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783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docx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

人口容量课后作业

班级姓名时间:

2020年2月

(答案在最后,请同学们先完成所有题目,再对照答案订正,画出错题)

一、单选题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均设定了人口“天花板”。

北京在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500万以内。

下图为2013~2016年北京和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

人口天花板(或城市承载力),是用以衡量一个城市在人口暴增的压力下维持城市运转的最大数量。

1.北京市人口“天花板”的短板主要是(  )

A.水资源短缺B.矿产资源枯竭

C.土地资源紧张D.生物资源减少

2.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及原因是(  )

A.逐渐增加,交通拥堵加重

B.逐渐减少,房地产调控加强

C.先增加后减少,产业结构调整

D.先减少后增加,环境质量恶化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

0~100)。

图一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中P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

图二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二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

A.高原B.山地C.丘陵D.平原

4.图二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势起伏大B.水资源短缺

C.荒漠广布D.土壤贫瘠

 

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较迅速的城市。

截至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城镇化率100%,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

深圳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31%;非户籍人口占69%,近10年人口增长率稳定在增长4.5%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近十年,深圳市人口持续增加是由于

A.出生率较高B.机械增长率较高C.死亡率很低D.自然增长率较高

6.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是

A.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B.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

C.提高本市水资源利用率D.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

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

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B.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C.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D.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8.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资源开采规模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

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9.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水源

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

10.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一线”。

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经济发展水平D.历史

11.四川与西藏自治区大致位于同纬度,但环境人口容量四川远远大于西藏,其主要差别是(  )

A.自然资源B.开放程度

C.消费水平D.文化观念

 

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D.土地资源减少

13.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列各题。

1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B.10000C.6000D.4500

15.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效应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二、综合题

16.根据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陈卫,孟向京,2000)一文认为:

“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

”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

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

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人类承载力的关键。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______________特征,为什么这一概念具有这一特征?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是什么?

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们和子孙后代做出怎样的选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1.A2.C

【解析】1.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

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A对。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问题,不是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B、C、D错。

2.根据图示人口数量变化,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C对。

A、B、D错。

点睛:

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短缺。

设定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

近年来北京、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先增加后减少,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3.D4.B

【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显示人居环境适宜度(E)和社会经济协调度(D)都很高,说明位于我国自然环境较好的经济较发达地区,平原一般是人口集中、自然环境较好的经济较发达地区,D项正确。

4.读图可知,该地人口集聚度与人居环境适宜度高,故该地区人口与地形、气候协调度较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最可能地形较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资源适应度较高,ACD项错误;该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较低,说明该区人口和水土资源协调度低,则最可能是人口众多,需水量大,造成水资源短缺,B项正确。

 

【答案】5.B6.D

【解析】5.材料信息显示,近10年人口增长率稳定在增长4.5%左右。

而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到0.5%,深圳作为发达城市,自然增长率更低,因此近十年深圳市人口持续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迁移,大量人口迁入导致,这属于机械增长,而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属于自然增长范畴,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

6.影响一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主要是资源、科技、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条件。

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并不能改变影响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不是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的途径,A不符合题意。

适度降低市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这与居民的需求愿望相左,不是有效途径,B不符合题意。

水资源是深圳比较充足的资源,不是资源短板,因此提高本市水资源利用率对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影响不大,C不符合题意。

提高科技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可以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水平,增加获得资源的途径,因此可能提高深圳市环境承载力。

D符合题意。

 

【答案】7.D8.B

【解析】7.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A错。

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B错。

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大于1,不能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C错。

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D对。

8.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A错。

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B对。

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错。

促进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减轻经济发展压力,D错。

 

【答案】9.A10.C11.A

【解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的人口分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我国的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胡焕庸线又叫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线,要对该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和导致这种差异原因有所了解。

9.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较差,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000米,气候高寒,太阳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A项正确;青藏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源较为丰富,因此B错;题干强调的是导致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C、D项都是社会经济因素,因此CD错误。

10.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黑河—腾冲一线西侧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体部分,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落后,而该线东侧是我国中东部的主体区域,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发达,该线东侧经济较为发达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西侧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大量前往了东部地区,因此C正确;气候和地形对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小,但不是导致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A、B错误;历史对该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几乎无影响,因此D项错。

11.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是制约一个地方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西藏地区除了太阳能资源以外,其他自然资源都不及四川,因此A正确;开放程度、消费水平、文化观念虽然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个区域的人口容量,但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B、C、D错。

【点睛】

本题组的第1题容易误选C项;第2题容易误选A项;第3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答案】12.C13.A

【解析】12.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口承载力无关,A错。

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

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以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提高所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对。

山西省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故选C。

13.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对。

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

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

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故选A。

【点睛】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包括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

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答案】14.D15.D

【解析】【分析】

试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14.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人数最少的那类资源,D正确。

15.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人数最少的那类资源,内蒙古水资源数量最少,相当于短板,D正确

二.综合题

【答案】

(1)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20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人类开始关注、研究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这一概念。

(2)不确定性因为在概念中有“可预见到的时期内”,若时期发生变化,环境人口容量必然会发生变化。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口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环境人口容量;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人类选择)。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解析】此题理论较强,但若建立在对教材的全面理解基础上,回答起来应该没有多大难处。

关键是要对教材相关内容全面分析到位,并抓住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相互关系,重点突破“环境承载力”的本质内涵。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主要指的是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20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以及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人类开始研究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而提出的这一概念。

(2)“地球能养活多少人?

”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

”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

材料中明确说明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

因此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人口容量肯定会发生变化,而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口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这些因素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就是环境人口容量,也是环境能够容纳的最多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两大类。

(4)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这需要我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