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606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docx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

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水温,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

旅游资源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就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保护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作为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

如果旅游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优美,就能有力地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景,促进并带动其他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而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又能够让人们体会到良好生态环境带来的种种美好感受,从而激发人类尽自己所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愿望。

同时,环境污染对旅游资源的危害巨大,破坏了珍贵的旅游资源。

工业废气污染产生酸雨,致使大片原始森林枯死。

也使一些古文物、古建筑这些珍贵的旅游资源受到难以挽回的破坏。

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两者是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

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给人类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也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

旅游资源只有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使其发挥功能和效益。

二、在旅游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1、突出地方特色。

各地旅游资源都有其不可复制的个性存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亮点”之处。

开发旅游资源必须让属于自己独有的美景或者风俗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

2、开发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破坏原来环境的格调,让古老文明、现代文明和自然风景协调发展,注意保护历史文物古迹,不能因建设现代文明而毁掉了古老文明。

3、旅游资源开发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着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旅游业被虽然称为“无烟工业”,但同样会产生污染。

现代旅游业中,景区内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这些都是旅游业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危害,必须制定法规和措施保护环境。

4.注意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旅游资源要以“滚动开发、循序渐进的模式”,尽量小的投资开发更多的项目,以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防止“杀鸡取卵”只顾经济效益而滥加开发,以致破坏自然环境。

(三)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有效降低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

目前,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并不对游客的数量进行限制,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而管理者对此又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游人严重超过景区的生态负荷,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旅游承载力(即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应用的迫切性十分突出。

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将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的门票价格拉开一定的差距,适当调整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景区内游客流量居高不下的状况,起到控制景区内的游客流量、降低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的作用。

2、近年来,由于旅游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现代旅游业中排放的生活污水是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所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成了居民的投诉热点。

所以在追求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效益,而且,在很多时候更应该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只要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将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结合起来,注重协调发展,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就可以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较,生态旅游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其核心是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

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我国作为旅游大国,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国际旅游为主导、国内旅游为基础、出境旅游为补充的发展格局。

我们应该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

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第二篇: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浅谈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

摘要:

随着地球村的不断在缩小,世界各地朋友的交流更加方便,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中国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国,旅游业的开发是必然选择,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旅游资源只注重开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对旅游资源只知道利用而不加以保护,这会造成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通过举例分析的方法,了解到只有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

关键词:

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环境保护

正文;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近年来,,许多旅游地把旅游业列为主导或支柱产业,优先发展旅游项目,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这样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损害了旅游资源的可再生性,破坏了旅游环境,降低了旅游质量,造成景观衰退,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1].

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时,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可低估的破坏性.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然给旅游地带来经济。

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

在其初期阶段,人们往往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虽然认识到旅游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却忽视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

其结果便是人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并且影响到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

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对旅游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充实旅游学有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受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

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使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涌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高度集中的旅游流破坏或影响了旅游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糟糕,景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涌入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

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

像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

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2。

2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

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质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旅游者随意进入保护性的景区景点,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攀摘花木、践踏草坪,这些行为造成景区一片脏乱,甚至是资源破坏。

某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泉城济南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但是部分游客竟然在泉水边洗脚,既不文明又污染了清澈的泉水。

同样也是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江西南昌市动物园推出了与动物亲密接触活动,3只刚满100天的虎宝宝被当作与游客拍照的道具。

在活动过程中,游客们对虎宝宝做出了一些不文明的举动。

动物研究专家在反对利用动物牟利的同时,呼吁广大游客文明出行,爱护动物。

33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

如贵州织金洞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会对洞内景观造成严重破坏,游客人数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加,空气湿度和温度都会增高,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水发生作用,会破坏洞内景观,使其变色,甚至是融化。

当洞内干燥时,石灰岩表面又会结晶,这样使洞内景观严重污染和破坏。

目前,织金洞的景区,尽管采取了一些保护的措施,但是,随着游客的增加,景区的精华部分。

银雨树,其颜色也在逐渐变暗。

在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其寿命。

4通过对上海的黄浦江,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的景区等景观点,充分让我们知道旅游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有效保护,我们应该做到在生态旅游中,我们时刻遵循“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的响亮口号,尽一切可能将旅游对当地的生态影响降低到最低。

[5],生态旅游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要以科学性、环保性为前提。

发展生态旅游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做为政府,旅游资源开发中,努力学习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的先进经验,牢固地树立“管家意识”,强调不要只盯着短期的经济利益,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应更多地考虑资源使用的长期利益。

只有通过建立旅游资源开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关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6[1]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xx.57~66.

2李丹.风景名胜区警惕建设性破坏[n].光明日报,xx年1月19日.3,4XX百科

[5]陈攀峰。

《欧洲生态旅游不玩虚》,载《中国环境报》xx年5月28日。

[6]《中国环保产业》杂志xx年7期

第三篇: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范文)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

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

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

为什么对话。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

对话人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冯永强肖颖通讯员肖成点击一焦点关注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思路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记者: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永秀: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

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

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

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

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记者: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白永秀: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

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

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

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

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

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

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

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

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

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点击二焦点关注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关键思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记者:

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白永秀:

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

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

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

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

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

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

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

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

表现在:

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

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

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

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

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

第五,发展不平衡。

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

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

记者:

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白永秀:

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

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

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

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

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

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

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

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

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

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

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

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

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

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

记者:

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

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

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白永秀:

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

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

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

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

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

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

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

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

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

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

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

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

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

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

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

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

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

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

点击三焦点关注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关键思路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记者:

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

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

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永秀:

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

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

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

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

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

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

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

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

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

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

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

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

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

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

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

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

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

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

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

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