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88563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B卷.docx

人教版备考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说明文阅读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11说明文阅读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119分)

1.(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

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

“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

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

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

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

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4-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

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

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

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

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l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⑥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

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

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

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

这不仅可以我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

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

爱因斯坦说过:

“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摘编自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传粉动物对于人类生存十分重要,它们生产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

B.自然界植物的传粉方式分为两种:

一是自然风传粉,一是昆虫传粉。

C.实践证明,通过蜜蜂传粉,能够使农作物生产全部增产10%以上。

D.蜜蜂数量能够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少的地方,生态环境一定不好。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思路,说明蜜蜂对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等的重要影响。

B.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蜜蜂虽然微小,但它的贡献却很大。

C.第④段中的“粗略统计”一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表明接下来的数据分析不是准确计算。

D.最后一段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意在说明蜜蜂从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粮食只够人类生活4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的生态系统最为重要。

B.在蜜蜂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之中,传粉远远比酿蜜对人类要重要得多。

C.与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相比,其直接产值对人类而言已经毫不重要。

D.没有蜜蜂的传粉,自然界的生物链将会中断,这对生态系统将是一场灾难。

2.(12分)(2019七上·顺德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

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

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

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

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

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

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

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

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

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

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

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那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洁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昧。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感情、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与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那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总领全文,点出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

B.文章第②段“嫉妒的流言”、“嗡嗡的追捧”,“不畏严寒”可以看得出梅花的品质和姿态。

写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

C.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D.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具有颜色缤纷多彩、气质超凡脱俗、香气清逸优雅、婉约内敛、枝干姿态极美的特点。

(3)文章结尾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3.(15分)(2019七上·阜阳月考)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

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

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

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笫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

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

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

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

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

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

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

“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1)孙老师的“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

(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

为什么?

(3)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为什么?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题“难忘的一躬”的理解。

(5)如果你是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

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4.(15分)阅读《漫话溜索》一文,完成小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接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的“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连接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

于是,各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

《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

流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

当初,沿江族群的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勾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勾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

这个传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

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时,人、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沿索攀缘。

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

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时既省力,又迅速。

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

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

(2)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

(4)随着社会的发展,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

请说说理由。

5.(15分)(2019八上·柯桥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

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

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

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

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   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2)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

(3)“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

为什么?

6.(25分)(2019·长春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画回忆

丰子恺

我七八岁时入私塾,先读《三字经》,后来又读《千家诗》。

《千家诗》每页上端有一副木版画,记得第一幅画的是一只大象和一个人,在那里耕田,后来我知道这是二十四孝中的大禹耕田图。

但当时并不知道画的是甚么意思,只觉得看上端的画,比读下面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

我家开着染坊店,我向染匠司务讨些颜料来,溶化在小盅子里,用笔蘸了为书上的单色画着色,涂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自以为得意。

但那书的纸不是道林纸,而是很薄的中国纸,颜色涂在上面的纸上,渗透了下面好几层。

我的颜料笔又吸得饱,透得更深。

等得着好色,翻开书来一看,下面七八页上,都有一只红象、一个蓝人、一片紫地,好像用三色版套印的。

第二天上书的时候,父亲——就是我的先生——就骂,几乎要打手心;被母亲和大姊劝住了,终于没有打。

我哭了一顿,把颜料盅子藏在扶梯底下了。

晚上,等到父亲上鸦片馆去了,我再向扶梯底下取出颜料盅子,叫红英——管我的女仆——到店堂里去偷几张煤头纸来,就在扶梯底下的半桌子上的洋油灯底下描色彩画。

画一个红人,一只蓝狗,一间紫房子……这些画的最初的鉴赏者,便是红英。

后来母亲和诸姊也看到了,她们都说“好”;可是我没有给父亲看,防恐害骂。

后来,我在父亲晒书的时候,看到一部人物画谱,里面花样很多,便偷偷地取出来了,藏在自己地抽斗里。

晚上,又偷偷地拿到扶梯底下的半桌子上去给红英看。

这回不想再在书上着色;却想照样描几幅看,但是一副也描不像了。

红英教我向习字簿上撕下一张纸来,印着描了。

大概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已把这本人物谱统统印全。

所用的纸是雪白的连史纸,而且所印的画都着色。

着色用的颜料仍旧是染坊里的,但不复用原色。

我自己会配出各种间色来,在画上施以复杂华丽的色彩,同塾的学生看了都很欢喜,大家说:

“比原本上的好看得多!

”而且大家问我讨画,拿去贴在灶间里,当做灶君菩萨;或者贴在床前,当做新年里买的“花纸儿”。

那时候我们在私塾中开画,是不敢公开的。

先生在馆的时候,我们的画具和画都藏好,大家一摇一摆地读“幼学”书。

等到下午,先生出去吃茶了,我们便拿出来再画。

我先一幅幅地印出来,然后一幅幅地涂颜料。

同学们便像看病时向医生挂号一样,依次认定自己所欲得的画。

有一次,两个同学为交换一张画,意见冲突,相打起来,被先生知道了。

先生审问之下,知道相打的原因是为画;追求画的来源,知道是我所作,便厉声喊我走过去。

我料想是吃戒尺了,低着头不踩,但觉得手心里火热了。

终于先生走过来了。

我已吓得魂不附体;但他走到我的座位旁边,并不拉我的手,却问我:

“这画是不是你画的?

”我回答一个“是”字,预备吃戒尺了。

他把我的身体拉开,抽开我的抽斗,搜查起来。

我的画谱、颜料,以及印好而未着色的画,就都被他搜出。

我以为这些东西全被没收了:

结果不然,他但把画谱拿了去,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一张一张地观赏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先生旋转头来叱一声“读!

”大家朗朗地读: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这件案子便停顿了。

我偷眼看先生,见他把画谱一张一张地翻下去,一直翻到底。

放假的时候我夫了书包走到他面前去作一个揖,他换了一种与前不同的语气对我说:

“这书明天给你。

明天早上我到垫,先生翻出画谱中的孔子像,对我说:

“你能看了样画一个大的吗?

”我没有防到先生也会要我画起画来,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支吾地回答说“能”。

其实我向来只是“印”,不能“放大”。

这个“能”字是被先生的成严吓出来的。

说出之后心头发一阵闪,好像一块大石头吞在肚里了。

先生继续说:

“我去买张纸来,你给我放大了画一张,也要着色彩的。

”我只得说“好”。

同学们看见先生要我画画了,大家装出谅奇和美慕的脸色,对着我看。

我却带着一肚皮心事,直到放假。

放假时我夹了书包和先生交给我的一张纸回家,便去向大姐商量。

大姐救我,用一张画方格子的纸,套在画谱的书面中间。

画谱纸很薄,孔子像就有经纬格子范围着了。

大姐又拿缝纫用的尺和粉线袋给我在先生交给我的大纸上弹了大方格子,然后向镜箱中取出地画眉毛用的柳条枝来,烧一烧焦,教我依方格子放大的画法。

那时候我们家里还没有铅笔和三角板、米突尺,我现在回想大姐所教我的画法,其聪明实在值得佩服。

我依照地的指导,竟用柳条枝把一个孔子像的底稿描成了;同画谱上的完全一样,不过大得多,同我自己的身体差不多大。

我伴着了热烈的兴味,用毛笔勾出线条;又用大盆子调了多量的颜料,着上色彩,一个鲜明华丽而伟大的孔子像就出现在纸上。

店里的伙计,作坊里的司务,看见了这幅孔子像,大家说“出色!

"还有几个老妈子,尤加热烈地称赞我的“聪明”,并且说:

“将来哥儿给我画个容像,死了挂在灵前,也沾些风光。

”我在许多伙计、司务和老妈子的盛称声中,俨然地成了一个小画家。

但听到老妈子要托我画容像,心中却有些儿着慌。

我原来只会“依样画葫芦”的!

全靠那格子放大的枪花,把书上的小画改成为我的“大作";又全靠那颜色的文饰,使书上的线描一变而为我的“丹青”。

格子放大是大姐教我的,颜料是染匠司务给我的,归到我自己名下的工作,仍旧只有“依祥画葫芦”。

如今老妈子要我画容像,说“不会画”有伤体面;说“会画”将来如何兑现?

自从我的“大作”在整中的堂前发表以后,同学们就给我一个绰号“画家”。

而老妈子的画像也催促得更紧了。

再向大姐商量。

地说二姐大会画肖像,叫我到他家去“偷关子”。

我向二姐丈请教了些笔法,借了些画具,又借了一包照片来,作为练习的样本。

回家以后,我每天一放学就埋头里头在擦笔照相画中。

这是为了老妈子的要求而“抱佛脚”的;可是地没有照片,只有一个人。

我的玻璃格子不能罩到地的脸孔上去,没有办法给她画像。

天下事有会巧妙地解决的。

大姐在我借来的一包祥本中选出某老妇人的一张照片来,说:

“把这个人的下巴改尖些,就活像我们的老妈子了。

”我依计,果然画了一幅八九分像的肖像画,外加在。

在擦笔上面涂以漂亮的淡彩:

粉红色的肌肉,翠蓝色的上衣,花带镶边;耳朵上外加挂上一双金黄色的珠耳环。

老妈子看见珠耳环,心花盛开,即使完全不像,也说“像”了。

自此以后,亲戚家死了人我就有差使——画容像。

活着的亲戚也拿一张小照来叫我放大,挂在厢房里;预备将来可现成地移挂在灵前。

直到我十九岁时,从先生学了木炭写生画,读了美术的论著,方才把此业抛弃。

假如我早得学木炭写生画,早得受关术论著的指导,我的学画不会走这条崎岖的小径。

唉,可笑的回忆,可耻的回忆,写在这里,给世间学画的人作借镜吧。

(摘编自《丰子恺自述:

我这一生》中国青年出版社)

(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私塾

混沌

兑现

肖像

(2)作者在文章开篇提到读《千家诗》的情形,用意是什么?

(3)作者的学画经历分为哪几个阶段?

请根据文章简要概括。

(4)同学们因为“我”的画而“相打”,先生得知后不但不责罚“我”,反而让我画一幅孔子画像。

你怎样看待先生的做法?

(5)在作者青少年时期的学经历中,并没有专业人士指导,但是却不断进步,请你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有哪些。

(6)结合文本体会丰子恺作品的语言特点。

(7)作者回忆学画经历,感慨“可笑”“可耻”,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7.(22分)(2019·鄂州)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顾明

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

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

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何谓名、字、号

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

“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

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

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

“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

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

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

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

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