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81104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docx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全文

水电站洪水设计分析论文

古田溪是闽江下游北岸支流之一,全河分四级开发,一级水电站操纵集水面积1325km2,占全流域的78.4%,总库容6.4亿m3,为年调节水库,二级龙亭水电站,三级高洋水电站,四级宝湖水电站,集水面积分别为1551km2、1697km2和1722km2,库容甚小均为日调节水库。

一级水库对于各个梯级的发电、防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设计洪水复核的重点。

一级水电站建于1959年,至今已40多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水文站积存了一大批观测资料和梯级水库运行纪录,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为确保水库的防洪安全和提高防洪、发电效益,研究提高汛限水位的可行性,于是提出了对梯级电站设计洪水进行复核的工作。

本次设计洪水的复核,包括洪水资料可靠性、代表性、一致性审查、特大洪水论证与处理、设计洪水频率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和成果可靠性分析等。

1.资料的审查

水文资料是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着此次设计洪水计算的精度、可靠性,是设计洪水计算的基础。

该项工作包括资料的可靠性、代表性和一致性审查三个方面

1.1资料可靠性分析

古田溪一级水库以上有大桥、前垅、达才、钱板、平湖(源里)等5个水文站和十五个雨量站。

资料每年按规范要求整编和送福建省水文总站汇审,具有良好精度。

建库后,电厂对一级水库库水位、泄洪、发电、下游水位、入库站流量均有系统完整的观测记录,因此用水量平衡法反算入库洪水,是可靠的。

关于古田溪历史特大洪水调查先后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1954年7月水电总局101工程勘测队开展的,沿溪测量了1952年特大洪水痕迹,同时还调查了1948年洪水。

第二次是1956年9月院会同古田水文站进行的,调查和推算了1952、1931、1948年特大洪水。

1964年院最后确认一级水库坝址1952、1931、1948年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依次为4200、3430、3170m3/s,估量1952年洪水重现期约为80~200年,1931年约为30年,1948年属一般洪水。

1964至今36年来尚未发生比1931年更大的洪水,因此,可将1952年的洪水重现期认定为116-236年,平均约为180年;1931年约为60年。

特大洪量的重现期难于调查,除一天洪量与洪峰流量关系紧密可认为与洪峰同频率外,其它洪量重现期均难以确定,从安全考虑将作一般洪水看待。

1.2资料一致性分析

根据防洪计算要求,设计洪水应为建库条件下的入库洪水,对此进行调洪计算,推求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

因此必须把1931、1946~1958年建库前的实测坝址洪水和1959年建库后实测的库水位、泄流、发电资料全部转换为入库洪水,以保证洪水系列的一致性。

坝址洪水转换,参照华东院1987年研究成果,入库洪水与坝址洪水的洪峰流量、一天洪量、二天洪量、四天洪量的比值分别为1.16、1.04、1.00、1.00,按此将建库前实测的坝址洪水转换为入库洪水。

建库后的入库洪水,按照下述水量平衡方程反算:

式中是时段的平均净入库流量(即已扣除了水库的蒸发、渗漏损失),取1小时;、分别为时段初、末的蓄水容积,由库水位纪录查库容曲线求得;为溢洪道泄流和发电流量之和,分别由泄流记录和发电负荷纪录计算。

1.3资料代表性分析

一级水库洪水系列具有1946~1958年的实测流量记录和1959年至今反算的入库洪水,洪水系列长达50多年,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丰枯周期性变化(每个周期约11年左右),并有可靠的历史特大洪水资料,具备了良好的代表性要求。

以上表明,一级水库洪水系列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根据设计洪水计算要求,可以采纳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图1多年洪峰流量变化过程

2.设计洪峰洪量计算

2.1洪水频率分析

古田溪一级水电站为二级工程,按规范确定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即p=1%;校核标准为千年一遇,p=0.1%。

按规范要求,考虑特大洪水作用,对一级水库入库洪峰、洪量系列按统一样本法计算经验频率,按矩法初估统计参数—均值、Cv和Cs,分布函数选用P-Ⅲ型,最后以适线法确定理论频率曲线,如图2为洪峰流量的理论频率曲线,得设计洪峰、洪量见表1:

表1古田溪一级水库入库洪水频率计算成果表

项目

成果名称

洪峰流量

Qm(m3/s)

洪量W(106m3)

一天

二天

四天

统计参数

均值

1719

66.1

91.3

122.6

Cv

0.49

0.46

0.45

0.43

Cs/Cv

3.5

线型

P-Ⅲ

设计值

频率

(%)

0.1

6370

229

310

399

1

4622

169

229

298

图2一级水库洪峰流量理论频率曲线

3.设计洪水过程线推求

采纳典型洪水同频率操纵放大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即首先选择典型洪水,然后按推求的设计洪峰、洪量对典型洪水进行放大。

古田溪属山溪性雨洪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溪水源短流急,暴涨暴落,降雨分布常常不均匀,洪水峰型以双峰和多峰居多。

年最大洪水发生在3~10月,以5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9月居多,前者多为锋面雨,后者常为台风雨。

根据洪水特性和工程设计要求,从一级水库实测资料的入库洪水中,选择了前八位的大洪水年份,即1966,1990,1977,1988,1968,1974,1982和1992年的洪水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从中选择了两个典型:

(1)1966年9月洪水发生时间比较靠后,地区分布上主要来源于上游,是晚期大洪水典型;

(2)1992年7月5日~9日洪水,属多峰型洪水,峰、量都很大,尤其洪量无论在一级水库还是在区间均居第二位,地区分布上区间较大,是主汛期大洪水典型。

据以往分析,对一级水库防洪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洪峰和一天洪量、二天洪量、四天洪量,因此以设计洪峰、一天洪量、二天洪量和四天洪量为操纵,分段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在保持时段设计洪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修均,即得某种典型计算的设计洪水过程线(见图3、图4,)。

图3设计洪水过程线(66年9月型)

图4设计洪水过程线(92年7月型)

4.结论

从以下几个方面看,此次复核计算成果是比较合理可靠的,可作为下一步研究提高汛限水位可行性时调洪计算的依据。

1、实测洪水从1946-1999年,历时54年,超过洪水设计规范要求的不低于30年的要求,并有丰富可靠的洪水调查成果,为正确计算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古田溪属典型山区性河流,洪水陡涨陡落,其洪水统计参数Cv随统计时段增长而逐渐减小,符合洪水变化的一般规律;设计洪水统计参数——均值、(=W/T,W为历时T的洪量)、Cv、Cs/Cv随统计历时的变化,均有很好的规律性;

3、各频率曲线综合在一张图上,彼此协调,不会出现相互交叉现象;

4、与上下游及相邻流域洪水频率分析成果比较,一级水库的设计洪水统计参数与相关线(地区经验公式)配合紧密,符合洪水的地区变化规律。

5、与1987年、1993年洪水复核成果相比(见表2),虽稍有偏大,但相差甚微,说明成果是相当稳定可靠的。

表2古田溪一级水电站洪水复核成果比较

复核年份/复核单位

P=0.1%

P=1%

Q

W1

W2

W4

Q

W1

W2

W4

1987/华东院

6110

239

311

374

4470

173

228

295

1993/武水

6330

219

300

386

4610

162

223

290

20XX/武汉大学

6370

229

310

399

4622

169

229

298

注:

Q代表洪峰流量,单位为m3/S;W1、W2、W4分别为一天、二天、四天洪量,单位为106m3。

bstrct:

WestudythefesibilityofheighteningthelimitingwterlevelduringfloodsesonboutthefirstcscdedpowersttionGutinxi,itbseonthenewhydrologicldtndopertionlrecordofthepowersttionfterbuildingreservoirin1959.Scientificllyprobetheclcultionmethodofreservoirflood、delwiththeextrordinryflood、nlyzingtherepresenttionofdt、frequencynlysisndssythertionlityofresults.Insuretheresultsofclcultingthedesignfloodofthefirstcscdedpowersttionisccurtendrelible,mkethesturdybsefordeeperstudythefesibilityofheighteningthelimitingwterlevelduringfloodseson.

Keywords:

Fesibility;Designflood;Clculte;nlyzethertionlity

XX简介:

陈刚(1977—),男,湖北孝感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