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牛人经验整理教学内容.docx
《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牛人经验整理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牛人经验整理教学内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牛人经验整理教学内容
2009年结构工程师考试备考秘诀:
一、备考计划,是每个考试的前提,考生们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备考的时间做好考前复习,复习的最开始就是要通读整个的教材,大体了解一下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在自己脑中形成一个框架,接下来再同大纲相结合分出重点,难点,比如某科某章占几分,一定要统计出来,有重点的看,做到心中有数。
来源有二:
一为通过辅导班老师渠道,二为通过往年考题自己统计。
进行考前复习的系统规划。
二、不断的进行总结,备考过程中要养成经常总结这样的一个习惯,通过总结把每个小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这样以点到线,整本教材的知识点,最后都可串起来,方便记忆与理解。
三、尽可能多做题,有了前面对教材的充分掌握,大量的真题及模拟题也是让自己增长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试题,大家一定要通过试题总结出一些小的规律和技巧,但要注意的是,大家不能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而是应该按照考试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以让大家有亲身实战的感觉,也可以避免考试的时候犯一些忘记在答题卡上填涂答案这样一些低级错误。
再者,做完一套题之后,回过头来再看一遍,把每一道题所连接的知识点都过一遍,跟教材联系起来,总结出一些规律技巧,做到能够举一反三。
四、心态的调整,这看起来跟考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参加考试不光是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充分的准备,我们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考试,这就需要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过程去调整自己,使自己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心态,简单的方法,每天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的饮食就可以了。
五、最好能参加一个复习班,在自身认真复习的同时,再加上知名度较高的老师的指导会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这对于自己参加考试是有益而无害的。
六、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的话,尽可能布置一个模拟的考试环境,一般参加考试的人都会特别的烦燥,环境噪音较大,较早适应这种环境会对自己在真正的考场环境中有很大的帮助的。
2009年结构工程师考试阶段复习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荷载》、《混凝土》、《抗震》,应穿插学习,熟悉《规范》间的关联,对共性问题做总结;《高层》、《高耸》,加强结构体系受力分析能力培养,做典型结构的整体受力分析;《钢结构》、《砌体》,增加相关资料的阅读,如《设计手册》、《规范理解与应用》;《地基基础》、《桩基础》、《地基处理》;《木结构》、《桥梁》,以《规范》和典型例题为主,对每个单科都要学习《规范》与《教程》,并做相应练习题,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进度,但应保证每块分任务的按时完成。
第二阶段:
考试模拟题,每天一套,最后留一个星期总结,放松迎战。
我认为考试复习时“坚持到底”是取胜的关键。
同时计划的编排要符合个人的情况,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还要针对不足加强训练。
如:
进行做题速度的训练,这样会为在考试过程中赢得充足的时间的。
最后,在对《规范》熟练掌握的前提下,可以收集一些历年的考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试题规律。
对历年试题中出现的题型进行统计,分类统计出重点、难点,让自己在复习的过程中能有目的的进行。
总得来说:
全面掌握考试内容和规律,准确把握考试形势,才能在考试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尽管考试竞争很激烈,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但胜利属于有志者,坚持+努力=胜利
顺利通过一级结构考试的心得体会:
考结构一注和监理均一次高分通过,平时用功较多,但未吃二遍苦,因此总的说还是合算的。
以下是关键点:
1。
结构:
常用规范(混凝土,钢结构,砌体,地基,荷载)深入研读,其他规范如施工验收等浏览一下即可。
研读方式举例:
按规程某条文(主条文)中的公式可求出计算结果,此结果还须参见另一条文折减,考试时没有时间把这些参见条文弄全,极易答错,平时用功时可将参见条文记在主条文边。
监理:
“要览”深入读记,不能理解时看“教材”。
死记是记不住的,理解了才能记住。
2。
结构及监理:
力求高分,确保通过。
考试一年比一年难,一注为一票否决,没过就全费,来年还得花更多力气。
试比:
用120%的功确保通过-用100%的功冒来年又要用100%的功受二茬罪合计200%+难受丢面。
该采用何种战略?
3。
平时多作题。
书上的题做错的要用铅笔打上记号,回头可只作错题,不要将答案写在题上。
此条对监理很重要!
要作大题。
考题大部分人都会作,为何10~20%过?
因为80%的人会作,10~20%会作对。
作大题才能知道你会点对计算器吗?
荷载算掉了吗?
系数未乘结果折减没有?
结构工程师应试考试技巧心得:
因为一注考试是可以带规范的,那么我们应该在规范上多下工夫!
今年考试我买的全是新新的规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规范上要标注好多重要的东西,比如说那条规范的条文说明很重要,那你在这条上要加条文说明,表示条文说明很重要,比如用某个公式解题时那些参数是容易有陷阱的,那些参数是有限值,比如考构造要求,像对框架柱纵筋的要求是那几条规范,对框架梁箍筋有那几条要求,都要在规范大标题上写清,考场上时间紧,心理也紧张,我们把一些陷阱写到规范上,当我们查规范时一看红笔的标注我们就知道那条条文说明有内容,那条和那条可能连锁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考场下来什么都明白考场上却全掉进了陷阱。
考题分析每本规范的性质决定了出题的类型比如上午砼,钢结构,砌体结构中,钢结构出题一般题会很长,我们看好多练习的模拟题,同样40道题,钢结构要多几页,说明同样一分的题,钢结构审题所需要的时间要长,而且很多是力学的知识,那我们就应该有针对的做题,我的方法是先砼,后砌体,最后钢结构,因为同样6分钟的题,钢结构审题用的时间长,审题完了发现不会那不是浪费时间吗,而砼,砌体审题时间短,即使审完题发现不会做也不会占太多时间。
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砌体结构,砼结构,钢结构这三门的陷阱都比较集中,对比上下条规范就可以找到,而高层,抗震那就不行了,所以我们对高层特别是构造要求复习的时间要分配的多一些,还有砌体结构,砼结构,钢结构的条文说明能考的不多,条文说明大多是在高规中考,而基础大多有附录的内容善于总结有的人说,要看参考书,要看规范,还有条文说明,还要做题,那需要多少时间呀,其实仔细看当然要很多时间了,那看大纲就不需要了,好多人考试时不知道考的那儿的,找不到条文,那么如何找到条文就是我们要做的最关键的问题了,看框子不需要多少时间,一定要善于归纳总结来
结构工程师考试经验之阅卷八项注意
1。
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性。
对大多数人而言,考试时间相当紧张,一般是不够用的,那么考试做题时就需要保证一定的计算速度和正确性(按计算器);同时对考题要有所取舍,看了题目考虑2分钟后还没有思路的题可以暂时放下,往后继续做题。
考题难度的设置是随机的,也许越往后越简单呢。
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做没有把握的考题,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把握的题做不对,会做的题却没时间做的遗憾了。
2。
力学知识很重要,比较常见的是钢结构部分往往考的不是钢结构而是结构力学。
3。
对于砌体结构,高厚比是关键,重点在计算高度。
4。
复习应该计算、构造并重。
现在的考前辅导资料比较多,但往往注重计算而忽视构造。
而大多数人复习时也注重于计算而忽视构造,认为构造是“死”的,到时再翻规范就行了。
2004年的考试就出现了3道审图题。
也许考单条的构造不是很难,但给一个结构图来分析其中哪些符合规范,哪些不符合规范,对大多数人而言就不容易了,找不够或多了都是不得分的,而且要逐条说明理由。
在计算范例很多很全的今天,计算题太多的话容易被套用,所以构造题会比以往更多出现,而且多半是要校核、审图,不熟悉构造是不行的。
这也逐渐成为考试重点,所以复习时要特别注重构造。
5。
木结构的分不能丢。
即使要丢分,也应该留给真正有难度的考题。
木结构的内容相对简单,范围相对较窄,一般来说题目难度不大。
6。
桥梁部分对于搞建筑工程的人来说是有难度的,但几乎每年的桥梁都有1-2题是送分的,因为在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中几乎只有桥梁才会出现概念性的、套一个公式就搞定的题,这种分不拿就太可惜了。
7。
多做题很重要也很必要,题海战术虽然老套,但屡试不爽。
找往年的考题细细做一下,和考友们多讨论讨论,可以摸清出题组喜欢考的地方,也有助于正确理解、运用规范,还有就是熟悉考试难度,考点,提高计算速度、正确性。
总之,考注册是需要大量做题的,首选的当然是往年的考试真题。
8。
在对每种大结构复习的同时,相应的练习题就要同步跟上,用做题来熟悉规范,正确理解规范是最好的了,同时记忆也会比较深刻。
考试前半个月复习基本上应该结束,剩下的时间就是大量做题,查缺补漏,同时自己组织几次模拟考试,以感受和习惯考试时的氛围,提前进入临考状态。
结构工程师考试经验浅析
二、专业考试
1.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性。
对大多数人而言,考试时间相当紧张,一般是不够用的,那麽考试做题时就需要保证一定的计算速度和正确性(按计算器);同时对考题要有所取舍,看了题目考虑2分钟后还没有思路的题可以暂时放下,往后继续做题。
考题难度的设置是随机的,也许越往后越简单呢。
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做没有把握的考题,这样就不会出现没有把握的题做不对,会做的题却没时间做的遗憾了;
2.力学知识很重要,比较常见的是钢结构部分往往考的不是钢结构而是结构力学;
3.对于砌体结构,高厚比是关键。
为什么老考高厚比呢?
呵呵,重点在计算高度,规范上一句简单的话理解起来似乎没什么,但真正理解并正确运用可不容易,有时施岚青、孙芳垂、龚绍熙等专家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各执一词,那怎么办呢?
此时不要过于相信某位编注册辅导资料专家甚至某一个规范编制专家的说法,因为规范的出台往往是各个专家对自己观点妥协、让步的结果,而我们不是要按某个专家的理解去做,要依据规范才行。
做做往年的考题深刻了解出题专家对此的理解才是关键。
个人认为孙芳垂的观点比较接近出题组专家的观点,因为他以前就是主要出题的专家。
4.复习应该计算、构造并重。
现在的考前辅导资料比较多,但往往注重计算而忽视构造。
而大多数人复习时也注重于计算而忽视构造,认为构造是“死”的,到时再翻规范就行了。
于是2004年的考试就出现了3道审图题。
也许考单条的构造不是很难,但给一个结构图来分析其中哪些符合规范,哪些不符合规范对大多数人而言就不容易了,找不够或多了都是不得分的,而且要逐条说明理由。
在计算范例很多很全的今天,计算题太多得话容易被套用,所以构造题会比以往更多的出现;而且一注多半是要校核、审图的,不熟悉构造是不行的,这也逐渐为成为考试重点,复习时要注重构造;
5.木结构的分不能丢。
即使要丢分,也应该留给真正有难度的考题。
木结构的内容相对简单,范围相对较窄,一般来说题目难度不大。
千万不要客气,这种分一定要拿;
6.桥梁部分对于搞建筑工程的人来说是有难度的,但几乎每年的桥梁都有1-2题是送分的,因为在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中几乎只有桥梁才会出现概念性的、套一个公式就搞定的题,这种分不拿就太可惜了;
7.多做题很重要也很必要,题海战术虽然老套,但屡试不爽哦!
找往年的考题细细做一下,和考友们多讨论讨论,可以摸清出题组喜欢考的地方,也有助于正确理解、运用规范,还有就是熟悉考试难度,考点,提高计算速度、正确性。
总之,考注册是需要大量做题的,首选的当然是往年的考试真题;
8.在对每种大结构复习的同时,相应的练习题就要同步跟上,用做题来熟悉规范,正确理解规范是最好的了,同时记忆也会比较深刻。
考试前半个月复习基本上应该结束,剩下的时间就是大量做题,查缺补漏,同时自己组织几次模拟考试,以感受和习惯考试时的氛围,提前进入临考状态;
9.态度很重要,既然决定参加考试,那就要全身心投入,千万不可三心二意。
对于通过率不是太高的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一定要奋力拼搏;狭路相逢勇者胜啊!
10.注意休息和营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多的就不说了;其实,每个人有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并不需要按照某种模式进行。
但经常的自省、自查是很有必要的,在不同的时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学习方法,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参加一级注册工程师考试经验谈
参加一级考试纯属偶然,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图书馆借了本同济版的基础考试教程翻了翻,还没看完就稀里糊涂参加考试,不想还过了(2002年),这才有了考专业的计划。
2003年工作太忙没考,今年一级专业57分,上午25分,下午32。
复习是从今年4月开始的,陆陆续续看了几本书,推荐三本书:
一是中国建工的《规范理解与应用》,二是施老的指南,三是孙老的教程,当然规范是少不了的。
前几个月主要是看规范和《规范理解与应用》;7月开始做题,即施老的指南,注意施老的书中的题目要做一遍,光看没用,大概用了二个月的时间;8月中下旬开始再看一遍规范,同时做孙老书上的题目,孙老的书我没看,觉得太啰嗦。
孙老的题目不错,主要作用是提高做题的熟练程度。
总结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
1。
看书、做题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规范上圈圈点点的东西越多越好,但注意别太乱,否则考试时反而会搞混。
上面推荐的三本书最好都能读完,实在没时间,孙老的书可以不要。
2。
做题很重要,但也不一定要题海战术,施老的题很有用。
做题的目的要明确:
做题是为了加强理解规范,个人认为施老和孙老的题足已。
3。
8本主要规范(钢筋混凝土、钢结构、地基基础、砌体、高规、木结构、抗震、荷载)要熟练,大纲规定的内容都要仔细阅读。
其他规范考前一个月再看都来得
及。
4。
最好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中断的时间不要太长(如10天以上)。
5。
第一次参加专业考试的,最好参加培训,我今年参加了省里的培训班,收获虽然不大,但熟悉了考试方式.至于施老的班,个人认为如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复习,不参加也可以;如时间有限,可考虑参加施老的集中学习,但去北京之前,最好已看完一遍规范,光靠上施老的班就能通过,估计可能性不大。
6。
考试做题的顺序建议为:
上午:
砌体——钢结构——混凝土;下午按卷面顺序即可。
今年上午我先是按卷面顺序做,不想混凝土部分差不多花了二个小时,后面钢结构第一题题目一看好长,赶紧先去做砌体。
做完砌体后再反过来做钢结构,认真一看钢结构考题并不难,但时间不够只做了一半,可惜,要不然还可多得几分。
以上是个人的考试经验总结,仅供参考。
浅谈复习10天通过二注结构考试经验
复习资料买了三本:
施老的一、二注册结构考试指南,缩印版的规范汇编,大连理工出版的杨伟车主编的模拟试题。
1、复习主线:
杨伟军的模拟试题,每天花14个小时做一套试卷,对着答案,翻着施老的书,然后在规范上找到相应条的复习。
(二注桥梁,高耸可以不看)
2、在缩印版的规范上的侧面,每本规范做个标记,在考试时可以一次翻到要找的规范,这样做可以在考场上节约时间,(买缩印版的规范省点钱),有钱的还是买标准版的好啊。
3、要有良好的考试心态,要做到力争每一分,我上午只得了20分,下午最后半个小时的时候做了10来个题,题后只写了规范条文,结果也得了分,总结考试时计算题要放到后面来做,先做概念题。
文,在规范的条文上做些笔记,每做一套试卷相当于一次全面的复习,10天做10套试卷,相当于做了10遍全面。
时间是足够了,我去年脱产40天,也不是完全脱产,只是不接项目,但是还照常上下班,审核图纸。
考了60分。
我的建议是你最熟悉的最先复习,最生的最后复习,至少要复习2轮。
第一轮要细,第二轮要快。
这样的好处是保证你最陌生的是你最后复习的,比如桥木结构钢结构(对我而言)。
如果你只复习一轮,你做题目就会发现,都很熟悉,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翻规范半天才能找到考点在哪。
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题是帮你理解规范的,施的书首先要读厚,要举一反三,第2轮的时候看施书就非常快了,这是读薄的过程。
上考场的时候基本就不需要施的书了,融会在规范当中了。
再者,考试的时候是没时间翻施的书的,一道题就6分钟,还要涂卡。
看到题目要形成条件反射,脑子里面马上反应考点在哪?
在规范什么地方?
这样你才有可能把题目做完。
我要强调一点:
一切以规范为主。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帮助你理解规范,运用规范的。
我的分数不算高,但是相对我的复习时间,效率算是非常高了。
我每天上下班在车上的时候都会思考我该怎么样复习,怎样才能发挥最高的效率。
要有计划,具体到每天,要自己最熟悉的科目到最不熟悉的,自己把握,主要是施书,我就只看了施的书。
典型题目都做了一便,规范仔细读了,题目做完后再总结下解题方法以及有可能出现的陷阱。
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比如抗震等级的判别,施的书没总结,但是有不少例题。
做完后可以思考,遇到一个建筑要判断抗震等级,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写在规范的空白处。
我只是举个例子,我复习的方法就是这样的。
如果我没总结抗震等级,去年那个高层的大题我的抗震等级就判断错了,后面株连几道题。
第2轮复习我认为是最关键的。
考试还有20天不到的时候我到书店去买规范的合定本,结果没卖的了。
我随手拿起了30天冲刺翻了一下,一看没头绪,再随手翻一下,一看,又没头绪,连翻了几次都是这样,会做的题目反应也比较迟钝。
当时给了我很大打击,很是灰心。
回家的路上我苦苦思考剩下的时间该怎么复习。
回想几年的考题,并没有重点,没有每年必考的东西,非常的散。
唯一不变的是所有的题目都没超出规范。
这句话非常重要,它直接指导我后面复习的方向:
回到规范上来。
去年考完的时候,OKOK上哀叹一片说题目才偏,避开施书。
但是我做的很顺手,我也只用了施书。
考完后,大家都醒悟了:
规范才是设计之本,打题海战术是不行的。
可惜我复习的时候广大考友大都打题海战术的,做完了施书和徐书还有30天冲刺和杨伟军的书。
OKOK上有人做了5000多题没考过的。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1、要有详细的计划,具体到每天。
2、至少2轮的复习。
3、以规范为主,要会总结,归纳,思考,不仅仅是看了就完了,要比较,融会贯通
大家说说自己考试的经历和感想我来谈谈考试感想。
本人93年毕业,先干施工,现在甲方,未在设计院干过。
因此一注考试对我来说难度非常大。
可以说基本凭的是当年在大学里的底子(幸好我在大学里学得还比较扎实)。
98年考基础通过,分数还不错,175分。
当时还比较年轻,28岁,记忆力较好,精力也比较旺盛,再加上考基础的那年工作不忙,复习了半年的时间,因此一次通过。
后来想着什么时候把专业也过了,但听说专业考试的难度比基础大的多,再加上别的原因,一直未报考。
04年考监理通过,05年考建造师通过(顺便说一句,这两种考试比一注专业要简单很多,不在同一级别上)。
这时再想着把一注专业也过了,于是06年报考(这时我已经36岁了)。
当时买了施岚青的书作为主要复习用书,后来又陆续买了杨伟军的模拟试题和徐建的应试题解作为做题用。
从06年春节过后开始复习,至9月考试,总共复习了7个月时间。
复习以施书为主,结合规范,做杨书和徐书的题,施书上的例题也做。
当时工作较忙,白天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看书做题受到很大干扰,但也没办法,咬牙忍受。
晚上回家从七点半开始复习直到十二点,这段时间效率较高。
当时心气比较高,心想自己付出这么多心血,应该一次通过。
至考试前,施书结合规范看了一遍,里面的例题也基本做了一遍。
杨书的题目全做了(这里要说一下,这是一本很烂的书,就是把历年的考试题目打乱重新编排,而且答案错误很多,对于备考基本没什么作用,建议以后要考的同仁们最好不要买),徐书买得较晚,题目没能做完,有选择性的做了一部分,大约为全书题目的三分之一多。
当时参加考试的时候信心是很足的。
但只考了45分,未能通过。
当时非常沮丧和难过,觉得自己白白付出了这么多心血,有些怨天尤人,怪题目出得太偏。
后来心情慢慢平复,总结失败原因,还是自己复习当中不全面,对规范理解不深刻,有薄弱环节。
而一注专业考试考点非常多,规范当中随处可考。
再加上自己未从事过设计工作,一次考不过也很正常。
于是07年从头来过。
这次复习以规范为主,结合施书(因施书已复习过一遍,此次主要对未充分理解处加强),买了赵赤云的模拟试题全部做了一遍,再将徐建书中未做的题目又做了一部分,但还是没全做完。
杨伟军的书扔在一边。
07年又复习了6个月。
这次考了62分,终于通过了。
查成绩看到自己考分时,心里真是痛快,自己两年的心血终于有了回报。
一注专业考试对我来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这好比是一场毅力、恒心、精力和耐力的艰苦考验。
所幸的是我挺过来了。
我写出自己的考试历程,丝毫没有炫耀的意思。
我知道还有很多比我付出更多的人(可能还有一些牛人,一注专业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想说出来,希望对那些后来人能有所帮助。
关于复习用书和复习方法及技巧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者说过很多了,不再重复,只是再次提醒一句,不要买杨伟军的模拟试题,它只会误人子弟。
感谢这个论坛,因为在我考一注的过程当中,在这里得到了很多复习资料和分享了别人的考试经验,尤其是我在这里得到了信心和勇气,我在这里得到了精神上的支撑。
最后,以《应试通则》中的话与那些将要参加一注考试的同仁们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报。
祝大家成功!
关于参加注册结构师考试的经验总结:
本人工作第一年将基础课考出,这个应该算是没难度的,尤其是刚毕业的时候,基本不用怎么复习,熟悉一下题型题量即可。
第二年开始参加转业考试,第一次考也没有必过的打算,况且当时对结构设计的认识尚浅,很多知识不系统,不全面,就拿着施的书从开头开始看,然后把常用的规范随意的翻翻看,到考试的时候,施的书大概看了一半,也没有做任何的模拟题什么的,临考试前好像找同事复印了历年真题看了看,,就匆匆上考场了,,考试的时候发现会做得题目不多,主要是不熟,而且像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经典的给内力要求进行截面设计的题目,也因为没有做过练习,自以为会做却在考场上没做出,,还有计算箍筋也十分不熟练,平时设计都是电算,考试时非常吃力。
钢结构题目直接没有什么概念,题目讲的位置都没有明白,导致全部放弃。
做得比较好的算是地基础了,应该是平时涉及的比较多的缘故吧。
结果这年2007据说题目很简单的情况下以44分惜败。
2008年,工作的第三年,拿着30天冲刺开始做题了,今年几乎没有什么太多的时间来复习,工作比07年忙,但是也自己抽空几乎每个单元的题目都作了40道(也就是每个单元冲刺了1天),然后把07年的真题看了2遍,就这样上考场了,
现在总结一下,犯了以下错误:
1,做练习题的时候没有用自己最熟悉的单行本规范,而用了合订本。
本来如果你对所有规范都有相当的熟悉程度的话,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我对所考的众多规范只有基本的几本比较熟悉,而且熟悉的是单行本,结果导致今年考试的时候我延续做练习的时候得方法查合订本规范,有2道地基础的题目查错,还有2道地基础的题目做错,失误1。
2,考试的时候没有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而是按照题目的顺序!
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考前没有真题模拟就对这个时间的概念没有重视,上午考试的时候才发现,2个半小时才做了18题,当时那个就慌了,后来虽然临时调整将后面的作了一部分,但最终还是有7道题没做,,至少有3道是相当简单的墙梁题目!
!
失误2!
!
上述2个错误导致我至少有5道题目会做而没做或者做错!
降低了通过的概率,不过刚才估分可能在50分左右,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是能通过呢,bless!
!
总的来说,专业考试其实并不难,要做到以下几点就有把握能通过:
1,熟悉考纲中列出的规范,看书的效果实践证明不如做题,做完再看1-2遍书,相当有效!
!
2,拿30天冲刺当题集,施的书当辅导教材,如果能把30天冲刺做完,再适当的复习一下这些题目,作的时候再加上速度练习,基本上无忧!
3,选好考场用书,平时练习时就完全按照考场环境模拟。
4,针对自己情况安排考试做题顺序!
希望对后来者有所借鉴!
2007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后备考经验总结因为一注考试是可以带规范的,那么我们应该在规范上多下工夫!
今年考试我买的全是新新的规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规范上要标注好多重要的东西,比如说那条规范的条文说明很重要,那你在这条上要加条文说明,表示条文说明很重要,比如用某个公式解题时那些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