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876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docx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第三届大学生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点评

 

叶丽《写在思家的夜里》点评

思家,那是因为家里有爱。

走在无边的如诗如梦的校园里,带着感恩的心,感恩的泪,怀恋着伴我成长的蛙声童谣,思念这养育自己的父亲母亲。

意和景,爱和情相互交织,确实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好作品。

(谢应明)

叶丽《我的小桃树》点评

强烈的抒发了对小桃树的眷恋。

急促的节奏,如痴如狂。

用连串的问句、排比和感叹,织就了对小桃树的绵密情感。

神情毕现。

(谢应明)

叶丽《我哭了》点评

虚幻和现实的交响,透视着深邃的哲理。

在虚幻中思考生命的质量,在现实中追寻破碎的小纸片。

那份无奈,让我哭了。

乞求没有用,只有奋力抗争。

想象奇特,用语奇崛,耐人寻味。

(谢应明)

钟福金《一缕炊烟》点评

那一缕炊烟,细腻朴实优美。

但更美的是炊烟背后的故事和爱意。

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优美的意象,构就了一幅优美的相处风景画。

画中流淌着伟大的爱。

(谢应明)

钟福金《月亮看见了》点评

明月寄相思,月圆人未圆。

人见月,月见人。

睹月思人,疑人当月,思人之深切可见一斑。

“为什么不回去呢?

为什么不回去呢?

”,因为留下,还有希望,还有寄托。

这是何等强烈的爱,何等崇高的爱呀。

总觉得散文诗与抒情性散文应有些许区别。

(谢应明)

钟福金《告别的日影》点评

告别以为这割舍,意味着无奈,意味着新生。

然而,生活就是这样,告而不别,割而不舍,犹如身子和影子。

尽管“告别是我仅有的筹码”,“但我并没有离开”。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谢应明)

钟福金《掠过你的天空》点评

一种憧憬,一种渴求。

一种同情,一种无奈。

一种期盼,一种信念。

一种离别,一种依恋。

为了理想,唯有奋斗。

无法挽留的,那就放弃吧。

值得珍惜的,永远要珍惜。

(谢应明)

钟福金《寄语蝴蝶谷》点评

伟大的守望者。

守望是期盼着你的回来。

你离开了,留下的似是绝望。

风景停滞了,时光锁住了,没有阳光的冬天。

但那语句中暂存的温暖,让我期盼着你的回来。

这里是属于你的,我只是一个无私的守望者。

象征和比喻的运用都很出色,寄意深刻。

(谢应明)

钟福金《母与子》点评

思忆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收获即是付出。

是母亲的付出,酿就了儿子的希望,儿子的信念,儿子的善良。

“家里唯一的衣被岁月吞噬了色彩的草帽,就像一棵久经风霜的老树为一只小鸟撑起一片天”。

“儿子操起匆忙的脚步,向辽阔的原野本去”。

他顿悟了。

“一个模糊的信念在儿子的脑海里盘旋,是母亲的汗水肥沃了这一方土地”。

(谢应明)

钟福金《河边的母爱》点评

河边的芦苇,河边的故事,河边的母爱。

因为儿子不在家的揪心,在河边见不着孩子的狂呼,儿子出现后的狂喜,搂着孩子时,眼泪狂流。

跳进泥潭抓泥鳅为孩子治病,驻望儿子远去的背影,守望儿子归来的等待。

都凝聚着母亲的爱。

她的爱,滋润着满河的芦苇,滋润得我的成长。

(谢应明)

钟福金《荷塘·蛙声》点评

荷塘,荷叶,雨声,蛙声。

多少思念,多少落寞,多少故事。

荷塘是寄情之所,蛙声是销忧知音。

友情有景,情景交融。

(谢应明)

钟福金《口袋里的母爱》点评

一组平常而奇特的意象,写尽了母亲的厚爱。

蚕豆,零钞,平安符,深蕴着母爱,透出母爱的真实、朴素和伟大。

(谢应明)

钟福金《回忆·思索》点评

回忆昨天。

昨天的美好,昨天理想,昨天的恋情,昨天的爱。

遗憾、失落,失望,徘徊。

思索明天。

明天的希望,明天的追求。

卸掉重担,朦胧回忆。

轻装上路,因为路还很长,必须让青春用坚实的脚步,踩遍一路的坎坷。

,前部分使人沉郁,后部分让人振奋。

稍嫌不够集中。

(谢应明)

陈友《懂你无声的爱》点评

爱得太深,言必由衷。

母亲的爱,是无边无垠无声无私的,似海洋,似森林,似大山。

一束康乃馨,一柄蒲扇,一头银丝,一手老茧,一屡针线,一闪目光,无不凝聚母亲的爱。

宽容,刚强,美丽和善良。

作为散文诗,语言可以更凝练,跳跃。

(谢应明)

吴小英《人生与朋友》点评

人生需要的是那份坚定,朋友需要的是那份鼓励。

真诚的人生,真诚的朋友。

是那份坚定,铸就了那份洒脱和超然,是那份真诚,绽放着那份微笑和年轻。

淡淡的忧愁中,透露着欢欣,微微的失落中,蕴藏着无限的期待。

(谢应明)

吴小英《留住时间》点评

岁月催人。

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想留住时间,其实是想留住青春。

然而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实,始终是两个时空。

留下过去品读,抓住现在玩赏。

逝去的人,逝去的事,逝去的时间,逝者如斯。

结尾富有哲理,但也透出淡淡的无奈。

(谢应明)

林晓兰《深谷幽兰》点评

那一谷兰花,暗香飘逸。

那一谷幽兰,高雅恬淡。

她不惧孤独,她不畏狂风,她携雷声起舞,她伴暴雨歌唱。

摧折的是花枝,凋零的是花瓣,奉献的是幽香,坦露的是想盛开的心。

这就是深谷幽兰高贵典雅的品格。

(谢应明)

宋政欣《梦断故乡》点评

一组意象,一组诗,一组爱,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爱呀。

故乡的人和物,是那样的典型,搅动作者的心。

那一份期盼,那一番赞颂,是如此强烈,力透纸背。

(谢应明)

宋政欣《城市太抽象》点评

写景写情,都很具体。

抽象的是人的心感。

人生活在城里,美丽而神秘的夜色,划破长夜的风,纷纷洋洋的雾雨,让人感觉到忧郁、忧伤和沉重,同时又让人感觉到崇敬、雀跃和欣慰。

毕竟生活在城里,奋斗在城里,成熟在城里,追求在城里。

城市抽象而又形象。

(谢应明)

蔡余荣《夜》点评

夜,让灯火明亮,夜的灯火给人以光明和方向。

夜雨的滂沱,让人恐惧。

但夜也预示着光明。

黑夜与白天的轮回,光明与黑暗的博弈,追求理想与正视现实的矛盾。

夜的诗美和象征可以写得更集中些。

(谢应明)

梁仁营《故乡的湖水》点评

故乡湖水的宁静和坦荡,不忧郁不张扬的个性,给人生以启迪:

让心灵宁静自由、干净高洁。

给人生以力量:

可以从你的平静中认定一条光明的路;可以在失意的夜中,从你裸示着致远宁静中,将世界洗涤出一片清明。

结尾一段最精彩。

(谢应明)

梁仁营《东海岛》点评

东海岛的诗美,透过细腻的触觉和描绘,跃然纸上。

对东海岛的依依不舍以及美好的期盼,体现了作者对东海道深深的爱。

比喻和想象精彩之至极。

(谢应明)

梁仁营《给命运一刀》点评

给命运一刀的坚毅果敢,正是希望自己能够主宰命运。

要与命运抗争,要与恶运搏击,犹如候鸟爱上冬雪,飞蛾勇于扑火,那不是悲剧,那是抗争,是信仰和追求。

“一旦有了根深蒂固的梦想,若不为之燃烧,生命将何等黯然。

”(谢应明)

王书第《鱼的传说》点评

通过叙述鱼的诞生、成长和寂灭,把鱼的奋斗、理想、追求和期盼方式富于哲理地进行了再现。

一只鱼等于一个人生。

人生种种,理想、追求和奋斗的结果也不一样。

要复苏鱼性,在深不可测的海洋中狂游。

不做失眠跳上海岸的鱼,最终归于枯萎。

(谢应明)

陈素华《菊祠飞绪》点评

菊,纯净而高洁。

采菊的悠闲恬淡,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脱离尘世的喧嚣,回归宁静的自然。

人生的追求,在追求中领悟,人生的理想,在理想中奋斗,在奋斗中选择。

选择的结果不同,人生的意义也不一样。

陶渊明选择了回归自然,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那是对当时污浊社会的抗争。

然经过努力奋争,实现人和社会的和谐,未尝不是又一境界。

(谢应明)

 

潘延《这边风景》外一章点评:

看似写风景,实是写人,写人的心迹,写人的情境。

景为情设。

纯净幽美的自然景致,烘托着女孩的纯洁优雅的心境。

景美,情悠,人俏,“这边风景”很好。

(刘谷城)

陈少红《梦里水乡》点评:

水乡是梦里的水乡,梦里水乡是从箫声中传达出来的。

作者采用与“吹箫人”直接对话的方式。

描摹出梦里水乡的迷濛景致:

凄清雨帘,柔软雨丝,氤氲雨气,清清雨光……意象、情韵,都通过“箫”和“箫声”表现出来,颇有创意,如果能在语言上更凝炼些,更流畅些就更好了。

(刘谷城)

林小冰《记忆的回廊》点评:

世界上有一种最伟大的、无处不在的爱,那就是母爱,“在我寂寞无助,忧伤痛苦的时候”,她“给我温暖,给我安慰,为我撑起一片明朗的天空,让我走出心灵的阴影”。

作者以感恩的深情,走进“记忆的回廊”,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

(刘谷城)

林小冰《邂逅》点评:

正好赶上了湛师的申硕迎评,可谓人生青春岁月中的一次幸福邂逅。

作者以一个很独特的角度表达了对母校湛师的热爱与赞颂,避免了干巴巴地堆砌赞美词。

诗中十多句七言古韵律,虽然从散文诗整体看显得不怎么协调,但也很别致。

(刘谷城)

吴政银《寂寞和花朵和永恒》点评:

这首散文诗分五个小章,从采莲女子、阿炳、草堂、繁花、西风等不同的角度,表达了青春所具有两重性的意境、意韵,每个小章也可成为一首独立的小诗,整体语言凝炼,富含诗情意蕴。

(刘谷城)

陈少华《生命》点评:

在一个破败乡村中看到的少年篮球比赛,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激昂向上和生命的美丽,即使是再荒凉的村庄,也充满着希望啊!

诗中运用的比喻清新形象,富有散文诗美。

(刘谷城)

黄水群《下乡拾珠》点评:

一些感想,很零碎,却像珍珠一般,闪闪发光。

乡村的朴实淳厚,山里孩子的勤奋、渴求知识、不软弱、不穷志气,都融进了我的情思,深藏到了我的记忆里。

作者以叙事的手法,写得平实而富有深情深意,语言简练而带有跳跃性。

它像一口深挖的井,引出了大学生“三下乡”的珍贵之处。

(刘谷城)

黄水群《长城冥想》点评:

憧憬长城,亲临长城,站在长城面前冥想,自豪之情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勃然而发。

长城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但作者只抓住近代在长城内外发生的英勇抗日的壮烈情景来予以抒情写意,并结合现实,突出爱国统一,统一爱国的主题,很有创意。

(刘谷城)

杨志生《谁来为生活买单——城市底层人》点评:

白居易曾说过: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作者坚守了文学创作的这一优良传统,没有去描写风花雪月的迷人景致,没有去表达不可捉摸的空虚心灵,而是关注城市底层人生活。

写她们穿梭生活、吆喝生活、奔跑生活、漂泊生活,在城市夹缝的中央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字里行间释放出对城市底层劳动者生活的同情,表达出对劳动者勤劳朴实的赞美。

作者叙事写物,用语简洁而不干涩,并赋予深情意蕴,这是很难得的。

(刘谷城)

杨志生《春天的剪影》点评:

如果说《谁来为生活买单——城市底层人》是用现实主义手法来写的话,那么这首《春天的剪影》则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情调欢快跳跃,没有了前一首的艰辛与沉重。

作者从春雷、春风、春雨三方面写出了人们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充满了对生活希望与热爱。

(刘谷城)

杨志生《父亲,感动我的世界》点评:

作者写了很多有关父亲和父爱的散文诗、散文,这里仅选其中散文诗三首。

他的所有有关父亲和父爱的散文诗、散文,都写得真切感人,表达出对父亲的深深挚爱,感恩之心跃然纸上。

而父亲的形象勤劳朴实凝重,就像著名画家罗立中油画《父亲》中的父亲一般。

(刘谷城)

杨志生《一个夜里的思念》点评:

夜里的思念,思念的是童年的岁月。

月光下的小男孩,提着灯笼,唱着童谣,追逐着萤火虫……,无邪的童年、欢乐的童年、稚气的童年,令人思念再思念。

作者用跳跃的、朦胧的、诗的语言,似乎要说出现实中某些失落。

(刘谷城)

杨志生《童年与记忆》点评

杨志生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同学,他写诗,写散文诗,写散文,写论文,样样都用心去写,样样都写得很好,这次散文诗大赛,他交了五组散文诗,共有20多首,都是很不错的。

这首《童年与记忆》也与《一个夜里的思念》一样,有着对童年纯朴美好的难忘记忆,抒写的空间要大许多。

不过,人是要长大的,梦是要醒来的。

人长大了,梦醒了,难免会有一些失意与惆怅,似乎是无可奈何的。

(刘谷城)

梁素红《门缝》点评: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辨意味的散文诗。

门内门外,世界就分成了两半;门外的以为门内很隐秘,门内的以为门外很精彩;在门外想念门内,在门内向往门外……是隐喻一个事物的两面或一个人的成长人生呢,还是暗示某种情感意蕴呢,令人遐想无穷。

读着它,不妨去作多角度的探视。

(刘谷城)

梁素红《梦里,藏有爱》点评:

这是一首质朴而深情的爱的颂歌。

她怀着对爷爷的思念,对爷爷的感激,踏入记忆的花园,与爷爷重逢,牵手,重拾爱……原来爱你的人不在了,但爱还在。

作者以流畅自然而精美的语言,营造出一个个清美的画面和清幽的意境,给人一种亲切融和的感受。

凡高的向日葵、蒙娜丽莎的微笑、画笔、油彩、调色板、镶着爷爷笑容的画框,等意象组合,传递着十分深厚的意蕴和情感。

散文诗笔法是颇为成熟的。

(刘谷城)

梁素红《情感素描》点评:

“情感素描”共有二章,一为相思,一为重逢,写二者所产生的情感,情感撞击所迸出的火花。

“素描”本是指绘画中单纯用线条描写而不加彩色的画法,在文学创作中则借指文句简洁、不加渲染的朴素描写。

然而本诗中的情感并不是简单而粗线条的描摹。

作者多处运用了回环反复的抒写手法,能给人一种情深深、意浓浓的感觉。

(刘谷城)

梁素红《一天》点评:

清代诗人袁枚说: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在作者的笔下,夏天的每一刻,每一个情境几乎都可以拾到诗。

这是因为她热爱生活,倾情生活,感到处处充满诗情画意。

诗写得清新而有动感,想象丰富而美丽。

(刘谷城)

梁素红《系于一爱》点评:

梁素红是一位学习勤奋、创作勤奋、待人诚挚的同学。

她写了很多散文诗和散文,都写得非常精美,常常表达着一个崇高而美丽的主题,那就是爱。

有对爷爷的爱,对师长的爱,对同学的爱,对小生物的爱,对生活的爱……本诗则是运用铺叙的手法和精美的诗的语言,表达了她对母亲的爱,爱得深,爱得挚,令人感动。

(刘谷城)

李文英《生命的季节》点评:

是对春天的礼赞,也赞颂了为了生命的春天需要而积蓄能量的严冬。

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色彩与收获,都是生命的季节,都值得利热爱与珍惜。

这是很有生活哲理意味的。

(刘谷城)

陈甘彩《笑着走》点评:

这是一首说理意味颇浓的散文诗,但也很有诗情诗趣。

你看,嬉戏时笑歪了嘴,仍然捂着嘴巴笑着;喝的药很苦,但每次喝完仍裂开小嘴笑着;愁苦时,笑着;孤寂伤感时,也笑着。

笑,可以冲破阻碍在自己面前的一切。

笑,是对生活和人生的自信。

笑对人生,人生充满了笑,多好。

(刘谷城)

 

谭仁品《中秋之夜》点评:

中秋,总与圆月相伴。

天上月如盘,地下人团圆。

然而作者却在这样的时节孤独地品味苦读的艰辛。

那辆破旧的单车、那缀残花断枝、那些飘飞的落花、那清冷的教室、那寂静的凄冷的夜……再细微的东西,也能轻易地撞击作者的心扉。

苦读的孤寂与节日的热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回忆又再一次加深了孤寂的情愫。

有意无意间,作者已把孤寂的体验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似乎已能体察到考研者的那份艰辛付出。

孤独者总能以坚韧的态度去面对寂寞,此刻他们的心灵会更加敏锐,对生活会有更细腻的体验,从而激发了一种落寞的抒怀冲动,文字间,总透着对生活对自然的温情拥抱,在简洁的语言中,情感与诗性和谐地结合,融汇成一股浓重的思绪,流入读者心中。

我们也能够隐约触摸到作者心中的呼喊:

理想之光永燃,等待是一份辛酸而幸福的挑战。

(刘天平)

黎思敏《生命之思》点评:

树叶的萌芽与凋零,是一个过程,又将是无限的轮回。

生命以一种欢快的方式萌发,草芽的一“钻”一“吐”一“爬”间,一种逢勃轻盈的动感以及纯真顽皮的稚气就跃然纸上,还有小鸟的蹦跳、微风的轻拂、泥土的清香,皆是如此。

“一嘟噜,又一嘟噜”,“一粒粒,一串串”,这样活泼精妙的状态描述,于短短数字间,就能体察那份生命的可爱与幼嫩,形象而到位地传达出生命之初的欣喜!

与欣喜的萌发相对,秋叶的逝去却满带不舍。

那样的依恋,却抵不住秋风的吹袭,如“万千金黄蝴蝶”,纷纷散去,美妙的意象,让生命的殒落,也可以如此美丽,又如此悲壮。

从欣喜的萌发到悲壮的逝去,面对这样的自然法则,万物均只能顺应天命。

那么这样的逝去,是带着怎么的一种情思呢?

这是聪明的作者留给读者的一个疑问,文章留有余地,看似半寸不足而实则一寸思考,那既是对读者的厚待,也是对自己智慧的恩赐。

(刘天平)

:

柯海玲《夜深了》外六章点评:

作者的这几首散文诗,都是心灵与自然交汇碰撞而出的和谐旋律。

借景抒情,是散文诗常用的手法,一格格简洁明快的文字,如丝、如线、如虹,它似乎在不停地变换着最优美的姿势,深情款款地向我们步来,勾勒出一幅幅传达心灵感受的图画。

《夜深了》是一篇表达作者深情思索的作品。

夜的静谧,是衍生诗意的温床,作者完全沉醉在夜的梦乡之中。

他擦亮心底的眼光,与夜风、星星、记忆独处。

安静地。

孤单地。

似乎是孤芳自赏,但却是远离尘嚣。

思索的力量在此刻疯狂地成长,原来无论过去多么的失败,当前或许还在迷茫,但明天的信念却是坚强的。

在夜的深处,黎明前夕,作者告诉我们,思想正开出美丽的花芽,用心去欣赏它,就会收获一段成长的快乐。

(刘天平)

梁惠静《遗失在江南的心》外一章点评:

作者这两篇散文诗,都似乎充满了幽怨的情怀。

内心中忧伤的岁月,总是无处释放;眼中低吟的愁思,如细小的针刺动在寂寞的江南。

如此深情的抒怀,那份肆意地让眼泪飘飞的洒脱,可以窥见作者是位柔弱温婉的女子。

《遗失在江南的心》带着我们走入梦境,走入寻找丁香情结的旅程。

那不是对戴望舒的重复,那是一种不谋而合的迷恋,是江南魅力的再次显灵或延伸。

作者满带深情地勾勒三月轻扬的“柳絮”、戴望舒曾经倾情的“油纸伞”、如梦般迷人的“烟雨”、悠远清幽的“青石板”等,意境深远,如诗如画。

是的,杏花烟雨织就的江南,才子佳人辈出的江南,在雨香袅袅入珠帘,清影如梦中,总会有让人无法抗拒的迷恋,总会有诉说不完的美丽故事。

戴望舒诉说的是偶然邂逅的美妙情怀,这种情怀或许是风吹即散的,而作者却是对曾经拥有的那份美丽的寻找,则是一份刻骨铭心失落。

作者第二称的细细喃语间,就有一份亲切、一份关怀在我们的心田轻轻流动,那种温润,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在这样体贴的叙述中,那个在江南冗长雨巷中遗失的故事,未听,就已动容。

(刘天平)

李文裕《栖息在下一枝的思考》点评:

城市冰冷的人际关系,让作者只能在童年的记忆中去寻求温暖。

他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站在现代文明过分发达的一隅,独自惆怅。

然而作者渺小的身躯,又不得不屈服于迅猛发展的历史文明。

这种因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痛灼与无奈,是文学创作中一个常见的母题,他们企图通过自己真实的体验,去寻回他们丢失的岁月和梦想。

农村纯朴的风俗,温润的人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在作者的笔下,带着一份成长的烦恼悄悄流逝,那样的一份失落与眷恋,在城市“摇滚乐”的浮燥及农民工的转型中更显真切。

城市极度夸张的华丽,在作者眼中都只不过是虚伪而敷浅的装饰,于是他站在工地的边缘,用触及灵魂的思考去控诉这种毫无节制的繁华。

作者这三段看似叙事的构思,因由语言的跳跃、错位而显得反差强烈,产生了一种妙不可言的“陌生感”,促使读者在言语陌生化的体验中,感受到“油菜花”、“奶奶”、“老黄牛”、“摇滚乐”……等物件已经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它们是一个个可以无限延伸的艺术象喻,同时这种“陌生化”的语言也是营造散文诗诗味的有效手段。

(刘天平)

关两计《逃婚的新娘》点评:

这是一篇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唯美的散文诗。

灵动的想像,势如破竹,让人在目不暇接间,思绪被带得起伏不定。

那若隐若现的情节,似乎有一个心酸的故事,有一份无奈的控诉,以及一份等待的豁达。

用人化了的头盖、彩色嫁衣、新月等意象,将故事轻轻揭开,又轻轻躲藏,恰如其分,并在那些荒诞的比喻与大胆的语词游戏间,生发无穷的诗意。

它不是一个清晰的故事,并不是一种可惜,而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语义场,一个能带给人无限遐想的象征体。

如此,作者就能做到惜字如金,却内蕴丰富。

文末作者连用三个“告诉我”,既是一种情感的渲泄,也是一种理性的渴望。

而作者不厌其烦地如此反复,是为了营造高潮的顶峰,也是为了更坚强有力地揭示主题。

(刘天平)

罗承业《笔颂》点评:

把“笔”这一艺术形象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形态,分别赞颂,确实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述说方式。

从作中精练的言语间,我们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一股正义之气、无私奉献的神韵在漫延。

这确实是一篇文风刚硬、创意无限的佳作。

然而作者的创新还存在着不少的遗撼。

对于笔的分解与重叠的歌颂,这不失为一种极具新意和论说丰盈的方式。

但朴实无华的文字似乎少了几叶飞翔的翅膀,过分单一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通透,对笔的各种形态的还未能抓住它们各自经典的特征,缺乏细节和象喻的描述使得笔的形象未够丰满。

散文诗是一种非常注意意象营造的艺术,而作者对笔的歌颂似乎没有打破“物件”的局限,虽有精妙的评说和赞颂,但还过于直接和坦率,浅尝辄止的联想和谨慎纯朴、缺少想象的叙述,使“笔”这一形象似乎游离了“人”这一艺术生命的源头,这将会有缺乏灵性和深蕴的危险,很可能会使得作品产生曲高和寡的后果。

(刘天平)

崔成广《离人》点评:

离人饱经风霜的思乡之情,直逼我们情感最脆弱的地带。

作者飘逸的语言和灵动的记忆,在城市与故乡间轻松游走,那些跳跃的联想,因由记忆的感觉而得到了修补和凝合,使得如梦呓般的呢喃之语也显得自然可信。

那些凌乱得如蒙太奇般变幻的话语,反而显得作者思乡之情的迫切与深遂。

对家乡亲人的念挂,及雨水和月亮这两个意象对美好记忆的替代,是作者得以在城市和故乡间自由穿梭的具体牵引,它们把存在矛盾的两个空间进行了勾连,并使得文本获得了一种情韵延绵的诗味。

对于城市的失望和故乡的怀念,是对“离人”的本质意义的有力命中,而通过对亲人的怀想及对古人思乡情绪的借用,使得这个本质更加清晰和丰富。

而遗撼的是,本文在联想上下足功夫,然而想象的思维尚未彻底打开,文本中的艺术象喻还使用得不够充分,故而“离人”的本质意义还未得到更彻底的解放,还停留在比较单一的语义场中。

(刘天平)

林锦灵《摆渡人的幸福》点评: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赞歌。

作者两次运用“一样……不同……”这个句式来开头,文章迅速进入主题、带出主人公的同时,也营造了一股赏心悦目的文字流。

作者善用第二人称“你”的叙述方式,显现了作者对主人公崇高的敬意以及亲切真诚的爱戴,同时这种亲昵的称谓,也营造了一种熟悉的感觉,轻松地在作者的心间架起了一座直达作品核心的桥梁。

与《边城》中的爷爷两相对比,能使人们从熟知的文学形象中感知新的文学形象,从而去丰富主人公的血脉和神经,使其具体可感。

遗撼的是作者的抒发过于直率和平实,使得文中“幸福的彼岸”这个艺术象喻缺乏了承载其深厚内蕴的意象,从而使人感到这个喻体的单薄和肤浅。

意象是将抽象情感和谐而具体可感地表达出来的一个传承物,如果作者能够更多地运用意象的艺术,这篇散文诗将有更浓厚的诗意和更丰富的艺术内蕴。

(刘天平)

温亚珠《彼岸花的忧伤》点评:

作者的语言感受能力非常的高超,他总是能从自己的心灵感受出发,悠然自得去把玩着文字的心跳,让它们翩翩起舞,体态完美,似乎轻轻吟唱,就可以撩拔起人们内心的那一份久违了的感动。

这一切,皆获益于作者善用那些读来婉转动人,又能简洁地表现深遂思想的语言结构,“寻找,寻找,你已悄然消逝”、“是前世今生的阻隔,是彼岸与此岸的阻隔”、“你不该……你不该……你不该呀”作者的惜墨如金的叙述中,却慷慨地使用了几处反复的吟唱或重叠的结构,而“生生相错,遥遥相望”、“生生相惜,遥遥相隔”、“此岸彼岸,今生无缘”整齐而互相呼应的句式,在文中处处可见,不但体现了一种整齐的审美形态,而且它们与反复重叠的长句和谐地融合,形成了一种长短句结合的文本形态,在时急时缓的语言节奏中,传达出了作者饱满丰盈的情感,并创造了无限延展的诗意和优美动听的乐韵。

(刘天平)

 

李育梅《寂寞开无主》点评:

这是一首连组体散文诗,由两个可分可合的断章组成。

作者善于借喻体、意象来抒情,来描述心灵感受,显示了独特的个性和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作品令读者透过“玫瑰”和“雪梅”这两个意象,看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刘小红)

何海英《故乡情》点评:

作者写了多首独立的散文诗,然后用“乡情”这根线把它们串了起来。

故乡的人最亲;故乡的情最暖;故乡的物事最为记忆深刻。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当中细小的情节物事来抒发情感,放大记忆,从中寻觅、思索生命的意义。

一“屋”、一“磨”、一“瓷碗”,点点滴滴在心头,物物总关情。

(刘小红)

殷兆伟《鹰魂》点评:

作者在诗里塑造的形象,并非高大完美无缺的“雄鹰”,但这丝毫无损其“美”。

作者塑造的是一个真实的、可信的、有尊严的“鹰魂”!

借“鹰”这一意象,完成了一个立体的、多面的、复杂的、现代的“我”的形象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