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作用.docx
《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作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作用
中央播送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作用
姓 名:
学 校:
电大博爱分校
学 号:
指导教师:
定稿日期: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行政管理的特点………………………………………………………………1
〔一〕行政管理具强制性和协调性………………………………………………2
〔二〕行政管理具广泛性和全面性………………………………………………2
〔三〕行政管理具实效性和效劳性………………………………………………2
二、互联网的特点…………………………………………………………………2
〔一〕形式多样……………………………………………………………………2
〔二〕信息量大……………………………………………………………………2
〔三〕传播迅速……………………………………………………………………3
三、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3
〔一〕帮助公众疏导情绪…………………………………………………………3
〔二〕提供公正平等的时机………………………………………………………3
〔三〕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四〕帮助公众对行政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利……………………………………4
4.1信息选择权………………………………………………………………4
4.2表达权……………………………………………………………………5
4.3监视权……………………………………………………………………5
4.4参与权……………………………………………………………………5
4.5舆论权……………………………………………………………………6
〔五〕促进政府监视机制完善……………………………………………………6
四、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7
五、结论……………………………………………………………………………8
参考文献……………………………………………………………………………8
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作用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开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管理等管理当中,也使之成为“第四媒体〞〔报纸、播送、电视、互联网〕,也成就了中国网民群体。
而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也都应用互联网,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的之处和消费,极大的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互联网在另一方面对行政管理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行政管理作用
行政管理,最广泛的定义是:
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物的治理、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同时也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定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行政活动对推动政府主管部门的效劳职责,协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导向功能和作用。
而互联网的开展,对行政管理的推行,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开展,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社会管理等管理当中,也使之成为“第四媒体〞〔报纸、播送、电视、互联网〕,也成就了中国网民群体。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第37次调查报告: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6.20亿〔占中国网民总数的90.1%〕,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
报告还显示以网络为根底的在线教育、医疗、出行等等已成规模。
互联网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而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也都应用互联网,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的之处和消费,极大的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效能。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所以互联网在另一方面对行政管理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一、行政管理的特点
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了解行政管理的特点,对研究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的开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管理具强制性和协调性
国家机关为治理相关社会事务进展实施国家行政权利的行为被称为行政管理,它必须以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作为保障,具有法制强制性。
并且,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的区域,有一定的围,有其自身的开展规律,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管理行为。
〔二〕行政管理具广泛性和全面性
行政管理的对象,随着社会的开展进步,日益广泛,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建立、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等各个方面,也包括人事编制、政务文秘、资产财务、行政后勤等方面。
〔三〕行政管理具实效性和效劳性
行政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事务机关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劳特征。
行政管理通过组织、协调、控制和监视的方式,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到达应有的社会效果。
行政管理工作讲究工作效率和质量,讲究及时高效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的特点
〔一〕形式多样
信息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声音、图像、视频或者数据等等。
互联网通过各种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容,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及互动参与的欲望,对读者有强大的吸引力。
正因如此,网络上聚集了大量的民众〔网民群体〕。
除此之外,互联网还涉及到了服饰、汽车、体育、音乐、国外大新闻、游戏等等。
〔二〕信息量大
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量极大。
从生活细节到国家大事,从游戏体育到音乐影视等,统统都有。
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翻开电脑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量大的优势,还表达在网络上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
互联网传播,不限时、不限量,运用各种数据库,使得网民可以对历史文件随时检索。
对于新闻传播来说,互联网传播这一功能开拓了实施“深度报道〞这一新的途径,它能保证读者
对新闻发生的广阔及所涉及的影响进展全程观察,从而准确的判断生存环境发生的真实变化。
〔三〕传播迅速
信息传播时效性的进一步提高,使民众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心理期待,进一步提高。
人们逐渐要求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时要更快速、更准确。
网络传播的及时刷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可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展信息的接收(包括收看、阅读、收听)。
网络新闻传播使边吃早点边看新闻的人、边喝午间咖啡边关心当天消息的人,或是习惯睡前了解一天动向的人可按自己的需要来承受信息,而无须赶早间新闻而睡眼惺松,或为晚间新闻而耽误了休息。
三、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意义
随着网络普及、公众素质的提高、管理科学的化,网络对行政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政府等机关都重视网络,通过网络关注民情、民意,顺应、采纳广阔网民的建议或意见,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反之,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的因素。
〔一〕帮助公众疏导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最重要的是起调节作用〔即充当社会情绪、社会心理的调节器〕。
在社会转型及利益群体博弈的背景下,有的人因遇到困难暂时无法解决而生出怨气;有的人的价值观会随之消解或扭曲;有的人因出现腐败现象而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度下降;有的人只是简单的从众心理等等。
无论是哪种原因形成的心理不满或者心理冲突,都需要有发泄的渠道 与时机。
所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抱怨及不满意发泄出来,政府机关等等方面也可以未雨绸缪,通过有序的工作来疏导公众的情绪,而不至于因为信息不通,把小事变成大事。
这样也可以提高社会稳定的程度,降低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
〔二〕提供公正平等的时机
现代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进入网络,通过网络向社会表达自己的理想与心愿。
这种表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亦不受财富、文化、出身等背景因素的限制,能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交流看法、提出建议,让人们获得一种平
等的、全新的体验。
如2008年6月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举办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活动中,网络投票就多达5000万,网上感言评论到达10万多条。
这说明广阔公民能有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时机,参与到社会主义政治建立的进程中来,说明他们的政治地位已经得到大大提升。
〔三〕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网络,不仅是网民表达自己意愿的场所,而且也是广阔网民对个人、基层、团体利益诉求的广阔平台。
目前,各级政府等机关极为重视网络的开展,纷纷组建了当地政府等机关的网络论坛,该论坛成为各级政府机关关注民情、倾听民意的重要窗口。
这样广阔网民的一些利益问题可以及时反映到网上,让政府给予重视,并解决问题,及时反应解决决策实施的信息;当前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机关可以及时说明情况,告知广阔网民;关于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收集相关信息,或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时公布于众。
通过网络,能积极促进网民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联系,将矛盾消灭萌芽状态中,有利于地区的和谐与开展,建立人民满意的和谐社会。
〔四〕帮助公众对行政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利
随着社会各方面开展,公众整体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能力有很大提升并通过现在网络进展全面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表达思想。
具体来说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信息选择权
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不够,有的是经过筛选无"噪音"、垄断的信息,有的对信息进展封锁。
公众只能被动地承受主流资讯。
但随着网络传时代到来并用网络固有传播方式为公众传播信息、展开意见表达、打破舆论,一律消除传统媒体垄断,促进公众对社会的话语权。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以自己满意的方式获取自己满意的信息,可以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多种声音。
我们看到,对于涉及公众利益,为人普遍关注社会热点的事情,政府没有获知相关信息或政府已掌握而没有及时发布,没有满足公民知情权,但公众仍然通过网络知情不被政府发布社会热点的事情。
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提供了最快捷、最便利自由广泛的传播平台。
公众也借助着这个虚拟空间,极扩大了信息源,增加了社会的透明度。
4.2表达权
行政管理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及网络时代的开展,依据权力本位、效力优先兼顾公平行政的立法思想,粗放的执法行为、无效监视和问责制度,使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在网络时代受到空前挑战。
公民在网络时代对社会生活中发生事情知情围和深度在不断加深,过去许多封锁信息的方法,在网络兴旺的今天已经不能奏效。
公众可以在微博、论坛、评论系统中了解行政管理中涉及公众利益,为公众普遍关注的事情进展分析、探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公众可以对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进展自由、平等和深入的讨论,而不必受权力、习惯势力和传统观念的约束。
并且,讨论的容也不受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限制。
公共领域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削弱或取消了公共权力系统对话语权的控制,为民众的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4.3监视权
当网络监视、网络问政被当作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通道,网络监视已经成为畅达民意、维护权益、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网络发帖、评论的传播使监视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声势,从而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监视机关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网络的兴起,进一步彰显了公众的声音和信息,弘扬了自主、开放、多元的理性精神,拓宽了公共管理的视野和空间。
网络公共领域的批判性和互动性就明显提升了公众的话语影响力。
信息来源的隐匿性更造就了网络舆论的丰富多彩,增强了网络舆论监视的生机和活力,使得舆论监视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力度也随之大大增加。
4.4参与权
网络的出现和开展,使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有效表达成为可能。
它突破了传统行政管理在地理、信息沟通、信息获取途径上的局限,网络的开展,改善了公民参与行政管理的技术手段。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
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已见,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表现形式。
互联网既提供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新途径,也刺激了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网络的直接性、互动性以及即时性,使得民意的表达更方便。
2011年个人税在网上公布起征点时,85%的民众不赞成2000元调到3000元起征个税起征点,而要求在3000元以上,最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决定3500
元起征点。
网络对于疏通民意,表达民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互联网的蓬勃开展和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已经极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生活。
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
4.5舆论权
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也注定了它在政治信息公开、行政立法和执法、行政等方面能起到更好的监视作用,其中网络舆论监视的作用尤为明显。
网络与行政管理的结合正逐步从虚拟空间走上现实前台,网络舆论作为承载民众表达权的一种新方式,发挥着对 各种社会不良现象进展监视的作用,也充分演示了的舆论力量。
如"7.23"特大动车追尾事故,网民就事故本身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向相关部门发出质问,形成无行舆论压力。
网络媒体通过营造一种舆论气氛,为行政管理促进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建立性力量,从而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事件朝着可预期的良好方向开展,最终不仅成功地化解了危机,同时也成功地把危机转化成推动社会进步的良好契机:
一方面,国家朝着法治化更进了一步,增强了吸纳社会意见和抵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权益,推动了社会的进程,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开展。
〔五〕促进政府监视机制完善
互联网的环境下,民众可以自由便捷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虚拟世界既无需考虑关系网的瓜,也不用担忧遭到报复而遮遮掩掩,没有心理负担,就可以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表露出来。
为公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及时、充分的意见表达空间。
"人人都是传播者",普通网民轻松拥有了网络话语权,通过网络发布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官员的意见和建议,网络传媒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和公共讨论的平台与渠道,使公民、传媒、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了及时的、建立性的互动关系,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修正,而且这些过程和环节也日趋走向透明与公开,最终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建立。
网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
数量庞大、无所不在的网民正在成为监视政府的重要力量。
网络的开展不仅是一场信息革命,也是政治当前必然要经历的开展进程。
通过网络这一重要渠道,公众以舆论的形式,代表民众与行政立法、执法等国家行政机构进展互动,可以催促国家机关切实兑现为公民效劳、尊重和保障公利的承诺;党和政府可以借助民众的力量完善管理机制,完善党员的纪律约束机制和司法惩
戒机制,对国家公职人员进展评议和监视,对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进展揭露、谴责和控诉,对关涉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进展监视。
四、互联网对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
“由于技术开展的矛盾性,在所有让人乐观的地方同时也可能让人悲观,任何一种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可能要人类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新兴技术代表的网络也不例外。
网络的高技术性,正在把人迅速分化为技术精英和普通群众,或者称之为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并且这种分化是社会的,是代与代之间的。
两种人在获取和支配信息方面的能力是完全不平等的,人数不多的前者获得了信息霸权。
一方面,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掩盖了一个事实,即真正懂得计算机运作原理,能够在信息空间自由翱翔的人并没有大比例的提高,有关网络技术和管理的专门知识仍然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
另一方面,在开展中国家,公众进展网上活动还需要支付数额不小的金钱。
这限制了网民的规模,即使是已经在网上的人们,也有相当局部并没有驾驭信息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网络使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技术精英门将利用其技术优势得到更大的开展,拉大与普通群众的距离,造成社会新的不公平。
同时,网络的开展使人们处理问题更多地依赖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人性化相对减弱。
网络技术的开展和广泛运用对隐私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改变了公私领域和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信息科技在为电子商务带来极高效率之余,可能会造成个人难以掌握和控制的型塑或描绘作用。
例如Cookies之类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拼凑种种有关网络使用者个人枝微末节的方式、勾勒出网络使用者自己根本无从预见的剖面图。
这类技术为个人的收集与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技术越先进、越普及,人们对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就越方便。
对于技术化官僚和技术精英而言,如果没有法律或道德的约束,整个社会中的计算机数据资料就完全是透明的。
个人的隐私的将变得更加困难。
另外,网络的产生使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的剧变引起了传统文化的危机与平安感的失落。
在信息社会频繁的文化更新中,对纯技术的迷信让人们失去了精神依托,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尤其是私人社交方式的转变,即朋友、亲属成员之间使用电子等网络方式进展交流增多和传统的直接造访、
聚会方式的减少,甚至使一些学者担忧建立在根底上的人际关系和协作关系会因网络而消失殆尽,从而使行政相对人处于一种更孤立的境地。
五、结论
总而言之,网络作为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提供一些有效的真实信息。
同时,还会掺杂许多无效、恶意的信息。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有些人言论难以受到约束,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非理性和虚假流动信息。
但是应当说,非网上信息的"主流"。
因而,对待网络公众,一是要抓紧网络的管理立法,加大网络的依法管理力度;二是要加强网络的诚信宣传教育和指导;三是要进一步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通过论坛、微博等载体,公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强调网民的自律,提倡有理论理、有事说事、有问题谈问题、有意见讲意见,,要文明上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善于发现新事物,适应新事物,运用新事物,这是网络时代对政府执政能力的新要求,对领导干部执政理念的新挑战,网络也是如此。
,通过代表人民利益的各级领导人的推动和实践,广阔网民的积极参与,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在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和突破式进展。
参考文献
①社科院.近七成事件互联网舆论推动政府解决.互联网,2011-7-13.
②中国互联互联网信息中心.省网民达1295万网民增长率全国第三.中国互联互联网信息中心网,2011-1-19.
③全国人大:
85%公众不赞成个人税3000元起征.新京报,2011-6-11
④《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国新闻网,2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