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7012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docx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概念简答及计算题

一、基本概念

1.固体废物概念:

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压实又称压缩,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3.空隙比:

堆积体积与真体积之比。

4.空隙率:

堆积体积与表观体积之比。

5.空隙比与空隙率越低,表明压实程度越高,相应的密度越大。

6.压缩比:

压缩比是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后体积减小的程度。

压缩比越小,压实效果越好。

7.压缩倍数:

压缩倍数是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后体积压实的程度。

压缩倍数与压缩比互为倒数,压缩倍数越大,压实效果越好。

8.破碎的概念:

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称为破碎。

9.破碎比:

在破碎过程当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称为破碎比。

破碎比表示废物被破碎的程度。

10.固体废物分选:

固体废物的分选就是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

11.筛分:

筛分是根据固体废物尺寸大小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

12.重力分选:

重力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13.跳汰分选的定义:

跳汰分选是在垂直脉冲介质中颗粒群反复交替地膨胀收缩,按密度分选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

14.风力分选的定义:

风力分选又称气流分选是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将轻物料从较重物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15.浮选原理:

物质的天然可浮性差异均较小,仅利用它们的天然可浮性差异进行分选,分选效率很低。

浮选是通过在固体废物与水调成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扩大不同组分可浮性的差异,再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目的颗粒黏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浮于滤料表面成为泡沫层后刮出,成为泡沫产品;不上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16.捕收剂:

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欲选的颗粒上,使目的颗粒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的药剂。

17.起泡剂:

能够促进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的药剂。

18.调整剂:

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的药剂。

19.稳定化是指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

20.固化:

指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

21.浸出速率:

固化体浸于水或其他溶液中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浸出速率。

22.增容比也称体积变化因数,是指危险废弃物在稳定化/固化处理前后的体积比。

23.堆肥化:

堆肥化实际上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过程。

24.厌氧消化处理:

厌氧消化处理是指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5.热解:

将有机物在无氧和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可燃物质的化学分解过程。

有机固体废物——加热生成——气体(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有机液体(有机酸、芳烃、浇油)+固体(炭黑、灰渣)

26.热解工艺按供热方式分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直接加热:

热解反应所需的热量是被热解物直接燃烧或向热解反应器提供的补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

间接加热:

将被热解物料与直接供热介质在热解反应器中分离开的一种热解方法。

二、简答

1.破碎的四种工艺:

(1)鄂式破碎机

适于坚硬和中硬废物的破碎。

(2)锤式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主要用于破碎中等硬物且腐蚀性弱、体积较大的固体废物,还可用于破碎含水分及含油质的有机物、纤维结构物质、弹性和韧性较强的木块、石棉水泥废料,以及回收石棉纤维和金属切屑等。

(3)冲击式破碎机

冲击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中等硬度、软质、脆性、韧性及纤维状等多种固体废物。

(4)剪切式破碎机

剪切式破碎机适用于处理松散状态的大型废物。

(5)锟式破碎机

锟式破碎机可用于硬度较大的固体废物的中碎与细碎。

也可用于脆性或黏性较大的废物。

也可用于堆肥物料的破碎。

2.垃圾的分类贮存

二类贮存:

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两类。

三类贮存:

可燃物(塑料除外)、塑料、不燃物(玻璃、陶瓷、金属等)

四类贮存:

可燃物(塑料除外)、金属、玻璃、塑料陶瓷及其他不燃物。

五类贮存:

可燃物(塑料除外)、金属、玻璃、塑料陶瓷及其他不燃物、危险废物。

3.压实设备的参数:

固定式压实设备的基本参数

(1)装料截面尺寸:

确定装料截面尺寸大小的原则是使所需压实的垃圾能够毫无困难的被容纳。

(2)循环时间:

循环时间是指压头的压面从完全缩回位置使垃圾由装料箱压入容器,然后进行挤压,并使压头回到原来完全缩回的位置,准备接受下一次装载垃圾所需要的时间。

(3)压面上的压力:

由压实器的额定作用力来确定。

额定作用力发生在压头的全部高度和全部宽度上,用来度量压实器产生的压力。

(4)压面的行程长度:

压头进入压实容器越深,越容易向容器中清洁有效地装填废物。

(5)体积排率:

压头每次把废物载荷推入容器可压缩的体积与1h内机器完成的循环次数的乘积就是体积排率,用来度量废物可被压入容器的速率。

4.稳定化/固化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浸出速率、增容比、抗压强度。

浸出速率:

固化体浸于水或其他溶液中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浸出速率。

增容比:

也称体积变化因数,是指危险废弃物在稳定化/固化处理前后的体积比,即:

抗压强度:

外力施压力时的强度极限。

危险废物固体化必须具有一定抗压强度,才能安全贮存;否则一旦其出现破碎和散烈,就会增加暴露的表面积和污染环境的可能性。

5.水泥固化的基本原理、水泥固化的影响因素、沥青固化的原理:

水泥固化原理:

水泥固化是以水泥为固化剂将危险废物进行固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在用水泥稳定化时,废物被掺入水泥的基质中,水泥与废物中的水分或另外添加的水分,发生水化反应后生成坚硬的水泥固化体。

水泥固化影响因素:

pH、水、水泥和废物量的比例,凝固时间,添加剂:

(1)pH:

对于金属离子的固定有显著的影响。

pH较高时,许多金属离子会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利于生成碳酸盐沉淀。

pH过高时,会形成带电负荷的羟基络合物,溶解度反而升高。

(2)水、水泥和废物量的比例:

水分过少不能保证水泥的充分利用水合作用;水分过大,则会出现泌水现象,影响固化块的强度。

(3)凝固时间:

必须适当控制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一般,初凝时间大于2h,终凝时间在48h以内。

(4)添加剂:

掺入添加剂,是为了改善固化条件,提高固化体质量。

6.沥青固化的原理:

沥青属于憎水性物质,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对于大于大多数酸和碱有较高的耐腐蚀性。

沥青固化是以沥青类材料作为固化剂,与危险废物在一定的温度、配料比、碱度和搅拌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使有害物质包含在沥青中并形成稳定固化体的过程。

7.堆肥化概念、好氧堆肥化过程、影响因素,工艺过程:

堆肥化:

堆肥化实际上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过程。

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的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过程:

好氧堆肥化可分为:

潜伏阶段、中温阶段、高温阶段、腐熟阶段四个过程。

(1)潜伏阶段(亦称驯化阶段):

指堆肥化开始时,微生物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即驯化过程。

(2)中温阶段(亦称产热阶段):

在此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堆肥中易分解淀粉、糖类等而迅速增殖,并释放热量,使堆肥温度不断升高。

温度达45℃时,进入高温阶段。

(3)高温阶段:

在此阶段嗜热性微生物活动,可溶性有机物质继续分解转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纤维素和蛋白质等开始被强烈分解。

(4)腐熟阶段:

当高温持续一段时间后,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

此时嗜温性微生物又占优势,对残余的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

腐殖质增多且稳定化,堆肥进入腐熟阶段,堆肥可施用。

影响因素

(一)供氧量:

保证较好的通风条件,提供充分的氧气是好氧堆肥过程中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通风可提供氧气,带走水分、带走热量。

(二)含水率:

堆肥最适含水率为50%-60%(质量分数),,当含水率低时,微生物的活性低,当水分超过70%时,堆肥物料之间充满水,有碍于通风,从而造成厌氧状态,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生长,还会产生H2S等恶臭气体。

(三)温度和有机物含量:

堆体温度的升高,可加速分解消化过程,也可杀灭虫卵、致病菌等,堆体最佳温度为55-60℃。

有机质含量过低,分解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堆肥所需的温度,如果有机质含量过高,则给通风供养带来困难,有可能产生厌氧状态。

(四)颗粒度:

堆肥物颗粒应尽可能小,才能更好通风供氧,并使得好氧微生物分解增快,如果太小,易造成厌氧条件,不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堆肥物料粒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均匀化。

粒径在12~60mm之间

(五)C/N比和C/P比

适合堆肥的C/N在26:

1~35:

1间,C/N低菌体易衰老自容,造成N源浪费和酶产量下降

C/N高,易造成杂菌感染,造成C源浪费和酶产量下降。

P保证微生物的生长,适宜的C/P为75;1~150;1

(六)pH

适宜堆肥的pH为6.5~8.5

好氧堆肥工艺过程

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脱臭、贮存。

8.厌氧消化三段理论:

厌氧水解:

复杂非溶解性有机物在厌氧菌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简单溶解性有机单体或二聚体、同时合成新细胞体的生物转化过程。

产酸发酵:

有机物及作为电子受体又作为电子载体,在产酸发酵菌的作用下将溶解性有机单体或二聚体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和醇,同时合成新细胞的生物转化过程(简称酸化)

产甲烷:

严格专性产甲烷菌将乙酸、甲醇、甲酸和CO2/H2等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沼气)的过程。

9.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厌氧条件、原料配比、温度、pH、添加物和抑制物、接种物、搅拌。

厌氧条件:

厌氧消化的特点是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氧气对厌氧菌具有毒害作用。

原料配比:

碳氮比以(20~30):

1为宜。

碳氮比过小,氮不能被充分利用;碳氮比过大,会产生游离的NH3,抑制产甲烷菌的活动,抑制消化作用。

温度:

40~65℃,温度过低,厌氧消化的速率低,产气量低。

温度过高,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不利于消化。

pH:

应控制在6.5~7.5之间,最佳在7.0~7.2

添加物和抑制物:

添加物有助于促进厌氧发酵,提高产气量和原料利用,含氮化合物过多,会产生胺盐,抑制产甲烷菌的活动,抑制消化作用。

接种物:

细菌数量和种群会直接影响甲烷的生成。

搅拌:

搅拌可以使消化原料均匀分布。

增加微生物与消化基质的接触。

也可避免局部产酸,排出抑制气体,提高产气量。

10.焚烧原理:

焚烧过程划分为干燥、热分解、燃烧三个阶段。

干燥:

干燥是利用焚烧系统的热能。

使入炉固体废物汽化、蒸发的过程。

热分解:

热分解是固体废物中的有机可燃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进行化学分解和聚合反应的过程。

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快速分解和高温氧化的过程。

11.焚烧的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燃烧的主要因素有:

焚烧炉型、固体废物性质、固体废物停留时间,焚烧温度、供氧量、物料的混合程度等。

固体废物性质:

固体废物可燃成分、有毒有害物质、水分等决定了固体废物的热值、可燃性和治理的难易程度。

一般城市生活垃圾的含水量≤50%,低位发热值多在3350~8374kJ/kg.

焚烧温度:

焚烧温度对焚烧处理的减量化程度和无害化程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要求生活垃圾焚烧温度在850~950℃。

医疗垃圾,危险固体废物焚烧温度要达到1150℃。

停留时间:

物料停留时间主要是指固体废物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和烟气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

通常要求垃圾停留时间能达到1.5~2h以上。

烟气停留时间达到2s以上。

供氧量和物料混合程度:

焚烧过程的氧气是由空气提供的。

空气能够起到助燃、降低炉排温度、翻动物料使物料与空气充分混合的作用。

空气过少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空气过多会导致炉温降低,烟气量增大等影响。

12.热解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热解是将有机物在无氧和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料的化学分解过程。

特点:

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成为以燃料气、燃料油和炭黑为主的储存性能源

由于是无氧和厌氧分解,排气量少,因此,采用热解工艺有利于减轻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

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炭黑中。

由于保持还原条件三价铬不会转化成六价铬。

氮氧化物的产生量少。

热解反应:

有机固体废物△→气体(H2、CH4、CO、CO2)+有机液体(有机酸、芳烃、焦油)+固体(炭黑、灰渣)

塑料热解

当温度达到500°左右可以获得较高产率的液态烃和苯乙烯单体。

低于或高于该温度都会发生分解不完全或液态烃产生率低的现象。

13.天然防渗材料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

(1)分布均匀,厚度至少大于2m,其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

(2)要求30%的颗粒能通过200目的筛子。

液限大于30%,塑性大于1.5,pH大于7。

(3)能抵抗渗滤液的侵蚀,不因与渗滤液的接触而使其渗透性增加。

(4)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

14.终场防渗系统的主要功能:

消减渗滤液的产生量,控制填埋场气体从填埋场上部无序释放,避免废物的扩散,抑制病原菌的繁殖以及提供一个可供景观美化和填埋土地再用的表面等。

15.终场防渗系统的构成:

(1)保护层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上部植物根系以及挖洞动物对下层的破坏,保护防渗层不受干燥收缩、冻结解冻等的破坏,防止排水层的阻塞,维持稳定等。

(2)排水层的设置旨在排泄锋菲姐通过保护层的降雨下渗水等,降低入渗水对下部防渗层的水压力。

(3)防渗层是终场防渗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阻止入渗水进入填满废物中,防止填埋场气体逸出填埋场。

(4)调整层用于控制填埋场气体,将其导入填埋气体收集设施进行处理或者利用,同时也起到支撑上述各层的作用。

16.渗滤液收集系统的构成:

渗滤液收集系统主要由汇流系统和输送系统两部分组成。

汇流系统的主体是一位于场底防渗衬层上的、由砾卵石或碎(渣)石构成的导流层。

该层内是设导流沟和穿孔收集管等。

导流层设置的目的是将场内的渗滤液通畅、及时地导入到导流沟的收集管中。

渗滤液的输送系统多由集水槽(池)、提升多孔管、潜入泵、输送管道和调节池等组成。

导流层其渗透系数应大于1*10-3cm/s。

17.渗滤液处理的土地法主要有填埋场回灌处理系统和土壤植物处理系统两种形式。

(1)填埋场回灌处理系统:

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回灌处理主要利用填埋废物层,类似于“生物滤床”的吸附、降解作用以及填埋场覆盖层的土地净化作用,最终覆盖后填埋场地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蒸发作用将渗滤液减质减量化。

(2)土地植物处理系统通过吸附、离子交换和沉淀等作用,土壤颗粒从渗滤液中将悬浮固体过滤掉,并将溶解性固体组分吸附在颗粒上。

土壤中微生物将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转化和稳定,并转化有机氮。

植物利用渗滤液的各种营养物生长,以保持和增加土壤的渗入容量,并通过蒸腾作用减少渗滤液量。

18.垃圾填埋气体的产生过程

(1)第一阶段----好氧分解阶段

废物进入填埋场后首先经历好氧分解阶段,它的持续时间比较短。

复杂有机物通过微生物胞外酶分解成简单有机物,并进一步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和二氧化碳。

这一阶段由于微生物进行好氧呼吸,有机质被彻底氧化分解而释放热能。

垃圾的温度可能升高10~15℃。

(2)第二阶段----好氧至厌氧的过渡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氧气的逐渐消耗,厌氧条件逐渐形成。

作为电子受体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开始被还原为氮气和硫化氢。

(3)第三阶段----酸发酵阶段

复杂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至基本结构单位,并进一步在产酸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和醇。

(4)第四阶段----产甲烷阶段

在产甲烷细菌的作用下,挥发性脂肪酸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

该阶段是能源回用的黄金时期。

一般废物填埋180至500天后进入稳定产甲烷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产生大量的甲烷;氢和二氧化碳的量逐渐减少;浸出液COD下降,pH维持在6.8到8.0,且金属离子二价铁离子,二价锌离子浓度降低。

(5)第五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

当第四阶段中大部分可降解有机物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后,填埋场释放气体的速率显著减小,填埋场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该阶段几乎没有气体产生,浸出液及废物的性质稳定。

19.高炉矿渣的化学组成:

包括SiO2、Al2O3、CaO、MgO、MnO、Fe2O3等15种以上的化学成分。

其中CaO、SiO2、Al2O3便占到了大约90%(质量分数)以上。

20.钢渣的化学与矿物组成

(1)化学成分:

主要为铁、钙、硅、镁、铝、锰、磷等元素的氧化物,其中钙、铁、硅的氧化物占绝大部分。

(2)矿物组成:

橄榄石(2Fe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硅酸三钙(3CaO·SiO2)、铁酸二钙(2CaO·Fe2O3)及游离氧化钙fCaO等。

三、计算

1、某住宅区生活垃圾量约280m3/周,拟用一垃圾车负责清运工作,实行改良操作法的移动式清运。

已知该车每次集装容积为8m3/次,容器利用系数为0.67,垃圾车采用八小时工作制。

试求为及时清运该住宅垃圾,每周需出动清运多少次?

累计工作多少小时?

经调查已知:

平均运输时间为0.512h/次,容器装车时间为0.033h/次;容器放回原处时间0.033h/次,卸车时间0.022h/次;非生产时间占全部工时25%。

解:

按公式Phcs=tpc+tuc+tdbc=(0.033+0.033+0)h/次=0.066h/次

清运一次所需时间,按公式

Thcs=(Phcs+s+h)/(1-ω)=[(0.066+0.512+0.022)/(1-0.25)]h/次=0.80h/次

清运车每天可以进行的集运次数,按公式Nd=H/Thcs=(8/0.8)次/d=10次/d

每周所需收集的行程数,按公式Nw=Vw/(Vcf)=[280/(8×0.67)]次/周=53次/周

每周所需要的工作时间为:

Dw=NwThcs=(53×0.8)h/周=42.4h/周

2、用一种成分为

的堆肥物料进行实验室规模的好氧堆肥实验。

实验结果:

每1000千克堆料在完成堆肥化后仅剩下200千克,测定产品成分为

试求每1000千克物料的化学计算理论需氧量。

解:

(1)、计算出堆肥物料

千摩尔质量为852千克,可算出参加堆肥过程的有机物物质的量=(1000/852)kmol=1.173kmol;

(2)、堆肥产品

的千摩尔质量为224千克,可算出每摩尔物料参加堆肥过程的残余有机物物质的量,即:

n=200/(1.173x224)kmol=0.76kmol;

(3)、若堆肥过程可表示为:

由已知条件:

a=31,b=50,c=1,d=26,w=11,x=14,y=1,z=4,可以算出:

s=31-0.76x11=22.64

堆肥过程所需的氧量为:

.

3、废物混合最适宜的C/N比计算:

树叶的C/N比为50,与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混合,活性污泥的C/N比为6.3.分别计算各组分的比例使混合C/N比达到25.假定条件如下:

污泥含水率=75%;树叶含水率=50%;污泥含氮率=5.6%;树叶含氮率=0.7%。

解:

(1)、计算树叶和污泥的百分比:

对于1千克的树叶:

对于1千克的污泥:

(2)、计算加入到树叶中的污泥量使混合C/N比达到25

X为所需污泥的质量

X=0.33kg

(3)、计算混合后的C/N和含水率

对于0.33kg的污泥:

对于0.33kg的污泥+1kg的树叶:

则C/N比为:

C/N=0.205kg(C)/0.008kg(N)=25.6

则含水率为:

含水率=

=(0.75kg/1.33kg)x100%

=56.39%

4、某固体废物含可燃物60%、水分20%、惰性物(即灰分)20%,固体废物的可燃物元素组成为碳28%、氢4%、氧23%、氮4%、硫1%。

假设:

固体废物的热值为11630kJ/kg;炉栅残渣含碳量5%;空气进入炉膛的温度为65℃,离开炉栅残渣的温度为650℃;残渣的比热为0.323kJ/(kg·℃);水的汽化潜热2420kJ/kg;辐射损失为总炉膛输入热量的0.5%;碳的热值为32564kJ/kg。

试计算这种废物燃烧后可利用的热值。

解:

以固体废物1kg为计算基准

(1)残渣中未燃烧的碳含量

①未燃烧碳的质量

惰性物的质量为:

1kg×0.20=0.2kg

总残渣量为:

0.2kg/(1-0.05)=0.2105kg

未燃烧碳的质量:

(0.2105-0.2000)kg=0.0105kg

②未燃烧碳的热损失:

32564kJ/kg×0.0105kg=341.9kJ

(2)计算水的汽化热

①计算生成水的总质量

总水量=固体废物原含水量+组分中氢和氧结合生成水的量

固体废物原含水量=1kg×0.20=0.2kg

组分中氢和氧结合生成水的量=1kg×0.04×9=0.36kg

总水量=(0.2+0.36)kg=0.56kg

②水的汽化热为:

2420kJ/kg×0.56kg=1355.2kJ

(3)辐射热损失(机械热损失)为进入焚烧炉总能量的0.5%

即11630kJ×0.005=58.2kJ

(1)残渣带出的显热:

0.2105kg×0.323kJ/(kg·℃)×(650-65)℃=39.8kJ

(2)可利用的热值

可利用的热值=固体废物总热值-各种热损失之和

=[11630-(341.9+1355.2+58.2+39.8)]kJ=9834.9kJ

5、一个有100000人口的城市,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2.0kg,如果采用卫生土地填埋处置,覆土与垃圾之比1:

4,填埋后废物压实密度600kg/m3,试求1年填埋废物体积。

如果填埋高度为7.5m,一个服务期为20年的填埋场占地面积为多少,总容积为多少?

解:

1年填埋废物的体积为:

V1=

=152083m3

如果不考虑该城市垃圾产生量随时间变化,则运营20年所需库容为:

V20=20×V1=20×152083≈3.0×106m3

如果填埋高度为7.5m,则填埋场面积为:

A20=

=4×105m2

6、某填埋场总面积为3.0hm2,分三个区进行填埋。

目前已有两个区填埋完毕,其总面积为A2=2.0hm2,浸出系数C2=0.2。

另有一个区正在进行填埋施工,填埋面积为A1=1.0hm2,浸出系数C1=0.5。

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为3.3mm/d,最大月降水量的日换算值为6.5mm/d,求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

解:

水处理能力的确定:

Q=Q1+Q2=

×

平均渗滤液量:

Q=

=29.7m3/d≈30m3/d

最大渗滤液量:

Q=

=58.5m3/d≈60m3/d

因此,水处理能力应在30~60m3/d之间选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