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3641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docx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

中考化学信息给予题、

信息给予题又称新情境试题,是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题型,综观近年来各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信息给予题作为能力型试题所占分值逐年增大。

此类试题的特点是:

知识情境新颖,构思巧妙,思维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面广且无现成答案,解答该类试题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联想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信息给予题一般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题干部分是信息给予部分,问题部分与题干部分紧密相关,它要求根据试题给出的新知识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信息给予题一般有三步:

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分析处理信息;三是依据信息应变创新。

解题时既不要机械模仿,也不能任意发挥。

  

  一、典例评析

  

  【例1】为了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卢瑟福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a粒子被反弹了回来。

通过这一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 )。

  A.原子核质量较大

  B.原子核体积很小

  C.核外电子带有负电荷

  D.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2006,山东省)

  

  【评析】这是一道阅读理解型信息给予题,学生应从阅读题目的过程中得出该题的答案。

由所给信息“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占体积很小,原子内有很大空间。

“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甚至被反弹了回来”,是因为a粒子正好撞上了原子核或a粒子带的正电荷与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相互排斥,故A、B、D选项均正确,只有C选项是本实验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

  【例2】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人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

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2006,黄冈市)

  

  【评析】这是一道图像型信息题,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A>B>C,反应所需时间为A>C>B,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所用时间就越短,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为B>C>A,故B、C选项错误,对于化合价相同的等质量金属与酸反应产生的H2质量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为C>B>A,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

  【例3】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维生素C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

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南通市)

  

  【评析】本题为联系生活实际的新信息题。

仔细阅读并提取题给的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其中维生素C分子结构图看似复杂,但依题意只需找出结构图中所含原子种类(三种)即为所含元素种类。

pH<5表示环境应为酸性,结合生活实际应加食醋较为合适。

根据维生素C的保存注意事项,可推测其化学性质不稳定。

  【例4】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两辆货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导致槽罐车中的液氯(Cl2)大面积泄漏,造成公路旁三个乡镇的村民重大伤亡。

在事故现场可以看到天空中有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

消防人员戴着防毒面具、身穿防毒服,用高压水枪向天空及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和碱液,以此消除Cl2的污染和伤害。

  

(1)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Cl2)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抢险中,可喷洒Ca(OH)2溶液来吸收氯气。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X+Ca(C1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告诉当时在现场周围的村民一条保护自己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益阳市)

  

  【评析】这是一道以社会新闻和环境保护为背景的新情境试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提取题给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未知物化学式的能力,同时教育学生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1)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通过阅读全文“黄绿色气体”说明了氯气的颜色、状态,“刺鼻”说明氯气有刺激性气味,向“沉降在地面的氯气喷洒水”说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

所以氯气的物理性质有:

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等。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CaCl2。

  (3)根据Cl2的性质可告诉现场周围的村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向高处跑,迅速离开事故现场。

  

  

【例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选上图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作发生装置,____________作收集装置。

  按右图安装好装置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2005,眉山市)

  【评析】本题是涉及有关化学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信息题,解题关键是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类比和推论。

  

(1)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可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决定的,收集装置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决定,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氨气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故发生装置应选A,由于NH3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即装置C)来收集NH3。

  (3)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向盛满NH3的烧瓶中挤入水,就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烧瓶内压强,烧杯中的水会沿导管上升形成红色的喷泉。

  【例6】工业生产中,多数金属的冶炼过程都是采用热还原法。

为测定某三氧化钨粉末中三氧化钨的质量分数,春蕾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原理,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实验用三氧化钨样品的质量为13.Og,其中WO3反应完全,化学方程式为:

WO3+3H2=W+3H2O,而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C中吸收完全。

该小组经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后得到了两组数据,记录如下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选一组数据,计算样品中W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若不可靠,说明原因。

  

  (2006,武汉市)

  

  【评析】本题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信息实验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能力。

由题中所给信息可得出B装置实验前后减少的质量等于样品所含WO3中氧元素的质量,C装置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为无水氯化钙吸收的水的质量,所以可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求出样品中WO3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解法一:

设样品中WO3的质量为X。

  

  

  由于装置A内物质反应生成的氢气未经干燥直接进入B装置,水分最后也被C装置中的氯化钙吸收,另外由于C直接与空气相连,可能吸收少量空气中的水分,导致C装置反应后的数据偏大,以此数据来计算出的WO3的质量分数也偏大,故解法二所得结果不可靠。

  【例7】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多起中毒事故发生。

请你阅读下表有关资料,并结合已有化学知识,用三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2004,安徽省)

  

  【评析】此题是以近年来人们特别关注的化学药品、食品及识别假冒伪劣商品为情境的信息题。

考查学生关心健康,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题又是一道开放性的物质鉴别题,答案具有多样性,解答时既可根据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也可根据化学性质如水溶液酸碱性、能否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来加以区别。

  答案:

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的是NaNO2。

  ②取少量分别溶于水,用pH试纸测试;pH>7的是NaNO2。

  ③取少量分别溶于水,分别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NaCl。

  

  二、能力提升

  

  1.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中包含“化学反应绿色化”,即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入到产品中。

下列反应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

过氧化氢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H-(O-O)-H(括出部分)。

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3.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个B原子

  4.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和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一类有机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过程被化学家描述为“交换舞伴的交谊舞”。

下列图示可以被理解为烯烃复分解反应过程的是( )。

  

  5.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

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 B.硫酸铜

  C.盐酸 D.氯化钠

  6.金属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Ti、Mg、Cu的活泼性顺序。

他们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下列有关三种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Ti、Mg、Cu

  B.若Ti粉中混有Mg,提纯Ti时可用稀盐酸除去Mg

  C.用Ti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是工业制取Cu的很好途径

  D.温度、金属表面积、盐酸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7.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继黄金、白金之后,钯金(Pd)首饰在市场上悄然兴起。

为了获得钯金,取17.7%的PdCl2溶液100g,加入10.0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得到钯金和铁的氯化物。

经分析所得钯金的质量为10.6g,未反应的铁粉质量为4.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12.7g

  B.生成铁的氯化物质量为95.0g

  C.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2

  D.生成铁的氯化物为FeCl3

  9.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锶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10.

(1)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的氮化镁,其中氮元素显—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

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跟盐反应也有这种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反应关系:

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l+Br2。

试确定三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松花蛋又名皮蛋,微山湖出产的松花蛋因色味俱佳享誉齐鲁。

松花蛋的制作工艺一般是用水将灰料[主要是生石灰(CaO)、草木灰(成分中含K2CO3)、纯碱(Na2CO3)、食盐(NaCl)等]调成糊状,涂于新鲜鸭蛋,密封保存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松花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松花蛋腌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个。

  

(2)剥除松花蛋外边灰料后,常常发现蛋壳上有一些坚硬的白色斑点,这些斑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3)食用劣质松花蛋时往往有麻涩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A、B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下图表示向A中加入B时,溶液pH变化曲线。

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收获的信息:

  

  

(1)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5)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

  

(2)在20度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度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将氮气和氢气在600℃、2.02×104kPa和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NH3)。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经过下列反应制得生产炸药的原料——硝酸。

  A.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

  B.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来自空气、煤和水,这是一种经济的固氮方法。

这一成果生产的化肥给农业带来了丰收,也获得了代替智利硝石生产炸药的原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德国垄断了合成氨技术,能快速生产氨和硝酸,使粮食和炸药的供应有了保障,这也促成了德皇威廉二世开战的决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1)请从以上信息中总结有关氨的知识:

  ①氨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氨的制法(写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氨的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氨生产硝酸的三个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B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对于C反应中产生的一氧化氮(一种大气污染物)尾气,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合成氨中氢元素主要来自原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合成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与灾难,有同学提出如下看法:

“化学新技术给人类进步带来了灾难。

可见发明化学新技术对人类并没有实际意义。

”你是否同意此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04年3月25日,重庆开县发生天然气井漏事故。

井漏喷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另外还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剧毒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叫氢硫酸。

请回答:

  

(1)H2S中硫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价。

氢硫酸与盐酸一样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发生井漏事故时,下列自救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逃生时应往地势高处逆风跑

  B.逃生时应往地势低处顺风跑

  C.立即用浸过水或弱碱性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3)为降低危害程度,可以将喷出的气体点燃,其中硫化氢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还可向空中喷洒____________,以减少空气电硫化氢的含量。

  (4)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设施不完备,是引发事故的常见原因。

请结合具体的化学实验,说出避免实验事故应注意的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五氯酚钠是一种水处理的杀菌灭藻剂,某五氯酚钠产品的说明书如下:

  

  请就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向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____________色。

  

(2)五氯酚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酸酸化至pH为6.8~6.6时,发生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18.下图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在“神舟”六号飞船中的照片。

请你从化学的视角对神六飞船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作答。

  

  

(1)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约需要O.9kg氧气、2.5L水、O.6kg食物,排出1.Okg二氧化碳、1.8kg水蒸气等。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2)神六飞船的外壳是用金属、玻璃、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的。

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处理人体排出的CO2,飞船上采用了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作为吸收剂。

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飞船上LiOH吸收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神六飞船中有篮球大小的储氧瓶6个,储氮瓶2个,它们是航天员的生命之源。

舱内空气一天一换。

宇航员说:

“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

”请你设计:

怎样使得舱内气体成分大致和地面保持一致?

[请注意题

(1)所给信息]

  19.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目前药店里有一种“维C泡腾片”的药品能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

一次小明看到爷爷冲饮这种药品的过程:

在一杯温开水中放人一片该药品,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

小明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向爷爷要了几片这种“维C泡腾片”在家中进行实验:

在盛有温水的杯中加入该药品,并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由此小明初步推测了该气体中含有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推测,第二天小明带着药品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小明的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_,写出这种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从该“维C泡腾片”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小明还发现了这样的叙述:

冲饮时水温不能高于80度;冲后即服用。

从中你可推测维生素C还有哪些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项即可)

  20.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

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_______________。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

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将已被砂纸打磨过的相同大小的6枚铝片,分别放入下表所示溶液中进行实验。

  

  注:

“一”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大且快。

“1:

4”表示用1体积的37%浓盐酸与4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