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4292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x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

 

9轨道

9.1一般规定

9.1.1正线及到发线轨道应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9.1.2正线应根据线路速度等级和线下工程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选择轨道结构类型,轨道结构宜采用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应集中成段铺设,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之间应设置轨道结构过渡段。

9.1.3无砟轨道的结构型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

同一线路可采用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同一型式的无砟轨道结构宜集中铺设。

9.1.4轨道结构部件及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

9.1.5无砟轨道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小于60年。

9.1.6轨道结构设计应考虑减振降噪要求。

9.1.7轨道结构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排水系统。

严寒地区排水设计应考虑防冻措施。

9.2钢轨及配件

9.2.1正线轨道应采用100m定尺长的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质量应符合相应速度等级的钢轨相关要求。

9.2.2有砟轨道采用与轨枕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60±10kN/mm。

9.2.3无砟轨道采用与轨道板或双块式轨枕相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25±5kN/mm。

9.3轨道铺设精度(静态)

9.3.1正线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1-1、9.3.1-2和9.3.1-3的规定。

 

表9.3.1-1有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备注

1

轨距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1500

变化率

2

轨向

2mm

弦长10m

2mm/5m

10mm/150m

基线长30m

基线长300m

3

高低

2mm

弦长10m

2mm/5m

10mm/150m

基线长30m

基线长300m

4

水平

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5

扭曲

2mm

基长3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6

与设计高程偏差

10mm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mm

表9.3.1-2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序号

项目

容许偏差

备注

1

轨距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1500

变化率

2

轨向

2mm

弦长10m

2mm/测点间距8a(m)

10mm/测点间距240a(m)

基线长48a(m)

基线长480a(m)

3

高低

2mm

弦长10m

2mm/测点间距8a(m)

10mm/测点间距240a(m)

基线长48a(m)

基线长480a(m)

4

水平

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5

扭曲

2mm

基长3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6

与设计高程偏差

10mm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7

与设计中线偏差

10mm

注:

表中a为扣件节点间距,m。

表9.3.1-3道岔(直向)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高低

轨向

水平

扭曲

(基长3m)

轨距

幅值(mm)

2

2

2

2

±1

变化率1/1500

弦长(mm)

10

9.3.2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2的规定。

表9.3.2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高低

轨向

水平

轨距

直线

支距

到发线(mm)

4

4

2

4

+3/-2

其他站线(mm)

6

6

2

6

+3/-2

9.4无砟轨道

9.4.1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砟轨道设计荷载应包括列车荷载、温度荷载、牵引/制动荷载等,同时应考虑下部基础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2

3列车荷载

4

1)竖向设计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2)

Pd=α•Pj(式9.4.1-1)

式中:

Pd-竖向设计荷载;

α-动载系数,对于设计300km/h及以上线路取3.0,设计250km/h线路取2.5;

Pj-静轮载。

3)横向设计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4)

Q=0.8•Pj(式9.4.1-2)

式中Q-横向设计荷载。

 

5结构疲劳检算荷载

6

1)竖向疲劳检算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2)

Pf=1.5•Pj(式9.4.1-3)

 

式中:

Pf-竖向疲劳检算荷载。

3)横向疲劳检算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4)

Qf=0.4•Pj(式9.4.1-4)

式中:

Qf-横向疲劳检算荷载。

7温度荷载及混凝土收缩影响

8

1)露天区间(包括隧道洞口200m范围)年温差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取值。

2)

3)温度梯度取45℃/m。

4)

5)混凝土收缩以等效降温10℃取值。

6)

9扣件节点间距不宜大于650mm,特殊情况下超过650mm时,应进行设计检算,且不宜连续设置。

10

9.4.2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结构可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凸形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组成。

2

3结构及型式尺寸

4

1)轨道板结构类型可分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板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板。

轨道板类型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下部基础合理选用。

2)

标准轨道板长度宜为4962mm,轨道板宽度宜为2400mm,厚度不宜小于190mm。

轨道板两端设半圆形缺口,半径宜为300mm。

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50mm;对于减振型板式轨道,厚度为40mm。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及原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采用袋装灌注法施工。

4)

5)底座结构设计应根据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混凝土收缩等的共同作用,进行强度和裂缝宽度检算,同时应考虑下部基础变形的影响,进行结构强度检算。

6)

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底座的外形尺寸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曲线地段底座内侧厚度不应小于100mm。

7)凸形挡台按固定于混凝土底座上的悬臂构件设计,形状分圆形和半圆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凸形挡台和轨道板之间填充树脂材料,设计厚度为40mm。

填充树脂应采用袋装灌注法施工,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8)

5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超高设置以内轨顶面为基准,采用外轨抬高方式,并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过渡。

6

7轨道板外侧的底座顶面应设置横向排水坡。

8

9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2-1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图9.4.2-1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底座应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2)

3)底座每隔一定长度,对应凸形挡台中心位置,应设置横向伸缩缝。

4)

5)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和环境条件具体设计。

采用集水井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6)

7)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8)

11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2-2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2

图9.4.2-2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底座在梁面上设置,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或预埋钢筋方式与桥梁连接。

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2)

3)底座对应每块轨道板,在凸形挡台中心位置应设置横向伸缩缝。

4)

5)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

6)

7)桥上扣件纵向阻力及梁端扣件结构型式应根据计算确定。

8)

9)桥面应采用三列排水方式。

10)

13隧道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2-3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4

(a)有仰拱隧道

(b)无仰拱隧道

图9.4.2-3隧道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有仰拱隧道内,底座在仰拱回填层上构筑。

沿线路纵向,底座每隔一定长度,对应凸形挡台中心位置,应设置横向伸缩缝。

底座在隧道沉降缝位置,应设置伸缩缝。

底座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2)

3)无仰拱隧道内,底座与隧道底板应合并设置并连续铺设。

当位于曲线地段时,超高一般在隧道底板上设置。

4)

5)距隧道洞口100m范围,仰拱回填层应设置钢筋与底座连接。

6)

9.4.3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道床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

3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如图9.4.3-1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图9.4.3-1路基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组成。

2)

3)支承层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支承层顶面宽度宜为3200mm,底面宽度宜为3400mm,厚度宜为300mm。

沿线路纵向,每隔不大于5m设一横向预裂缝,缝深宜为厚度的1/3。

道床板宽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4)

5)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支承层上构筑。

道床板宽度为2800mm,厚度为260mm。

6)

7)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8)

9)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和环境条件具体设计。

当采用集水井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10)

11)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12)

5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如图9.4.3-2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图9.4.3-2桥梁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隔离层、底座及凹槽周围弹性垫层等组成。

2)

3)道床板、底座沿线路纵向在梁面上分块构筑,分块长度宜在5.0m~7.0m范围,相邻道床板及底座的间隔缝为100mm。

道床板宽度宜为2800mm,厚度宜为260mm。

底座宽度宜为2800mm,直线地段底座厚度不宜小于210mm,曲线地段底座内侧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

5)底座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或预埋钢筋与桥梁连接,轨道中心线2.6m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6)

7)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8)

9)底座顶面应设置隔离层。

对应每块道床板,底座设置限位凹槽,凹槽的形式尺寸应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凹槽侧面设弹性垫层。

10)

11)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

12)

13)桥上扣件纵向阻力及梁端扣件结构型式应根据计算确定。

14)

15)桥面应采用两列排水方式。

16)

7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如图9.4.3-3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

(a)有仰拱隧道

(b)无仰拱隧道

图9.4.3-3隧道地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等组成。

2)

3)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构筑。

道床板宽度宜为2800mm,厚度宜为260mm,其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或底板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4)

5)曲线超高在道床板上设置。

6)

7)距洞口200m范围,隧道内道床板结构与路基地段相同。

其余地段的道床板结构设计应根据相应的设计荷载确定。

8)

9.4.4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

标准轨道板长度为6450mm,宽度为2550mm,厚度为200mm,补偿板和特殊板根据具体条件配置。

2

3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30mm,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及原材料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4

5路基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4-1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图9.4.4-1路基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轨道结构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组成。

2)支承层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支承层顶面宽度为2950mm,底面宽度为3250mm,厚度为300mm。

沿线路纵向,每隔不大于5m切一横向预裂缝,缝深宜为厚度的1/3。

轨道板宽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3)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4)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和环境条件具体设计。

当采用集水井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确定。

5)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7桥梁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4-2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8

 

图9.4.4-2桥梁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1)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板、滑动层、高强度挤塑板、侧向挡块、台后锚固结构等组成。

2)

3)底座板采用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座板宽度宜为2950mm;直线区段的底座板厚度不宜小于190mm;曲线超高在底座板上设置,曲线内侧的底座板厚度不应小于175mm。

4)

5)底座板结构中可根据施工组织安排设置一定数量的混凝土后浇带及钢板连接器。

6)

7)底座板宽度范围内,梁面设置滑动层,滑动层结构及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8)

9)在桥梁固定支座上方,梁体设置底座板纵向限位机构,相应位置设置抗剪齿槽及锚固筋连接套筒,形式尺寸及数量应根据计算确定。

10)

11)底座板两侧隔一定距离设置侧向挡块,梁体相应位置设置钢筋连接套筒。

侧向挡块与底座板间应设置弹性限位板,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12)

13)距梁端一定范围,梁面设置高强度挤塑板,厚度宜为50mm,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14)

15)轨道板外侧的底座板顶面应设置横向排水坡,桥面应采用三列排水方式。

16)

17)台后路基应设置锚固结构及过渡板,其结构及型式尺寸应根据计算确定。

18)

9隧道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4-3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0

1)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支承层等组成。

2)

2)当支承层采用低塑性水泥混凝土,曲线超高可在支承层设置。

当支承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曲线超高可在仰拱回填层(有仰拱隧道)或底板(无仰拱隧道)上设置。

3)其他规定与路基地段相同。

(a)有仰拱隧道

(b)无仰拱隧道

图9.4.4-3隧道地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横断面示意图(单位:

mm)

9.4.5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道岔钢轨件、弹性扣件、岔枕、道床板及底座等组成。

2

3道岔区扣件间距宜为600mm,特殊位置的扣件间距应根据道岔结构确定。

4

5道床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道床板结构应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

6

7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座厚度宜为300mm,宽度根据道岔结构尺寸确定。

对应转辙器及辙叉区段,底座应设置与道床板的连接钢筋。

8

9道床板表面应设置横向排水坡。

10

11道岔区范围内的轨道刚度设计应均匀,并与区间轨道刚度相匹配。

12

13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道岔信号设备的安装要求。

14

9.4.6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由道岔钢轨件、弹性扣件、道岔板、底座等组成。

2

3道岔区扣件间距宜为600mm,特殊位置的扣件间距根据道岔结构设计确定。

4

5道岔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道岔板厚度宜为240mm,宽度根据道岔结构尺寸确定。

道岔板表面应设横向排水坡。

6

7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厚度不宜小于180mm,宽度根据道岔结构尺寸确定。

8

9道岔区范围内的轨道刚度设计应均匀,并与区间轨道刚度相匹配。

10

11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道岔信号设备的安装要求。

12

9.5正线有砟轨道

9.5.1正线有砟轨道应采用2.6m长混凝土轨枕,每千米铺设1667根。

道岔区段应铺设混凝土岔枕。

9.5.2道床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特级碎石道砟,道砟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道砟上道前应进行清洗,清洁度应符合有关要求。

2

3道床顶面应低于轨枕承轨面不应小于40mm,且不应高于轨枕中部顶面。

4

5路基地段单线道床顶面宽度3.6m,道床厚度0.35m,道床边坡1:

1.75,砟肩堆高0.15m。

双线道床顶面宽度应分别按单线设计。

石质路堑地段应采用弹性轨枕或铺设砟下弹性垫层。

6

7桥上道床标准应与路基地段相同,应采用弹性轨枕或铺设砟下弹性垫层。

砟肩至挡砟墙之间以道砟填平。

8

9隧道内道床标准应与路基地段相同,应采用弹性轨枕或铺设砟下弹性垫层。

砟肩至边墙(或高侧水沟)间以道砟填平。

10

11线路开通前,道床密度不应小于1.75g/cm3,轨枕支承刚度不应小于120kN/mm,纵向阻力不应小于14kN/枕,横向阻力不应小于12kN/枕。

12

9.6轨道结构过渡段

9.6.1轨道结构过渡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轨道结构应在相同下部基础上进行过渡。

2

3不同轨道结构间的过渡段区域不应设置工地焊接接头。

4

9.6.2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结构间的过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砟轨道结构的底座或支承层应从过渡点开始向有砟轨道延伸长度不应小于10m,同时应符合有砟轨道区段最小道床厚度的要求。

2

3过渡段无砟轨道一定范围内,应保证轨道板或道床板与支承层的可靠连接。

4

5过渡段应设置60kg/m的辅助轨及配套扣件,辅助轨长度25m(其中无砟轨道内约5m,有砟轨道内约20m)。

辅助轨的设置不应影响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

6

7过渡段范围的轨道刚度应按分级过渡设计。

8

9过渡段有砟轨道一定范围可采用道砟胶对碎石道床不同部位进行粘结。

10

9.6.3不同无砟轨道结构间的过渡设计应考虑无砟轨道结构高度差异。

9.7钢轨伸缩调节器

9.7.1桥梁、线路和轨道之间应进行系统设计,减少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设置。

平面曲线和竖曲线地段应避免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

9.7.2钢轨调节器基本轨始端和尖轨跟端焊接接头的位置距梁缝不应小于2m。

9.7.3钢轨伸缩调节器范围的轨道刚度应均匀,并与区间轨道刚度相匹配。

9.8接口设计

9.8.1轨道设计应考虑与相关工程的接口技术要求,统筹规划,系统设计。

9.8.2轨道结构与路基、桥梁、隧道等土建工程的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设计应提出路基、桥梁和隧道等工程结构物预埋件、平整度及高程等相关要求。

2

3轨道结构排水设计应与路基、桥梁和隧道等土建工程的排水系统统筹考虑。

4

5桥上道岔区轨道结构应与桥梁、道岔结构进行系统设计。

6

9.8.3轨道与信号系统的接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结构设计应考虑信号设备的安装要求。

2

3有砟轨道的道床漏泄电阻不应小于2Ω·km,无砟轨道的道床漏泄电阻不应小于3.0Ω·km。

4

5无砟轨道绝缘处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6

1)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内钢筋网片宜进行绝缘处理,并应设置综合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

2)

3)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内钢筋网片及相邻轨道板间张拉锁件宜进行绝缘处理,轨道板内应设置综合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

4)

5)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内钢筋网宜进行绝缘处理,并应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

6)

7)道岔区无砟轨道道床板或道岔板内钢筋网宜进行绝缘处理,并应设置接地钢筋和接地端子。

8)

9)一般情况下,无砟轨道底座钢筋不进行绝缘处理。

10)

9.9站线轨道

9.9.1正线为无砟轨道时,与正线相邻的两条到发线宜采用无砟轨道,其他可采用混凝土宽枕的有砟轨道;高架车站或站台范围设架空层的车站到发线区段宜采用无砟轨道结构。

9.9.2站线采用有砟轨道时,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到发线应采用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他站线宜铺设50kg/m钢轨。

2

3到发线应采用混凝土轨枕,每千米铺设1667根;当铺设混凝土宽枕时,每千米铺设1760根。

其他站线每千米铺设1440根。

4

5站线应采用一级碎石道砟。

到发线道床顶宽3.4m,道床厚度0.35m,边坡为1:

1.75;其他站线道床顶宽2.9m,道床厚度0.25m,边坡为1:

1.5。

6

7站线混凝土轨枕宜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8

9.10轨道附属设备及常备材料

9.10.1正线应设置线路基桩。

9.10.2正线应设置线路标志、用地界标及行政区界标等标志。

线路标志包括公里标、半公里标、曲线标、桥梁标、隧道标、涵渠标、坡度标及设备管理单位的界标等。

线路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路标志应设置在最近的接触网支柱上,实际位置应在钢轨轨腰或无砟轨道结构上标注。

2公里标、半公里标的标志牌底边距轨面3.0m,曲线标、坡度标、桥梁标的标志牌底边距轨面0.5m。

3桥梁地段的曲线标、坡度标、桥梁标可设置在线路一侧的防护墙上,标志牌顶边距防护墙顶面距离为0.1m。

4隧道地段的标志应设在边墙上,高度距轨面3.0m。

5车站无接触网支柱地段,线路标志的相关内容应标志在站台侧面。

9.10.3正线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常备材料可分别按表9.10.3-1和表9.10.3-2规定的数量设计。

表9.10.3-1 正线有砟轨道常备材料数量

材料名称

备料数量

混凝土枕

每单线千米2根

扣件及其垫板

每单线千米5套

断轨急救器

每单线千米1套

臌包夹板

每单线千米1套

25m无孔轨

每个综合工区6根

6m有孔短轨

每个综合工区6根

6.25m有孔胶接绝缘轨

每个综合工区6根

25m无孔胶接绝缘轨

每个综合工区6根

接头螺栓及垫圈

每个综合工区36套

接头夹板

每个综合工区24块

道岔

整组道岔(含配件及岔枕)

单开道岔每种型号每1000延展公里备1组

岔枕

每1~100组备1组

辙叉(含配套扣配件)

新建车站每站新增道岔每种型号每1~20组备1个

改、扩建车站每站新增30组道岔备1个

尖轨(含配套扣配件)

新建车站每站新增道岔每种型号每1~20组备1对

改、扩建车站每站新增30组道岔备1对

基本轨(含配套扣配件)

新建车站每站新增道岔每种型号每1~20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