省辖市接壤,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环抱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具有承东启西、连接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

2.1.2地形地貌

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地带,江淮分水岭自西南向东北横贯中部,使合肥市成低缓的鱼脊形地势,海拔高程7~92m,地形总趋势自分水岭向东南和西北倾斜。

地貌特征为丘陵至平原的河谷地貌,呈低山残丘、波状丘陵和低洼平畈三种地貌类别。

低山残丘区分布于市境东、西、南边陲地带。

东部山区以浮槎山为最高,高程418m,其余皆为100~300m之间低山。

西部山区为大别山余脉,脉络西东走向,绵延25km,山峰6座,并列于肥西县西部地带,以大潜山为最高。

南部为庐江县境大别山东伸余脉,山陡谷深,形势险峻,山峰高程一般在200~595m之间,主峰牛王寨海拔595m,为市域最高点。

江淮分水岭自大别山向东北延伸,在肥西县大潜山入境,蜿蜒逶迤,横贯市境中部,至肥东县元祖山北侧出境。

长江流域巢湖沿岸及南淝河、派河、丰乐河、杭埠河、柘皋河、白石天河等巢湖支流下游两侧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7~15m,淮河流域瓦埠湖洼地最低高程为18~20m左右。

2.1.3水文气象

合肥市地处中纬度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冷暖气团交锋频繁,气候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降水多变。

合肥市位于南北冷暖气流交会较频繁的场所,具有较好的水汽输送条件,大量水汽随着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输入,春末夏初季风加强,水汽通量也随之加大,进入梅雨季节,6月至7月上旬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挺,先后进入雨季。

合肥市多年平均气温为15°C。

年内最高气温为7月,最低在1月。

极端最高气温为41°C,极端最低气温为-20.6°C。

多年平均日照数为2036~2162h,合肥市多年平均无霜期约227d。

合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37mm。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呈现汛期集中。

汛期5~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以上,灌溉期4~10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7%。

降水量南多北少,西部多于东部;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明显,全市最大最小年降水量极值比为3.0。

区域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00~920mm,合肥市最大月蒸发量一般出现在5~8月,这4个月的蒸发量约占年蒸发量的50%。

2.1.4河流水系

合肥市境内河流,以江淮分水岭为界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其中分水岭以南为长江水系,分水岭以北为淮河水系。

市域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淝河、派河、杭埠河、丰乐河、白石天河、柘皋河、裕溪河、滁河等,市域范围内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7.2%;长江水系的河流除滁河外,均通过巢湖流入长江。

市域淮河流域主要河流有东淝河、沛河、池河等,市域范围内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2.8%;淮河流域东淝河上游支流王桥小河、天河、庄墓河等均汇入瓦埠湖,经东淝河入淮河;沛河汇入高塘湖,经窑河入淮河;池河在市域内有约11条小支流汇入,出市境后经女山湖入淮。

由于古地质构造形成的江淮分水岭地貌格局,合肥市境内河流均发源于江淮分水岭两侧高岗地带,为山丘雨源型河流,其特点是集水面积小而分散,河道坡度大,源短流急,常流水少,是形成合肥市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因素。

南淝河巢湖支流,河道全长70km,流域面积1464km2。

南淝河主要一级支流有7条,左岸有四里河、板桥河、史家河、二十埠河(又名龙塘河)、店埠河、长乐河等6条支流,右岸仅有二里河1条支流。

南淝河及其支流河道建有引水闸、节制闸共23座,供水泵站78座,橡胶坝1座。

派河巢湖支流,河道全长60km,流域面积584.6km2。

派河支流共8条,流域面积均小于100km2。

其中,右岸有梳头河、王老堰河、倪大堰河等3条支流;左岸有滚子河、岳小河、斑鸠堰河、祁小河、古埂河等5条支流。

派河及其支流河道建有引水闸、节制闸共5座,供水泵站24座,橡胶坝1座。

杭埠河巢湖支流,河长145.5km,流域面积4150km2,以晓天河为主源。

杭埠河及其合肥境内支流马槽河河道上共计建有引水闸、节制闸4座,供水泵站15座。

丰乐河杭埠河左岸支流,河道全长105km,流域面积2080km2。

丰乐河支流众多,在肥西县境内有长堰河、杨弯河、陈家堰河、程老堰河、龙潭河、二里半河、赵小河、肖小河、方桥河等。

丰乐河及其支流河道共计建有引水闸、节制闸8座,供水泵站54座。

白石天河位于庐江县境内,西临杭埠河流域,北抵巢湖,东接兆河,南与西河、孔城河流域接壤,河道全长35.5km,流域面积577km2。

白石天河自小河沿至罗埠河口称为上游,长20km,由西向东流,河道弯曲狭窄,其间汇入的主要支流有金牛河、罗埠河。

罗埠河口至巢湖为下游段,长14.5km。

白石天河及其支流河道上共计建有引水闸、节制闸13座,供水泵站36座。

柯坦河发源于庐江县境西南的牛王寨东麓的虎洞水库,向南汇入桐城市的菜籽湖。

柯坦河长共22.2km,集水面积达126.3km2。

河道上共计建有引水闸、节制闸12座,供水泵站4座。

柘皋河发源于浮槎山,流经巢湖市柘皋镇,自北而南,于秦家湾左汇入支流夏阁河,至河口村在龟山西南注入巢湖,属自然平原河流,水源由支流和巢湖水倒灌补给,河道全长24.4km,流域面积518.2km2。

共计建有引水闸、节制闸4座,供水泵站24座。

裕溪河长江左岸一级支流,系巢湖流域洪水入江的主要通道,亦是巢湖引江的重要通道。

裕溪河由巢湖闸上承巢湖来水,下注长江。

河道全长61.73km。

其中巢湖闸至裕溪闸57.44km,裕溪闸至河口4.29km。

流域面积13082km2。

裕溪河及其支流汤河河道上共建有供水泵站8座。

滁河滁河发源于肥东县同心乡,东流经梁园镇、张集乡、包公镇出境,进入滁州市,至江苏省六合县注入长江。

河道全长224km,流域面积8015km2,其中安徽境内6265km2,合肥市境内976km2。

安徽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支流有7条,自上而下分别是小马厂河、官坝河、大马厂河、襄河、清流河、来安河、沛河。

右岸有驷马山分洪道、朱家山河、马汊河分洪道等人工开挖的分洪河道,可分泄洪水入长江。

滁河及其支流共建有引水闸、节制闸27座,供水泵站70座。

东淝河流域范围南起江淮分水岭北侧,东与池河、窑河流域为界,西邻淠河流域,北抵淮河。

河道全长152km,流域面积4200km2。

东淝河主源名王桥小河,主河道与其支流天河河道上分别建设有1座引水闸,东淝河及其支流(不包括庄墓河)河道上共建有67座供水泵站。

庄墓河东淝河(瓦埠湖)右岸长丰县境内较大支流,全长68.2km,流域面积859km2。

庄墓河源于长丰县双墩镇河东村,于罗塘乡樊祠村入瓦埠湖。

庄墓河共建有节制闸、引水闸共11座,供水泵站39座。

沛河窑河东源,源于定远县东架山,西流至长丰县沛河乡,再北流至水家湖镇东汇合朱巷水(中源),形成主河道,北流经高塘湖入淮。

窑河在长丰县境内折向西北,过沛河集,于闫庄沿定远、长丰两县边界至新陆桥转北流,穿过淮南铁路25号桥至炉桥镇,此段河道为洛河。

沛河、洛河共长77.5km,流域面积256km2。

沛河及其支流河道上共建有2座节制闸,35座供水泵站。

池河发源于长丰县杜集,东流经肥东县响导、赵亮、肖圩乡出境,经定远、嘉山入洪泽湖,再经淮河下游入长江。

池河河道全长245km,流域总面积5021km2。

在合肥市境内长15.8km,流域面积405km2。

主要支流有肖凤河、草冲河、花张河、红石河、马王河、赵集河、肖圩河等。

池河及其支流河道上共建有2座节制闸,11座供水泵站。

西河位于庐江县东部。

西河经过柯拐、吴渡、青帘至殷家渡流、榆树拐入无为县境。

在无为县凤凰颈汇入长江,全长共46.3km,其中庐江段长为12km。

西河河道建有2座引水闸,1座节制闸,38座供水泵站。

兆河位于庐江县东北,该河也分为三段命名:

自缺口大桥至白湖称为塘串河;纵穿白湖的部分称为穿湖河;出白湖至马尾河口进入巢湖称为兆河,总长共32.9km2,兆河段的白湖至巢湖口是庐江县与巢湖市的界河。

支流盛桥河,发源于冶父山,由西向东经过盛桥镇流入兆河,全长21.5km,集水面积85km2。

共建有6座引水闸和节制闸,50座供水泵站。

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属长江水系。

它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合肥、巢湖、肥东、肥西、庐江2市3县境内。

西北有柘皋河、南淝河、丰乐河、杭埠河等河流入,南与兆河、白湖相通,东经裕溪河下泄长江。

湖岸线181.81km,东西长55km,南北宽21km,水位12m时,面积783km2,容积48亿m3。

湖心岛姥山、孤山镶嵌湖区中西部;中庙三面环湖,处于巢湖区域中心。

以中庙—姥山—齐头为界,将巢湖划分为东、西两大湖,均由合肥市管辖。

巢湖周围有大小支流34条,主要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白山河和兆河等,呈向心辐射状汇入巢湖,并经裕溪河流入长江。

全流域面积1348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约36亿m3。

沿巢湖共建有节制闸、引水闸共17座,供水泵站45座。

黄陂湖位于庐江县县城东南,是西河上游重要的调蓄洪水湖泊,流域总面积598km2,目前黄陂湖围垦严重,湖区面积(12m高程以下)不足4km2,集防洪、排涝、灌溉、抗旱、运输、水产养殖功能为一体。

该湖有两条泄洪通道:

一是经西河入长江;二是经兆河入巢湖。

沿黄陂湖建有引水闸1座,供水泵站4座。

瓦埠湖位于淮河右岸支流东淝河下游,长丰县域的西北部,是和寿县、淮南市的天然分界线,经东淝河与淮河相通,正常蓄水位18.5m,相应蓄水量3.03亿m3,是淮南市重要应急备用水源。

合肥市境内湖面面积3.2km2,是长丰县城水湖镇饮用水源地,入湖河流为庄墓河。

高塘湖形成于窑河下游洼地,通过窑河与淮河通连,位于县域的东北部,在长丰、定远、凤阳、淮南4县市的交界处。

高塘湖正常蓄水位17.5m,相应蓄水量0.85亿m3,合肥市境内湖面面积3.8km2,是长丰县水湖镇农业用水水源地。

同时也是滁州市定远县工业、农业用水重要水源地。

2.2经济社会情况

2015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779万人,比上年增加9.4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4%,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全年生产总值566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4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097.91亿元,增长10.6%,工业增加值达到2498.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98.93亿元,增长11.0%。

三次产业结构为4.7:

54.7:

40.6,人均GDP为73102元,比上年增长5413元。

2015年合肥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4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4%。

其中,粮食作物49.67万公顷,棉花2.99万公顷,蔬菜9.02万公顷,瓜果2.58万公顷,油料10.58万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323.31万吨,比上年增长3.5%,其中稻谷256.79万吨,小麦48.64万吨。

现状年合肥市有效灌溉面积约687.6万亩,耕地面积842万亩。

2015年末,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92户,比上年净增86户。

合肥市六大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实现增加值145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4.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01.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

2.3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2.3.1水资源总量

参照合肥市及各县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合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9.99亿m3,其中淮河流域为6.56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16.4%;长江流域为33.43亿m3,占全市的83.6%。

在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8.83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97.1%,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1.16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9%。

合肥市各行政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见下表2.3-1。

表2.3-1合肥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

行政区

面积(km2)

多年平均径流深(mm)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亿m3)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亿m3)

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亿m3)

水资源

总量

(亿m3)

市区

1313

338.10

4.44

0.88

0.02

4.46

长丰县

1841

239.90

4.42

1.28

0.02

4.44

肥东县

2206

243.80

5.38

1.96

0.02

5.40

肥西县

1695

292.70

4.96

1.91

0.48

5.44

庐江县

2344

486.40

11.40

2.10

0.33

11.73

巢湖市

2046

402.60

8.23

1.81

0.29

8.52

合肥市

11445

339.36

38.83

9.94

1.16

39.99

通过对全省55年(1956~2010年)水资源总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20%的丰水年合肥市水资源总量为51.98亿m3,50%的平水年水资源总量为36.63亿m3,75%的偏枯水年水资源总量为26.78亿m3,95%的枯水年水资源总量为16.07亿m3。

合肥市水资源面上分布不均,总的趋势是南多北少,西部多于东部。

年际变化幅度不大,最大值为1991年的109.5亿m3,最小值为1978年的12.89亿m3,极值比为8.5。

2.3.2水资源可利用量

合肥市地表水资源量38.83亿m3,可利用量为22.26亿m3,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为57.3%。

合肥市地下水资源量为9.94亿m3,其中不重复量为1.16亿m3,平原区开采利用地下水较少;山丘区其水资源量则与地表水资源重复。

因此,合肥市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近似等于地表水可利用量,即合肥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22.26亿m3,可利用率为57.3%。

2.3.3开发利用现状

根据《2015合肥市水资源公报》,2015年合肥市总用水量为30.45亿m3,其中综合生活(含居民生活及城镇公共)用水量5.3亿m3,占总用水量的17.4%;工业用水量5.52亿m3,占总用水量的18.1%;农业用水量17.8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8.5%;生态环境用水量0.78亿m3,占总用水量的2.5%;林牧渔畜用水量1.02亿m3,占总用水量的3.5%。

2015年合肥市用水量见表2.3-2。

表2.3-22015年合肥市行政分区用水量表单位:

亿m3

行政

分区

农田

灌溉

林牧

渔畜

工业

城镇公共

居民生活

生态

环境

合计

建筑业

服务业

小计

城镇

农村

小计

市区

0.57

0.04

2.43

0.38

0.85

1.23

1.96

0.02

1.98

0.65

6.89

长丰县

2.81

0.16

0.53

0.02

0.08

0.10

0.11

0.11

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