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50139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docx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浙江科技厅

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对策研究

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寿剑刚赵新龙吴正光叶杭玲刘信郑亚莉夏昶祺

夏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工作存在“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评价机制不合理、人才发展机制不完善”等“四个不”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主体地位不够,突出表现在科技资源特别是优质科技资源尚还没有形成向企业集聚的态势。

因此,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是破解“四个不”问题的根结所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心任务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基本判断

基本判断是目前优质科技资源尚没有形成向企业明显集聚的态势。

这一判断是基于:

1.企业尚未形成创新的主体。

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确立了,自觉就会形成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的态势,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就形成了,创新型省份也自然就形成了。

2.科技人力资源布局主要分布在政府及周围,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

企业目前尚还缺乏承载高端科技人才的有效载体。

3.企业技术的外部依赖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从研发经费的执行和来源看,2011年我省613亿元R&D经费,来源于企业的539亿元,占88%,由企业执行的为502亿元,占82%,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执行存在明显的“倒挂”,表明企业研发活动存在外部依赖。

2010年美国企业的研发经费,61.6%来源于企业,70.3%由企业来执行。

我省企业研发经费的这种来源与执行倒挂的态势,可以作为衡量科技资源是否自觉向企业集聚重要统计依据。

(二)进步明显

从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创新资源在向企业集聚,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明显得到提高,企业的主体地位在逐步确立起来。

1.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得到壮大。

到2011年,我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43万人,企业R&D人员22万人年,较2005年分别增长118.9%和255.3%,年均增长13.9%和23.5%。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达到76.9%,企业R&D人员占全省R&D人员的比例达到82.6%。

2.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增长。

到2011年,我省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为502亿元,较2005年增长284.8%,年均增长25.2%。

工业企业R&D经费占全省R&D经费比重达到81.9%。

三是研发机构数量明显增加。

到2011年,我省企业研发机构数达到6781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为19.7%。

研发机构数较2005年增加3610家,增长113.8%。

3.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成倍增长。

到2011年,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8.5万件和5.9万件,分别为2005年的11.6倍和15.2倍,占全省职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比重分别达到84.5%和85.5%。

工业企业(含个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6万件和12万件,分别为2005年的3.9倍和6.6倍,占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比重分别达到91.2%和92.3%。

新产品研发活动明显加快。

到2011年,全省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1.23万亿元,是2005年的4倍。

全省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1%,较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长。

到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31万亿元,2005—2011年,年均增长19.3%,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6.0%高3.3个百分点。

4.创新环境明显改善。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明确,经过近年来的实践,这一观点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

二是科技资源向流动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

如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行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兼职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各种加强产学研相结合措施推行,企业获取科技资源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三)当前问题

当前的问题是优质的科技资源上海没有形成向企业集聚的态势。

1、企业仍然不是高层次优秀创新人才扎根的首选。

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大多首选去政府部门,其次是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

企业不仅缺乏高端的科技人才和创新精英,创新基础条件尚不足于吸引这些高端的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事业引人留人的机制尚未形成,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只是权宜之计,不仅会影响创新成本,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统计数据也表明企业高层次人才比例呈下降趋势。

2011年,尽管我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达到了43万人,但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却只有8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19.8%,较2005年降低了8个百分点。

在浙两院院士、特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院所。

2、企业缺乏高水平的研发机构。

我省企业研究机构规模偏小,层次偏低。

2011年,我省平均每个企业研发机构有人员34人,低于全国平均值58人;平均每个企业研发机构拥有仪器设备原价453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968万元。

目前,我省54家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全部布局在高校、院所。

我省17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中,只有46家布局在企业或有企业参与。

3、对外技术依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我省企业R&D经费支出中,外部经费支出比重逐年提高。

我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获取或技术研发多依靠高校院所。

2011年,我省企业R&D外部经费支出37.5亿元,是2005年的8.7倍;企业R&D外部经费支出占R&D经费比重较2005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

二、内在的原因分析

科技资源特别是优质科技资源没有自觉向企业集聚,有着内在的深层次原因。

有些是文化和观念上的影响,有些是发展基础的原因,有些是现行制度上的障碍,还有些是发展阶段所必然出现的问题。

概括起来,可以从历史、制度和阶段三个方面来探寻。

(一)历史原因

1、传统文化有悖于创新文化。

在封建社会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等级、权威、依顺、服从在传统文化中时常可见,根本没有企业和企业家的文化。

受传统文化影响,政府的管理容易形成包罗万象的模式,创新活动往往受“专家”或“权威”的摆布,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言权较低。

这样一些传统文化的糟粕在无形之中影响了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

2、计划经济年代不存在市场意义上的企业。

回头看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第一个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提出:

“我国统一的科学研究工作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地方研究机构四个方面组成的。

在这个系统中,科学院是学术领导核心,产业部门的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是两支主要力量,地方研究机构则是不可缺少的助手。

”企业并不承担创新研发任务。

直至90年代初,国家“八五”计划才提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部。

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是企业进步的源泉”。

直至“九五”规划才首次提出“要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情况,1991年我国科技活动经费中,企业才仅占了28%左右。

3、改革开放以来存在的多种发展红利阻碍了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企业从本质上讲是逐利的,偏向于投资回报率大、风险小、见效快的经济活动。

改革开放带来了各种红利,如制度红利、市场红利、劳动力红利、资源环境红利、政策红利、全球化红利等。

这些红利能够为企业带来见效明显的经济利益。

相对而言,创新活动难度高、时间长、投入大、风险大,对企业的吸引力很小。

因此,企业不愿意投入创新活动,也不需要集聚创新资源。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当企业适应了依靠这些红利来实现发展的模式之后,要转入创新驱动的模式,还需要艰难的转型。

(二)制度原因

1、市场竞争机制不充分。

市场竞争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与压力,竞争中的表现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与优胜劣汰。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市场竞争制度还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仍较强大。

政府资源配置在严格意义上应局限在公共领域以及市场失灵的领域,介入竞争领域配置公共资源,在一定意义上不仅影响市场公平竞争,也会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尚未建立。

如能源、环境成本等要素价格并不反映市场的稀缺程度,企业往往选择拼资源、低成本扩张的增长方式,而不是技术创新,抑制了企业对创新资源的需求。

三是产业垄断影响企业创新。

一些国有垄断企业凭借行业垄断地位就能获取超额利润,直接削弱了行业创新动力。

2、人事制度不完善。

人事管理制度与社会福利、医疗保障、资薪待遇等直接挂钩,引导了人力资源的流向。

先行的人事管理制度阻碍人才项企业集聚的重要原因。

一是人事编制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一般有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除少数国企的大多企业一般没有编制的概念。

进入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享有编制,没有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往往则是终身制,相当于终身都享有相应的社会福利政策,享受各种财政政策保障,包括固定的收入、医疗待遇、退休金等。

而企业的这种待遇均推向市场,存在风险。

这些体制障碍的存在,导致企业创新成本高、风险大,不利于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二是人员流动制度。

由于单向的人员流动制度,编制内人员流向企业比较容易,而企业人员进入编制内人员则非常困难,造成科技人员在就业选择时,优先考虑有编制的单位。

企业在这种被动地位下,迫于吸收二流的人才,要不就是高成本引进人才。

由于企业人员流动的随意性和频繁,导致企业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比较谨慎。

三是创新利益机制。

尽管在政策上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鼓励采取技术期权等,但在我省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健全、股份制企业改造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吸纳人才的企业并不多。

企业科技人员在开展创新活动过程中,由于评价和分配机制不完善,大多科技人员定位在“打工者”的角色,创新成果难以在分配过程中得到应有的体现,不仅影响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也是导致优质科技人力资源难以向企业流动的重要原因。

3、创新制度不健全。

创新资源流向与创新制度密切相关。

当前的创新制度不利于创新资源流向企业。

一是研发推动的模式不利于企业集聚创新资源。

当前,我省乃至全国的创新模式主要为研发推动模式,即很多科技成果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研发获得,然后通过成果转让、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方式到企业转化。

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创新成果的被动受让方。

需求拉动的创新模式还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

二是知识产权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

知识产权制度既是对创新的激励又是对创新的保护,对于引导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鼓励创造、支持发明的政策措施还不到位,知识产权意识仍然普遍偏弱,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够,企业维权成本过高,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知识产权“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还比较突出。

三是高校院所片面的论文导向评价机制影响接近市场的科研活动。

高校院所在科研评价时仍然存在片面的论文导向,直接导致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不紧密,以“实绩论英雄”的科技人才成长不健全等问题。

三是资本市场对创新的激励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资本市场是创新的发动机。

资本市场改变了几千年来人们创造和积累资本财富的模式,其强大的配置资源的功能与巨大的创富效应,极大地激发着企业创新。

微软、苹果等公司的成功都是通过资本市场激励企业创新的典范。

从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情况看,上市主要依据近几年的效益和成长情况,而不管企业是否创新,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机制。

缺失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激励,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动力就大打折扣。

四是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够健全。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发展时间还不长,开展创新活动的时间更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吸引优质科技资源进入。

(三)阶段原因

1、市场经济制度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

经过多年发展,“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已取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发展进入了深水区。

容易改革的已经基本完成,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往往是矛盾最尖锐、斗争最激烈的任务。

对于科技体制改革而言,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实现科技经济有效结合。

在这个阶段,必然是企业主体地位将确立但不巩固、科技资源流动最摇摆不定的阶段,优质科技资源更愿意沿袭固有的轨迹流动,也就是向高校、科研院所流动。

相信再过10到20年,当企业主体地位更加巩固,优质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的问题将不再是主要问题。

2、经济发展处于创新驱动起始阶段。

对于企业而言,原有的发展红利逐步削弱但仍然存在,原有的发展优势受到巨大压力但仍然没有新的优势可以替代,创新驱动的需求已经非常迫切但仍然没有明确的实现途径。

尽管投资驱动已经乏力、创新驱动已现苗头,是继续走熟悉的投资驱动老路、还是走陌生的创新驱动道路,企业仍然难以取舍。

对于科技资源特别是优质科技资源而言,是迎接创新驱动时代的到来而流向企业、还是稳扎稳打继续流向高校院所,也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万事开头难”,随着创新驱动路径逐渐明朗,无论是企业还是科技资源,其决策都将更加容易而清晰。

3、创新活动还处于模仿跟随阶段。

我省企业已经走过了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阶段,现在光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真正的新技术、新产品等将难以通过引进或模仿来实现,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但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只能跟随技术进步引领者开展有限的技术创新。

相对而言,这种跟随性的创新,方向更不明确,风险更大,容易误入歧途而遭遇失败。

由于优质科技资源比普通科技资源的选择余地更大,一般不愿意流向跟随创新的企业。

4、企业创新能力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分工,研发任务主要交由高校院所承担。

高校、科研院,特别是知名高校院所,均有几十年以上的创新积累,研发团队比较稳定、专业方向延续性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科研物质条件比较好。

相对而言,除少数大企业以外,我省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长期、持续的研发经历,缺乏创新积累。

而且,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逐利本质决定了其研发活动的短期性、功利性和肤浅性。

因此,企业集聚科技资源特别是优质科技资源的能力仍不如高校院所。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改变现状,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企业自身的努力必不可少,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配合也非常重要,还有社会力量,政府引导等。

在政府层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很多部门,有些问题短时期内还难以突破。

这里,就企业和高校院所提出了简单的建议,重点对政府科技主管部门提出一些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需要做什么?

1、着力改善技术创新条件。

通过技术创新条件的改善,提高集聚优质科技资源的能力。

一是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有条件的建设企业研究院。

二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紧跟技术发展需求,按销售收入一定的比例安排研发经费,并积极落实研发经费睡前扣除政策,降低创新成本。

三是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联盟等,加强产学研合作,弥补企业自身不足。

2、积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把激励创新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内容,通过机制创新集聚优质科技资源。

一是对创新贡献通过利益分配予以考虑,如建立相应的薪酬奖励、股权激励、职位晋升等制度。

二是建立有效的创新成果的保护和运用制度。

三是完善创新考核管理制度。

3、加快提高创新能力。

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创新活动集聚优质科技资源。

一是围绕市场需求,编制企业技术创新规划或技术创新路线图等,明确创新方向。

二是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技术创新项目。

三是加强企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稳定的企业技术创新团队。

(二)高校院所需要做什么?

1、建立健全合作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

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检测中心等要设法加大开放的力度,将将开放情况作为其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高校科研院所要完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谁管理谁收费、谁使用谁付费”的共享模式,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要注重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等服务。

2、建立健全面向需求的技术研发模式。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活动。

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鼓励一些应用型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走“让企业家、产业界出题,由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破题”的创新之路。

改革并落实好产学研结合的利益机制。

3、改革片面的论文导向科研评价方式。

加快改革目前以论文为主的科研评价模式,建立以产业化为导向、以绩效论英雄的评价标准。

4、改革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制度。

要适应自主创新的需要,培养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科技人才。

鼓励年轻科技人员去企业实习锻炼,落实好我省推进的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

(三)政府应当做什么?

1、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布局建设一批重点企业研究院。

规划建设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部署创新链,分期分批分步开展企业主导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在纯电动汽车、新能源装备、纺织印染装备、船舶、节能环保装备等制造产业领域,结合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依托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规划建设若干家研发人员300人以上、科研固定资产2亿元以上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

鼓励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引进或建设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由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牵头,编制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明确产业需攻关的重大课题项目,由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并给予持续支持,突破一批影响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完善科技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机制。

实施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

按照个人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在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组织一批35岁左右的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才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或根据企业需求,把专业对口的国外工程师、博士引进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再组织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年,最多6年。

在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工作期间,青年科技人才在原单位的待遇保持不变。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和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高校、科研院所,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支持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以青年科技人才为核心,培育建设一批省重点创新团队。

鼓励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

2、改革和调整科技计划组织方式,发挥财政科技资源的引导作用。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推行企业牵头或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申报重大专项项目。

集成相关政策资源实施科技项目,优先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加强项目的系统集成,优先支持有风险资本介入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优先支持国家和省创新型企业、建有企业研究院的企业申报的项目。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征集渠道。

鼓励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保荐科技项目。

鼓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设计推荐项目。

鼓励国家创新型示范试点企业主动设计推荐项目。

突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

鼓励各市县通过设立天使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初创型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

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向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把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服务标准、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作为业绩评价与后续支持的主要依据。

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优先安排项目给予支持。

3、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建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

加强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杠杆和增信作用,引导和鼓励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好处,一是可以以小搏大,进一步放大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作用;二是引导金融和创业资本投向科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环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可以有效地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近期可以推进的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和高新园区设立并扩大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发展。

2011年全省从事创投的机构有201家,管理的风险资本有405亿元,争取在新的发展阶段再有一个大发展,力争风险资本占GDP比例达到2%的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杭温湖甬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先行先试,总结并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科技金融结合工作在全省全面展开。

三是努力增加科技金融的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和科技型企业相对密集的区域设立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专注于服务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专营机构。

四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创新科技金融产品。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等业务和产品,支持各高新园区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和科技金融担保风险池,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充分发挥企业作用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

深化产学院合作。

发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作用,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引进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

鼓励企业与国外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合作研发,建立海外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及时掌握前沿技术发展的态势,把握国际市场动向。

通过科技援外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扩大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出口。

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的技术、人才、品牌等资源,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5、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推动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根据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各类高级技能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

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接受继续教育,参加研究工作或兼职教学。

引导高等学校学生参与企业创新实践。

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吸引博士毕业生到企业从事技术创新工作。

鼓励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吸引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践。

引导博士后和研究生工作站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鼓励企业和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

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等活动。

把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与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结合起来,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

协助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以实施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为重点,采取特殊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吸引海外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来我省创新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