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896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ocx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19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考点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编排原则

(1)周期:

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4.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1)分界线:

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2)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

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3)过渡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部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2)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都占据同一格,它们是同位素(×)

(4)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

(5)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则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ⅦA族(√)

(6)铁元素属于主族元素(×)

(7)0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有8个电子(×)

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标出族序数。

(2)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

(3)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

(4)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类。

(5)写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

(6)标出113号~118号元素的位置。

答案

 

题组一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铂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铂是非金属元素,在常温下呈固态

B.

Pt和

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

C.“195.1”是铂的质量数

D.由78可以推出Pt为第五周期元素

答案 B

解析 铂为金属元素,A项错误;

Pt和

Pt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195.1”是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由78推出Pt为第六周期元素,D项错误。

2.

(1)56号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114号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3)25号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答案 

(1)六 ⅡA 

(2)七 ⅣA (3)四 ⅦB

题组二 周期表的片段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3.(2018·大连模拟)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为(  )

A.Be、Na、AlB.B、Mg、Si

C.O、P、ClD.C、Al、P

答案 C

解析 设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子序数为x+8-1,C的原子序数为x+8+1,(x+8-1)+(x+8+1)=4x,解得x=8,所以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故选C。

4.(2017·柳州模拟)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比Z强

B.Y单质与Z的氢化物水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

C.X单质氧化性强于Y单质

D.简单离子的半径:

Z<W

答案 B

解析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数少3个,则W为Cl元素,结合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Z为S,Y为O,X为N。

HClO为Cl的一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为弱酸,酸性比H2SO3、H2SO4都弱,A项错误;氧气和硫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B项正确;非金属性:

N<O,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项错误;S2-、Cl-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D项错误。

考点二 元素周期律及应用

1.元素周期律

2.主族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

结构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金属性

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

判断

方法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若Xn++Y―→X+Ym+,则Y比X的金属性强

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左边或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

非金属

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

判断

方法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右边或上方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4.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

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则Ca(OH)2>Al(OH)3(填“>”“<”或“=”)。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

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难溶;再如:

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难化合,HAt不稳定,水溶液呈酸性,AgAt不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

Si、Ge、Ga等。

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

F、Cl、S、P、As等。

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

Fe、Ni、Rh、Pt、Pd等。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2)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高正价从+1递增到+7(×)

解析 氧元素没有最高正化合价(+6),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3)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

(4)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5)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

(6)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7)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1.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下列各组性质

(1)金属性:

K________Na________Mg,

非金属性:

F________O________S。

(2)碱性:

Mg(OH)2________Ca(OH)2________KOH。

(3)酸性:

HClO4________H2SO4________HClO。

(4)热稳定性:

CH4________NH3________H2O。

(5)还原性:

HBr________HCl,I-________S2-。

(6)氧化性:

Fe3+________Cu2+________Fe2+。

答案 

(1)> > > > 

(2)< < (3)> > (4)< < (5)> < (6)> >

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用“>”或“<”填空:

(1)Na________Mg________Cl

(2)Li________Na________K

(3)Na+________Mg2+________Al3+

(4)F-________Cl-________Br-

(5)Cl-________O2-________Na+________Mg2+

(6)Fe2+________Fe3+

答案 

(1)> > 

(2)< < (3)> > (4)< <(5)> > > (6)>

“三看”法快速判断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

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

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题组一 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判断物质的性质

1.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已知Ra是第七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

D.已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HClO的酸性比H2SO3的强

答案 D

解析 HClO、H2SO3均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其酸性与非金属性没有直接关系。

2.(2017·山东部分重点中学联考)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X单质可与强碱溶液反应

B.简单阴离子半径:

M>Z>Y

C.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X的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M

答案 C

解析 若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M的低,则Y为C,从而推知X为Al,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A项正确;M、Z的简单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简单阴离子半径:

M>Z,M、Z的简单阴离子比Y的多一个电子层,故简单阴离子半径:

M>Z>Y,B项正确;若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Y为N,从而推知X为Si,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C项错误;非金属性:

Z>M,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Z>M,D项正确。

题组二 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与实验探究的融合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与冷水反应,Na比Mg强烈

金属性:

Na>Mg

B

Ca(OH)2的碱性强于Mg(OH)2

金属性:

Ca>Mg

C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非金属性:

S>C

D

t℃时,Br2+H22HBr

K=5.6×107

I2+H22HI K=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