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4.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44613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题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练习题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练习题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练习题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练习题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练习题4.docx

《练习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题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练习题4.docx

练习题4

1、当工件需要在一次装夹下进行钻-扩-铰孔时,应选用()。

A.特殊钻套B.快换钻套C.可换钻套D.固定钻套

2、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传动。

A等速B升速C降速D变速

3、斜楔的斜角α满足()条件,斜楔能自锁。

A.

B.

C.任意角度

4、双支承镗模的镗刀杆与机床主轴必须采用()

A.浮动连接B刚性连接C弹性连接

5、车床主轴的轴向窜动将不会影响()的加工精度。

A端面B螺纹C倒角D外圆

6、常用的夹紧机构中,自锁性能最可靠的是(    )。

   

A.斜楔    B.螺旋    C.偏心    D.定心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夹紧时不能改变工件定位的位置B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定位元件支承范围内

C工件必须夹紧牢固,这样可以实现准确定位D夹紧力应朝向主要限位基面

8.薄壁套筒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以外圆定位车内孔,加工后发现孔有较大圆度误差,其主要原因是(   )。

A.工件夹紧变形  B.工件热变形   C.刀具受力变形    D.刀具热变形

9、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称为加工误差。

A一致性B偏离值C符合程度

10、高精度或形状复杂的箱体在粗加工之后还要安排一次(),以消除粗加工的残余应力。

A淬火B调质C正火D人工时效

11、为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为粗基准

A加工面B非加工面C重要表面D已加工表面

12、调整跟刀架时,应综合运用手感、耳听、目测等方法控制支撑爪,使其轻轻接触到()A.顶尖B.机床C.刀架D.工件

13、下列加工内容中应尽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的加工是()

A.有同轴度要求的内外圆柱面B.几何形状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柱面

C.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内外圆柱面D.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柱面

14、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自由度的个数为()

A.3B.4C.5D.6

15、加工有色金属的外圆表面,精度IT6,宜选择加工路线()

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C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车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精密磨

16、自为基准是以加工面本身作为精基准,多用于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中,这是由于()。

A.能保证加工面的余量小而均匀B.能保证加工面的形状和位置精度

C.符合基准重合D.符合基准统一

17、若采用基准不重合方案,必须满足()条件。

A本道工序的加工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总和大于设计尺寸B的公差

B本道工序的加工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总和小于设计尺寸B的公差

C本道工序的加工误差不超过设计尺寸B的公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总和

D本道工序的加工误差大于设计尺寸B的公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总和

18、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基准。

A.装配B.测量C.定位D.工序

19、关于定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完全定位是六个自由度都限制B不完全定位是正确的定位形式

C欠定位在特殊情况下是允许的D有的情况下,过定位是允许的

20、规定产品或零件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称为()

A工艺过程B工艺规程C生产规程D工艺系统

21、基准统一原则是针对()

A.一道工序主要加工要求而言B.最后一道工序加工面而言

C.整个工艺过程而言D.视具体情况而定

22.材料为20CnMnTi,6~7级精度的齿轮渗碳淬火后,齿形精加工的方法是:

()

A.剃齿;B.滚齿;C.珩齿;D.磨齿

23.已加工表面质量是指()

A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B加工硬化C表面粗糙度D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1.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称为()

A.基准统一原则B.互为基准原则C.基准重合原则D.自为基准原则

2.如果加工尺寸200mm,加工精度IT7,下列半精加工余量中()相对更为合理。

A.10mmB.0.5mmC.0.01mmD.0.005mm

3.对既要铣面又要镗孔的零件()

A先镗孔后铣面B先铣面后镗孔C同时进行

4.大平面限制()个自由度

A.三B.两C.一D.四

5.淬火的主要目的()

A消除组织的不均匀B消除残余应力C提高材料硬度

6.在加工中,用来定位的基准称为()基准。

A.装配B.测量C.定位D.工序

7.欠定位在()允许的

A.特殊情况下B.一般条件下C.绝对不

8、选择加工路线。

加工需淬硬的外圆表面,精度IT7,()

A粗车—半精车—精车B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C粗车—半精车—精车—金刚车D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精密磨

9、细长轴加工采用()装夹方案。

A两中心孔定位B一夹一顶C一夹一托D两外圆面

10、定位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

11、阶梯直径相差较大的轴类零件的毛坯宜为()

A铸件B锻件C棒料D焊接件

12、正火可消除组织的不均匀,改善金属可切削性能,一般安排在()

A机械加工之前B粗加工之后C半精加工之后D精加工之前

13、轴承制造业属于()生产类型。

A.单件生产B.成批生产C.大量生产D.不一定

14、镗削加工适宜于加工()零件

A.轴类B套类C箱体类D机座类

15、重型零件在加工时应()

A.少划分加工阶段B.多划分加工阶段C.增加光整加工阶段

16.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尺寸、形状和位置所依据的基准,称为()

A.工序基准B.定位基准

C.测量基准D.装配基准

1、在工件毛坯上增加工艺凸耳的目的是提高工件的刚度。

()

2、轴类零件采用两中心孔定位,符合基准重合原则。

()

3、工件被夹紧后,其位置不能动,因此所有自由度都被限制了。

()

4、加工总余量等于各工序余量之和(√)

5、工序分散原则有利于保证各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

6、定位元件限制自由度数少于6个,就不会发生过定位。

()

7.机械制造工艺是指各种机械制造的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

8、一个尺寸方向上的粗基准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而精基准则不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

9、调质工序一般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

10、为保证重要表面的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

1、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其他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

工艺过程又可分为:

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等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只研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2、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是工艺过程的技术文件。

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时定额以及所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等。

3、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机床设备)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它是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小单元。

1、经济精度:

指在正常的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和工艺装备,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六点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原理是指工件在空间具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y、z三个直角坐标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

因此,要完全确定工件的位置,就必须限制这六个自由度,通常用定位元件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3、零件结构工艺性: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制造该零件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也是评价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

4、时间定额:

也称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组织模式下,按照产品工艺工序加工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准备时间、休息时间与生理时间的总和。

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

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

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布置工作地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组成。

1、何谓误差复映现象?

采取哪些措施减轻这一现象提高加工精度?

在待加工表面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表面也必然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

这就是误差复映现象。

减少复映误差的措施1走刀次数(或工步次数)愈多,总的误差愈小,零件的形状精度愈高,对于轴类零件则是径向截面的形状精度愈高。

2系统刚度愈好,加工精度愈高。

2、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说明单件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

1)加工对象:

没有互换性

2)毛坯制造方法及精度

精度低

3)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通用机床、通用夹具、一般刀具和万能量具

4)操作工人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5)生产率及加工成本

生产率低加工成本高

3、如何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

(1)提高主轴部件的制造精度。

首先应提高轴承的回转精度,如选用高精度的滚动轴承,或采用高精度的多油楔动压轴承和静压轴承。

其次是提高箱体支承孔、主轴轴颈和与轴承相配合零件的有关表面的机械加工精度。

此外,还可在装配时先测出滚动轴承及主轴锥孔的径向圆跳动,然后调节径向圆跳动的方位,使误差相互补偿或抵消,以减少轴承误差对主轴回转精度的影响。

(2)对滚动轴承进行预紧。

对滚动轴承适当预紧可以消除间隙,甚至产生微量过盈,由于轴承内外圈和滚动体弹性变形的相互制约,既增加了轴承刚度,又对轴承内外圈滚道和滚动体的误差起均化作用,因而可提高主轴的回转精度。

(3)使主轴的回转误差不反映到工件上。

直接保证工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回转精度而不依赖于主轴,是保证工件形状精度的最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外圆柱面时,为避免工件头架主轴回转误差的影响,上件采用两个固定顶尖支承,丰轴只起传动作用,工件的州转精度完全取决于顶尖和中心孔的形状误差和同轴度误差,提高顶尖和中心孔的精度要比提高主轴部件的精度容易且经济得多。

又如,在镗床上机械加工箱体类零件上的孔时,可采用前、后导向套的镗模,刀杆与主轴浮动连接,所以刀杆的回转精度与机床主轴回转精度也无关,仅由刀杆和导套的配合质量决定。

4、试述工序集中特点。

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多。

与之对应的是工序分散。

工序集中有以下特点:

(1)采用高效率专用设备和工艺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2)减少了设备的数量,相应地也减少了操作工人和生产面积。

(3)减少了工序的装夹次数。

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可加工多个表面,有利于保证这些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减少装夹次数,也可减少装夹所造成的误差。

(4)减少工序数目,缩短了工艺路线,也简化了生产计划和组织工作。

(5)缩短了加工时间,减少了运输工作量,因而缩短了生产周期。

(6)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较复杂,生产准备周期长,更换产品较困难。

5、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确定加工余量方法?

加工前(或毛坯)的表面质量(表面缺陷层深度H和表面粗糙度)

⑴铸件的冷硬、气孔和夹渣层,锻件和热处理件的氧化皮、脱碳层、表面裂纹等表面缺陷层,以及切削加工后的残余应力层

⑵前工序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

前工序的尺寸公差Ta

⑴前工序加工后的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其总和不超过前工序的尺寸公差Ta

⑵当加工一批零件时,若不考虑其他误差,本工序的加工余量不应小于Ta

前工序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如直线度、同轴度、垂直度公差等)ρa

⑴前工序加工后产生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两者之和一般小于前工序的形状和位置公差

⑵当不考虑其他误差的存在,本工序的加工余量不应小于ρa

⑶当存在两种以上形状与位置误差时,其总误差为各误差的向量和

本工序加工时的安装误差εa

安装误差等于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的向量和

1、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大批大量生产时其工艺特征。

1)加工对象:

有互换性

2)毛坯制造方法及精度

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

3)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广泛采用专用机床和自动机床、专用夹具、专用刀具及量具

4)操作工人技术水平:

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

5)生产率及加工成本

生产率高加工成本低

2、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和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哪一项要求较高?

为什么?

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较高

误差敏感方向,

所谓误差敏感方向就是通过刀刃的加工表面法线方向,在此方向上原始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3、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确定加工余量方法?

同上

4、简述工序集中特点。

同上

5、使用锥度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如果是圆台,则为上、下两底圆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值。

1、在一平面钻直径D×长度L为Φ20×60mm通孔,切削速度Vc=0.25m/s,每齿进给量fz=0.0.06mm/z,切入长度L1=2mm,切出长度L2=5mm,试计算基本时间Tb=?

n=(1000*v*60)/(3.14*20)=477.7r/min

总行程:

L1=60+2+5=67

进给速度:

Vf=0.06*2*n=57.3mm/min

Tb=L1/Vf=1.17min

2.图为一齿轮内孔简图,孔径

mm,键槽深度为

mm。

齿轮内孔与键槽加工工艺过程如下:

精镗内孔至尺寸

mm;

插键槽至尺寸A;

热处理,淬火;

磨内孔至尺寸

,同时保证键槽深度

mm。

若不计磨孔与镗孔的同轴度误差,试用极值法计算插键槽工序的尺寸A及其公差?

90.3+0.1825+0.035

3.如图所示,已知工件外径

mm,内孔直径

mm,用V形块定位在内孔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

mm。

若不计内孔和外径的同轴度误差,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并分析定位质量。

Dw=0.005可行

1、在一平面钻直径D×长度L为Φ10×50mm通孔,切削速度Vc=0.15m/s,进给量f=0.17mm/r,切入长度L1=3mm,切出长度L2=2mm,试计算基本时间Tb=?

n=(1000*v*60)/(3.14*10)=286.6r/min

总行程:

L1=50+2+3=55

进给速度:

Vf=0.17*n=48.7mm/min

Tb=L1/Vf=1.13min

2、如下图所示,在尺寸

mm和

mm加工后,用工件端面E定位来钻孔,保证尺寸

mm。

画出尺寸链图,指出尺寸链中的增环,减环和封闭环,并用极值法求工序尺寸A及其公差和上下偏差。

同三

3、如图所示,已知工件小径

mm,大径

用V形块定位工件小径铣键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

mm。

求此工序的定位误差,并分析其定位质量。

0.05<0.2可行·

4图所示为齿轮孔的局部图,设计尺寸是:

mm需淬硬,键槽尺寸深度为

mm。

孔和键槽的加工顺序是:

1)镗孔至

mm。

2)插键槽,工序尺寸为A。

3)淬火热处理。

4)磨内孔至

mm,同时保证

mm(假设磨孔和镗孔时的同轴度误差很小,可忽略)。

试求插键槽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45.8+0.275+0.05

5在轴上铣一键槽,工件的定位方案如图所示,试求尺寸A的定位误差。

解:

(1)求A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由定位方案可知,基准不重合误差等于零,即0j。

(2)求A基准位移误差:

1)求工件外圆尺寸变化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由V型块定位误差可知:

工件外圆尺寸变化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0.354

2)尺寸10的变化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由于V型块角度为45度,尺寸10的变化所引起的基准位移误差为:

0.3(3)尺寸A的定位误差为:

0.654

铣平面定位方案

6加工图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0.1)mm。

由于该尺寸不便测量,只好通过测量尺寸L来间接保证。

试求测量尺寸L及其上、下偏差?

6-0.01-0.05

7在车床上加工一批轴的外圆,加工后经测量分别有如图4所示的鞍形形状误差,试分析可能产生上述形状误差的主要原因。

图鞍形加工误差

解:

(1)车床纵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

(2)刀具线性磨损;

(3)车床纵导轨与工件回转轴线在水平面内不平行;

(4)误差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