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4272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x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心理学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和网络

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院(系)心理学院

专业心理学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四月

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2

1前言3

2文献综述4

2.1网络成瘾的定义4

2.2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4

2.3网络成瘾相关理论6

2.3.1使用与满足理论6

2.3.2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6

2.4网络成瘾与动机7

2.5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8

2.6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9

3研究方法11

3.1研究对象11

3.2研究工具11

3.2.1主观幸福感量表11

3.2.2网络成瘾问卷12

3.2.3生活事件量表12

3.2.4网络使用动机问卷12

3.3问卷测试过程以及数据处理12

4.1.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4

4.3.1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6

4.3.2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的个体差异16

4.4大学生网络成瘾17

4.4.1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描述性统计分析17

4.4.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体差异17

4.5网络使用动机、大学生生活事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17

4.6网络使用动机、大学生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18

5.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20

6结论22

参考文献23

附录26

内容摘要:

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网络使用动机问卷、网络成瘾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44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和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事件几个维度上差异显著。

(2)网络成瘾与社会性动机高度相关,基于社会性动机而使用网络,更容易导致使用者形成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

(3)主观幸福感三个因子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都与网络成瘾显著相关。

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也就是说,积极情感的增加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可以抑制网络成瘾倾向,消极情感的增加可能促进网络成瘾的形成。

(4)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

生活事件带来的压力越大,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的形成。

(5)网络使用社会性动机和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积极情感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生活事件;网络成瘾;网络使用动机;主观幸福感

Abstract:

Inasampleof442universitystudents,thisstudyinvestigatedtherelationshipamongstressfullifeevents,subjectivewell-being(SWB),InternetusagemotivationandIAD(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byusingsuchscalesasfollows:

theStressfulLifeEventsScale,theInternetUsageMotivationScale,theInternetaddictionDiagnosticQuestionnaire(DQ)andtheSWBScale.Conclusionscanbedrawnasbellow,

(1)Studentsfromdifferentgradeshaveasignificantvarianceonpositiveaffect,negativeaffectandstressfullifeevents.

(2)ThedimensionofthesocialandentertainmentmotivationishighlycorrelatedtoIAD,whichmeansInternetusersoutofsocialandentertainmentmotivationaremorelikelytobeaddictedatInternet.

(3)Thethreefactorsofsubjectivewell-beingareallrelatedtoIAD.Positiveaffectandlifesatisfactionatahighlevelcandecreasethepossibilityofbeingaddicted;negativeaffectatahighlevelmayleadstoIAD.

(4)StressfullifeeventsarenegativelycorrelatedwithIAD.Themorestressfromlifeeventsuserssuffer,themorepossibilitiesforthemtobeaddicted.

(5)SocialandentertainmentmotivationandstressfullifeeventshavepositiveeffectsonIAD;positiveaffectcannegativelypredictIAD.

Keywords:

:

stressfullifeevents;Internetaddiction;Internetusagemotivation;subjectivewell-being

 

1前言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7月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较2009年底增长2.9%。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很多益处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网络成瘾。

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09年7月)中指出,目前中国有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也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平均每6个网民里有1个有上网成瘾的倾向。

在规模庞大的网民中,大学生已经成为各个人群中网络使用最多的一个群体(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随着网络生活的深入,在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依赖工具的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

大学生不仅成为网络使用最多的一个人群,而且网络使用给大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顾潍文,陈越,2008;姚玉红,郝清华,刘格林2007;余一昊,杜亚松,2007)。

众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并试图通过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来预防、干预和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

网络使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当或过度使用网络可能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中国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研究的关注和重视。

国外从八十年代末开始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研究,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已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

而国内研究起步时间相对较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许多问题垦待研究。

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有关网络成瘾的理论和模型,其中也包括有关网络的使用与动机、生活事件等因素。

但是,关于影响网络成瘾的因素众说纷纭,新的观点仍然层出不穷,一套系统全面的理论还没有产生。

 

2文献综述

2.1网络成瘾的定义

Goldberg将网络成瘾IAD(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定义为表现出某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并参照DSM-IV(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物质依赖评定标准(Garrison&Long,1995,p.20;Goldberg,1996)。

Goldberg形容网络成瘾的症状为:

因网络使用过度而造成学业、工作、课业、社会、家庭、生心理功能上的减弱。

Young提出第二种关于网络相关疾病的定义——病理性网络使用(ProblematicInternetUse,PIU)——另一种基于DSM-IV标准的诊断条目,认为网络成瘾者的典型行为在于使用网络而导致在学习、社交、工作以及财务上出现混乱的现象,与病态性赌博最为接近(Young,1996a,1998b;Young&Rogers,1998)。

认知行为学者认为病态网络使用会减弱健康、认知、行为以及情感等功能,但却无法在病理学上找出病理原,有时网络的使用在某些部分课业补偿个人声明其他满足匮乏的部分。

因此,将病理性网络使用(PIU)定义为过度、有问题、适应不良的网络使用行为,以较为中性、不带有价值判断的用词来讨论网络过渡使用行为(Beard,2002)。

同时,Griffiths(1998)提出网络成瘾是一种技术性成瘾(technologicaladdiction),是行为成瘾(如赌博成瘾)中的一种。

Griffiths(1998)假设网络成瘾源自网络使用的不同方面,如打字过程、交流工具、非面对面式接触、互联网信息(色情信息等)或者在线社交活动(聊天室、网络游戏等)。

不同于Young,Griffiths(1999)认为许多网络过度使用者并不是网络成瘾者,而仅仅是过度地将网络作为满足其他成瘾的媒介。

研究者对网络成瘾现象所使用的术语不同,但含义还是近似的,可统称为与过度使用网络相关的障碍,即一种因对网络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的障碍(王琨,2009)。

2.2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

Goldberg在网络上成立了一个网络成瘾支持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定义网络成瘾症的七条判定准则,认为一个人行为在连续12个月内,发生三项以上的下述症状,便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这些症状包含:

(1)耐受性;

(2)截断反应;(3)上网时间与频率超出原先的预期;(4)无法成功控制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5)花很多时间在网络相关活动上;(6)使用网络而放弃或减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职务或娱乐休闲活动;(7)不顾生理、心理、社交及职务上的问题,任持续使用网络。

Young和Rogers(1998)在APA病理性赌博定义的基础上制定了网络成瘾诊断问卷(InternetaddictionDiagnosticQuestionnaire,DQ)来判定网络成瘾,问卷包含8项标准,以“是”或“否”作答。

她认为只要有5项或是以上的答案为“是”即符合网络成瘾。

这8项标准包括:

(1)我会全神贯注于网络或在线服务活动,并且在下线后人继续想着上网时的情形;

(2)我需要花更多时间在线上才能得到满足;(3)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网络,但并没有成功;(4)当我试图减少或是停止使用网络时,我会感到沮丧、心情低落或是脾气易躁;(5)我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比原先意图的还要长;(6)我会为了上网而甘愿冒着重要人际关系、工作、教育或工作机会损失的危险;(7)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我涉入网络的程度;(8)我上网时为了逃避问题或者释放一些感觉,如无助、罪恶感、焦虑或沮丧。

Griffiths提出6项指标作为网络成瘾的判断标准。

任何行为,只要符合以下6项网络成瘾的核心元素即被操作定义为功能性成瘾。

6项核心元素为:

(1)突出性(salience);

(2)情绪调节(moodmodification);(3)耐受性(tolerance);(4)戒断反应(withdrawalsymptoms);(5)冲突(conflicts);(6)复发(relapse)。

Beard在Young的基础上对量表进行修订,提出5+3的诊断标准.若诊断为网络成瘾,有5项是必须的,此外以下3项标准应该至少具有一项才可能被诊断为互联网成瘾,即只要满足5+1个标准,即可诊断为网络成瘾。

Morahan-Martin等人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的互联网使用群体,从互联网使用引起学业工作问题、个人的感伤、戒断症状、心境的改变等角度评价了PIU,编制了具有13个项目的量表。

Davis编制了《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DavisOnlineCog-nitionScale,简称DOCS)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

安全感、社会化、冲动性、压力应对、孤独与现实,共36个题项,是一种7级自陈量表。

如果被试测出的总分超过100或任一维度上的得分达到或者超过24,则认为是网络成瘾.研究者李宁等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该量表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4,各因素α系数在0.77~0.87之间。

研究者沈模卫、张峰等人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DOCS的测验项目进行筛选,剩余11个项目,构成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量表(PIUS-CS),包含3个因素,α系数分别为0.63、0.63和0.59,总量表的α系数为0.76,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构想效度理想。

台湾学者Chou翻译了Brenner编制的“互联网相关成瘾行为量表”,此量表共有32个项目,具有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α=0.87)。

经过Chou等人的修订后的中文版量表第二版共有37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α达到0.925。

台湾学者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该量表包含5个因素:

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

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吴文丽等人使用此量表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量表的α系数为0.942,各因素α系数分别为0.791、0.788、0.725、0.849、0.788。

我国的研究者开始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网络成瘾方面诊断及测量研究,研究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和测量量表已有较快的发展,不少量表已经广泛投入使用,能够很好地对网络成瘾进行诊断。

2.3网络成瘾相关理论

2.3.1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useandgratifications)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关于它的研究被划分为“传统”和“现代”两个时期。

20世纪40年代,赫佐格的研究,苏切曼对收听电台古典音乐的动机的研究,还有贝雷尔森对报纸的研究,属于“传统时期”的成果。

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对“使用与满足”的“现代研究”呈现出更复杂的形式。

由于网络传播实时交互性传播的动态特点和巨大优势,从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来研讨网络传播的“使用与满足”功能,往往比静态研究更容易接近获取网络传播使用与满足功能的真谛(穆冠成王永强,2007)。

2.3.2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坎德尔(Kandell)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比其他群体更容易产生诸如网络成瘾等问题行为。

这除了他们具备丰富的网络知识外,还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关。

正是这些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网络成瘾。

目前,研究者关注交频繁的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1)认知因素的研究。

Davis(2001)认为非适应性认知是影响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核心因素,涉及关于自我的认知和关于世界的认知两方面。

关于自我的非适应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怀疑、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及否定的自我评价等。

关于世界的非适应认知则认为网络给了他一切,而现实则一无是处.该模型认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情感和行为症状是由认知症状诱发的。

(2)情绪与个性因素研究。

一是孤独感的研究.王滨对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强,上网时间越长,其社会孤独感也越强。

二是抑郁与焦虑的研究。

林伟等研究者对医学大学生情绪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倾向者和网络使用过度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大于正常网络使用者,抑郁是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罪恶感与无价值感、精神运动迟滞、抑郁心情又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Young的研究表明,中度至重度的抑郁水平与网络成瘾存在相关。

此外,Young还认为,一些与抑郁相关的人格特质,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发生的原因。

研究者也很重视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个性心理因素是影响青年学生网络成瘾的最主要因素。

周涛对湖南4所大学的调查发现,社交焦虑越严重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越高。

易晓明研究的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某些人格特征上有差异。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程度较低,适应性低,专业有成就水平低,具有处事不老练、胆怯、缺乏自律的倾向。

该研究表明,人格因素的确是影响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国的研究者认为人格因素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但以上研究仍不能告诉我们,网络成瘾是否会引起人格特征的变化。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还存在争议,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4网络成瘾与动机

在对互联网使用的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已有的研究结论彼此矛盾。

Kraut等人(1998)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互联网对于个人社会心理健康的维持具有消极作用(Kraut,1998),而最近的研究则认为互联网使用具有积极作用(LaRose,2001;Shaw,2002)。

这种矛盾可能同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使不同研究难以全面包容互联网的所有功能有关,更可能与使用者基于不同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模式有关。

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心理效应的性质可能取决于使用者的动机的性质。

Weiser通过编制“互联网态度调查表(TheInternetAttitudesSurvey,IAS)”,并进行因素分析,获得社会-情感调节(SAR)和工具-信息获取(GIA)两种态度因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技术的应用,证明基于社会-情感调节态度而使用互联网有可能对个人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支持系统的维持带来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而基于工具-信息获取态度而使用互联网有可能通过增强社会整合度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Weiser,2001)。

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隐瞒自身真实身份,扮演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角色,与陌生人或虚拟的社群进行交往与互动,并从中获得支持与归属感。

同时,网络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个性发挥的空间,个体在网络中获得更多的虚拟成功和赞赏,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更能充分体验这种成功与赞赏的喜悦,这一点对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支持度低、满足感低、成就感低的网络使用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而低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主要的上网动机是社会学习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

他们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与保持与周围人的联络,即仅仅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使用。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好奇心、求知欲旺盛,而网络丰富的信息,快速的信息传递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最有效的方式。

同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迫切,网络能使大学生的交往跨越时空界限,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形式满足他们与周围的人保持密切的联系的需要。

自我肯定动机和社会性学习动机可以有效预测大学生网络成瘾。

自我肯定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大学生的高网络成瘾倾向,即以从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或社会赞许为目的大学生容易成为网络成瘾者;而社会学习动机可以预测大学生的低网络成瘾倾向,即把网络作为学习工具而使用的大学生不容易产生网络依赖。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社会学习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自我肯定动机、商品资讯动机、匿名交往动机、虚拟社群动机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自我肯定动机和社会学习动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柳艳艳,2008)。

2.5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

目前,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生活事件(StressfulLifeEvents)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有研究者认为,生活压力是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由于青少年时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的显著变化,个体不得不面对更多来自家庭、学校和同伴的挑战。

这些环境带来的压力可能会将个体推向病理性网络使用。

一直到最近,才有极少的研究注意到生活压力事件与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关系(Leung,2007;Li&Lei,2005)。

初步研究得出的结果显示,日渐累计的生活压力显著增加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风险(Lei&Wu,2007;Leung,2007;Li,Wang,&Wang,2009)。

同时,生活事件对普遍性病理性网络使用的预测效果是积极的。

生活事件与网络使用中的情绪管理(如娱乐和信息搜索)动机的和社会补偿(如认知获得和关系维持)动机显著相关(Leung,2007)。

2.6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

 在互联网心理学的研究中,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Kraut等人采用纵向法在2年内追踪调查了73户家庭169名互联网使用者,结果表明,随着互联网使用时间增加,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使用者的社交规模逐渐下降,而孤独和抑郁水平逐渐提高。

研究者据此认为,互联网使用可能取代了现实中的部分社会活动,从而降低了使用者的社会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产生消极的社会心理效应。

然而,LaRose等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自我效能是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效应关系系统中的关键变量。

他们基于实证调查数据建立的模型表明,互联网的高频使用和上网经验的积累等一方面可提高使用互联网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互联网对使用者的压力、一般生活压力和抑郁水平;另一方面可通过强化社会支持系统而降低其抑郁水平。

Shaw和Gant的研究也获得类似结果,从而支持互联网使用对使用者具有积极影响的观点。

可见,在互联网使用行为与使用者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上,尚存在相矛盾的结论。

这种矛盾可能既同互联网功能的多样化使不同研究难以全面包容互联网的所有功能有关,更可能与互联网使用者基于不同动机而使用互联网的行为模式有关(张锋等,2006)。

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心理效应的性质可能取决于使用者的动机的性质。

Weiser通过因素分析获得工具-信息获取(GoodsandInformationAcquisition,GIA)和社会-情感调节(Soc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