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0566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docx

整理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

(完整)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如皋华盛名邸勘察报告的全部内容。

如皋市白蒲镇光明居2组地块

华盛名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1.前言

1。

1工程概况

受南通市华硕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在原初步勘察的基础上对白蒲镇蒲东村8、9组光明居2组地块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光明居2组地块拟建建(构)筑物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基础埋深等工程特征详见表1.1所示:

建(构)筑物工程特性表1。

1

建筑物

名称

建筑物层数、规模m

高度(m)

结构类型

上部最大荷载(kN)

地基基

础形式

基础埋置深度(m)

地上

地下

长×宽

14

1

56。

4×15

44。

1

框剪

3528

桩筏基础

5.0

14

1

框剪

桩筏基础

5.0

11

1

42.5×12。

7

34。

1

框剪

2772

桩筏基础

5。

0

10

31.2

框剪

2520

桩基

4.0

11

34.1

框剪

2772

桩基

4。

0

11

框剪

桩基

4.0

11

框剪

桩基

4.0

10

31。

2

框剪

2520

桩基

4.0

2-3

23.5×23。

9+39×12。

7

8.5

框架

2520

墙下条形基

础或独立基础

0。

8

2—3

25。

4×19.7+37。

7×12.7

变电所

1

12×8。

8

3.5

框架

800

条形基础

0。

5

地下车库(北)

1

不规则

3。

6

钢筋砼

桩筏基础

5。

0

地下车库(南)

1

35×24+53×18

3。

6

钢筋砼

筏板基础

5。

0

注:

本工程建筑物室外整平地面±0.00标高为1985国家高程▽4.5m。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综合确定为乙级.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1.2任务要求

拟建工程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按详细勘察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3本次勘察的目的

1。

3。

1查明拟建场地内岩土层分布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1.3。

2查明拟建场区有无暗塘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1.3。

3查明地下水分布及其对砼、钢结构有无腐蚀性;

1。

3.4评价场地地震效应;

1.3.5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提供相关设计参数及施工注意事项。

1。

4本次勘察工作执行的规范、规程

1。

4.1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1。

4。

2行业标准

《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苏建抗〔2007〕270号;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J366-2004;

《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载体桩设计规程》JGJ135-2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等。

1。

5勘测试验工作方法

1。

5。

1工程钻孔定位依据和测量控制、高程系统

本次勘察测量放样是我公司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图(比例1:

500),按建筑物角点坐标测放;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引测基准点标高▽4。

24m(业主提供),位置在惠蒲置业东大门前,标记为蒲胜路中心埋设的铁钉(工程施工如采用其它引测基准点,必须与本引测基准点联测换算无误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建设用地规划红线角点坐标表1.5.1

角点位置

坐标(x)

坐标(y)

角点位置

坐标(x)

坐标(y)

西北角点J1

3719807。

701

485586。

557

J2

3648325。

189

482867。

533

西南角点J4

3557703.268

49。

526。

729

J3

3649754.154

495077.916

1。

5.2勘探线、勘探点间距的定位原则和勘探取样试验方法

1。

5.2.1勘探线、勘探点间距的定位原则:

根据勘察区域地层特点及钻进方法的有效性为原则,结合建筑物特征及与委托方签订的勘察合同,遵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共布置19条勘探线计81个勘察钻孔(勘探点间距≤30。

0m),采用钻孔取原状土样、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等原位测试手段,并辅以小钻探摸暗河边界.

1.5。

2.2勘探取样试验方法

1.5。

2。

2.1钻孔采用IA100型钻机,146mm开孔器开孔,127mm提土钻钻进土层,优质泥浆护壁,全断面取芯,检测控制孔斜〈1%,土层采取率大于75%;土试样(粉土、粘性土)用敞口式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液压法采取,砂土用普通取土器锤击法采取。

机械钻孔工作量见下页表1.5.2。

2。

1.

机械钻孔工作量一览表表1。

5。

2。

2.1

勘探点类型

孔数

深度(m)

采用方法

备注

取土试样和标准贯入试验钻孔

33

18。

0~34.45

岩芯钻探

编号G1~G7系初步勘察钻孔。

鉴别孔

4

34。

0

岩芯钻探

1.5.2.2.2原位测试:

1.5。

2。

2。

2.1标准贯入试验用自动脱钩装置的63.5kg穿心锤,φ=42㎜钻杆,对开式+管靴贯入器,对开管长度560㎜、外径51㎜、内径35㎜,管靴长度50㎜、刃口角度20°刃口厚度1。

6㎜,落锤自由落距高度76cm,贯入器打入土中15㎝再记录锤击数/10㎝,累计测记30㎝终止试验(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钻杆长度修正)。

1。

5.2。

2。

2.2静力触探采用8t液压触探机进行,使用圆锥锥底截面积为15cm2,侧壁高度为70㎜,锥尖锥角为60°的单桥探头。

数据采集系统为江苏溧阳科尔仪器有限公司研制的LMC—D310型静探微型机,探头、仪器、电缆等设备在使用前均进行了标定,室内的非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滞后误差、温漂、归零误差均<1%FS,现场归零误差<3%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静力触探过程:

液压抱固连续贯入,贯入速率1。

1m/min。

1.5。

2.2。

3原位测试布置工作量见表1。

5。

2。

2.3。

取岩土原位测试工作量一览表表1.5.2.2.3

原位测试类型

孔数

深度(m)

采用方法

备注

静力触探试验

44

18。

0~34.0

液压法

编号J1~J22系初步勘察钻孔,

标准贯入试验

33

18.0~34。

45

自由落锤

1。

5。

2.3试样要求:

完成取样等级工作量见表1。

5。

2.3。

完成取样等级工作量一览表表1。

5。

2.3

取土工具

取土方法

取样等级

取原状土数量(件)

取扰动土数量(件)

敞口式薄壁取土器

液压法

17

厚壁敞口取土器

重锤少击法

53

92

1。

5.3岩土室内试验项目与方法:

遵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室内土工试验项目方法见表1.5。

3。

1。

6勘察试验工作量完成情况见表1。

6。

2.场地位置和地形、地貌

岩土室内试验项目与方法一览表表1。

5。

3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天然含水率

烘干法

固结试验

标准固结试验

密度

环刀法

剪力试验

直接快剪

液塑限含水量

滚搓法、圆锥仪法

颗粒分析

密度计法

注:

塑性指数为76克锥下沉10mm的含水率与土条搓成直径3mm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时含水率之差值。

勘察试验工作量完成情况一览表表1。

6

工作项目

工作量

起讫时间

开始

迄止

勘探点放样

92

2011。

7.10

2011。

7.11

钻探和原位试验

79

2011.7。

10

2011。

7。

15

取土试样数量

70

2011。

7。

10

2011。

7.15

取水样数量

3

2011。

7。

15

2011。

7。

15

静力触探试验

44

2011.7。

10

2011。

7。

14

小口径麻花钻孔

9

2011。

7。

15

2011.7.15

土工室内试验

150

2011。

7.11

2011。

7。

21

内业资料整理

2011.7.14

2011。

7.23

校审提交报告

2011。

7。

23

2011.7.24

2.1场地位置

光明居2组地块位于如皋市白蒲镇蒲东村8、9组,场地位置在蒲胜路西侧,桂花路与百岁路之间。

2。

2地形

场地北部约45m宽原为光明居2组村民住宅,南部116m为农田,北部和东部分布2条不规则河沟(坐落在河沟位置的建筑物见表2。

2);场地中央偏南在⑥号楼与独立地下车库区域有高约2.5m、径约10m的筑路遗留灰土堆,场地地势总体平坦,一般地面标高在3。

6~4。

1m之间。

受河沟影响的建筑物情况一览表表2。

2

河沟位置

河沟形状

水面标高(m)

河底标高(m)

最大水深

(m)

淤泥厚度(m)

受影响建筑物及影响部位

中北部

3.373

—0.573

2.8

1.5

①号楼中部偏东约1/4受影响;②号楼东南角约1/10受影响;③号楼整体受影响;⑨号楼北部约1/4受影响。

东南部

3。

608

1.608

2。

0

0.5

⑧号楼东轴线约1/4受影响;⑩号楼北轴线、东轴线、南轴线约1/2受影响.

2。

3地貌

工程场地属第四系长江三角洲冲(沉)积平原,属长江下游河口相地貌单元.

3岩土地层构成、工程特征

3。

1岩土层构成

勘察场地岩土地层除地表耕植填土外(成因类型Q4ml)外,其它均为第四系全新统(Q4al)土层,自上而下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可划分6个工程地质单元体,按土性不同又可将第一工程地质单元体分为二个亚层。

分层描述如下:

3。

1.1第1工程地质单元体土层

3。

1。

1。

1耕植填土(层1—1Q4ml):

本层场地大部0.5m以上为耕植土,土性以灰褐色粉质粘土混粉土为主,见植物根茎;1m以下灰黄,黄褐色,粉质粘土与粉土互层.场地北部村民住宅区域为素填土,填龄>20年,土质不均,强度差异大(原住宅位置有老基础及拆迁后遗留的碎砖瓦砾等建筑垃圾).

3。

1.1。

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1—2Q4al):

灰黑色,有嗅臭,含云母,切面粗糙,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流塑,含较多有机质,本层为河沟内静水沉积物,高压缩性.

3.1.2第2工程地质单元体土层

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层2Q4al):

灰黄、黄褐、灰色,粘粒含量高(局部以粉质粘土为主互层),含云母,粉土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很湿、稍密;粉质粘土无摇振反应,切面粗糙,干强度高,韧性中等,流塑~软塑。

本层较均匀

3.1。

3第3工程地质单元体土层

粉土与粉砂互层夹粉质粘土(层3Q4al):

灰,青灰,灰褐色,含云母,本层上部以粉土为主,中部以粉砂为主,层底夹灰褐色粉质粘土,粉土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很湿、稍密~中密;粉砂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形状以亚圆形为主,颗粒级配不良,饱和、稍密~中密;粉质粘土切面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软塑。

①号、②号楼位置以粉土为主,强度相对较低。

本层不均匀。

3。

1。

4第4工程地质单元体土层

粉砂(层4Q4al):

灰、青灰色,含云母夹薄层粉土,含较多贝壳碎片。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形状以亚圆形为主,颗粒级配良,饱和、中密~密实,本层自上而下强度由弱→强→弱,中部有1~2m厚铁板砂,强度高。

本层不均匀。

3.1.5第5工程地质单元体土层

粉土与粉砂互层(层5Q4al):

灰,青灰色,含云母,粉土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很湿、稍密;粉砂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形状以亚圆形为主,颗粒级配不良,饱和、稍密~中密;⑧号楼位置夹较多灰褐色软塑粉质粘土,强度较其它地方低.本层不均匀。

3。

1.6第6工程地质单元体土层

粉砂(层6Q4al):

青灰色,含云母,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形状以亚圆形为主,颗粒级配良,饱和、中密~密实;本层下部总体密实,⑥号楼东北角标高▽—24。

5m~▽-26.2m,强度相对较低;⑦号楼、⑧号楼标高▽—28m以下强度有所下降,不均匀.

3.2岩土工程特性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场地岩土的工程特性见表3.2-1、表3。

2—2所示:

4.水文地质条件

4.1浅层地下水概况

4。

1。

1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型潜水,赋存勘察所揭露的土层之中,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

粉土的工程特性表表3.2—1

层号

土层名称

湿度

密度

压缩系数а1-2

压缩性

粘聚力kPa

内摩擦角(°)

2

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

很湿

稍密

0.36

中压缩

12.6

12.9

3

粉土与粉砂互层夹粉质粘土

很湿

稍密~中密

0。

25

中压缩

8

20。

2

5

粉土与粉砂互层

很湿

稍密~中密

0.32

中压缩

10.2

16.7

砂类土的工程特性表表3.2—2

层号

土层名称

颗粒级配

静探指标(Ps)

标贯击数(N)

密实度

4

粉砂

10.679

20.3

中密~密实

6

粉砂

11.544

25.9

中密~密实

降水和地表水系;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和周边河道人工疏排调控和人工采集,水平向渗流缓慢;丰水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土层经充分的淋滤作用,与地下水有相似的可溶化学成分。

勘察时测得取土标贯钻孔内地下水水位见表4。

1.1.

场地勘察期间初见、稳定地下水位埋深及高程观测数据表4。

1。

1

孔号

初见地下水位

稳定地下水位

埋深(m)

高程(m)

埋深(m)

高程(m)

S102

0。

79

3.15

0.68

3.26

S202

0。

88

3.20

0.73

3。

35

S405

0.81

3.08

0.69

3.2

S705

0.46

3。

4

0.32

3。

54

S1005

0.39

3。

28

0.26

3。

41

4.1.2根据江苏水文资料:

勘区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埋深为0。

5m(测站埋深,以下同),历史最低地下水位为2。

05m,水位变化幅度约1。

5m±(水位浸润线随地形等高变化);勘察后期7月12~15日时逢大雨,使得地面低洼处积水数日。

4。

2地下水、土腐蚀性和渗透性评价

4.2。

1地下水清澈、透明、无异味,场地内及周围无污染源,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对地下水、土腐蚀性作如下评价:

4.2。

1.1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见表4。

2.1。

1: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一览表表4。

2.1.1

腐蚀

等级

腐蚀介质

测试值

干湿交替

长期浸水

指标值

评价结论

指标值

评价结论

Cl-

(mg/L)

58

73

〈100

<10000

100~500

10000~20000

500~5000

——

〉5000

——

结论: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4。

2。

1。

2场地地层渗透性类型:

B型(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见下页表4。

2.1.2:

4。

2。

1.3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见表4。

2。

1.3:

4。

2。

2水和土质分析检测报告结果,场地地下水的矿化度为0。

521~0.604g/L,根据水、土质试验结合地区经验分析,工程区段地下水、土对砼具微腐蚀性〈详细情况请见水、土质分析检测报告(附后)〉;本工程勘察没有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评价任务。

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一览表表4。

2.1。

2

腐蚀等级

腐蚀介质

测试值

指标值

评价结论

pH值指标值

6。

79~7.05

>5。

0

5.0~4。

0

4。

0~3。

5

<3.5

侵蚀性CO2(mg/L)

0

<30

30~60

60~100

-—

结论:

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评价一览表表4.2.1。

3

腐蚀

等级

腐蚀

介质

类型

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

测试值

指标值

评价结论

SO42-

(mg/L)

(mg/kg)

湿

108。

4

128.7

〈300

300~1500

1500~3000

〉3000

Mg2+

(mg/L)或

(mg/kg)

31.5

~

37。

6

<2000

2000~3000

3000~4000

>4000

NH4+

(mg/L)或

(mg/kg)

0.32

0.45

〈500

500~800

800~1000

>1000

OH-

(mg/L)或

(mg/kg)

45。

35

47.76

<43000

43000~57000

57000~70000

总矿化度(mg/L)或(mg/kg)

521

604

〈20000

2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

SO42-

(mg/L)或

(mg/kg)

无干湿

交替作用

108。

4

128。

7

〈390

390~1950

1950~3900

〉3900

注:

OH—含量应为NaOH和KOH中的OH-含量

土样室内渗透试验成果及评价表4.2.3

层号

土层名称

室内渗透系数

渗透系数评价

推荐渗透系数值

k(cm/s)

kv(cm/s)

kH(cm/s)

2

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

4。

20E-06

5.33E-05

弱透水

3.18E-05

3

粉土与粉砂互层夹粉质粘土

4.76E-05

7.79E—05

弱透水

7.01E—05

注:

土层渗透性评价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第九篇-表9-1-4.

4。

2。

3土层渗透性评价:

勘察采取第2、3层土进行的渗透试验,成果及分析评价见表4.2。

3。

4.3地下水在施工期间对工程和环境的影响与降水措施

4。

3。

1本工程大底盘多塔型建筑,东西(北侧)最大长度126m、(南侧)最小长度为42m,南北(西侧)最大宽度60m、(东侧)最小宽度为31m,基础埋藏深度5.0m;基坑北侧距桂花路砑11m,西侧距村民住宅最小距离8.5m(西南角)、最大距离12m(西北角);东侧距蒲胜路最小距离38m;南部空旷开阔。

4。

3.2建筑场地周边目前无地下设施和各类管线,但因其西侧和北侧距村民住宅与桂花路宽度较小,因此基础施工降水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基坑的侧壁安全,基坑侧壁(层1—1)耕植填土、(层1-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2)粉土与粉质粘土互层、(层3)粉土与粉砂互层夹粉质粘土易发生水平渗透流土破坏的治理,防止透水性较强的(层3)粉土与粉砂互层夹粉质粘土坑底突涌隆起等情况的发生;尚应考虑长期降水对西侧村民住宅造成基础沉降所产生的墙体开裂和北侧桂花路基沉陷的预防和保护工作"。

4。

3。

3大底盘多塔型建筑,基坑内最浅降水深度≮5.5m,基坑离周边建筑物、道路距离小,不具备多级放坡开挖条件,建议基坑西侧采用轻型井点竖管降水措施,基坑边线外开挖宽度1。

5m、深度1。

0m,埋设6.5m长的轻型井点竖管,控制降水影响半径≤7m;基坑东、南、北侧采用管井降水措施,北侧管井应控制降水影响半径≤12m;南侧管井应控制降水影响半径≥19m,以达到充分降低对周边民居和道路的影响。

4。

3.4其它小高层建筑和独立地下车库,因楼栋长度不大、短边尺寸小,估算降水影响半径≤17m,因此施工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甚微,可采用管井降水措施。

5。

工程抗震评价

5.1波速测试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在工程现场选择S105、S206、S306、S405、S508、S602、S705、S805等8个钻孔进行了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测试原理、方法及结果如下:

a、测试原理、方法

剪切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法,测试深度20米。

将激振板放在离孔口约1米处的地面,并保持两者之间的接触良好,木板上压约500公斤重物,用木锤水平敲击木板两端,木板与地面产生剪切力,从而激起地层剪切振动,产生反相的剪切横波在土层中传播,分别由钻孔中的三分向检波器接收剪切波,经电缆传送至工程检测仪中放大、记录.测试时以1米为间距连续布置测点,在每个测点上测量横波波速Vs,计算钻孔中相应土层的波速值,再经室内整理计算得到波速值并依据地面以下20米的等效剪切波速值,确定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的类别。

b、土层剪切波速的计算

土层剪切波速的计算方法首先在记录上读出波的初至时间,通过下式:

Vi=(Hi+1-Hi)/(ti+1-ti)

计算出土层的剪切波传播速度.式中Hi和Hi+1分别为测点i和i+1至钻孔口的垂直距离;ti和ti+1分别为波至i点和i+1点的折算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