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6610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docx

尊重学情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

尊重学情:

创建以学定教的高中语文课堂

【内容提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颠覆了这种传统。

“先学”是为了教师了解学情,也是让学生明确自己要学什么。

教师由此确定教学目标,然后组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尤其是高考语文复习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针对性,使学生的学实现有效学习。

【关键字】

学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

怎样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可以从先学后教,在课堂分组合作阅读文本和思维激发教学上进行尝试。

先学后教是新的课程改革中绽放的一朵奇葩,高中语文因课文篇幅长、容量大、内容深,又因高中的课时紧、升学压力大,所以先学后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处在构想与现实的中间地带。

其实从构想到现实只需尝试。

要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要讲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模式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利保证。

根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高中生的认知心理实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先学”:

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精讲点拨,反馈深化。

高中阶段,是从接受性学习为主向自主性、探究性、研究性、发现性学习为主转变的阶段。

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堂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

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和思考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

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

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值得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必须先学后教,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不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阶段,也不论学生是怎样地依靠教师,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性。

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和发挥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成绩。

那么所谓的“先学后教”,到底应该如何落实呢?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时间、内容、学习方法、达到的标准、检测的方法及要求,这样的自学才更具有效性。

比如在复习古诗词鉴赏形象专题之意象考点时,可以课前规定学生复习的内容,结合所学诗词,识记传统意象和一般意象的内涵,结合高考试卷进行落实。

在检测名言名句考点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把规定内容进行读背,然后进行检测。

在“先学”环节中,我们尝试分三步走:

(一)学前:

预设“练习”,了解“学情”

在学生自己的自主探究学习之前,即课前,教师预设学习提纲,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这是“学前导”。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发挥好“导向”作用。

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应指导的具体方面,其中包括学法的指导。

注意的是这里教师预设的是“学习提纲”,不是“教学提纲”,也不是“学习方案”,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导”的作用,而不是“牵”的作用。

所以,教师首先想到的不应是我该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应是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

学习提纲应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教师不应牵着学生走,切忌把学习提纲编成教案或学案发给学生,使学生形成现成的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

高中语文篇幅过长的,可以指导学生在早读课上读。

如教授体现“冰山理论”的作品《桥边的老人》时,可以以“你认为老人最后的结局如何”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对这个隐而不发的结局的探讨会引导他们关注文本中提到的环境背景、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多个角度,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并尝试逐步地深入理解文本;又如教授《素芭》时,可抓住文本最后所写的“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此结局包含的可能性,以及个性化的认知倾向,学生在对这个提纲挈领式的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会通过文本信息的印证而对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处境逐渐建构起该有的认知。

(二)学中:

学生“先学”,教师予以必要指导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

教师思考学生如何学。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

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学后:

针对学生先学,教师“以学定教”

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学后导”。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

要完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操作,就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学生“先学”要做到“三明确”:

即目标明确,学法明确,难点明确。

我们备课组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先学”方法的指导。

(1)结合教学环节的学法指导。

即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确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练习、独立评改等),如何进行分小组学习(分组交流讨论、互帮互学、互评互改等)。

如在教授《外国小说欣赏》时,我们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课前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前一周就告诉学生下一周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家或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有关课文或课外延伸阅读。

因为都是小说,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同时将我们自制的《外国小说欣赏》导学讲义提前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讲义上的学习内容。

这样做主要是促进学生的自学习惯的养成,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然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对导学讲义上的内容分组讨论,整理完毕后上交给教师,最后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是“知晓教学计划——预习课文(篇或单元)——完成导学讲义——参与小组交流讨论——组长整理反馈——上交导学讲义(集体智慧)——上课”。

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课前预习,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和思考文本,让同学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探讨,让老师更了解学生的“学情”,让教学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2)结合具体课文内容的学法指导。

即是把与具体的课文内容有关的学法归类概括,以系统化结构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

如在教学《牲畜林》前,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先学:

①在牲畜林里发生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②由于什么原因朱阿没有开枪?

六次,是不是简单刻板的重复?

③文中的重要人物是朱阿,而题目是“牲畜林”,把题目改为“朱阿的故事”,你认为好不好?

④如果把故事展开的地点改在在村子里,你认为好不好?

⑤我们看小说的结尾,看看牲畜林这个结构容器还装载了什么内容。

德国兵是怎么死的?

作者为什么不安排朱阿打死德国兵?

你认为朱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⑥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收获:

牲畜林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小说文本轻松、诙谐的风格;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文本的主要情节,先请学生找相关句子朗读;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巧妙解读牲畜林这一重要意象;第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第五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人物形象;第六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3)一般性学法指导。

即质疑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复习小结的方法等等。

一般性学法指导常常渗透在教学环节和课文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力求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有时,我们也进行单独训练。

学生的先学在高三复习阶段尤为重要。

考点复习时,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先学,找出问题,自己思考查书,力争自己解决问题。

这样不但能找到学生自己学习中的漏洞,查漏补缺,还能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的习惯。

自己的先学,还要和学生的合作探究相结合,在教其他同学的同时,自己也学会和巩固了知识。

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知识的交流,教师要能有效地交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不懂的地方,然后加以引导。

在复习每一个专题前,我们都以导学的方式发给学生复习讲义,让他们根据复习参考书自行梳理一些识记的内容和考点的要点,养成课前先行复习的习惯。

通过先学,对即将要复习的考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已经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

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先行复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先学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就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获得知识的记忆效果好。

先行复习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良好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说,是因为在先学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知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转向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学生在自行复习时,教师干什么呢?

课堂上,教师全过程都在精心地组织、指导。

对教师而言,凡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不能解决的,要根据情况做补充讲解、更正讲解、点评讲解、归纳总结讲解、拓展延伸讲解。

这里有三个关键处,一是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学,二是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三是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能准确恰当地讲解。

二、“后教”:

针对学情,有的放矢

“先学后教”难在“后教”。

教师“后教”也要做到“三明确”:

首先,明确教什么,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学生学会学习。

其次,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某个问题讲问题,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要明确教的方式。

“后教”不是教师唱“独角戏”,应该先让会讲的学生讲,学生不会讲时,教师才给予点拨引导。

“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兵教兵”。

我们尝试分为两步:

一是“更正”,即教师让学生出示预习的答案,或投影,或板书,或表达,然后让学生之间自主合作。

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对所呈现的答案进行更正。

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中差生来对做错的题进行更正,凡中差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优秀生。

中等生不能更正的,再让优秀生来更正。

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

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优秀生和后进生各得其所。

这就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

长此下去,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讨论”,即师生之间合作交流。

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怎样教。

在第一环节中,一般的问题由学生合作自行解决,更难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以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

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学生在自学以后遇到了疑难,即“学然后知困”,这时候合作学习就有了内容、前提和必要性,也有了积极性。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因此,教师的后教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①针对性。

后教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针对性,即必须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

否则,教师依然故我,面面俱到,系统讲授,那就失去了让学生超前学习的意义,失去了教学的针对性。

那么,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

首先,必须对学生的超前学习进行检查,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对教材的掌握已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这既是展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肯定他们超前学习成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和集中学生存在问题的过程。

其次,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

凡是他们自已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继续让他们自己去独立解决;凡是他们自已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

这是更深层的针对性,即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

正是这种针对性,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②参与性。

先学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基础,参与性教学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强化师生互动的教学。

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式的学习远比被动地从教师那里获取现成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对学生认知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与性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一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不应局限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而应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第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教学的机会,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的满足,特别是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教学都有所发展;第三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也参与教,不仅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也把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展开师生互教互学活动;第四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也参与评价。

当然“先学”与“后教”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辨证统一的整体。

“先学”中可以适当的提问、点拨、启发、诱导;“后教”中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句话,先学后教,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开动脑筋,教会学生实际运用。

三、“当堂训练”:

强化巩固,提升能力

“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即“学”是“教”的基础和前提,“教”是“学”的深化和拓展。

但是,作为巩固和提高的“练”仍然不可忽视,尤其是“当堂训练”。

为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思维,强化训练,实现创新”的指导思想。

要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要讲究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在“当堂训练”这个环节中,要求教师要注意六点:

一要精心设计习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

二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所设计的问题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各自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既要有基础性的问题以满足一般学生的需要,也要有拓展性的问题以利很有潜力的学生的更好更快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思维,精力集中,学有所得。

三要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先复习再做题,死记活用。

四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

如果学生不求甚解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起不到做作业的作用。

限时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就很好的保证了学生能及时练习,独立练习,解决了学生因课下做作业时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而导致的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等问题。

五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学生去学和练;六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题必做,有错必纠。

教师批改以后的作业,学生如果做错了,必须更正,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

学习既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改错、融会贯通的过程。

一门课程,知识漏洞越小,说明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就会越好,那些作业中出错的地方(考试时出错的地方也如此),往往就是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

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就是知识的漏洞。

教师既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反复练习,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真正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就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们力求体现出学生主动性。

当然教师的适时指导也非常重要,教师的自学指导如果具体、科学、明确,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在“当堂训练”中要充分实现四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认真研究他们的心理,研究他们的学习方法。

面对学生实际,我们备课组不只是研究教师如何去教、如何去处理教材,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去学。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主宰一切,而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

而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自身提供的条件(如课前的“学习重点”、课后题目,注释等),自主去体验,去感悟,从而获得语文素养。

这个过程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也不是教师通过讲授就能达到的。

因此,语文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尊重学生的兴趣,强调体验与兴趣结合,生活活动与创造活动结合。

只在学生莫衷一是或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才不失时机地点拨,使学生化解疑问,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学生就“贾母和宝玉分别问黛玉读什么书,黛玉的回答为什么前后不一致?

”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不得要领时,教师就可适时予以点拨,说明黛玉答话前后不一致正是源于贾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

这一极小的细节正反映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态。

2.以自学为主。

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我们注重抓好了三点:

一是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关注;二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让学生对自己读书后初步获得的知识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3.以探究为主。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的有规律的过程。

探究学习是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学生在这种模拟情景中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研究性学习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而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也大致可分为选题——研究、讨论——作文三个阶段。

在鉴赏古代诗歌和分析社科文段的教学中,我们以主观思考题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准备知识,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具体运用,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的地位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会解题方法。

如复习诗歌思想内容专题这一考点时,我们以杜甫《兵车行》为例,首先向学生亮出问题:

为什么杜甫认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要求学生将思考结果写成500字左右的文章形式上交。

学生就凭原诗很难展开论述,只好想方设法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

有的上图书馆查阅;有的上网搜索有关资料。

学习在无形中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单纯的诗歌鉴赏扩大到对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

接着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因为有备而来,因此学生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课堂气氛相当热烈。

当然,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抓住学生发言的要点,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不断地引导学生精读有关诗句,而言简意赅地对诗歌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语言特色等内容加以点拨。

这就形成了一个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良性循环过程,读,不再枯燥;写,也不再困难。

4.以练习为主。

一节语文课应把练习放在主要地位,设计一个多层次的练习程序。

这样以练习为主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穿插在练习中,教师在学生练习中讲解,学生在练习中学习。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的信息不断反馈出来,对新知识理解不够的,我们可以及时解释,及时辅导;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及时纠正。

综上所述,要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学习;就要做到“当堂训练”,教师精心设置尝试性练习,学生先练习,教师后讲,后教,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知识。

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导,鼓励学生尝试,启发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导、尝试、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高三复习阶段,当堂训练更重要。

只会知识还不够,还要把知识变成能力,这样当堂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

训练时,教师应给学生将练习题分类,有针对的进行训练。

除此之外,还注意了选题典型。

语文学科的各个知识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几乎都有所反映。

为此,我们选题主要以高考试题为主,没有的适当补充,自己拟编。

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有代表性,更有典型性。

发现学生在现代文、文言文阅读以及诗歌鉴赏方面存在不足,于是让每人准备一个本子及时地记录自己在这些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样学生知道自己在语文复习中的大致方向,老师则可以在复习中有针对性地给予突破。

鉴于模拟题只能针对大多数学生而不能够了解个别学生具有差异性的特点,我们还经常亲自编写一些习题给学生做。

同时,在做考题时,要讲究拓展。

某题考查某内容、某种角度,同样的考查内容,还可以从哪个角度考。

同样的要补充,有些变化的更应补充。

这样,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复,加上一定的变化,来增强对此一类题的理解,做到练一些题,通晓某一类题。

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自选课外题,以拓展对某一类题的范围、考查方式的认识。

这样,不仅能节省学习的时间,还能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各类题型的做法,使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课上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形式多样:

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这种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

【结束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应该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老师有时放不开,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

实践证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特长得到了发展,教师也可以从“满堂灌”中解脱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强调学生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学生在“先学”、“先练”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锻炼意志。

【参考书目】

1.廖冬坚《自主探究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月)

2.仝根章《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月)

3.孙丽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语文教学与研究》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