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5345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3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练06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docx

专练06自然环境特征分析20题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二解析版

2020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

专练06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综合题20题

1.(基础)(2020·山西省高三零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奥兰治河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河流,发源于菜索托高原上德拉肯斯山脉,向西流经南非中部和南非与纳米比亚的边界后,注入大西洋,全长1860千米,流域面积102万多平方公里。

从河源至普里斯卡(A)为上游,普里斯卡至奥赫拉比斯(B)为中游,奥赫拉比斯以下为下游。

上游河源区为多雨区,支流众多,流量大,含沙量大,中下游除间歇性河外无支流汇入,水量极小,尤其冬季中下游河段常干枯见底。

奥兰治河东西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夏季最高气温从东向西上升,降水从东向西急剧减少,蒸发量自东向西急剧增加。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段。

下图为奥兰治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奥兰治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奥兰治河水系的分布特征。

(3)说明奥兰治河上游河源区多雨的主要原因。

(4)分析奧兰治河流城内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原因。

【答案】

(1)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中西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部较高,中西部较低,总体自东向西倾斜。

(2)总体自东向西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水系呈不对称分布(南侧支流多,北侧少);河道弯曲度大;河流落差大等。

(3)河源区东距印度洋较近,受东南信风影响显著;受东南沿海马达加斯暖流(或莫桑比克暖流)影响,增湿作用强;河源区海拔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易凝云致雨。

(4)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为热带沙漠景观;中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景观;东部河源区受山地高度影响,自然景观垂直差异较中西部显著。

【解析】【分析】

本题以奥兰治河为背景材料,考查流域的地形特征、河流的水系分布状况、河源的降水成因以及流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以及阐释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1)读图可知,奥兰治河流域的东部等高线密集,海拔大都在500米以上,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中西部等高线比较稀疏,地形以高原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奥兰治河自东向西流,因此可以判断地势东部较高,中西部较低,总体自东向西倾斜。

(2)读图可知,奥兰治河发源于西部高原山地,总体自东向西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南侧支流多,北侧少,水系呈不对称分布;地形复杂,起伏大,河道弯曲度大;河流落差大等。

(3)读图可知,奥兰治河的上游河源区东距印度洋较近,受东南信风影响显著,降水较多;东南沿海有马达加斯暖流(或莫桑比克暖流)流经,增湿作用强,带来充足的降水;上游河源区为山地地形,海拔较高,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易凝云致雨,多地形雨。

(4)奥兰治河流域西部受副高及本格拉寒流的影响,为干热的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热带沙漠景观;中东部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热带草原景观;东部河源区受山地高度影响,地形落差大,自然景观垂直差异较中西部显著。

2.(重点)(2020·江西省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是里海的主要水量来源,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均超过50%。

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

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图中甲湖)是里海东部的一个潟湖。

它被一条长约100km、最窄不到1km的沙石洲与里海主体分隔开,沙洲中部有一狭窄水道与里海相通。

湾内的水量随里海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含盐量高达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是里海的近30倍。

这里一直是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

为减缓里海水位下降,1980年苏联政府修建堤坝将海湾和里海隔开.引发一系列问题。

该堤坝现已被拆殷,里海湖水重新注入卡拉博加兹戈尔湾。

(1)说明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

(2)说出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水位的季节变化特点。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

(4)简述修建堤坝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和里海隔开引发的问题。

【答案】

(1)伏尔加河流域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补给主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冬季气温低,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径流量丰富。

(2)水位季节变化大;春季水位快速上升,夏季水位高;秋季水位降低,冬季水位低。

(3)里海为咸水湖,里海是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里海南部含盐量较高的湖水通过沙洲中部的狭窄水道补给卡拉博加兹戈尔湾);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该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全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海湾较封闭,与里海水体交换缓慢;沿岸无河流注入,盐度得不到稀释。

(4)里海水位上升;里海含盐量升高;里海周边地区的沿海低地被淹没;卡拉博加兹戈尔湾面积迅速萎缩;卡拉博加兹戈尔湾盐产量减少;湖床大面积裸露,引发沙尘暴(盐尘暴)。

【解析】【分析】

本题以里海和卡拉博加兹戈尔湾为背景,考查河湖水文特征、影响湖泊盐度的自然原因以及人为活动对湖泊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高的原因主要从流域气候特征和河流补给水源两方面进行作答。

伏尔加河流域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降雪不能及时消融,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少,河流补给水源以积雪融水为主。

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的积雪消融,径流量大。

夏秋雨水补给量较少,冬季寒冷,冰雪封冻,地下水补给量较小。

所以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最多,夏秋其次,冬季最少,所以春季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重高。

(2)由材料可知,卡拉博加兹戈尔湾的水源来自里海,里海的水位主要来自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春季径流量最大,里海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故卡拉博加兹戈尔湾的水位春季快速上升,夏季水位高,秋季水位回落,至冬季水位最低。

(3)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可从里海性质、区域气候特征、海湾封闭程度和沿岸河流等方面进行作答。

里海为咸水湖,材料显示里海是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最主要的补给来源;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沿岸无河流注入,盐度得不到稀释;该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全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海湾较封闭,与里海水体交换缓慢。

(4)堤坝将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和里海隔开后,卡拉博加兹戈尔湾无水源补给,导致海湾面积萎缩,盐产量减少,甚至湖床大面积裸露,成为沙尘暴的新沙源;里海湖水外泄减少,出现水位上升,含盐量升高,里海北侧沿岸洼地海拔低,会因里海水位上升被淹没。

3.(提升)(2020·山东省高三零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位于三个构造单元及多条深断裂的交会部位,周围高山环绕。

形成初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新构造运动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后又出现了尕海、耳海等子湖。

材料二滩坝砂体是滩砂和坝砂的总称,是受波浪影响在滨岸地区沉积形成的砂体类型。

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保存与否的地质命运。

青海湖存在多期成排滩坝,且分布面积大。

下图示意青海湖滩砂与坝砂的分布。

(1)简述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空间分布特点。

(2)据图中滩坝的分布位置判断青海湖区的主导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3)推断青海湖多期成排滩坝的形成与水位变化的内在关系。

【答案】

(1)滩砂和坝砂多分布于湖泊东岸(东南岸、东北岸);滩砂呈线状,分布面积大,坝砂呈点状,分布面积小;滩砂多分布在湖泊凹岸或湖岸线平缓地带,坝砂多分布在湖泊凸岸。

(4分,两点即可)

(2)偏西风(西北风)。

(2分)

波浪为滩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而波浪的动力来自于风力,滩坝多分布于湖泊东岸(东南岸、东北岸),推断主导风为偏西风(西北风)。

(2分)

(3)湖泊周围山地上升,气候由湿润转为半干旱,蒸发增强,水位间歇性下降;在每一次湖泊水位进入相对稳定期,滩砂和坝砂沉积,形成一期滩坝,多期成排滩坝是湖泊水位不断间歇性下降造成的。

(4分)

【解析】【分析】

(1)青海湖滩砂和坝砂的分布特点,需要依据图示从分布位置、分布面积等方面分析。

(2)结合材料信息,滩坝砂体受波浪影响形成,可推测波浪对滩坝砂体起到了搬运作用,而波浪的动力来自于风力,据此通过滩坝的分布位置判断风向。

(3)由“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决定了已形成滩坝保存与否的地质命运”可知,水位稳定期形成一期滩坝,水位不断下降,多期成排滩坝形成。

4.(易错)(2019·安徽省蚌埠二中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

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米,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粘土和粉质粘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

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

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

下图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

(2)描述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

(3)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

【答案】

(1)①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②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③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

(2)特征:

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理由:

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3)①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工业不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③组成冲积扇沉积物的,地下水量大且有利保存;④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广阔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解析】

(1)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应从地形、水量等角度分析。

据图可知,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且下游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

(2)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即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因此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3)影响城市的自然区位条件包括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

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工业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组成冲积扇沉积物的,地下水量大且有利保存;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广阔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

5.(基础)(2019·武进区礼嘉中学高三月考)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

【答案】

(1)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

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2)分布特点:

西南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

主要原因:

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③交通便利。

(3)有利:

地形平坦不利:

①沿途多沼泽;②跨越多条河流;③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

【解析】【分析】

试题考查聚落和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1)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可读出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地区,全年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多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2)结合图例可看出城市、村镇一般沿河和沿海分布;主要原因可从地形、交通、水源等方面来分析,沿河和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影响交通线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来分析;地形地质方面,结合图例可看出甲、乙两地之间地形平坦,是有利条件,但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多地震是不利条件;气候方面,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施工难度大;水文方面,沿途多沼泽,且需跨越多条河流是不利条件;植被方面,为雨林植被,植被茂密,不利于施工。

6.(提升)(2020·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盛行西北风,多大风天气。

海森楚鲁怪石城,分布着众多由花岗岩构成的低丘。

丘体的南坡发育有密密麻麻的岩穴,而西北坡却少有出现。

岩穴的内壁上有成分不同于花岗岩基岩的盐类物质。

岩穴曾一度被认为是由风力侵蚀而成(即“风蚀说”)。

随着科考的深入,发现该地岩穴的形成过程为:

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即“盐风化说”)。

(1)推断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季节性湖泊或季节性河流),并说明理由。

(2)与西北坡相比,分析该地花岗岩丘体东南坡岩穴发育较多的原因。

(3)列举该地岩穴“盐风化说”较“风蚀说”合理的依据。

(4)根据盐风化说,归纳形成花岗岩岩穴的自然环境特征。

【答案】

(1)季节性湖泊。

理由:

该地季节性湖泊封闭,盐度高,枯水期裸露的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物质。

(2)东南坡光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裂隙多发育。

(3)该地盛行西北风,而西北坡岩穴较东南少;岩穴内壁上有与花岗岩成分不同的盐类物质。

(4)周围存在含盐量高的水体;岩体裂隙发育;干湿季交替明显;蒸发旺盛。

【解析】【分析】

本大题以我国河西走廊地区海森楚鲁怪石城的岩穴地貌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盐类物质来源、岩穴分布的成因、岩穴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题中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根据题意提示,比较季节性湖泊和季节性河流的水体性质即可推断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

根据经纬度度位置判断,该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该地季节性湖泊封闭,水体盐份不能排泄,长期积累,因此盐度高,湖床易结晶析出盐物质,枯水期时湖床裸露,在风力作用下盐类物质可以到达岩穴地区;而季节性河流每年有淡水流经,盐类物质很难积累,产生盐类物质结晶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该地岩穴中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季节性湖泊。

(2)与西北坡相比,该地花岗岩丘体东南坡岩穴发育较多的原因应从裂隙和盐类物质沉积等方面进行分析。

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北坡为阴坡,东南坡为阳坡,东南坡比西北坡光照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因此东南坡白天温度更高,导致东南坡昼夜温差较大,物理风化作用东南坡比西北坡较强,出现的裂隙东南坡较多,容易形成岩穴;当地西北风强劲,携带盐类物质的西北风在东南坡风力减小,盐类物质容易在东南坡沉积,从而促进岩穴形成。

(3)该地岩穴“盐风化说”较“风蚀说”合理的依据可以从“盐风化说”合理依据和“风蚀说”不合理依据两方面进行列举。

从“风蚀说”不合理依据来看,如果“风蚀说”合理,当地盛行西北风,应该西北坡受到侵蚀的强度更大,而实际情况是西北坡岩穴较东南少;岩穴内壁上有与花岗岩成分不同的盐类物质,说明当地不是以侵蚀为主,应有沉积作用存在,说明“风蚀说”不合理。

从“盐风化说”合理依据来看,西北有大量盐湖盐滩,盐类物质容易在东南坡沉积,形成盐风化;当地日温差大,容易出现岩石裂隙,从而促进盐风化作用。

(4)形成花岗岩岩穴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根据材料信息表明的岩穴形成过程进行归纳。

材料信息表明,“盐风化说”认为,气流所携带的盐类物质在花岗岩表面沉积,后随雨水渗入裂隙中,水分蒸发导致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将岩体表层的矿物碎片撑裂而脱落,逐步形成岩穴。

因此该地区周围应存在含盐量高的水体,提供盐风化作用的盐类物质;当地岩体应有裂隙发育,有利于含盐液体渗入裂隙;当地应干湿季交替明显,湿季表层盐类物质随雨水溶解渗入裂隙,干季水分蒸发导致裂隙中盐类物质结晶析出,同时也容易导致产生季节性湖泊,提供盐类物质;当地蒸发旺盛,一是有利于当地湖泊形成盐类物质,二是有利于裂隙中水分蒸发盐类物质结晶。

7.(提升)(2020·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风,是海岸风沙地貌形成及演变的一个高能影响因子,也是研究波浪、海滩与沙丘交互作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平潭岛是中国海岸沙丘面积较大、类型较多和形态典型的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区域,也是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的理想区域。

其中,海岸沙席在平潭岛南部山岐宫最为典型,海岸沙席按其形态划分为沙席前缘、沙席中部及沙席后缘,海岸沙席后缘为人工种植的木麻黄防护林。

 

图a示意平潭岛海岸沙席观测样区位置,图b示意台风“麦德姆”登陆后(2014年9月8日)3条观测样线高程变化趋势。

 

 

(1)概括“麦德姆”登陆后海岸沙席形态的总体变化特点。

 

(2)分析“麦德姆”登陆后海岸沙席不同位置风力作用的差异。

(3)推断此处主要种植木麻黄树的原因。

 

(4)说明平潭岛成为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理想区域的原因。

【答案】

(1)海岸沙席形态在台风后表现为海岸沙席前缘高程降低、沙席中部高程变化相对较小、沙席后缘特别是接近木麻黄防护林地带高程明显升高,海岸沙席总体积也因接受来自岸线附近海滩的沙物质略有所增大

(2)台风登陆后向岸风在向陆推进过程中受逐步升高地势影响风速逐渐降低,尤其是受沙席后缘木麻黄防护林地的阻挡风速急剧下降,随之风力作用从海滩开始以侵蚀为主逐渐转变为侵蚀和堆积相对平衡以致到最后变为以堆积为主(3)木麻黄树耐盐碱,根系发达,抗风力强;成活率高,成本低;减弱台风风力,阻挡海沙向内陆侵入(4)平潭岛大风日数多、台风影响大;平潭岛是中国海岸沙丘面积较大、类型较多和形态典型的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区域,研究具有代表性;长期受交通条件等所限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使得平潭岛成为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的理想区域

【解析】

(1)由图b可知,海岸沙席形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高程变化和占地面积等方面。

(2)风力作用的差异主要受风力大小影响。

风力强劲,搬运作用强,风力较弱,沉积作用明显。

地形以及植被的阻挡会降低风速,因此乙地台风登陆后向岸风在向陆推进过程中受逐步升高地势影响风速逐渐降低,尤其是受沙席后缘木麻黄防护林地的阻挡风速急剧下降,随之风力作用从海滩开始以侵蚀为主逐渐转变为侵蚀和堆积相对平衡以致到最后变为以堆积为主。

(3)本题应结合木麻黄树的生长习性从当地自然环境考虑。

沿海地区土地盐碱化问题突出,材料显示当地多台风。

木麻黄树耐盐碱,根系发达,抗风力强;成活率高,成本低;减弱台风风力,阻挡海沙向内陆侵入。

(3)对台风响应研究理想区域应具备台风活动频繁、自然地理环境多特、人类活动影响小等特征。

材料“平潭岛是中国海岸沙丘面积较大、类型较多和形态典型的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区域,也是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的理想区域”显示平潭岛大风日数多、台风影响大;平潭岛是中国海岸沙丘面积较大、类型较多和形态典型的海岸风沙地貌分布区域,研究具有代表性;长期受交通条件等所限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使得平潭岛成为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对台风响应研究的理想区域。

8.(基础)(2019·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月考)左图中岛屿所在国家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

右图为左图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岛屿的地形特点。

(2)分析甲地气候特点及冬季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

(3)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

(1)低山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地。

(2)特点:

终年温和多雨;成因:

终年受海洋影响,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

(3)(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流量较丰富且稳定,河流落差大(短小湍急),水能丰富;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能源需求量大。

【解析】

(1)考查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判断依据。

据图可知,该地的等高线主要在200—500之间,说明地形类型为丘陵地区,且中间的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四周等高线数值低,海拔低。

(2)考查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根据气候资料,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气候特点为终年温和多雨,原因是终年受海洋影响,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

(3)考查水能开发的条件。

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流一般要符合落差大和水量丰等两个条件。

结合该岛屿的地形特点可知,河流的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河流的流量稳定;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9.(重点)(2019·定远县育才学校高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和日趋便捷的交通,使其成为新兴遊暑旅游城市。

(1)分析拉萨成为“日光城”的原因。

(2)说明拉萨7月降水的日均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你是否赞同拉萨市作为避暑旅游城市。

请表明态度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理由。

(4)根据地形特点、河流分布和大气环流角度,推断MN段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答案】

(1)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特点:

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

原因:

拉萨市位于河谷地区,夜晚气温比谷坡高;形成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3)赞同。

理由:

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

不赞同。

理由:

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4)分布特点:

降水由南向北递减;河谷及两岸地区比两侧其他地区降水多。

原因:

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河谷北上,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多地形雨。

【解析】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地形、纬度、天气等。

据图可知,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同时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因此太阳辐射强。

(2)据图中拉萨7月份降水总量日变化图可知,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

原因应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拉萨市位于河谷地区,夜晚气温比谷坡高,形成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

赞同应从海拔高,夏季凉爽;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空气清新;晴天多,阳光充足等角度分析。

不赞同应从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等方面分析。

(4)据图可知,MN河段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转弯处,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河谷北上,受地形抬升的影响,多地形雨。

因此降水由南向北递减,河谷及两岸地区降水多。

10.(易错)(2019·甘肃省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湖水清澈,终年不冻。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

(1)简述伊塞克湖地区的地势特点,并简述判断理由。

(2)说明图中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变化特点。

(3)分析伊塞克湖盐度较高的原因。

【答案】

(1)地势:

地势较高,东高西低(中间低,四周高);理由:

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湖泊(河流由四周注入湖泊)。

(2)补给类型:

高山冰雪融水。

水位变化特点:

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年际变化小。

(3)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夏季蒸发强烈;补给河流较少,无外流出口。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地势的判断、河流的补给及影响盐度的因素等知识点。

(1)地势特点主要是描述区域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图中没有等高线,判断依据是河流流向,河流是自高处流向地势低处。

读图可知,伊塞克湖地区四周河流自四周向中部流动,且东部河流多,说明东部高,西部低。

(2)根据经纬度判断,湖泊位于我国新疆地区,降水少,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高山冰雪融水水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融水量大,冬季融水量小甚至没有融水。

所以河流水量变化特点是水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

气候是区域多年稳定的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