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22121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docx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公式

二、出厂价格=目标市场价格—运杂费

三、出口产品出厂价=离岸价—国内运杂费

四、物料衡算:

总输入物料=总输出物料+总损失物料

五、建筑系数=(建(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

六、场地利用系数=建筑系数+(道路广场占地+铁路占地+地上下管线占地+建筑物散水占地)÷厂区占地面积×100%

七、仓库面积确定:

F=Q×T÷q×i

式中:

F——仓库计算面积(m2);Q——成品日产量或原料日常重量(T);T——储存期(d);

q——物料单位有效面积负荷(T/m2);i——面积利用系数。

八、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九、建设投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十、概算法:

1、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它费用+预备费

2、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工程费

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十一、形成资产法:

1、建设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它资产的费用+预备费

2、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工程费用+固定资产其它费用

3、固定资产其它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可研费用+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评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其它费+工程保险费+联合试运转费+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测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费+绿化费

4、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

5、形成其它资产的费用=生产准备及开办费+样品样机购置费+农业开发荒费

6、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

十二、静动态法:

1、建设投资=动态投资+静态投资

2、静态投资=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

3、动态投资=涨价预备费

十三、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工具器具购置和生产家具购置费

1、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2、标准设备原价=交货价=出厂价(带备件),一般采用带备件的原价

标准设备原价=交货价=出厂价(不带备件)

3、进口设备购置费=货价+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

4、进口设备到岸价(CIF)=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5、国外运费=离岸价(FOB)×运费率或国外运费=单位运价×运量

6、国外运输保险费=(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保险费率

7、进口关税=到岸价(CIF)×外汇牌价×关税率,(取费基数相同的)

8、增值税=[到岸价(CIF)×外汇牌价+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率

9、外贸手续费=到岸价(CIF)×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率,(取费基数相同的)

10、银行手续费=货价×外汇牌价×财务费率,(货价:

合同价)

11、海关监管手续费=到岸价(CIF)×外汇牌价×监管费率,(取费基数相同的)

注:

全额征收关税的设备,不收取海关监管手续费。

12、设备运杂费=运费+装卸费+包装费+供销部门手续费+采购仓库保管费

十四、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费率

十五、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费率

工程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

十六、涨价预备费:

以建筑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之和即工程费用为计算基数。

式中:

PC—涨价预备费,分年计算汇总;It—第t年工程费用;f—建设期价格上涨指数;n—建设期。

十七、建设期利息估算:

(一般采用后2种)

1、借款在年初发生:

各年利息=(上一年的本息累计+本年借款)×年利率。

2、借款额在各年均衡发生:

(上一年年末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复利计算)

3、借款额在各年均衡发生:

(上一年年末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单利计算)

十八、流动资金估算:

(一)分项详细估算法

1、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帐款+现金+存货

3、流动负债=应付帐款+预收帐款=购买燃料,材料费

4、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5、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它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6、在产品=(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它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7、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它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8、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9、预付帐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10、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它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11、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

12、应付帐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其它材料年费用)÷应付帐款周转次数

13、预收帐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帐款周转次数

(二)扩大指标估算法:

按流动资金占某种基数的比率估算流动资金

1、流动资金=年产值×产值资金率=年销售收入×销售收入资金率

2、流动资金=年经营成本×资金率=年总成本×资金率

十八、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铺底流动资金

十九、当年实际借款:

考虑建设期利息和筹资费用后,当年借款为:

式中:

X——当年实际借款,A——当年投资所需借款额,B——年初累计借款额;C——当年筹资费用;i——年利率。

二十、资金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筹资费用

1、资金占用成本:

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股息、红利。

2、筹资费用:

律师费、资信评估费、公证费、证券印刷费、发行手续费、担保费、承诺费、银团贷款管理费。

  二十一、理论上,借贷资金成本:

式中:

Ft——各年实际借贷资金流入额;Ct——各年实际借贷资金成本支出额,包括资金占用成本及筹资费用;

i——资金成本;n——借贷期限。

二十二、实践中,借贷资金成本简化式:

式中:

I——借贷资金成本;i——借贷利息等资金占用费率(有效利率);F——实际筹得资金额与名义借贷资金额的比率;

a——筹资费用率,包括律师费、审计费、评估费、贷款承诺费、管理费等;n——借款偿还期。

二十三、有效利率(I):

式中:

I——有效利率(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m——每年结息次数。

注意:

当每年结息次数>1时,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当每年结息次数<1时,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二十四、扣除所得税后的借贷资金成本=税前资金成本×(1-所得税税率)

二十五、

二十六、权益资金成本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KS=Rf+β(Rm—Rf)

式中:

Ks——权益资金成本;Rf——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Rm——市场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β——项目的投资风险系数。

2、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溢价法:

KS=Kb+RPc

式中:

Ks——权益资金成本;Kb——所得税前的债务资金成本;RPc——投资者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3、股利增长模型法:

式中:

Ks——权益资金成本;D1——预期年股利额;P0——普通股市价;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二十七、含发行成本的优先股资金成本:

二十八、

二十九、普通股资金成本:

Ks=Rf+β×(Rm-Rf)

式中:

Ks——普通股资金成本;Rf——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Rm——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β——项目的资本投资风险系数。

三十、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式中:

Kw——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j——第j种个别资金成本;

Wj——第j种个别资金成本占全部资金的比重(权数),有∑Wj=1。

注意:

▼税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可作为项目的最低期望收益率(基准收益率)和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判别标准。

三十一、时价计算:

Pcn=[Pb×(1+C1)×(1+C2)×(1+Cn)]

三十二、实价=时价÷(1+通货膨胀率)

三十三:

实价上涨率=[(1+时价上涨率)÷(1+通货膨胀率)]-1

三十四、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三十五、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

三十六、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1、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三十七、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同经营成本中的其他费用)

三十八、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平均法:

1、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三十九、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量法:

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1、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2、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四十、固定资产折旧——工作量法: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1、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2、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四十一、固定资产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

1、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2、每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3、最后两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净残值)÷2

四十二、固定资产折旧——年数总和法:

1、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四十三、等额还本付息方式:

式中:

A—每年还本付息额(等额年金);Ic—还款起始年年初的借款本息和(包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

i—年利率;n—预定的还款期。

——资金回收系数。

1、每年支付利息=年初借款余额×年利率

2、每年偿还本金=A-每年支付利息

式中:

年初借款余额=Ic-本年以前各年偿还的借款累计

四十四、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式中:

At——第t年的还本付息额;Ic——还款起始年年初的借款本息和(包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

i——年利率;n——预定的还款期。

1、每年偿还本金=Ic÷n

2、每年支付利息=年初本金累计×年利率

3、第t年支付的利息=

四十五、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不含税收入×增值税率

2、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含税成本÷(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不含税成本×增值税率

四十六、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

四十七、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融资前分析):

1、项目财务净现值(FNPV):

项目投资息税前财务净现值是指在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按设定的折现率ic计算的现值之和。

式中:

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计算期年数;ic——设定的折现率。

当FNPV≥0时,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达到或超过了设定折现率要求的盈利水平。

2、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项目投资息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指能使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式中符号同上。

试插法公式:

当FIRR≥ic时,即认为项目的盈利性能够满足要求。

3、项目投资回收期(Pt):

项目投资回收期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若从项目投产年算起需特别注明;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值变为零时的时点就是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实际上是一项静态指标。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当Pt≤Pc时,项目投资回收期满足要求。

投资回收期越短表明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好。

四十八、静态分析:

1、总投资收益率(ROI):

式中:

EBIT——项目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TI——项目总投资。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

2、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式中:

NP——项目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EC——项目资本金。

净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

四十九、利息备付率(ICR):

式中:

PI——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

EBIT——息税前利润;

1、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净利润(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

2、利润总额=净利润(税后利润)+所得税;

五十、偿债备付率(DSCR):

式中:

TAx——企业所得税;PD——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还本金额和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EBITDA——可还本付息的资金=息税前利润+折旧费+摊销费=利润总额+利息+折旧费+摊销费

=净利润(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

1、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补贴收入

2、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3、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4、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

五十一、借款偿还期=借款偿还后开始出现盈余的年份数-开始借款所份+当年借款额/当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额

五十二、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五十三、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预付帐款+存货

2、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

五十四、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五十五、财务基准收益率的测定方法: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Ks=Rf+β×(Rm-Rf)

式中:

Ks——权益资金成本;Rf——市场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一般采用政府发行的相应期限的国债利率,2004年取2、5%);Rm——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可依据国家有关财政和统计数据测定,2004年取8%);β——风险系数。

2、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法:

WACC=Ke×E÷(E+D)+Kd×D÷(E+D)

式中:

Ke——权益资金成本;Kd——债务资金成本;E——股东权益;D——企业负债。

五十六、出口产出物的影子价格(出厂价)=离岸价(FOB)×影子汇率-出口费用

五十七、进口投入物的影子价格(到厂价)=到岸价(CIF)×影子汇率+进口费用

1、离岸价(FOB)——出口货物运抵我国出口口岸交货的价格;

2、到岸价(CIF)=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3、进口或出口费用=运输费用+储运+装卸+运输保险费+各种损失+损耗

五十八、人力资源投入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劳动力的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五十九、土地的经济成本(影子价格)=土地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

1、土地的机会成本:

一般按照项目占用土地在“无项目”情况下的“最佳可行替代用途”的生产性产出的净效益现值进行计算。

2、新增资源消耗:

包括拆迁补偿、农民安置补助费等等。

土地平整等开发成本应计入工程建设成本中,在土地经济成本估算中不再重复计算。

六十、经济净现值ENPV:

式中:

ENPV——经济净现值;B——经济效益流量;C——经济费用流量;(B-C)t——第t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

is——社会折现率;取8%;n——项目的计算期。

六十一、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式中:

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B——经济效益流量;C——经济费用流量;(B-C)t——第t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

n——项目的计算期,以年计;is——社会折现率。

六十二、经济效益费用比(RBC):

式中:

RBC——效益费用比;Bt——第t期的经济效益流量;Ct——第t期的经济费用流量;

六十三、影子汇率=外汇牌价×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目前我国的影子汇率换算系数取值为1.08,国家统一测定和发布。

六十四、影子工资=财务工资×影子工资换算系数

2、技术劳动力的工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值为1。

3、对于非技术劳动力,其影子工资换算系数取值为0.25~0.8;中间状况可取0.5。

六十五、费用现值(PC)  

式中:

(CO)t——第t期现金流出量;n——计算期;i——折现率;(P/F,i,t)——现值系数[1/(1+i)n]

六十六、费用年值(AC)  

式中:

(CO)t——第t期现金流出量;n——计算期;i——折现率;(P/F,i,t)——现值系数[1/(1+i)n];(A/F,i,t)——资金回收系数{(1+i)n/[(1+i)n-1]}

六十七、效果费用比:

六十八、费用效果比:

式中:

——效果费用比;E——项目效果;C——项目的计算期费用,用费用现值或年值表示。

六十九、增加值=项目范围内全部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七十、净产值=项目全部效益—各项费用(不包括工资及附加费)

七十一、社会纯收入=净产值—工资及附加费

七十二、并购项目市场增加值=收购后目标企业的市场增加值—收购前市场价值

七十三、并购项目经济增加值EVA=收购企业将投资于目标企业的资本变现的收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EVA=(ROC—K)×现有资产的账面价值=EBIT(1—税率)—K×现有资产的账面价值

ROC=EBIT(1—税率)÷现有资产的账面价值

式中:

ROC—收益率;EBIT——息税前利润;K——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七十四、

七十五、盈亏平衡点计算:

1、

2、

=BEP(生产能力利用率)×设计生产能力

式中:

销售税金及附加——如采用含税价格计算,应再减去增值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