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338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docx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汇编

在全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

汇编

(2012年6月15日)

 

围绕青海特色打造妇女品牌

青海省妇联主席张黎

面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要求,针对妇联工作点多、面广、服务半径大,但亮点不多、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缺乏经费支持,工作难以触及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青海省妇联在全国妇联的有力指导下,深入调研、认真思考,积极寻求创新发展之路,以创建“巾帼(特色)示范村”为抓手,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凝聚妇女力量,推动各项工作。

  一、“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中的主要做法

  青海省各级妇联组织把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工作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造福农牧区妇女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增强创建工作自觉性,积极稳妥推进创建工作。

  

(一)各级妇联组织上下联动,凝聚创建工作合力。

为扎实推进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工作,我们采取分级负责、联点共创、妇女参与的办法,凝聚创建工作的合力。

一是采取部室联点的方式。

确定20个村为省妇联联点共创巾帼致富特色示范村,聚省妇联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并采取部室联点帮扶的方式,把其中10个村与省妇联机关部室联系起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清思路,多渠道争取项目,帮助加快发展;二是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

把“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工作纳入妇联年度目标工作考核范围,2012年,给每个州(市、地)确定创建2个巾帼示范村、每个县(市、区)确定创建1个巾帼示范村的目标,并通过实地观摩、交流学习,达到互促共进;三是采取城乡互动的方式。

开展“城乡牵手促和谐·岗村共建示范村”活动,让各巾帼文明岗坚持定期为巾帼示范村送技术、送培训,完善妇女活动阵地,全省已有77个“巾帼文明岗”与51个“巾帼示范村”实现了成功结对;四是采取共建共享的方式。

我们把广大妇女作为“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活动的主体,注重依靠妇女,努力提高她们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面,同时也真正让她们共享创建成果。

  

(二)加大培训交流力度,提升创建工作的能力。

我们把提升各级妇联干部帮建能力和广大妇女参与创建能力作为开展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利用省妇联所属青海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平台优势,采取走下去与请上来的办法,为基层妇联干部和农牧区妇女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一是加强对基层妇联干部的培训。

积极争取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等部门的支持,加强对基层妇联干部的培训。

前不久,与省委组织部共同对全省州、县妇联主席进行了为期15天的集中培训,提高了她们带领妇女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了街道社区妇联干部力量。

积极争取政府为社区妇联组织购买管理和服务类公益岗位,2011年为社区配备了55名公益岗位人员,有力的加强了妇联工作力量;三是加强对巾帼特色示范村妇代会主任的培训。

自去年以来,连续两年对巾帼特色示范村妇代会主任进行了培训;四是加强对农牧区妇女的培训。

五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采取自办、联办、协办等形式,完成种养殖、实用技术等培训15741期,培训人数达127.44万人,有力的提高了她们参与发展的能力。

  (三)狠抓创业发展,打造妇女特色品牌。

我们把维护妇女权益与促进妇女发展始终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狠抓落实。

一是积极争取发展项目。

去年以来仅省妇联机关各部室为联点村争取到的一村一品、人畜饮水、道路硬化、村落绿化、幼儿园建设、健身器材、“三孤”人员慰问、爱心图书角、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等项目,资金达千万元;二是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充分发挥青海省妇女创业就业综合服务大厅、妇联职业介绍中心、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站、青海巾帼家庭服务公司的功能作用,对巾帼示范村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在各巾帼特色示范村全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解决妇女创业就业资金制约问题。

在部分村举办现场招聘会,仅今年就有3000余名妇女达成就业意向协议;三是努力打造妇女特色品牌。

各地注重培养突出区域特点、彰显妇女特色的典型示范,比如,多民族多宗教共存地区积极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生态核心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创建,有妇女藏绣、皮绣、唐卡等地方文化特色的区域围绕文化名省建设开展创建工作,引导“巾帼(特色)示范村”打造妇女工作品牌。

  二、“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创建工作,我们深深的体会到:

  ——广大妇女在“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她们不仅把自己的“小家”安排的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她们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妇女和家庭,为妇女的增收致富做出了榜样。

  ——在“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中基层妇联组织蕴含着极大的创造力,充分体现了各级妇联组织落实工作的能力、推进工作的力度,也充分反映了全省创建工作的成果。

  ——巾帼(特色)示范村成为展现妇联工作、展示新时代妇女精神风貌的平台,也成为了妇联组织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引领妇女增收致富的抓手和有效载体,在让社会了解妇联工作、推动妇联工作、带领妇女脱贫致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工作的思考

  “巾帼(特色)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重点是推动生产发展、促进妇女增收致富。

我们将努力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妇女发展资源的有效对接,把引领农牧区妇女创业作为增收的重要手段,积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自主创业、返乡创业。

加强创业指导服务和致富项目建设,争取和引进项目,加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建立妇字号巾帼示范基地,推动妇女参与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妇女手工制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家政服务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做好转岗转移就业服务工作,加快增收致富的步伐。

鼓励、支持女科技致富带头人、种养业女能手、女经纪人等牵头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农村妇女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产品。

  “巾帼(特色)示范村”的创建,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将在全国妇联和兄弟省市妇联的指导下,克难奋进,扎实工作,把创建工作做得更好,让更多的妇女受益。

 

用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甘肃省妇联主席韩克茵

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以试点探索、示范引领、协调推进为重点,推动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去年5月,全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省召开后,我们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要求,以规范管理、完善机制、防范风险为重点,全力实施“五大行动”,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而且实现了质的提升,为基层妇女群众工作注入了新鲜活力。

  一、实施摸底调研行动,掌握基层妇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

  按照全国妇联“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的要求,结合我省开展的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妇联党组成员分别带队,分东、中、西3片,先后多次进村入户、体察民情、调查民意,真实地掌握了贷款妇女的家庭情况、贷款金额、扶持产业和发展前景,帮助基层妇女查找贫困原因、梳理制约瓶颈、分析影响因素、解决相关问题。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积极向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妇女群众挖掘资源潜力、确定产业方向、建立发展模式、完善增收路径,帮助她们实现提升生产生活质量的梦想。

二、实施政策推进行动,优化基层妇女群众创业发展环境

  在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进一步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甘办发〔2012〕47号),规范、解决了我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瓶颈问题。

一是建立了分散融资压力、提高政策效应的担保基金分担机制,要求省市县三级按1∶1∶1的比例筹措落实担保基金,并与贷款规模挂钩,严格资金管理;二是建立了缓解贴息到位滞后问题的责任落实机制,要求逾期贴息由省级财政调度、市县财政垫付;三是建立了信贷规模增长机制,要求有关部门和机构采取有效措施,在争取国家信贷规模的同时调整信贷结构,确保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四是完善了多种担保方式并存的反担保机制。

在严格执行“原则上不要求借款人提供反担保”规定的同时,部分地区也可采用担保人担保、信用担保、五户联保、抵押质押等方式担保,确保贷出资金的安全。

五是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动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明确了部门职责,强化了工作监管,提高了办事效能。

去年现场会至今,我省新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104.58亿元,累计发放量达到了183.08亿元,扶持43.71万名妇女创业就业。

  三、实施教育培训行动,增强基层妇女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我们坚持先选产业,后发贷款的原则,确保既要贷得出,更要用得好。

引导贷款妇女按照当地资源状况、经济布局和产业规划,依托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合理确定创业项目。

整合了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民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资源,围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贷款户的需求,对广大农村妇女进行全过程跟踪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确保发展项目有技术支撑,有智力支持。

扶持妇女产业大户、女致富带头人和女经纪人,极大地提高了贷款使用效率和贫困妇女“造血”功能。

会宁县钟岔村利用“妇”字号养殖协会开展培训、传播技术、联结农户、组织营销,在帮助182名妇女依托贷款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修建了2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使规模养羊存栏达1万只以上,预计贷款妇女户均年增收6000元。

通渭县华川村坚持产销挂钩的原则,利用贷款帮助妇女发展种植、养殖业,引导贷款妇女与中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定西爱兰薯业公司签订集技能培训、原种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治、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协议,保证了贷款妇女成功创业。

  四、实施规范服务行动,引导基层妇女群众有效防御金融风险

  我们把规范监管服务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持续放贷和有效回收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量身定做农业保险产品,壮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协会,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二是严把贷前审核审批关、贷中监督管理关,完善贷后回访和跟踪服务制度,定期督查贷款使用方向和生产经营状况,防范操作风险;三是建立完善贷款公示、信用户评定、还贷承诺、群众评议、干部结对帮扶、责任追究等制度,防范道德风险。

现如今,自觉还款、诚实守信已成为广大贷款妇女的共识,到期贷款回收率达100%。

  五、实施效益提升行动,推动基层妇女群众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我们开展效益全面提升行动,在推动妇女通过创业增收实现了家庭经济条件改善的同时,带动了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环境的优化。

摆脱了贫困、挺直了腰杆的农村妇女开始有更多精力注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村容整治和环境美化,个个争当好母亲、好媳妇、好妻子,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使一大批进城务工男性返乡创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社会问题,促进了农村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发展的设施农业、舍饲养殖和造林绿化项目,使农村妇女发展与环境安全、生态建设紧密结合,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理念,而且推动了有甘肃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各级妇联干部依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造福贫困地区群众,进一步拓宽了团结、教育、服务妇女群众的办法和渠道,推进了“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建设,改善了干群关系,提升了开展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去年市县两级换届中,我省有44名市、县妇联主席被提拔到上一级领导岗位,其中仅临夏回族自治州8个县区中就有5位妇联主席被提拔。

  实践证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是妇联组织不断增进与妇女群众鱼水之情,提升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支持度和参与妇联各项活动积极性的有益探索和有效途径,这项工作正在陇原大地上引发着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必将成为我省推进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必将促进基层妇女群众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不断提高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主席张立红

兵团妇联成立只有7年历史,且成立之时先天不足——妇联与工会机构合署,编制不明确,为此,各项工作基础十分薄弱。

兵团妇联抢抓全国开展党群组织、队伍、阵地共建,创先争优实践活动的机遇,全力推进妇联系统“四个有”建设,进一步夯实妇联基层基础工作。

  一、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不断壮大妇联工作力量,进一步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借全国党群“共建队伍”之机,按照全国妇联关于农村妇代会主任100%进村“两委”,解决好基层联“有人干事”的工作要求,在继续贯彻落实《兵团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兵团妇联下大气力推动解决连队妇代会主任和社区妇联主席进班子、进支委问题。

在兵团党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团场、连队和社区领导班子中培养选拔使用妇女干部工作的通知》,在过去已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每个连队、社区领导班子中至少要配备一名女干部,且至2013年配备率达到100%。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兵团有64.4%的连队妇代会主任和61%的社区妇联主席为领导班子成员或支委。

可喜的是,在兵团尚无政策要求而实践先行的情况下,现已有59.2%的团场妇联主席由团领导班子中的女领导兼任(按兵团145个中心团场计算)。

今年下半年,兵团妇联将联合兵团党委组织部就此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二、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积极争取经费保障,进一步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近年来,兵团各级妇联认真落实《兵团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主动争取党政的支持,使所属单位妇联组织的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化。

特别是2010年以来,在全国妇联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兵团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兵团行政按兵团女性人口一人一元钱的标准划拨了兵团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兵团本级财务预算。

截止目前,各师参照兵团的做法和标准,基本落实解决了师妇联的工作经费,并纳入师财务预算,使师妇联相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有了物质基础,并且这项工作已向团场、连队延伸。

目前,兵团财务局和兵团妇联已联合发文,建立了兵、师、团三级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经费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努力建好“妇女之家”,进一步解决“有阵地做事”的问题

  目前,兵团按照全国妇联的统一规范标识,在2640个连队和社区建起了“妇女之家”,基本落实了全国妇联提出的在村、社区100%建立“妇女之家”的目标,并逐步向企事业单位延伸。

同时,依托“妇女之家”发挥好基层妇联组织的各项功能。

一些连队和社区的“妇女之家”张贴了“妇联干部服务职工责任公示牌”、建立“困难妇女档案”,开设妇女“心语连心桥”,拉近了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的距离,让妇女群众觉得“娘家”就在身边。

  四、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进一步解决“有能力干事”的问题

  按照兵团妇联“十二五”干部培训计划,兵、师、团三级联动,用3—5年将妇联干部轮训一遍。

兵团妇联主要负责师、团两级妇联主席和基层妇联骨干培训。

在2011年已免费对200多名基层妇联骨干进行集中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兵团妇联在清华大学免费对师、团妇联主席举办了一期培训班——这两个层次的班拟定连续举办三年。

兵团妇联同时下拨资金,带动、督促师妇联开展培训,大大提高了妇联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依靠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推进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有为有位

  在上下喊响、共同推进“四个有”建设的同时,兵团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努力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上有所作为,使妇女工作在兵团党政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

  统筹促进妇女发展取得新成绩。

截止2011年底,全兵团共建立巾帼科技致富示范园区880个,选树致富带头人2080名,成立“妇代会+协会”组织252个。

有7300人参与了“1+1+1”扶贫增收计划,创建巾帼文明岗1008个,成立妇女手工编织协会22个,建立巾帼创业示范点1491个,女经纪人协会组织32个,举办实用新技术、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培训等各类培训班7180期,参训人数约45万人(次)。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拓展新途径。

各级妇联建立法律维权服务站、维权合议庭493个,建立家庭暴力投诉站367个,巾帼法律志愿者队伍228支,在兵、师两级妇联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主动为党政分忧、为妇女群众解难。

  参与先进文化建设成绩斐然。

在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了以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兵团、加强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三热爱一加强”和弘扬兵团精神教育活动。

以“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推进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有50多万户家庭参与各类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组织开展了“兵团十大戈壁母亲”评选表彰活动,社会各界参与率创兵团组织开展评选活动之最。

今年3月,在中国妇女儿童十年发展成就展上,兵团妇联展厅获策划设计制作综合一等奖,为兵团赢得了荣誉。

  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新成效。

兵团妇联积极牵线搭桥,各级妇联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加强与援疆省市妇联的对接。

农二师、农六师、农十四师妇联对口援疆工作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农一、三、五、九师等妇联均与对口省市建立了初步联系,援建工作在积极推进中。

  在全国妇联领导的关怀下,在兵团党委的重视支持下,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规定,兵团已批准兵团妇联机关单独设置。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之需要,兵团妇联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拟选树50个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团场、500个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连队妇代会、社区妇联和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妇委会),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六进家”为抓手 做好妇女群众工作

贵州省妇联主席罗宁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妇联紧紧围绕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按照“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坚持以“六进家”为抓手,切实深入基层服务妇女,服务大局,有效推动了妇女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学习进家提升素质

  各级妇联以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重点,努力提升妇女素质,提振妇女干事创业、后发赶超的精气神。

妇联干部充分发扬贵州“背兜干部”精神,深化“面对面宣传科学发展、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心贴心维护妇女权益”的群众工作机制。

与农业科技、法律、卫生工作者一起深入边远贫困村寨和农村家庭,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面对面地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开展法律宣传和维权服务,做到空间上“零距离”、时间上“及时雨”。

在200多场“面手心”活动中有3万多名妇女受益。

在农村落实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年培训妇女20万人(次)。

2011年9月20日,省妇联驻村帮扶工作组到农户家宣讲政策至天黑,离村时省妇联副主席杨玲不慎被蝰蛇咬伤,当地妇女潘玉云立即拽下几绺头发,一圈一圈捆扎在杨玲伤脚上,基层干部背起杨玲跑过崎岖山路赶往医院,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杨玲同志事迹获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的亲笔批示,全国和省内各大媒体集中宣传,谱写了妇联干部与基层干部群众的鱼水深情。

  二、致富进家推动发展

  立足贵州贫困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一的省情,各级妇联把助民致富,加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

一是“四帮四促”助发展。

广泛开展“帮助基层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的“四帮四促”活动,实行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覆盖全省88个县、1446个乡镇、17672个行政村。

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多件,落实帮扶资金7000多万元。

二是贴近需求促增收。

实施“百万妇女创新业”和“百亿贷款助发展”行动,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资金、送培训、送项目“五送”服务,通过“保姆式”全程代理、“帮办式”服务,引导妇女利用中央财政贴息的小贷优惠政策自主创业,2010年以来共发放贷款15亿,使十多万妇女受益。

打造“黔灵女”家政服务品牌,建立家政培训示范基地79个,开展大规模的家政技能培训,培训妇女5000多人。

通过“乡村女大厨烹饪大赛”、女导游风采展示大赛,开展“春风送岗位”行动,帮助上万名妇女就业。

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成立贵州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整合资源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难题。

  三、维权进家助推稳定

  将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做好基层妇女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开展“温暖你我她、维权服务进万家—真情三月·关注女性”、“亿万家庭学法律,户户平安促和谐”主题活动,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努力推动“三进三联”。

即:

妇女维权站进入综治中心、妇联主席进入综治领导机构、妇联维权专干进入综治工作班子,来信来访联接、矛盾纠纷联排、维权服务联动。

探索妇女群众信访代理制和协理制,推广贵阳市“幸福万家”服务平台延伸到社区的做法,构建线上知情、线下服务的维权模式。

两年来各级妇联代理信访案件1.09万件,结案率100%。

积极督办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大要案,对影响较大的习水嫖宿幼女案、威宁强迫女学生卖淫案等及时跟踪,推动解决。

  四、关爱进家促进和谐

  以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为重点,在全省实施“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巾帼志愿服务行动。

采取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和接力轮换等形式提供贴心服务。

全省共10万余名巾帼志愿者与7.4万名关爱对象结成对子,服务时数超过12万小时。

通过建立“平安之家”、“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开通留守儿童关爱网,建“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启动“开往春天的校车”等公益行动,推进关爱制度化,提升服务规范化。

1955年因毛泽东同志批示而以率先提出“男女同工同酬”闻名全国的息峰县堡子村,依托“半边天”文化发祥地的优势,充分发挥“全国妇女教育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率先组建“留守妇女半边天合作小组”,有效解决了留守流动妇女在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实际问题。

  五、美德进家彰显文明

  各级妇联引导妇女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满意在贵州、巾帼在行动”、“美德在农家”、“绿色家庭”、“低碳家庭·时尚生活”、“祖国好·家乡美”等符合时代特色的和谐创建活动,以“五好文明家庭”和“双合格”活动为载体,围绕“学、做、议、评”四个环节推动美德进家。

一是家家学、呼唤美德进家。

开展“道德模范巡回报告”和“做贤惠母亲,育优秀子女”百场宣讲活动,开展“五心教育”活动,让家庭美德深入人心;二是家家做、共签治家协议。

与家庭签订《家庭文明公约》、《文明治家协议》等,制定《家庭美德十要》、《妯娌十不谈》、《当好婆婆十要十不要》,用道德标准约束行为;三是家家议、点评家庭新鲜事。

召开群众会、小组会、院落会,组织群众讲述身边的家庭美德故事来教育大家;四是家家评、争做家庭好成员。

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户”、“三八红旗手”、“诚信妇女”、“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活动,700多万户家庭实现创建目标。

  六、娱乐进家倡导新风

  开展贴近妇女实际,符合本土文化的群众性文艺演出、健身秧歌、舞蹈竞赛、山歌大会、书画笔会、球类健身运动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妇联搭台群众唱戏的工作局面。

通过挖掘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农村花灯、傩戏、秧歌、金钱杆等民间艺术,组织各地成立以妇女为骨干的腰鼓队、舞龙队、山歌队、秧歌队等业余文艺宣传队,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家庭美德唱成山歌,编成舞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倡导文明新风。

如今,妇女一改以往夏季农闲蹲屋檐吹壳子、话家常,秋来坐桌子搓麻将、赌票子的陋习,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成为和谐贵州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扎实推进城乡“妇女之家”建设

云南省妇联主席和红梅

云南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欠发达为一体的省份。

我们立足省情实际,始终把建设城乡“妇女之家”作为服务妇女群众的重要平台,紧紧依靠党建带妇建,扎实推动“妇女之家”活动阵地建设,全省共创建“妇女之家”21278个,实现城乡全覆盖,并注重将建“家”与管“家”、用“家”结合起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