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docx
《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 中国哲学史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史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课程复习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哲学
第一节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
一、殷周之际人文主义的觉醒
1.殷人的“帝”或“上帝”信仰(原始宗教)。
2.从“以祖配天”到“以德配天”(人文精神的跃动)。
3.周初人的“敬”、“敬德”、“明德”观念与忧患意识。
二、早期的“气”、“阴阳”、“五行”观念
1.伯阳父以“气”与“阴阳”的观念解释地震(《国语·周语上》)。
2.《尚书·洪范》的原始五行说。
三、重点掌握的几组概念
1.史伯: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晏婴:
和与同异,去同取和。
3.史墨:
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四、了解《易经》的一般知识
1.卜筮之书、三易、八卦等概念;《易经》成书的大致时间。
2.《易经》中阴阳对立、物极必反的思想。
第二节孔子
一、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
1.“爱人”为“仁”。
2.“克己复礼“为“仁”。
3.“忠恕”近“仁”。
4.“仁”有不同的层次。
二、孔子的“正名”思想
1.“正名”的目的:
恢复周礼的权威,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
2.“正名”的具体内容: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
1.“中”与“庸”的具体含义:
中,适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平常,不易,用。
2.“中庸”首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
3.“中庸”同时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
“执两用中”。
四、孔子天命观的重大转向
1.将对鬼神的信仰悬置起来,把天命观的主要内容由神学转向人事:
“敬鬼神而远之”。
2.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与必然性:
“畏天命”。
五、重要的名词概念
1.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2.文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第三节老子
一、重点掌握老子“道”的多重涵义
1.实存意义的“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2.规律性的“道”:
反者道之动。
3.生活准则的“道”:
德。
4.“道”的不同称谓:
无、朴、一、大。
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1.“小国寡民”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
2.老子的社会发展观:
“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
3.“小国寡民”理想的实质: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所构想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
三、老子的认识论思想
1.排斥感性认识: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2.神秘主义的内心直观:
玄览。
3.“为学”与“为道”的区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四、重要概念和命题
1.反者道之动:
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
2.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不要随意妄为。
3.涤除玄览:
“玄览”即“玄鉴”,指人们的内心。
4.微明:
令人难以察知的明道境地。
5.静为躁君:
潜移渐进的变化胜过剧烈激进的运动。
6.补充若干概念:
归根、复命、袭明、玄同、见素抱朴、谷神等等(可查阅《老子》原文)。
第四节孙子
一、重点掌握以下两个概念
1.经之以五事:
《计》篇所论战胜所需的五个条件:
道,天,地,将,法。
2.奇正相生:
作战的变法和常法相互转化,充分发挥指挥者的主动灵活性。
二、了解孙子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1.战争矛盾运动的辩证规律: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能动地争取战争中的主动权的思想:
致人而不致于人。
3.辩证地认识战争情况的思想: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五节墨子
一、墨子的十项基本主张(墨家十事)
1.兼爱、非攻:
墨家学说的核心(兼相爱,交相利)。
2.尚贤、尚同:
“尚贤”是“为政之本”;“上同于天子”。
3.节用、节葬、非乐:
以“节用”为本,节葬、非乐是“节用”的两个方面。
4.天志、明鬼:
重塑宗教信仰。
5.非命:
高扬力作精神。
重点:
墨子的“尚力”、“非命”论与“天志”、“明鬼”说的内在矛盾。
注意各项主张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墨子“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区别
1.兼爱:
爱无差等;仁爱:
爱有差等。
2.兼爱:
以“交相利”为基础,“爱”与“利”结合;仁爱:
从“亲亲”推广,不言利。
三、墨子的“三表法”
1.具体内容: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本”);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原”);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用”)。
2.评价:
第一次提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3.局限:
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
四、重要的名词解释
兼爱;非攻;尚同;非命;三表等。
第六节孟子(附子思)
一、思孟学派
1.思孟“五行”说:
仁、义、礼、智、圣五种德行(了解马王堆汉墓帛书及郭店楚墓竹简《五行》篇的主要内容)。
2.《荀子·非十二子》对子思、孟轲的批评:
“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
3.子思《中庸》的“诚”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二、重点理解孟子的性善论及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争辩
1.“四端”学说: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
2.性善论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本性,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差异。
3.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争辩围绕三个方面:
(1)“人性善恶”;
(2)“生之谓性”;
(3)“仁内义外”。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1.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
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
2.主要内容:
(1)“制民之产”:
经济上解决民生问题;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政治上以民为本。
四、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及其“大丈夫”理想人格
1.“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配义与道,集义所生。
2.“知言”:
目的是为了辨志和养心。
3.“大丈夫”:
居仁由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重要的名词解释
1.良知良能:
不学而能,不虑而知。
2.求放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3.尽心:
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径,体现其天人合一的思想。
4.王与霸:
根本区别在于“以德”和“以力”的不同,孟子尊王贱霸。
第七节《管子》
本章重点掌握《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思想的三个要点。
一、心术
1.“心术”的大意:
“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治是国治也”。
2.注意韩非对《心术》的继承和发挥。
二、精气
1.精气为万物的本原;“精气”和“形气”共同作用生人生物。
2.注意精气说的理论源头;与老子“道”的区别和联系;对精神性质的认定。
三、静因之道(黄老之学的观点)
1.首先是一种认识理论和方法:
抛弃主观成见,以外物的本来面目作为认识根据。
2.同时也是一种统治术:
君主恬愉无为,静观群臣的变化和动作,以驾驭政局。
第八节庄子
一、庄子的“道论”(对老子“道论”的继承)
1.“道”是宇宙的本源,又具有超越性:
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
2.“道”具有普遍性: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
”
3.“道”是一个整体,其特性是“通”:
“夫道未始有封。
”
4.“道”不可感知与言说。
5.“道”可以用人的生命来体证。
真人、天人、神人、至人、圣人等,都是“道体”的化身。
二、庄子“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论
1.首先是要彼此跳出各自的藩篱,消除己见,以客观平常之心来理解对方。
2.更重要的是一种体认绝对真理的方法,即把握“道枢”、“天钧”的方法:
“和以天倪”,“休乎天钧”,“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3.“缘督以为经”:
遵循中虚之常道,顺任自然之至理。
三、庄子的理想人格及其与儒家理想人格的比较
1.庄子的理想人格: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2.“真人”之境:
物我、主客、天人同一的境界。
3.儒家的圣贤人格:
内圣与外王两方面的追求;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积极人世的现实品格。
4.庄子所展现的道家理想人格:
独善其身,超然物外;超越和放达,保持距离的心态。
四、重要的名词概念
物化;心斋;坐忘。
第九节惠施与公孙龙子
一、惠施的“合同异”思想
1.“历物十事”的基本观点:
强调同异的相对性。
2.重点掌握三个命题:
(1)大一与小一:
空间的无限性和相对性;
(2)大同异和小同异:
与庄子“齐万物为一”的思想类似;
(3)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惠施思想的总结。
二、公孙龙的“离坚白”思想
1.指物论: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2.名实论: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
3.白马非马:
“非”作“有异”、“不等同”解;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分析。
4.离坚白:
坚、白两种属性相互独立,要通过不同的感观去感觉。
第十节后期墨家
一、后期墨家关于“辩”的思想
1.“辩”的目的和功用:
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
2.“辩”的方法和原则:
(1)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2)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3)以类取,以类予;(4)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二、后期墨家的名实观
1.以名举实:
“所谓,实也;所以谓,名也。
”
2.三种名:
“达名”、“类名”、“私名”。
三、后期墨家的逻辑推理方法
1.辟(譬喻):
“举他物以明之。
”
2.侔:
“比辞而俱行”,相当于形式逻辑中的直接推理。
3.援:
援例作论证。
4.推:
相当于用类比方法进行的归纳推理。
四、重要的名词概念
1.坚白相盈:
批判公孙龙的“离坚白”说。
2.亲知、闻知、说知:
将知识按其来源分为三类。
3.达、类、私:
从概念外延上把“名”分为三种。
4.大故、小故:
“小故”是必要条件;“大故”是既必要又充分条件。
第十一节《易传》(附邹衍)
一、《易传》的宇宙生成论
1.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化过程。
2.“太极”即是“道”,是宇宙衍生的终极根源,是阴阳未分的本然状态。
3.“天地之大德日生”,乾元资始,坤元资生。
二、《易传》的人性论与修养论
1.继善成性:
人的善性源自天道,源自宇宙生生之德。
2.穷理尽性:
立人之道日仁与义。
3.崇德广业、进德修业:
君子应当效法天地,德业双修。
三、《易传》的辩证法思想
1.“易”的一个基本观念就是“变”,“唯变所适”。
2.充分肯定变革的作用:
“天地革而四时成”。
3.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泰与否、剥与复、既济和未济。
4.强调“见几”、“知几”:
“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四、重要的名词解释
1.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的相反相成、相互推移,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历代解释各异)。
2.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上”与“形而下”、“道”与“器”两组范畴。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传》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看法。
4.五德终始:
邹衍以阴阳五行观念作为历史变迁、王朝更替的根据。
第十二节荀子
一、荀子的“性恶论”及与孟子“性善论”的比较
1.性、伪之分:
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后天习得的则是“伪”。
2.“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本性。
3.“化性起伪”:
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
4.区别:
“性恶论”强调道德礼义的外在规范性;“性善论”强调仁义礼智为我所固有,重视道德自律与自觉。
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
孟子是理想主义者,荀子是现实主义者。
二、荀子的“正名”学说
1.“制名以指实”(正名的目的):
明贵贱,辨同异。
2.“制名之枢要”(制名的原则):
(1)“约定俗成”;
(2)“同则同之,异则异之”;(3)“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4)对名相进行分类:
“大共名”与“大别名”;(5)“稽实定数”。
3.批评“三惑”(对先秦名实论的总结):
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
三、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
1.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人能“群”(组成社会)。
2.“分”是“群”的必要条件。
“分”的含义大体有三个方面:
一是指社会生产上的分工;二是指封建等级制度;三是要设立一个“分之枢要”的国君。
四、荀子的“礼论”
1.礼有三本:
天地、先祖、君师。
2.礼义起源于对人的自然本性、感情欲望的限制。
3.主张“以礼正国”,倡导“礼治”,确立贫富贵贱的等级制度。
4.礼是法的根本原则和基础: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
五、荀子的“天论”
1.“明于天人之分”,界定天与人各自的职分。
2.“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行有常,圣人只是按照自然规律修人事,不去勉强要求知道天。
3.“制天命而用之”:
了解自然,掌握规律,使自然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六、荀子与孟子王霸观的比较
1.苟子的观点: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粹而王,驳而霸”。
能“修礼”就是王,能“为政”就是霸。
2.荀子认为王与霸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不是种类的不同;孟子则认为王与霸是种类的不同,是互相对立的。
七、重要的名词解释
1.虚壹而静:
解蔽的方法,三个字分别释义,最终达到“大清明”的境界。
2.大共名与大别名:
把概念的基本种属关系分为两级。
一为遍举,一为偏举。
3.法后王:
“后王”指的是三代之王中的后王,即周文、武。
第十三节韩非子
一、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
1.“法”是统治者颁布的统一法令制度。
2.“术”是君主所掌握的驾驭群臣百官的权术。
3.“势”是君主所处的统治地位和掌握的统治权力。
4.法、术、势三者各有其特殊的职能,又是相互依存的。
5.法是中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必然导致君主独裁。
二、韩非对老子“道”论的改造
1.抛弃了老子论“道”的神秘色彩,着重从实际生活经验来理解“道”。
2.“道”与“德”的关系:
“德”是“道”的体现。
3.“道”与“理”的区分:
“理”是具体规律,“道”是一般规律;“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
”
4.“道”“柔顺随时,与理相应”,“无常操”,可论说,与老子神秘主义的精神本体的“道”有区别。
三、韩非的人性论和社会历史观
1.“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
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并将其发挥到极端。
2.把人性的本质归结为“自为心”,是为其极端的法治思想提供理论依据。
3.“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历史观:
为其变法理论作论证。
4.把古代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阶段,并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四、重要的名词解释
1.参验:
通过比较验证来判断是非真伪的经验方法。
2.道尽稽万物之理:
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关系。
3.前识:
“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反对主观成见和毫无根据的妄想、臆测。
小结:
儒、道、法三家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
(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十四章的相关论述)
一、儒家所作的总结
《荀子·天论》、《荀子·解蔽》对各家的批评:
1.慎到:
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蔽于法而不知贤。
2.老子:
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
3.墨子:
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蔽于用而不知文。
4.宋钎:
有见于少,无见于多;蔽于欲而不知得。
5.申不害:
蔽于执而不知知;由执谓之,道尽便矣。
6.惠施:
蔽于辞而不知实;由辞谓之,道尽论矣。
7.庄子:
蔽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
《荀子·非十二子》对“十二子”的批评(略)。
二、道家所作的总结
《庄子·天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
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
”“道术将为天下裂。
”《天下》篇对五派十家观点的评述(略)。
三、法家所作的总结(重点批判儒、墨两家)
1.《韩非子·显学》:
“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
2.《韩非子·五蠹》: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