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74354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施工组织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1.docx

《施工组织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1.docx

施工组织设计1

一、编制说明

1、工程主要内容及要求:

物品名称

详细技术参数

地下实验室维修工程(建筑工程)

1、混凝土预拌标号:

C252、垫层高度:

100mm3、结晶打磨抛光4、添加FS102密实剂、防水、抗碱、抗渗、超强硬度、比例100KG:

1.0

地下实验室维修工程(装修工程)

1、墙面防水、品种聚氨酯2、修补找平打磨3、喷枪工艺三遍4、轻钢隔墙、间距200mmM防火层填烟棉、防火水泥板饰面5、定做钢化8cm白玻、不锈钢拉丝边框,超强地弹簧6、订制钢木单双开门安装7、定制PVC踢脚线安装

地下实验室维修工程(安装工程)

1、直流扬程潜水泵装置2、PPR50排水管3、三相380V直流启动型水泵智能启动控制器

2、施工总体部署

类别

目标内容

工期目标

日历工期:

90天

质量目标

符合现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合格)

坚决落实公司“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规定,全面实行“预控管理”,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控制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月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在1.2‰以内。

杜绝任何火灾事故的发生,将火灾事故次数控制为0。

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文明施

工目标

按照企业标准内控,创建文明工地。

绿色施

工目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科技进

步目标

在工程建设中,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推广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圆满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同时在施工过程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应用,争创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

 

二、主要的施工工艺

2.混凝土垫层施工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混凝土垫层的施工操作。

 

2.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

宜用3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2.1.2  砂:

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

卵石或碎石,粒径为0.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或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

    2.2  作业条件:

    2.2.1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已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安装完,墙四周已弹好+50cm水平标高线。

    2.2.2  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实。

    2.2.3  铺设在垫层中的水平电管已做完,并办完隐检手续。

    2.2.4  在首层地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及沟内暖气管已做完,排水管道作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检验评定。

 

3.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振捣→

找平→养护

    3.1.1  基层处理:

把粘结在混凝土基层上的浮浆、松动混凝土、砂浆等用錾子剔掉,用钢丝刷刷掉水泥浆皮,然后用扫帚扫净。

    3.1.2  找标高弹水平控制线:

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垫层标高,有条件时可弹在四周墙上。

  3.1.3  混凝土搅拌

    3.1.3.1  根据配合比(其强度等级不直低于C10),核对后台原材料,检查磅秤的精确性,作好搅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后台操作人员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

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3.1.3.2  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制作试块。

试块组数,按每一楼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于一组。

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

    3.1.4  铺设混凝土:

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为了控制垫层的平整度,首层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桩(30mm ×30mm×200mm),拉水平标高线在木桩上做垫层上平的标记(间距2m左右)。

在楼层混凝土基层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细石混凝土),墩上平为垫层的上标高。

    大面积地面垫层应分区段进行浇筑。

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面层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位置等进行划分。

    铺设混凝土前先在基层上洒水湿润,刷一层素水泥浆(水次比为0.4~0.5),然后从一端开始铺设,由室内向外退着操作。

    3.1.5  振捣:

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3.1.6  找平: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

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3.1.7  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d。

    3.1.8  冬期施工操作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如在负温下施工时,所掺防冻剂必须经试验室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

小于、等于C10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N/mm2。

4.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4.1.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7-2。

                  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                   表7-2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      高

±10

用水平仪检查

3

坡      度

不大于房间相对尺寸的2/1000,且不大于30

用坡度尺检查

4

厚      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5.1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

    5.2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注意运混凝土小车不要碰动门框(应预先有保护措施),并在铺设混凝土时要保护好电气等设备暗管。

    5.3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

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而造成面层空鼓。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不密实:

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而造成。

基底末洒水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

    6.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

操作时未认真找平。

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6.3  不规则裂缝:

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分仓进行浇筑、首层暖沟盖板上未浇混凝土、首层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或管线太多垫层厚度不足60mm等因素,都能导致裂缝产生。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出厂合格证。

    7.2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记录及混凝土质量评定表。

    7.3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记录、隐检记录。

    7.4  垫层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2.2、防水工程(聚氨酯)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各种设有防护层的屋面防水工程,卫生间、地下建筑防水工程等。

2.施工准备

2.1主体材料:

甲组份(预聚体)

乙组份(固化体)

2.2施工工具:

名称  用途  名称  用途

电动搅拌机  混合甲、乙料用  油漆刷  刷底胶用

拌料桶  混合甲、乙料用  滚动刷  刷底胶用

小型油漆桶  装混合料用  小抹子  修补基层用

塑料刮板  涂刮混合料用  油工铲刀  清理基层用

铁皮小刮板  在复杂部位涂刮混合料  墩布  清理基层用

橡胶刮板  涂刮混合料用  50kg磅秤  配料称量用

3.工艺流程:

基层表面处理→涂聚氨酯底涂料→局部增强→涂刮聚氨酯涂料一、二、三遍→表面保护或修饰

4.基层要求及处理

4.1防水基层应按设计要求用1∶3的水泥砂浆抹成1/50的泛水坡度,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

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以上。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10mm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4.2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4.3施工时,防水基层应基本呈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9%为宜,其简单测定方法是将面积为1㎡、厚度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面上,放置2~3小时,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印,根据经验说明其含水率已小于9%,符合施工要求。

4.4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沟口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5.施工要求

5.1涂布底胶:

此工序相当于传统沥青防水施工涂刷冷底子油,其目的是隔断基层潮气,防止防水涂膜起鼓脱落;加固基层,提高涂膜与基层的粘结强度,防止涂层出现针气孔等缺陷。

聚氨酯底胶的配制:

将聚氨酯甲料、乙料按比例1:

2~3(重量比)配合(其它涂层按产品规格规定比例配合)。

当乙料较稠时,可用专用稀释剂稀释,切不可用含酸性或含油性稀释剂稀释,以免影响原产品质量。

在配制时,应先把乙料稀释搅拌2-3分钟,如不需稀释,可直接用甲乙组分配和搅拌5-10分钟,把搅拌器提起,可见到均匀液体慢慢滑自容器为佳,同时应注意,打开料应立刻盖严,以免凝固报废,混合料应根据实际用量,即配即用。

(注意:

991型施工混合时应将甲料倒入乙料中进行搅拌,与911型、851型相反)

5.2局部增强:

对伸缩缝、控制缝、阴阳角、管道缝等处,可由一层加筋布增强,固化后再进行整体防水施工。

5.3第一遍涂层施工:

在底胶基本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一层涂料,涂刮时要求均匀一致,不可过厚或过薄,涂刮厚度一般为0.8mm左右为宜。

开始涂刮时,应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形状和用料,统一考虑施工退路和涂刮顺序。

5.4第二遍涂层施工:

在第一遍涂层基本固化后,再在其表面刮涂第二遍涂层,涂刮方法同第一遍涂层。

为了确保防水工程质量,涂刮的方向必须与第一层的涂刮方向垂直。

重涂时间的间隔,由施工时的温度和涂膜固化的程度(以手触不粘)来确定。

5.5在第二遍涂膜固化后,再按上述方法涂刮第三遍涂膜。

5.6铺贴保护层或饰面材:

在第三遍涂膜施工完毕又未完全固化时,可在其表面稀撒上少量干净的砂粒(直径不大于2mm),以增加涂膜层与将要覆盖的水泥砂浆之间的粘结能力。

当涂膜固化完全和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抹水泥砂浆保护层或粘贴面砖,马赛克等饰面层。

6.施工注意事项

6.1当涂料粘度过大,不便进行刮涂施工时,可加入少量的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以降低粘度,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

(注:

用户若需稀释聚氨酯,必须使用本公司配套的稀释剂。

若购买市场二甲苯、汽油等其它稀释剂,造成的质量问题,本公司概不负责。

6.2气孔、气泡:

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

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洁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砂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造成渗漏。

6.3起鼓:

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6.4涂膜翘边:

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

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

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6.5破损:

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就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

划伤。

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6.6施工时应注意防火,施工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施工现场要求通风良好,以防溶剂中毒。

6.7如发现工料有沉淀现象,应搅拌均匀后再使用,以免影响质量

6.8甲、乙两种材料均为铁桶包装,易燃、有毒,贮存时应密封,放在阴凉、干燥、无强日光直晒的场地。

6.9施工温度宜在5℃以上。

2.3、轻钢龙骨水泥板隔断墙施工工艺

2.4、木门制作安装工艺

1.施工准备:

1.1   材料:

1.1.1 面层料:

进场应检查饰面板厚度不小于3mm,颜色、花纹尽量相似,木纹流畅,薄厚——致。

木饰线,实木收口规格、颜色、花纹尽量相似,不得有腐朽、疤节、劈裂、扭曲等缺陷,应符合设计要求。

1.1.2 基层料:

应检查木龙骨(30*25木方)含水率不大于12%,薄夹板(5mm以下),厚夹板(9mm以上),不得有扭曲、裂缝、变色、脱胶(层),潮湿、表面凹凸等缺陷。

应表面平整,薄厚一致,应符合材质要求。

1.1.3 辅料:

铁钉、枪钉、码钉、蚊钉、合页、门锁、乳胶应满足使用及材质要求。

1.2   机具:

气泵、气带、T50枪、电园锯、曲线锯、压刨、角度锯、螺机(木

工手用工具齐备)

1.3   施工条件:

1.3.1 土建施工完毕并清理现场卫生。

1.3.2 施工现场水、电源齐备。

1.3.3 已弹好500mm线(或墙裙上部100mm处水平控制线)。

1.3.4 装饰木门没计(或样板)经认可同意施工。

   

1.3.5 必须经熟悉图纸,现场勘察、技术交底,材料及人员计划等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均已完成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及机具齐备。

2.    操作工艺:

2.1   施工顺序:

现场复尺——选料配料——制作——安装

2.2   工艺要求:

2.2.1 现场复尺:

根据图纸尺寸对现场门套尺寸进行认真核对复尺,检查门套尺寸是否正确,作好的门套,平整、垂直和制作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查后确定各种门扇制作尺寸并编号,将所需门扇根据编号按规格数量分项(全部)列出,填写分项材料加工明细表,及时上报于工程部。

施工时如有变动,及时与营业部和设计部沟通作出确定,并及时填写《工程洽商记录》,以确保工程造价,设计要求,施工进度,材料供应正常运行。

2.2.2 选料、配料:

    a.选料:

应符合1.1要求。

    b.配料:

配料前应认真看懂图纸,领会工艺结构、规格、数量等技术要求,应先配长料、宽料,后配短料、窄料,禁止长料短用,好料乱用等浪费现象。

首先对饰面板进行严格挑选,先将颜色、纹理相同(或近似)的面板分别码放,为保护面板不受污染,划伤等,应立即刷封固底漆两遍。

待底漆干燥后,可进行划线裁料,划线时注意木纹方向,划出的线条必须清楚,划完后应进行校对,检查划线规格尺寸,数量是否准确,如有差别应立即纠正,并确认无误后可进行裁料。

基层料可直接进行划线裁料,裁料后必须按分项材料加工明细表的名称部位、规格尺寸分别写在各自面板背面并编号,以便贴面时对号入位。

2.2.3 制作:

    a.装饰门结构:

    

(1)木龙骨或厚夹板龙骨基层外贴五合板面层(混油门)。

    

(2)木龙骨或厚夹板龙骨三合板基层外贴饰面板(清漆门)。

    (3)厚夹板(9mm以上)造型基层外贴饰面板和木饰线(清漆门)。

    b.材料核对: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及分项材料加工明细表,对进场材料进行认真核对(对号入位),经核对无误后可进行基层制作。

    c.基层制作:

 

(1)木龙骨或厚夹板龙骨基层:

    ①刨料:

为保证龙骨架制作质量,应用压刨将挑选好的30*25木方或厚夹板条刨料,刨料时应顺纹刨削,不要戗槎,刨削尺寸应满足制作要求,不要刨过量。

   ②下料:

下料工作技术性强,要精心操作,不能疏忽,否则会造成损失。

根据复尺确定好的门扇制作尺寸(一般门扇龙骨架竖向为三根龙骨,间距均分,横向间距不大于300mm)减去四周收口木方厚度lOmm,为骨架(高*宽)下料净尺寸。

下竖向三根长料时,两边为  高的净尺寸,中间一根为高的净尺寸减去上千两个龙骨厚度50mm。

下横向短料时宽的尺寸减去两边龙骨厚度50mm(厚夹板龙骨按实际尺寸计算)。

    ③开咬扣槽和变形缝:

下料后将龙骨按尺寸分别整齐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根据骨架尺寸,划出咬扣开槽位置中心线(也就是骨架交岔中心线),以中心线为准向两边均分量25mm划出开槽位置线,15mm深,用小电园锯将咬扣凹槽开出,并用偏铲修整。

开出的咬扣凹槽应尺寸正确,深浅一致,平直方正,表面平整(骨架四边龙骨不用开槽)。

为预防骨架变形(厚夹板龙骨除外),必须将龙骨双面错位锯15mm深的变形缝(俗称:

断木筋,其中包括凹槽),其间距150mmm左右。

所有横向龙骨应打①8-10孔2-3个,均在竖向龙骨之间,并错开吱扣及变形缝,门上、下边打①8—10孔3-4个,以便空气疏散流通,减少门变形。

    ④拼装:

开槽和变形缝完成后,即可进行骨架拼装,将凹槽龙骨互相咬合,并用1寸园钉或F30枪钉固定,再将四周龙骨用2寸园钉或T50枪钉固定(固定处应刷胶)。

夹板龙骨四周辅加一层龙骨。

拼装完成后应检查,规格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方正,表面是否平整,如有偏差及时修整。

最后将龙骨中线全部引划在龙骨外面,以便封面板使用,并在安锁位置加钉300mm长90mm宽锁木,以便安锁时开锁孔。

   

    

(2)木龙骨或夹板龙骨三合板基层:

①龙骨刨料、下料、开凹槽和变形缝,拼装工艺与(木龙骨或夹板龙骨基层)相关内容相同。

    ②三合板基层:

根据骨架制作尺寸,进行基层三合板下料,先划出外廓尺寸线,并加2-3mm的加工量以便修边之用。

用靠尺或夹板原边与外廓线对齐平放,并左手压紧,右手握紧壁纸刀顺靠尺或夹板原边均速裁割。

裁好后将龙骨架及三合板表面的灰尘、胶迹、颗粒等全部清理干净。

清理后在龙骨架面上均匀刷胶,用J413码钉固定于龙骨架上,其钉距80—100mm(固定时先把龙骨中线引至    板面上,以便准确钉在龙骨上)。

为保证面板及收口木方施工质量,对基层三夹板进行修边。

修时将多余部分用锋利的刨子修好,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每次刨削要小,直到与龙骨架修合适为止,修好的边角应光滑顺直(最好用小螺机修边)。

   (3)厚夹板造型基层:

说明:

厚夹板造型基层结构一般分三层组装,其制作分选料、配料、修边、基层组装四道工序,选料、配料参照2.2.2条内容,修边参照(木龙骨或夹板龙骨三夹板基层)中②三合板基层修边内容。

   (4)基层组装:

为预防基层变形,应将基板中间一层两面错位双向锯板厚1/2深的变形缝,其间距200mm左右(如两面造型面积较大时,三层基板均作变形缝处理),变形缝完成后将表面灰尘和颗粒等全部清理干净。

然后按图纸尺寸进行组装,组装时将造型基板均匀刷白乳胶,用板厚2倍以上的枪钉固定,组装完成后应检查规格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方正,表面是否平整,如有偏差及时修正。

    d. 面层镶贴制作:

   

(1)基层面清理:

先将基层表面灰尘、胶迹、钉头和颗粒等全部清理干净,同时将饰面板背面的灰尘、颗粒等杂物清理干净。

若留有灰尘、颗粘(较大)会出现粘贴不牢,大颗粒会把面板顶起,而产生鼓包等现象,会严重影响饰面效果,因此一定要认真清理干净基层表面及面板背面。

   

(2)刨掩:

贴面板应将面板放在基层面上用铅笔准确划出两端短边外廓线,用刨子将多余部分刨削好,经对基层和面板清理干净后,将面板钉于基面上(其方法见(3)镶贴),用小螺机顺基层边角将多余部分进行修整,门套下部小螺机不到之处用扁铲(或刨刃),小心细致将肥边修好。

若工地没有螺机可按下列方法进行修边,将面板放在基层面上用铅笔准确划出外廓线,用刨子将多余部分进行修边,修边的刨刃要锋利,用力要均匀,每次刨削量要小。

修边时要非常严格细致,先两立面,后顶面,先短边,后长边,(预防缺口,毛刺,刨皮等现象),应随刨随与基层面比较,直到与基层板修合适为止,最后用砂纸和木方做成磨石形状的砂刨,轻轻刨磨两遍,修好的边角应光滑顺直。

(3)镶贴:

粘贴前经对基层及面板的清理检查后,用刷子或滚筒将胶均匀涂刷在基面被粘处或饰面板背丽,用F15蚊钉由中间向两边固定,钉距不大于30mm,固定时用手在饰面板上压按,使面板紧紧地粘贴在基面上,对变形较大的面板采用压条固定,粘贴后马上用干净棉丝或布将挤出胶液擦干净。

   (4)木饰收口:

木饰收口施工前,应对木线和收口实木条进行挑选,应注意木线色泽一致,薄厚均匀,光滑无坑,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对疤裂,腐朽,扭曲部分应剔除。

同时检查收口部位基面是否牢固,边角处是否光滑顺直,并检查其原因进行加固修正,需对接时,对口位置要避开人的视平线或置于室内不明显位置对接。

安装时饰线背面和基面要均匀刷白乳胶,用直钉顺木纹方向固定,钉距80-100mm,木楔处每处1-2直钉。

固定饰线应注意装修效果,水平位置高度小于1.6m时,钉钉位置应在饰线偏下部,高度大于1.7m时钉位应在饰线偏上部(并钉在园弧1/4处),钉位尽量避开视线。

饰线拼接应割成45°角,不准错位和离缝,拼口处光滑顺直。

圆弧收口时,背面开出一定间隔深度的槽,其槽深和间隔随园弧半径变化而确定,槽深间隔必须均匀,槽深不应大于木线厚度的2/5,间距不小于5mm。

收口时应随时清理胶液,不得留胶渍,做好的收口线应保证连贯、规整、协调。

   (5)加压:

门扇经检查方正、平整后,平放在平台上,摆放整齐,然后压上重物夏季3-4天,冬季4-6天。

2.2.4 门扇安装   

    a.先确定安装门扇所用五金件型号和安装位置。

对开门的裁口方向一般应以开启方向的左扇为盖口扇。

检查门套各部位尺寸是否与门扇尺寸吻合。

 b.将门扇靠在门套上划出相应尺寸线,若门扇较大,则应根据门套尺寸    将其部分刨去,第一次修刨后的门扇应以能塞入口内为宜,塞好后用木楔顶住临时固定,按门扇与留缝的宽度合适后,划第二次修刨线,进行第二次修刨,缝隙尺寸合格后,标出合页槽的位置(在距门扇上下两端让开门扇高度尺寸的1/10处,往里量出合页长度),同时应注意门套与门扇安装平整。

    c.剔开合页槽,首先应注意门及门套都要剔合页槽,决不能单开槽,以槽的深度来调整门扇安装后与门套的平整,剔开合页槽时应留线,不应开的过大,用事先作好的安装合页模卡,固定在合页的位置上,用小螺机开槽,开好的槽应边角顺直方正,槽底平整合适。

安装合页应先拧一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