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24570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docx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C.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

2.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

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

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5.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6.弹奏冬不拉时,用大小不同的力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7.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

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8.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

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平直公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

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85m

②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③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④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

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

270m。

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刘速度最大B.小韩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10.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9.7m/sB.10.0m/sC.10.3m/sD.10.7m/s

1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

B.

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

C.

列车在飞速奔驰

D.

飞机在蓝天翱翔

1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二、填空题

13.修建青藏铁路要穿越某些特殊区域,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如图所示,在铁路两侧插了许多叫做“热棒”的柱子,里面装有液态氨。

“热棒”的工作原理是: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收热量发生______现象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再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气态氨放出热量发生______现象变成液态氨又流回棒底。

14.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用温度计测量冬夜室外温度,读数如图乙,室外温度为______℃;如图丙,秒表的读数为______s;某汽车速度表如图丁,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______km/h。

15.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时,会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蒸发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就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16.如图所示,一位演奏家正在吹笛子,现场听众听到的笛子声是通过______传播的。

吹奏时,只松开A孔和只松开B孔相比,笛子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一定发生变化,其中______时高一些。

17.在长1360m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_______(选填“金属管”或“空气”)传来的,若两次响声相隔3.5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

18.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1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信息,前3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m;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在20~30s时间内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_。

20.单位换算:

15m/s﹦____km/h36km/h﹦_____m/s340m﹦____μm

三、解答题

21.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比如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的这些常见物理现象,请你写出各自对应的物态变化?

22.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气温在﹣30℃以下,最低可达到﹣52.3℃.在这样冷的地区应该用水银温度还是酒精温度计?

为什么?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

2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

,司机在鸣笛后

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

(1)火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的路程;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的距离。

24.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某次海底发生地震时,同时引发了海啸.若震源到海边陆地的距离为300km.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

(1)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达海边陆地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大约是多少?

(2)陆地上的次声波接收器接收到次声波的同时进行预报,在预报后大概1300s海啸引发的巨浪登陆陆地.则海啸引发的巨浪推进速度是多少?

25.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与山之间时拉响了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又经过1.2秒后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汽笛声。

(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

(1)人与火车的距离;

(2)人与山之间的距离。

26.小雪乘车从昆明到大理旅游,全程324km,途经楚雄,若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2h行驶144km;问:

(1)小雪所乘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速度为多少km/h?

合多少m/s?

(2)若小雪所乘汽车以从昆明西到楚雄的速度继续行驶,小雪从昆明到达大理需要多少h?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是由于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二者物态变化相同,都会放热。

故选D。

2.C

解析:

C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

故A不符合题意;

B.优秀运动员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10m/s,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筷子的长度大于18cm在

22cm=2.2dm

左右,故C符合题意;

D.我国的国歌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7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C

A.蒸发和沸腾属于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

B.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则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故B错误;

C、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正确;

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之一是液体的温度,而且沸腾过程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C

【分析】

汽化:

液态到气态,液化:

气态到液态,熔化:

固态到液态,凝固:

液态到固态,升华:

固态到气态,凝华:

气态到固态。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即凝华形成的,故B错误;

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即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C

【分析】

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例如钢琴、小提琴和人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由题意可知,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音色。

故选C。

6.C

解析: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用力大的时候弦振动的幅度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用力小的时候弦振动的幅度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C。

7.A

解析:

A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鼓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所以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

C

①由图可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1=

×0.5s=0.25s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1=v波t1=340m/s×0.25s=85m

故①正确;

②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t2=

×0.4s=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s2=v波t2=340m/s×0.2s=68m

汽车收到两次信号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s′=s1-s2=85m-68m=17m

③④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17m;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则17m共用时间为

t′=Δt-t1+t2=0.9s-0.25s+0.2s=0.85s

汽车的车速为

v车=

=20m/s

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C。

9.A

解析:

A

【详解】

小刘的速度为

v1=18km/h=5m/s

小韩的速度为

v2=4m/s

小王的速度为

因为

5m/s>4.5m/s>4m/s

故小刘速度最大,故选A。

10.B

解析:

B

【详解】

由题意知,运动员跑过的路程s=100m,全程所用的时间t=10s,所以此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故选B.

11.B

解析:

B

【详解】

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运动员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属于思想的活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列车在飞速奔驰,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在蓝天翱翔,相对于天空的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解析:

C

【详解】

A.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

故A错误;

B.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

故B错误;

C.汽车在两次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

s′=s1﹣s2=85m﹣68m=17m

这17m共用了

t′=Δt﹣t1+t2=1.05s﹣0.25s+0.2s=1s

故C正确;

D.汽车的车速为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3.汽化液化

解析:

汽化液化

[1]液态氨变为气态氨的现象过程汽化。

[2]气态氨变为液态氨的现象过程液化。

14.40-2134111146

解析:

40-21341.1114.6

[1]如图甲,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2]图乙中示数越往下越大,说明此时是零下,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的气温是-21℃。

[3]图丙中分针指在5min和6min之间,更靠近6min,所以是后半分钟,大盘的分度值是0.1s,所以秒针所指的时间是41.1s,所以此时的时间是5min41.1s,即341.1s。

[4]由图丁可知,汽车速度表的分度值是4km/h,指针在112km/h与116km/h之间,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114.6km/h。

15.汽化吸热快

解析:

汽化吸热快

[1]蒸发是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

[2]汽化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3]蒸发的快慢和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蒸发越快。

16.空气音调只松开B孔

解析:

空气音调只松开B孔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笛子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按压不同的空,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色不同。

[3]只松开B孔,空气柱较短,振动频率快,音调较高。

17.金属管2720

解析:

金属管2720

[1]固体的传播速度较大,所以第一次听到的声音应该是金属管传来的;

[2]设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速度为

,第一次响声传过来消耗的时间是

,由题意可知

可求得时间

,那么

18.振动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析:

振动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

【分析】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1]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9.小于0【详解】1由图可知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1==2m/s前3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2=v1t2=2m/s×3s=6m2物体在30~4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

解析:

小于0

【详解】

[1]由图可知,在0~2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0m,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v1=

=2m/s

前3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s2=v1t2=2m/s×3s=6m

[2]物体在30~40s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0~4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80m-40m=40m

其速度为

v3=

=4m/s

v1<v3

所以,物体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小。

[3]由图象可知,物体在20~30s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

20.1034×108【详解】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2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解析:

103.4×108

【详解】

[1]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

[2]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

[3]由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解答题

21.雾:

液化;露:

液化;霜:

凝华雪:

凝华

答: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2.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黑龙江省北部可能无法工作.

【解析】

黑龙江这样冷的地区应该选用酒精温度计。

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黑龙江省北部可能无法工作。

23.

(1)

(2)

;(3)

(1)火车的速度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路程

(3)

内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设火车鸣笛时离隧道的距离为

,则

所以

火车鸣笛时与隧道相距

答:

(1)火车的速度为20m/s;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的路程是40m;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的距离是360m。

24.

(1)200s

(2)200m/s

(1)由v=

可得,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达海边陆地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t声=

=

=200s;

(2)巨浪推进速度为v浪,据题意:

=1300s,即

=1300s,解得:

v浪=200m/s.

25.

(1)340m;

(2)544m

【详解】

(1)根据题意,作出示意图所下所示:

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秒后听到汽笛声,声音的传播用时1s,则人与火车的距离为

(2)声音从鸣笛处到山再到人传播用时为

设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s,则

答:

(1)人与火车的距离为340m;

(2)人与山之间的距离为544m。

26.

(1)72km/h,20m/s;

(2)4.5h

(1)已知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到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已知行驶的路程,利用公式

可得到时间。

【详解】

解:

(1)小雪所乘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速度

(2)由

可知,小雪从昆明到达大理需要的时间

答:

(1)小雪所乘汽车从昆明西到楚雄匀速行驶速度为72km/h,合20m/s;

(2)小雪从昆明到达大理需要4.5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