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中考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与技巧.docx
《思想品德中考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与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中考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与技巧.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中考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与技巧
思想品德中考常见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与技巧
(一)
一、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怎么办?
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典型题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只有朵朵鲜花争艳,才有春天的美丽"。
由此可见,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请问:
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如何关爱集体?
答
(1)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2)①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③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力量。
二、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
(体现了哪些观点?
)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
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
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
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
怎样做)
典型题例:
1、某校初三
(1)班同学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思想政治课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他们采取访谈、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手机问题作专项调查。
下面是他们整理出来的材料。
近半我国手机发展的现状及影响现状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2003年新增用户6269万,总用户接近27亿,平均5人-部手机,超过固定电话的拥有量。
某中学有1/3以上的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变为老百姓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什么?
答案:
"手机从身份的象征到变为老百姓的普通的通讯工具"说明了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②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当代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使我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
2、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生产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
美国、日本等创新型国家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都在70%以上,我国只有39%。
当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12,日本的1/11。
全世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
主要反映了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三、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
)。
典型题例:
1、材料一: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
恭城县从推广沼气开始,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的"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富裕路。
材料二:
恭城县大岭山自然环境恶劣,山上都是石头,很荒凉。
1991年,不向命运低头的大岭山村民开始在乱石荒山上浓度撬石坑种桃树。
邻村的人取笑他们说:
"大岭山人穷疯了,连石缝也云撬。
"可大家没有退缩,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山上苦干。
如今,大岭山人在山上种下1200亩桃树,水果总产量达80多万公斤,2005年,全屯人均纯收入5900元。
请你运用学知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答: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等。
2、2008年9月5日,在新华社公布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的名单中,此前志在必得的A市没有出项在名单之列。
近5年来,A市为提高城市形象,争创:
"全国文明城市",在城市硬件建设等方面,已经投入数十亿元,把A市建设成了一座"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城市。
"可A市的软环境,即精神文明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该市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而又环境优美的地方。
遗憾的是,A市置辉煌的文化传统不顾,以所谓重建的手段活生生创造出一个娱乐成,低俗的文化思潮取代了盛极一时的传统文明。
A市文明素质底下还表现在市民的诸多陋习上,如在公共场所抽烟和随地吐痰,司机和行人闯红灯、加塞、横穿马路、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你认为A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失利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
①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
在城市文明建设中不能只注意物质基础建设而忽视了市民素质的提高。
③城市品位的提高不能离开传统文化,要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
3、两年前,赵女士到某商场购物,因不满意所选商品要去其它商店购买,遭到商店售货员的谩骂和殴打。
赵女士见对方人多势众,只好忍气吞声。
今年"五一",赵女士又到这家商店购物,因售货员不找零钱与对方发生争执。
赵女士感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便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
经调解,商店把多收的钱退还给赵女士,并向赵女士赔礼道歉。
赵女士和商店两次纠纷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案: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民依法维权的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四、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这类题目解答对策是: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
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① 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
③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分值的多少而定)
典型题例:
1、材料一:
我国教育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增长情况表
顼目
年份
投入(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
教育
1995
1197
2.4%
2001
3051
3.1%
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1990
125
0.68%
2001
1000
1.1%
材料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向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颁奖。
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
党和国家重视教育科技的发展;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反映了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坚强决心。
(说明了什么)国家加大教育科技投入,奖励科技工作者,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形成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什么)青少年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立志成才。
(青少年怎么办)
2、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哪一根本原则?
如何理解这一原则?
答:
(1)共同富裕。
(2)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国家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富裕。
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五、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
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
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典型题例:
1、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1:
3.22;农村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不到40%,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低于924元的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约7500万人……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1)我国农村的发展仍然落后。
(我国农村的发展落后于城市)
(2)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是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
2、随着世界各国绿色消费的兴起,绿色食品、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相继在国际市场上登台亮相。
请问,提倡绿色消费有何意义?
答:
有利于公民个人身心健康,又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3、你校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哪些活动?
学校加强开展这些活动有何意义?
答:
(1)创建学校广播站;开设校园网络;举办文艺演出活动;举办校田径运动会;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开展班级卫生评比;各种班际文体比赛等。
(2)有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陶冶高雅情操。
六、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为什么要样做(说)?
(理由)
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
"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基本思路:
是什么?
为什么?
(一般答题时侧重于为什么)
①是什么--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多用于进行设问转移)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典型题例:
今后五年,我市要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一是把利用外资放在首位;二是重点抓好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大项目和世界500强、世界知名大企业的招商工作;三是努力扩大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境外兴业等。
简要说明我市今后五年这样做的道理?
答案: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深化改革。
③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坚持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⑤生产力的发展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依法治国。
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七、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
--注意建议的角度(如:
国家、政府、社会、公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典喋题例:
初三学生小强的爸爸在某文化市场经营着一个书摊,连年被评为自觉纳税先进。
去年春季的一个星期天,爸爸要投票选举区人大代表还要到大学进修,小强便主动帮助爸爸照看书摊。
来到书摊后,小强发现有的书摊向顾客出售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光盘,就对他们说:
"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但是他们没理会,小强心里很是不安。
爸爸回来后,小强便拨打了110举报,并向有关部门写了一份如何净化文化环境的建议书。
请你写出小强可能提出的合理建议。
(至少写出两条。
)
答案:
如: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道德建设;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家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等等。
八、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
A、找准行为
B、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C、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D、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E、应该怎样做
1、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典型题例:
1、某地一对七旬老人,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经济来源,可他们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两儿四女,却长期不管不问,老人要求儿子尽赡养义务,儿子却说,你的女儿家里比我们富,让他们养活你们吧。
老人找到女儿,女儿却说,我们已经出嫁,没有义务养活你们了。
请评析这对老人儿女的言行。
答案:
①儿女们拒绝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
(找准行为) (行为定性)
说法也是错误的。
②赡养扶助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责任(义务)
(寻找依据)
③凡是有负担能力成年子女,不分男女,不管婚否,都要负起这个责任。
(怎样做)
2、放学后,15岁的杨威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偏僻人少的路段,被两个身材高大的男青年持刀勒索,这时杨威……
请你猜测杨威采取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做法,并分别作简要评析。
答:
如:
(1)杨威坚决不从,与歹徒进行殊死博斗。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能硬拼和蛮干,要用最小的损失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2)杨威先把钱物给他们,记住他们的特征,然后及时报警。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我们青少年要善于违法犯罪作斗争。
(只要答案言之成理,符合题意即可。
)
2、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
侧重是什么、为什么
步骤:
A、仔细阅读题干,找准、找全行为和人物。
B、针对每种行为进行具体行为定性,说明依据点到为止。
典型题例:
我市某校两名初二学生到文化市场买书,来到某书摊前,看到几个小青年正在和老板鬼鬼祟祟地讨价还价,购买一些封面淫秽不堪的书刊和光盘。
书摊老板看见两人,便也向他俩兜售,两名中学生相互对视了一下,离开了该书摊,立即拨打110举报。
公安人员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依法对该书摊进行了检查,发现举报属实。
于是,依法收缴了全部淫秽物品,并对书摊老板作出了相应处罚。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
①书摊老板出售淫秽书刊和光盘,是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
②几个小青年购买淫秽书刊和光盘,是法制观念单薄,趣味低级,缺乏自我抵制文化垃圾侵蚀能力的表现。
③两名中学生打报警电话是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④公安人员严格执法,打击违法行为,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3、针对青少年常见行为的常见评析语。
行为表现 评析
1 旷课、逃学 违反校规校纪;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去网吧,或浏览观看不健康网站、书籍 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
3 对别人撒谎或隐瞒事实、言行不一、考试作弊、弄虚作假 是不诚实的表现,是缺乏诚信的表现,既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4 对他人空许诺言,不讲原则的承诺,不能兑现诺言的行为 是不分是非,做事不讲原则,不诚信的表现,不能勇于承担责任。
5 对父母、老师的批评不能虚心接受 没有正确对待老师和父母的教育,缺乏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对小偷小摸行为不以为然,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自身违法犯罪) 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意识到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7 讲排场、比阔气、比吃穿、买名牌、挥霍浪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是缺乏劳动观念,不能勤俭节约的表现,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没有自立意识。
8 不做值日,不为父母承担家务
承担家务或出现失误,推卸责任 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或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现。
9 遭敲诈、威胁忍气吞声或任由别人搜身或遭别人侵害时"以牙还牙"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没有依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 给同学起绰号、偷看同学的信件和日记、打伤别人等行为 法制观念淡薄,使侵害他人人身权利或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
或侵害他人隐私权、人格尊严。
11 对违法犯罪现象视而不见 没有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客观上放纵了犯罪。
12 参与赌博或吸毒 法制意识淡薄。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是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也是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恶性为
13 践踏花草、植物或浪费水、电等 是破坏环境的行为,使缺乏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表现
14 给政府部门写建议书、拨打市长电话等 法制观念强,正确行使批评、建议权,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15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或未画国家尊严等行为 具有国家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其他常考行为的常见评析语
行为表现 评析
1 出售非法、淫秽书刊、光盘 是法律禁止和制裁的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违法行为,是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违法行为。
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规定的行为。
2 招收童工;
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规定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 家长打伤子女、令其辍学等行为;家长酗酒、赌博、违法行为等 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侵犯了….的人身权利
4 家长为子女学习成长提供各种条件和采取各种措施 履行了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也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5 老师批评教育学生、保护学生 履行了教师职责,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6 制假售假 没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感,是非正当竞争行为。
十、说服、教育、出谋划策或帮助……
(1)说服、教育、出谋划策
基本思路:
是什么?
为什么?
怎样做?
①指出错误是什么?
②说明为什么错?
③应该怎样做。
典型题例:
1.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初三学生张良和王强一起在剧院看电影,突然,有几个喝得醉醺醺的小青年闯入剧院,大声吵叫,并向观众投掷酒瓶,顿时剧场秩序大乱。
剧场的观众对其进行劝阻,制止都无济于事。
张良和王强迅速跑到剧院民警值班室报告情况,民警赶往现场,在观众的帮助下将那几个小青年制服带走,并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假如民警让张良和王强教育教育这几个小青年,他俩会怎样教育他们呢?
答案:
①闯入剧院、大声吵闹,并向观众投掷酒瓶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②公共秩序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③遵守公共秩序是公民应有的起码的道德品质(或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法律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④不遵守公共秩序,轻者是不道德的,会受到人们的谴责;重者是违法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或不遵守公共秩序,既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又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⑤青少年要增强公德意识,法制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中学生小强经常给生理有缺陷的同学取绰号,偷看同学的信件和日记,偶尔也偷同学的物品,他却满不在乎。
一天,他逃学来到大街上,见有2人正在偷东西,他视而不见,赶紧躲避。
如果让你对小强进行教育,你会怎样教育他?
答案:
①给生理有缺陷的同学起绰号,偷看同学的信件和日记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隐私权)或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②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③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青少年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④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帮助……
基本思路:
①指出错误 ②说明为什么错(即理由)
③应该怎样做 ④具体帮助行动,即行为影响
典型题例:
某校初三(4)班学生张强,经常逃学去网吧。
老师问他为什么旷课,他撒谎说:
"妈妈生病了,我在医院陪她。
"到学校后,他约几个同学一起去上网,被老师发现,老师批评他时,他分辨:
"我已经答应网吧老板拉几个学生去上网,必须说到做到。
"下午放学时,他应该做值日打扫卫生,但他借故逃脱又去了网吧。
张强的做法是不对的。
假如张强是你的同学,班主任老师让你帮助他改正上述缺点,你会怎样帮助他?
(针对其中两个方面缺点帮助改正)
答案:
①经常逃学,不珍惜受教育权利,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
作为中学生应遵守学校的纪律,珍惜受教育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
②经常去网吧,使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
应增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③对老师撒谎,使不诚实的表现,即害人又害己。
诚信是为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