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9383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docx

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

2020教师招聘笔试教综单选模拟题及解析

1.

()相隔离。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A.教育与生活B.教育与经济C.教育与生产劳动D.教育与政治

2.有利于教育普及的学制是()。

A.双轨制B.单轨学制C.分支型学制D.多轨学制

3.下列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思想的是

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复杂社会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经验

4.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说服教育法C.个人修养法D.榜样示范法

5.

小花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

6.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非认知测验C.人格测验D.情感测验

7.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A.逻辑记忆B.情绪记忆C.外显记忆D.内隐记忆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

A.安静型B.活泼型C.兴奋型D.弱型

9.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

10.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是

A.学校教育制度B.学校文化制度C.课程管理制度D.教学管理制度

参考答案

1.

C。

C【解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孟子提出的关于分工的思想,认为脑力

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必要的。

这种观点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故本题选

9.

2.B【解析】美国的单轨制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

制。

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证任何学生都可以由小学到中学直至升入大学。

故本题选B。

3.A【解析】题干中提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这也就表明它是属于儿童课程中心的

学生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故课程即复杂社

会,课程即活动,课程即经验。

BCD都属于学生课程,A选项,课程即知识强调的是学科课

程中心,坚持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

本题选A。

4.C【解析】这句话的含义是品德高尚的人好学并且每日都反省自己,那么就知晓明白

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以提高自己的

5.C【解析】感觉的相互作用分为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和联觉。

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属于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

小花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这是听觉

引起皮肤觉。

故本题选C。

7.D【解析】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

;其次是不同方面

有的则要到较晚的

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均衡,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上的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发展的不均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10.

A【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定义。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主体。

故本题选A。

1.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D.

者发展互不相关

2.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

A.癸卯学制B.壬子学制C.壬戌学制D.新学制

3.要素主义属于()课程理论。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C.后现代主义课程论D.存在主义课程论

4.某班主任为了培养班里学生的品德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下列措施不能较好地达到德育效果的是()。

A.在德育课上组织课堂小测验考查德育课本内容

B.每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德育故事

C.定期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参加献爱心活动

D.在德育课上组织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讨论

5.长时记忆最主要的编码方式是

A.听觉编码B.视觉编码C.语义编码D.感觉编码

6.一般能力测量也叫智力测量,是用一定的智力测量量表来衡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的智力测验是

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B.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C.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D.韦克斯勒

智力量表

7.促使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成为人的发展现实的前提因素

A.人的主观能动性B.教育的适当性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教学内容的适当性

8.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最本质的区别是

A.教育方法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D.教育理念

A.帮助、引导B.尊重、赞赏C.反思、合作D.创新、合作

10.以下关于德育过程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B.是培养知情意行的过程C.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D.是

教学的最主要环节

参考答案

1.B【解析】教育的发展应先于经济发展。

如我国2010年6月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本题选B。

2.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现代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体系,

形成于清末的“癸卯学制”,也是我国从制度上首次确立学校职业教育体系。

故本题选

A。

3.B【解析】要素主义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也称传统主义或保

守主义,强调在民族生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的、永恒不变的、

年轻人必须学习的

文化与知识要素,同时也坚决主张传统的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原则、方法仍应是现代化

教育必须保留并发扬的要素。

它主张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

主张恢复各门学科在教

学过程中的地位,严格按照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故本题选

B。

4.A【解析】学生的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构成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时应

注意理论结合实际,切勿“纸上谈兵”。

BCD选项都可以较好地达到德育效果,A选项只是

让学生记忆德育知识,并不能起到德育的作用。

故本题选

A。

5.C【解析】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语义编码。

故本题选

C。

6.C【解析】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的智力测验是本世纪初法国政府为鉴别低能儿而聘请心

理学家比纳(A.Binet)和他的同事西蒙(T.Simon)编制的。

这个量表叫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于

1905年首次发表。

故本题选C。

7.A【解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也可以称为决定作用。

其原因在于离开人的

主观能动性,遗传、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故本题

选A。

8.D【解析】本题考查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的区别。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

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故本题选

D。

9.B【解析】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表现在: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

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故本题选B。

D,D选项不属于德育而属于教

10.D【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根据选项很容易选出

育。

故本题选D。

1.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些学校开设了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出安徽传统

文化的校本课程,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学校教育对文化的

A.调节功能B.评价功能C.传承功能D.激励功能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标志是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最大的分歧是

A.是否分科B.是否过细分科C.是否传授知识D.是否强调学科的逻辑结构

4.以下哪种德育方法对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

A.合作学习法B.品德评价法C.角色扮演法D.实际锻炼法

5.我们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个事实形成记忆,这属于

A.外显记忆B.感觉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

6.一位同学的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A.智力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儿童C.弱智儿童D.品德良好儿童

7.下列关于隐性课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隐性课程一般不在课程规划中作明确规定,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

B.隐性课程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两面性的特点

C.校风、学风、校园环境都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

D.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只能获得非学术性知识

8.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克已内省”,也就是说要

A.“过则勿惮改”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C.“言必信,行必果”D.“一以贯之”

9.根据记忆内容的性质可以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

A.长时记忆B.情境依存性记忆C.程序性记忆D.工作记忆

面。

10.

()三个方

自我意识是社会个性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分为生理、社会和

A.分析自我B.心理C.评价D.控制

参考答案

1.

C【解析】开设黄梅戏、徽剧、凤阳花鼓等反映出安徽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主要体

2.B【解析】本题考查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

大致说

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

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

B。

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故本题选

3.

B【解析】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区别在于是否分科过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4.C【解析】角色扮演法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

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故本题选C。

5.

D【解析】语义记忆指对词语、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记忆哥伦布发

100,得出智商为120,120属于智力正常儿童。

故本题选A。

7.D【解析】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

表现形式有:

(1)观念性隐性课程。

包括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学风,校

隐性课程。

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3)制度性隐性课程。

包括学校管理体

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4)心理性隐性课程。

主要包括学校人际

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故本题选D。

8.B【解析】克己内省是孔子提出的重要的道德思想,经后世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

发挥: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

”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

备别人。

故本题选B。

9.C【解析】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故本

题选C。

四)

A.环境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A.终身教育B.继续教育C.终身学习D.合作学习

3.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级集体的建设

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

5.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A.行动B.反思C.勤奋D.努力

的,只要你好好学习,认真做人,一定会有大的出息。

”这种鼓励和推测属于

A.诊断B.判断C.预期D.期望

7.平常所说的三结合教育,指的是

A.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B.教师、学生、教室三结合

c.历史、现实、未来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未来三结合

8.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程,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9.有的小学生在教师提问时非常急切地举着手,一旦站起来却往往回答不上或答错,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可能是()。

A.沉思型B.冲动型C.场依存型D.场独立型

10.一个被父母严厉责备的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可能会“忍气吞声”,但一离开父母可能就“摔桌子打板凳”,或者拿小猫小狗出气,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

A.合理化B.升华C.投射D.移置

参考答案

1.B【解析】教育救国论,只看到了教育可以培养人才,而忽视了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真

2.

分配不公、用人

正成为劳动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条件保障。

它们忽视了政治腐败、

教育万能论的范畴。

故本题选B。

3.A【解析】本题考查终身教育的内涵。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

4.

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

4.C【解析】专家型教师多谈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

5.B【解析】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

故本题选Bo

6.D【解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

朝着这个期望的目标发展,题干中的老师既是对学生自信心的鼓励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期

望。

故本题选D。

7.A【解析】考查教育合力的含义。

三结合的教育,或称为“三位一体”的教育指的是

8.B【解析】冷静处理偶发事件,表明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

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

平等的基础上。

教师不能将不愉快的情绪带进课堂。

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秀生。

故本题选B。

9.B【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很快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

反应速度快,但

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做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

10.D【解析】所谓“移置作用”就是指能量从一个对象改道注入另一个对象的过程。

当能量移置时,本能的

D。

人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一系列能量移置或对象替换中进行的。

根源和目的保持不变,发生改变的只是目标和对象。

故本题选

五)

1.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活动。

()

 

5.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6.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其他方面也不可能有超常发展。

5.义务教育就是免费教育。

()

6.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师爱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7.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具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斯宾塞。

8.

兴奋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9.思想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

就是要解决受教育

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的教育。

生是一个绝对概念,运用时应注意。

()

参考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的特点。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

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

类社会的永恒范畴,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

故本题正确。

2.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

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善人的个性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故本题正确。

3.错误

解析】教育先行并非教育无限制地先于经济发展,而是有一个限度。

教育不能脱离

经济的现有条件而盲目发展,教育无论怎样优先发展都必然反映经济的发展实际,

必须考虑

本国经济实力和生产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限制。

故本题错误。

4.错误

解析】题干说法忽视了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

部分的相互关系。

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

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

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故本题错误。

5.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特征。

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所有适龄儿童和

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有以下

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等,故本题错误。

6.正确

解析】师爱具有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内容。

首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教

师对学生以生活上的关怀体贴为起点而产生的爱的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师爱的最基

本的内容,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其次,师爱在较高的层次上是理解感和尊重感。

这是教师

对学生随年龄的增长、自主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所产生的不同于成人的尊重与理解的情感。

故本题正确。

7.正确

解析】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斯宾塞

最后得出结论: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

”故本题正确。

8.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

体意识、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

 

中确立学生的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还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故本题正确。

9.错误

解析】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

就是要解决

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

思想教育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故本题错误。

10.错误

解析】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运用时应谨慎。

故本题错误。

六)

1.教育要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

2.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夸美纽斯首次把教育学视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

3.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于儿童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社会、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构成的新旧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

4.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儿童富于想象,有的儿童善于记忆,有的语言丰富,擅长描写;有的计算敏捷,有的爱静,有的爱动;有的羞涩,有的爽朗。

这一现象说明人的发展取

决于先天素质,要重视早期教育。

()

7.现代学校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小学、中学、大学。

8.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应当具备自己所教学科较为精深的专业知识,而对其他知

识不作要求。

()

9.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10.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的是京师同文馆。

11.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12.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当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参考答案

1.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属性。

教育受一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

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故本题正确。

解析】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故本题错误。

3.

正确

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产生作用的结果。

故本题正确。

4.错误

解析】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物质基

础,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故本题错误。

5.错误

解析】现代学校发源于文艺复兴前后的欧洲,是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

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学校的产生分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发展的:

如中世纪大学和古典文科中学,它们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化为现代学校的;一条线索是自下而上发展的:

由小学到初中(及职业学校),再到高中(及职业学校)。

故本题错误。

6.错误

故本

解析】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

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

体素养。

关于知识素养,教师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教育专业知识。

题错误。

7.正确

解析】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亦称

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故本题正确。

8.正确

故本题正确。

解析】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形式。

9.错误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故本

题错误。

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

二条指出,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故本题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