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含教师文档学生文档.docx
《过秦论含教师文档学生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秦论含教师文档学生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秦论含教师文档学生文档
《过秦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21*3=63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zhěn)逡巡(qūn)铦于钩戟(xiān)膏腴之地(yú)
B.猗顿(yī)锋镝(zhé)度长絜大(xié)亡矢遗镞(zú)
C.蒙恬(tián)孙膑(bīn)藩篱屏障(fān)鞭笞天下(chī)
D.周赧王(nǎn)七庙隳(huī)瓮(wōng)牖(yǒu)绳枢
【答案】A(B项“锋镝(zhé)”应为“锋镝(dí)”;C项“孙膑(bīn)”应为“孙膑(bìn)”;D项“瓮(wōng)”应为“瓮(wèng)”)
2.下列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召滑(shào)俯首系颈(xì)践华为城(huà)孝公既没(mò)
B.墨翟(dí)不及中人(zhōng)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C.劲弩(jì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D.范蠡(lǐ)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氓隶之人(máng)
【答案】D(“氓隶之人(máng)”应为“氓隶之人(méng)”)
3.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答案】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
D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
)
4.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
吝惜。
B.委命下吏命:
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
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
起事、首倡。
【答案】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
5.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
6.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答案】D(①⑦名作状②③⑥使动用法④⑧名作动⑤形作动。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制:
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答案】C(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
8.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韩退之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贾长沙
D.诸葛孔明 苏子瞻 方望溪 李太白
【答案】A(“谏议”“工部”“太傅”为官职,“退之”为字。
B项为谥号,C项为籍贯地名,D项为字。
)
9.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答案】D(贾谊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讲究铺张。
A项理解有误,B、C两项理解不全面。
)
10.下面一组翻译中哪一句最准确()
A.振长策而御宇内
译:
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
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
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
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
(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答案】E(A项中“御宇内”理解为“驾驭全中国”较贴切。
B项中“敲”和“扑”不宜理解过实,应泛指各种严酷的刑罚。
C项中的“藩篱”应取比喻义。
D项中的“兵”应指“兵器”。
)
二、简答题(4分)
11.本文是《过秦论》上中下三篇中的上篇,着重叙述___________,揭露___________,指出“______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____________,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答案】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秦始皇的暴虐无道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借古讽今
三、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选出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锄耰棘矜 ②钩戟长铩 ③万乘之势 ④度长絜大 ⑤一夫作难
A.yōu qín jí chènɡ dù xié nán
B.yōu qín jǐ shènɡ duó xié nàn
C.yǒu jín jǐ chènɡ duó xié nàn
D.yǒu jín jí shènɡ duó qì nàn
【答案】B(“矜”“乘”“度”“难”均为多音字,要根据意义来区分。
)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答案】D(文中指崤山以东,今义为省名。
)
14.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
(4分)
【答案】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军队的素质;装备。
15.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答案】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翻译: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
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
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
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
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
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
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乙)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
翻译:
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没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
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
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
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
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
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呀,谨慎的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啊!
16.下列与“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的“属”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张)衡少善属文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贵阳以东属于(孙)权 D.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答案】A(A、B两项均读“zhǔ”,A项意为“连缀”,与例句同,B项意为“嘱咐”。
C、D两项均读“shǔ”,C项意为“归属”,D项意为“属类”。
)
17.“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中“闻”所领的文字是()
A.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B.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
C.河南守吴公治平力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
D.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答案】C(可通过语法分析得知。
)
18.下列各句中的“颇”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B.颇似楚汉时
C.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D.颇思投笔去
【答案】C(C项为“还”的意思,其余三项均为“很、相当”的意思。
)
给19~21题选择正确的译文。
19.闻其秀才()
A.听说他是秀才。
B.听说他才学优秀。
C.听见说那个秀才。
D.听说那人才学优秀。
【答案】B(理解“秀才”的古今异义。
)
20.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A.人人感到像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B.人人都按照他的意思说出想说的话。
C.人人都说出了自己意思中的话。
D.人人都说出了皇上想听到的话。
【答案】A(注意“其”指代谁。
)
21.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为贾生着想的人,在行为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B.像贾生这样的人,在立身行事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C.像贾生这样的人,对(周围)所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D.为贾生着想的人,对(贾生周围)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答案】B(把握“为”“发”的理解。
)
22.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答案】D(要准确把握材料的作用。
)
23.读李商隐《贾生》诗,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A.本诗主旨与甲文相似,赞扬贾生因才能而受到重用。
B.本诗主旨与乙文相似,既赞贾生之才能,又指出其不足。
C.本诗主旨与两文都不相同,讽刺贾生只会谈鬼神之事。
D.本诗主旨与两文都不相同,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
【答案】D(准确把握中心。
)
四、情境式默写(30*1=30分)
24.
(1)《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
,,。
(2)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造成人民起来反抗的一句是:
。
(3)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
文中“,”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4)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
(5)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
,,。
(6)文中“,”形象地描写了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7)文中“,,”三句极言陈涉的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
(8)贾谊用“,,,”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9)作者用“,,,”寥寥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10)文章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
,,。
(11)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原因在于“”。
【答案】
(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5)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9)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10)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21*3=63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zhěn)逡巡(qūn)铦于钩戟(xiān)膏腴之地(yú)
B.猗顿(yī)锋镝(zhé)度长絜大(xié)亡矢遗镞(zú)
C.蒙恬(tián)孙膑(bīn)藩篱屏障(fān)鞭笞天下(chī)
D.周赧王(nǎn)七庙隳(huī)瓮(wōng)牖(yǒu)绳枢
2.下列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召滑(shào)俯首系颈(xì)践华为城(huà)孝公既没(mò)
B.墨翟(dí)不及中人(zhōng)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C.劲弩(jìng)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D.范蠡(lǐ)朝同列(cháo)一夫作难(nàn)氓隶之人(máng)
3.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
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4.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
吝惜。
B.委命下吏命:
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
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
起事、首倡。
5.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
6.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制:
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8.下面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作者的称谓,分类的标准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司马谏议 杜工部 贾太傅 韩退之
B.欧阳文忠 范文正 左忠毅 王忠肃
C.王临川 韩昌黎 柳柳州 贾长沙
D.诸葛孔明 苏子瞻 方望溪 李太白
9.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点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种()
A.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B.加点词的意义都不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C.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语汇丰富。
D.加点词的意义都一样,体现了作者用词富于变化,避免雷同,读来无呆板之感。
10.下面一组翻译中哪一句最准确()
A.振长策而御宇内
译:
举起长鞭来驱赶天下诸侯。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
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
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D.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译:
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E.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译:
(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自以为就十分牢固。
二、简答题(4分)
11.本文是《过秦论》上中下三篇中的上篇,着重叙述___________,揭露___________,指出“______________”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____________,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三、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2.选出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锄耰棘矜 ②钩戟长铩 ③万乘之势 ④度长絜大 ⑤一夫作难
A.yōu qín jí chènɡ dù xié nán
B.yōu qín jǐ shènɡ duó xié nàn
C.yǒu jín jǐ chènɡ duó xié nàn
D.yǒu jín jí shènɡ duó qì nàn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14.请概括作者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
(4分)
15.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世及后代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乙)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
16.下列与“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的“属”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张)衡少善属文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贵阳以东属于(孙)权 D.而养游侠私剑之属
17.“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中“闻”所领的文字是()
A.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B.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
C.河南守吴公治平力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
D.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18.下列各句中的“颇”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B.颇似楚汉时
C.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D.颇思投笔去
给19~21题选择正确的译文。
19.闻其秀才()
A.听说他是秀才。
B.听说他才学优秀。
C.听见说那个秀才。
D.听说那人才学优秀。
20.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A.人人感到像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B.人人都按照他的意思说出想说的话。
C.人人都说出了自己意思中的话。
D.人人都说出了皇上想听到的话。
21.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A.为贾生着想的人,在行为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B.像贾生这样的人,在立身行事方面也应该谨慎啊。
C.像贾生这样的人,对(周围)所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D.为贾生着想的人,对(贾生周围)发生的事要谨慎啊。
22.作者引用苻坚得王猛这个事例的目的是()
A.赞扬王猛明智,善于发现苻坚这样的人才。
B.赞扬苻坚聪明,善于发现王猛这样的人才。
C.说明只有尽斥旧臣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D.说明只有聪明通达头脑清醒的君主才能充分发挥贤才的作用。
23.读李商隐《贾生》诗,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