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35305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黄姚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原创题)1972年,周恩来在欢迎尼克松访华的宴会上说:

“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

”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①交换意见的基本原则是求同存异 ②分歧主要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③共同点就是指双方如何处理台湾问题 ④新的开始指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1972年中美还未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④错误。

“努力寻找共同点”是指双方共同利益,③不全面。

2.学习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老师组织学生召开研讨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主题,其中史实或观点正确的是 (  )                                                           

  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西周建立原因探究

  B.浅议朱棣设立内阁的动机            C.趣谈秦朝时期的分封制

  D.嬴政——中国行省制度的创立者 

参考答案:

B

3.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亚非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

所以答案选B。

考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政策·日内瓦会议

4.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宋朝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是指(   )

A、商业活动不再严格限制在“市”       B、由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变

C、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城市               D、城市向南方发展

参考答案:

A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参考答案:

B

6.“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C.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参考答案:

B

7.清代,新的工商业市镇兴起和发展,其中汉口镇和朱仙镇是位处交通枢纽而兴起,佛山镇和景德镇是因生产丝绸、瓷器等产品而兴起,至嘉庆年间,这四镇并称为“四大名镇”。

下图是清代“四大名镇”分布示意图,符合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排列顺序的是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

A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汉口镇位于今天的湖北境内,故③为汉口镇;朱仙镇位于今天的河南境内,故④为朱仙镇;佛山镇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故①为佛山镇;景德镇位于今天的江西省,故②为江西省。

因此符合汉口镇、朱仙镇、佛山镇、景德镇排列顺序的是③④①②,A选项正确。

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参考答案:

C

9.1942年1月2日,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

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

这表明(   )

A.中国抗战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C.中国军队接受美国人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

参考答案:

A

10.作为欧洲殖民者贩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戈雷岛曾被几易其手。

下列对戈雷岛的争夺顺序表述正确的是

A.法国﹣葡萄牙﹣荷兰﹣英国B.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

C.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D.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

参考答案:

D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戈雷岛是非洲最大

奴隶贸易中心,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其后17世纪的荷兰、18世纪的英国、法国都先后卷入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活动中。

故选D。

其他三项的时间顺序不正确。

11.法属留尼旺岛是全球最早使用欧元的地方,维多利亚市长以75欧分在市场上买了一公斤荔枝,完成了欧元正式流通后的第一笔交易。

那么这一事件最早可能发生于(   ) 

A.1995年B.1999年

C.2002年D.2005年

参考答案:

1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政权和神权相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权力相结合

D.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

参考答案:

B

材料没有提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故A错误,据材料“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B正确;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属于周代宗法制的特点,故C错误;三代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13.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的农业经营方式是

A.租佃经营

B.田庄经营

C.集体经营

D.个体经营

参考答案:

A

耕田的人得到一半的收入,另外一半被“富民”所得,这是租佃制,它取代自耕农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形式是在明清时期,A正确;田庄属于东汉时期大地主经营模式,B错误;材料中是租佃形式,不是经营模式,C和D错误。

14.“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共“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B.党内发现的一批“走资派”

C.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D.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参考答案:

A

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议会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参考答案:

C

材料说明总统有权召集议会开会,但总统也必须接受议会的要求和规定,说明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C项符合题意;总统受议会监督,故A错误;总统和议会权力不同,故B错误;法国是分权制衡原则,故D错误。

16.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片面发展重工业

C.农业集体化D.强调高速度,忽略经济发展质量

参考答案:

A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A项最符合题意,正确。

B、D两项都是其特征之一,但都是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体现,均排除。

C项是其内容之一,与题意无关,排除。

17.“秦王挥戈横扫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袤的国土划分,并亲自任命向自己负责的地方官”。

秦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

D

据材料“秦王挥戈横扫六国……并亲自任命向自己负责的地方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在全国范围内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故D项正确;秦朝没有实行禅让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属于周代,不是秦朝,故B项错误;宗法制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秦王挥戈横扫六国……并亲自任命向自己负责的地方官”,学生可以联系郡县制的相关知识,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8.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

“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参考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反革命势力更加猖獗,大多数人民对《约法》漠然视之。

因此,《约法》被毁也是必然之势。

故D符合题意。

19.中国古代史上,相权被一次又一次地分割,但宰相的职务在很长时间内又并未取消。

这说明(   )

A.皇权尚不足够强大                  B.丞相大多是皇帝的亲信

C.丞相受制于皇帝,没有实权          D.皇权与相权虽有矛盾但又相互依赖

参考答案:

D

20.列强势力最早深入到长江流域是在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之后?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C

21.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    (   )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强  

   B.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

   C.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

A

22.周恩来在谈到中美在上海签署的《中美上海公报》时说:

“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中美来往的收获就在这里”这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

A.提高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B.推动了中国重返联合国

C.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D.促进了中美间友好往来

参考答案:

C

材料“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说明中美关系的突破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使越来越多的资本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在1971年已经重返联合国,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关系的影响,D不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指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由对立和敌对逐步变为接触和交流。

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日建交,从关系正常化以后,中美关系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和起伏,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中美保持了领导人的互访和高级官员的磋商,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

23.下图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两幅漫画。

漫画主要反映出

 

A.美国对内推销外交政策

B.美国对欧洲国家别有用心

C.美国以服务人民为宗旨

D.沙皇俄国对邻国蠢蠢欲动

参考答案:

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1947年”“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美国人民”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漫画的意思是美国对内推销外交政策,使美国人民认识到“俄国侵略”比“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更糟,使使美国人民接受马歇尔计划,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美国人民推销外交政策,并非对欧洲国家,排除B;C是对材料的误解,漫画无法体现服务人民,排除;1917年二月革命已经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1947年沙皇俄国已经不存在了,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7年”“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美国人民”,联系所学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分析解答。

24.下列不属于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刀耕火种

参考答案:

考点:

26: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具体考查小农经济基本特点.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农业的特点,而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特点是:

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ABC项排除.

故选D.

25.下面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

据此可知当时()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弃D.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若……租价不了……罚”“若……不得田佃者……罚”即可选出D项;题目中只涉及到敦煌地区的土地租佃,故排除A项;汉朝时期,农耕经济即在全国推广,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不符,排除B项;均田制彻底废弃于唐代中后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初期”不符,排除C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唐代的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

26.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科举制与汉朝、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意义是。

A.有利于平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

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和豪强对政治的垄断,平民也可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答案选C,A项表述并不准确,B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

科举制的影响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的影响的分析,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一种重要制度,不等同于教育制度,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为中央集权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科举制的内容②科举制的影响和作用③科举制的演变。

27.观察下面柱状图,图中数据的变化表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我国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参考答案:

D

三大改造。

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国营经济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而私营经济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这反映了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已经建立,正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故选D。

28.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

“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

……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

”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鸦片战争前后 D.新中国成立初期

参考答案:

B

29.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

A

30.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于古希腊的经验。

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参考答案:

48: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解答:

AD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排除;

B是近代美国等西方国家代议制的特点,排除;

C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故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二)英国崛起

英国崛起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直到19世纪,每个世纪都有其突出特征,使近代英国的历史节奏好像是以世纪为单位:

16世纪社会和经济的变动首先迈步,推动着17世纪政治和思想改造,反过来又促进18世纪的经济“起飞”,带来社会的深刻变革,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

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似乎在验证着某种历史规律性。

——《大国衰落之鉴》P262页  

问题:

(9分)

1.16世纪英国社会和经济变动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分)

2.17世纪英国的政治和思想改造主要表现在哪里?

(2分)

3.19世纪英国进入最辉煌时代,有哪些主要表现?

(3分)

4.近代英国崛起的历程,你认为验证着怎样的历史规律性?

(2分)

参考答案:

1.有利因素:

新航路开辟,英国成为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1分);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分)。

2.政治表现:

英国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确立君主立制和议会至上原则(1分);

思想表现:

霍布斯、洛克提出启蒙思想(1分)。

3.主要表现:

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分);农业社会嬗变为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分);成为头号世界殖民大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1分)                  

4.大国崛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回答大国发展多是经济、政治和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2分)

3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先后在英、美等国确立。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6分)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行政权归属

 

 

 

参考答案: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

行政权归属

首相

总统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经说到: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是指什么?

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

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于哪一历史事件?

有何影响?

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四中“苏联的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1)错误:

国内战争结束后,俄共领导人希望借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导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2分)根源:

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2分)

(2)政策:

新经济政策(1分)突破:

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建设社会主义(2分)

(3)表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分)影响:

破坏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加深了各国的政治、社会危机;使国际关系趋于恶化。

(4分,任答两点即可)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1分)

(4)消极影响: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得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长期的指令性计划经济阻碍了地方和企业生产积极性;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4分,任答两点即可)

试题分析:

(1)问,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一小问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二小问根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作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

(2)问,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第二小问突破,因为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来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发展经济,进而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

第(3)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可知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三个方面分析。

第三小问特点,罗斯福新政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度过了危机,挽救了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第(4)问,考查的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根据所学可知:

①逐步僵化,僵化的体制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②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农轻重比例失调,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落后;)③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重积累,轻消费,征收高额农业税,人民消费水平低,损害人民利益)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进一步发展。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政企不分)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2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新政的特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弊端

【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体制的比较:

(1)相同之处

①都是在社会出现危机的背景下实行的。

②都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③都暂时解决了危机,经济得到快速恢复和发展。

(2)不同之处

①从实施的目的看:

斯大林体制是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活力。

②从实施的效果看:

斯大林体制存在很多弊端,给苏联造成了社会危机,后经历届政府改革仍然无法改变。

罗斯福新政所体现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为二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并得到加强。

③从实质来看,斯大林体制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模式,而罗斯福新政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整。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

序》中指出: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

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①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简述这场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

(5分)

②1937年,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制造了什么事变?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

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华民族有何意义?

(5分)

 

材料二:

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

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③结合材料二扼要指出国共两党有什么共同利益?

从七十多年来的国共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