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26660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docx

高考复习读本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53《鱼我所欲也》

一·解释

1.欲:

想要的

  2.熊掌:

熊的掌,熊掌比鱼更珍贵、味道更美。

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

  3.兼:

同时

  4.苟得:

苟且取得。

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5.患:

祸患,灾难。

  6.辟:

通“避”,躲避。

  7.如使:

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

  8.凡可以得生者:

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9.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0.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1.非独:

不单,不仅。

  12.勿丧:

不丢掉。

  13.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14.豆:

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

  15.呼尔而与之:

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尔,助词。

《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

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

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

  16.蹴cù:

用脚踢。

  17.不屑: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官员们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高官厚禄)。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

钟,古代的量器,六斛四升为一钟。

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

辩,同“辨”,辨别。

  19.何加:

有什么好处。

  20.奉:

侍奉。

  2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语气助词。

读"鱼"

  22.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的事情。

乡,同“向”,从前。

  23.已:

放弃,停止。

  24.本心:

本性。

  25.是故:

这样的事

  26.能:

能够

  27.舍生而取义者也:

而,表并列

二·通假字

  1.辟:

“避”,躲避

  2.辩:

“辨”,辨别

  3.得:

“德”,感激

  4.与:

“欤”,吗

  5.乡:

“向”,从前

  

三·一词多义

  1.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欤”语气词,“吗”

  蹴尔而与之:

给予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欣赏

  2.而

修饰:

蹴尔而与之

  呼尔而与之

  笑而应曰

  杂然而前陈者

  顺接:

乡为身死而不受

  并列: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转折: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四·古今异义

  1.钟

  古义:

一种量器

  今义:

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是

  古义:

代词,这种

  今义:

判断动词,是

  例句: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五·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得:

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六·字音

54《非攻》

一·解释

1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这里园圃是偏义复词,圃字无义。

3【非之】非难他。

4【上为政者】在上执政的人

5【以】因为

6【攘人犬豕鸡豚者】偷人家狗猪鸡的人

7【不义】不正当

8【是】这

9【苟】如果

10【兹】通“滋”,更加。

11【益厚】更加深重。

12【栏厩】栏厩;栏,古时称牛马的圈。

厩,马棚。

13【不辜】没有罪过。

14【当此】对此

15【天下】

16【攻国】攻打(别的)国家。

17【弗】不

18【从而誉之】跟在后面加以赞扬

二·通假字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更加

三·词类活用

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

从而誉之名词用作动词赞,美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甚”字后面省略了“于”字。

从而誉之,谓之义“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

五·一词多义

1.这个;是说也,人尝疑之(石钟山记)

2.这样;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这,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愈以是得狂名(梦游天姥吟留别)

4.以……为是;甚不自是也(梦游天姥吟留别)

1.因为;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以致其性焉尔(种树郭橐驼传)

3.凭着;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能以神卜(促织)

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4.用;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复之以掌(促织)

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5.连词,相当于“而”;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6.拿;以一头进(促织)

请以剑舞(鸿门宴)

7.认为;成以其小(促织)

8.把;亦不复以儿为念(促织)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种树郭橐驼传)

9.与;井蛙不可以语于海(秋水)

10.连词,表修饰;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11.连词,表目的;还军霸上,以待大王(鸿门宴)

12.连词,表顺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六·字音

55《庖丁解牛》

一·解释

1庖(páo)丁:

名丁的厨工。

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

文惠君:

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

解牛:

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踦(yǐ):

支撑,接触。

这里的意思是宰牛时抬起一条腿,用膝盖抵住牛。

  3砉(huā)然:

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然:

《经典释文》云,或无“然”字。

今一本无“然”字,是。

向,通“响”。

  4騞(huō)然:

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

传说中商汤王的乐曲名。

  6《经首》:

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会:

音节。

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

赞叹声(或譆:

通“啊?

”)。

  8盖:

通“盍”,何,怎样。

  9进:

超过。

  10官知:

这里指视觉。

神欲:

指精神活动。

  11天理:

指牛体的自然的肌理结构。

  12批:

击,劈开。

郤:

空隙。

  13导:

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

窾(kuǎn款):

骨节空穴处。

  14因:

依。

固然:

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5技经:

犹言经络。

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

经,经脉。

肯:

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庆):

筋肉聚结处。

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16軱(gū孤):

股部的大骨。

  17割:

这里指生割硬砍。

  18族:

众,指一般的。

  19折:

用刀折骨。

  20发:

出。

硎(xíng刑):

磨刀石。

  21节:

骨节。

间:

间隙。

  22恢恢乎:

宽绰的样子。

  23族:

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4怵(chù处)然:

警惕的样子。

  25謋(huò或):

拟声词。

謋然:

形容牛体骨肉分离。

  26委地:

委:

卸落,坠下。

散落在地上

  27善刀:

善通“缮”。

擦拭刀。

  28养生:

指养生之道。

  二·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月”,名词做状语

  三·特殊句式: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 判断句,“……者,……也”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

技未尝经肯綮

  ③“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④"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

  ⑤"新发于硎"状语后置

四·字音

56《谋攻》

1·字音

2·一词多义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名词,危险)

农者殆则土地荒(形容词,懒惰)

凡用兵之法(大凡)

凡三往(总共)

故上兵伐谋(连词,因此)

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非善之善者也(形容词,好)

齐、楚之交善(动词,友好、亲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动词,擅长)

敌则能战之(相等)

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名词,仇敌、敌人)

学万人敌(动词,抵挡、抵抗)

 

3·词类活用

全国为上性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整个降服

屈人之兵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

故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名词作状语,像蚂蚁那样

57《五蠹》

一·注释

186不胜〕力不能敌。

  ③〔作〕兴起、出现。

  ④〔悦〕喜欢。

  ⑤〔王(wàng)天下〕统治天下,为天下之王。

  ⑥〔号之曰〕称之为。

  ⑦〔果(luǒ)(bàng)蛤(gé)〕木实、瓜类、蚌蛤。

,同“蚌”。

蛤,蛤蜊,似蚌而圆。

  ⑧〔钻燧(suì)取火〕钻燧木以取得火种。

燧,用以钻火之木材。

  ⑨〔说(yuè)〕通“悦”。

  ⑩〔中古〕指距秦较远之时。

  ⑾〔鲧(gǔn)禹决渎(dú)〕鲧和禹挖河(泄水)。

鲧,禹(夏朝开国之君)之父。

决,开挖。

渎,水道,沟渠。

古以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在山东入海)为四渎。

传说鲧治水以堙(yīn,塞)为主,九年无功,被舜杀死;禹改用疏导之法,十三年水患始息。

与本文所记有别。

  ⑿〔桀(jié)纣(zhòu)〕桀,夏朝末代之暴君。

纣,商朝末代之暴君。

  ⒀〔汤武〕汤,殷朝开国之君。

武,武王,周朝开国之君。

  ⒁〔夏后氏〕夏朝开国之君禹。

后,君主。

  ⒂〔尧舜〕夏朝以前有盛名之二君主,尧传舜,舜传禹。

  ⒃〔新圣〕新兴帝王。

  ⒄〔期修古〕期,希求。

修,习,治。

修古,学习古法。

  ⒅〔法常可〕效法可常行之道。

常可,指旧制度。

  ⒆〔论〕研讨。

  ⒇〔因为之备〕从而为之作准备,采取措施。

因,依,按照。

备,采取措施。

  21〔宋〕春秋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

  22〔株〕树橛子。

  23〔释其耒(lěi)〕释,放下。

耒,农具,状如木叉。

  24〔冀〕希望。

  25〔身〕本身,自己。

  26〔国〕指全国之人。

  27〔丈夫〕指男丁。

  28〔足食〕足够吃。

  29〔衣(yì)〕动词,穿。

  30〔不事力而养足〕不从事劳动,而衣食充足。

养,供养

187页①〔财〕财货,物资。

  ②〔厚赏〕丰厚之赏赐。

  ③〔自治〕自然就不乱。

  ④〔大父〕祖父。

  ⑤〔供养〕享用之物。

  ⑥〔倍赏〕加倍赏赐。

  ⑦〔累罚〕屡次惩罚。

  ⑧〔茅茨(cí)不剪〕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

  ⑨〔采椽不斫(zhuó)〕柞(zuò)木做屋椽,而且不加雕饰。

斫,原作,加工。

  ⑩〔粝(lì)粢(zī)之食〕粗粮饭。

粝,粗米。

粢,小米。

  ⑾〔藜(lí)藿(huò)之羹〕野菜汤。

藜,藿,皆草名。

羹,带汤的蔬菜食品。

  ⑿〔麑(ní)〕小鹿。

  ⒀〔葛〕麻布。

  ⒁〔监门〕看门之人。

  ⒂〔臿(chā)〕掘土工具,锹。

  ⒃〔为民先〕带头干。

  ⒄〔股无胈(bá)〕大股上没有毛。

胈,股上之毛。

  ⒅〔胫〕小腿。

  ⒆〔臣虏〕奴隶。

  ⒇〔让天子〕指尧舜禅(shàn)让。

  21〔不足多〕不值得赞扬。

多,赞美。

  22〔县令〕一县之长。

  23〔一日身死〕一旦死了。

  24〔絜(xié)驾〕套车,此处指乘车,意为仍然阔气。

絜,约束。

  25〔轻辞〕轻易辞谢,以辞为轻易。

  26〔实〕实际情况。

  27〔山居而谷汲〕住在山中(高处)而自谷中(低处)汲水。

谷,山涧。

  28〔膢(lóu)腊(là)〕祭名。

膢,二月祭,祭饮食之神。

腊,腊月祭,祭百神。

  29〔遗(wèi)〕馈赠。

因得水难。

  30〔泽居苦水〕住在洼地,苦于水涝。

  31〔买庸而决窦〕雇人掘水道排水。

窦,通水之路。

  32〔春〕其时青黄不接,为缺粮季节。

  33〔幼弟不饷〕虽幼弟之亲,亦不予之食。

  34〔穰(ráng)岁〕丰年。

  35〔疏客〕关系不深之客。

  36〔易〕轻视。

  37〔鄙〕低下,粗俗。

  38〔势薄〕(天子)权势轻微。

  39〔土橐(tuó)〕高职位。

另一说,土,应作“士”,同“仕”,作官;橐,通“托”,托身于诸侯。

  40〔为之政〕为政,行政。

  41〔戾(lì)〕暴戾,残暴。

  42〔称(chèn)俗〕适合世情。

称,适合。

  43〔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情况因时世不同而有异,措施应适合于当前时世的情况。

  44〔丰镐(hào)〕二地名,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45〔地方百里〕占有之区域,方圆百里。

  46〔怀西戎〕安抚西方各民族,使之归顺。

怀,感化,安慰。

  47〔徐偃王〕西周穆王时徐国国君,据今安徽省泗县一带。

  48〔汉东〕汉水之东。

  49〔割地而朝〕割地予徐而朝见徐偃王。

  50〔荆文王〕楚文王。

荆,楚之别称。

楚文王在春秋时,与徐偃王不同时,有人认为“荆文王”的“文”是衍文。

究竟是哪一个楚王,不可考。

  51〔用于古〕适用于古代,古代可行

188页①〔有苗〕舜时一部落,亦称三苗。

有,助词,无义。

  ②〔上德不厚而行武〕在上位者德行微薄,而使用武力。

上,指帝王。

  ③〔修教〕修整教化,推行教化。

  ④〔执干戚舞〕手持干戚而舞。

干,盾;戚,斧;皆兵器。

执之舞,化武器为舞具也。

  ⑤〔共工〕传说为上古主百工事的官,其后人以官为姓,世居江淮间。

战争之史实不详。

  ⑥〔铁(xiān)短者及乎敌〕短武器亦能及敌人之身。

极言战争激烈。

,锸一类兵器。

  ⑦〔竞于道德〕争以道德相高。

下文“逐”“争”义同。

  ⑧〔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弟子,以善外交辞令著名。

  ⑨〔辩〕言辞巧妙。

  ⑩〔非斯言所谓〕与你所说并非一回事。

  ⑾〔去门十里以为界〕以距鲁都城门十里处为国界。

言所侵甚多。

  ⑿〔削〕土地减少(被侵占)。

  ⒀〔非所以持国〕不是可以用来管理国家的。

  ⒁〔循〕依照。

  ⒂〔使敌万乘〕用来抵挡大国(的侵略)。

使,用。

万乘,一万辆兵车,指大国。

乘,四匹马驾一辆兵车

二·字音

(一声)

三·重要实词

1而民悦之意动,拥戴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2、使王天下名作动,统治,做王

3、民多疾病名作动,生病

4、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假设,如果

5、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意动,以……为美,赞美

6、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效法适用的原则

7、因释其耒而守株于是,就

四重要虚词

1、必为鲧禹笑矣被

2、因为之备替

五古今异义词

1、桀、纣暴乱暴力昏乱

2、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治国措施治理

六特殊句试

状语后置

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

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被动句

必为鲧、禹笑矣

必为汤、武笑矣

必为新圣笑矣

身为宋国笑

58《学记三则》

一·字音

二·通假字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孙通“逊”,顺

三·一词多义

(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⑤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触龙说赵太后》)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⑤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鸿门宴》)

④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尔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

(三)通“如”:

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首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情表》)

②三月而后成。

(《孙子兵法。

谋攻篇》)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四·解释

节选自《礼记•学记》。

《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

  ②〔嘉肴〕美味的熟鱼、熟肉之类。

嘉,美好。

  ③〔旨〕味美。

  ④〔至道〕最好的道理。

  ⑤〔困〕困惑,理解不清。

  ⑥〔自反〕反回来要求自己。

  ⑦〔自强〕自己不倦地钻研。

  ⑧〔教学相长(zhǎng)〕教和学互相促进。

指通过教学,学生得到进步,教师自己也得到提高。

长,增长。

  ⑨〔大学之法〕大学(进行教育)的方法,也就是大学的教学原则。

大学,古时最高的学校。

  ⑩〔禁于未发之谓豫〕问题还没有发生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

之谓,也可以说“是谓”,现在说“叫做”。

豫,预防。

  ⑾〔当其可之谓时〕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叫做适时。

可,适当。

  ⑿〔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陵,超越。

节,限度。

孙,通“逊”,顺。

  ⒀〔相观而善之谓摩〕互相观察(也就是互相参观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叫做观摩。

摩,切磋,互相研究。

  ⒁〔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因。

兴,这里是成功的意思。

  ⒂〔则扞格而不胜〕就抵触而不易克服。

意思是,坏习惯已成,不易接受教育。

扞格,抵触。

胜,克服。

  ⒃〔杂施而不孙〕杂乱地进行(教育)而不合乎顺序。

  ⒄〔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而不好收拾。

修,整治。

  ⒅〔孤陋而寡闻〕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⒆〔燕朋逆其师〕交品德不好的朋友,就会违反师长(的教诲)。

燕朋,坏朋友,这里有交坏朋友的意思。

燕,玩、戏。

逆,违背。

  ⒇〔燕辟(pì)废其学〕同坏朋友谈不正经的事,就会荒废学业。

燕辟,谈不正经的话。

辟,邪僻。

  21〔废〕失败。

  22〔失〕过失,缺点。

  23〔或失则多〕意思是,或者失之于多(也就是说缺点在于学得过多)。

则,这里有“于”的意味。

  24〔易〕看轻,把学习看得太容易(不肯深入思考)。

  25〔止〕停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进。

  26〔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这四种缺点,是由于学的人的心理各有不同。

  27〔救〕补救。

  28〔长(zhǎng)善〕发展优点。

 

59《诗五首》

《野有蔓草》

(一声)

《登池上楼诗》

(一声)

《梅花落》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声)

《北陂杏花》

60《词三首》

《菩萨蛮》

《蝶恋花》

《长相思》榆

61《元曲七首》

《骤雨打新荷》

《双醉东风》

《落梅风》

《水仙子》

《卖花声》

《蟾宫曲》

《水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